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羅隱

    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zhèn))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yīng)進(jìn)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tǒng)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jǐn)鄶嗬m(xù)續(xù)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xiāng)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羅隱(833—909),中國唐代文學(xué)家。原名橫,字昭諫,新登(今浙江新登)人。咸通元年至京師,應(yīng)進(jìn)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乃自編所作為《讒書》,益為統(tǒng)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句休”。黃巢起義后,避亂歸鄉(xiāng)。晚年依吳越王錢镠,任錢塘令、諫議大夫等職。

    羅隱 - 屢試不中

    羅隱小時候便在鄉(xiāng)里以才學(xué)出名,他的詩和文章都很出眾,為時人所推崇,他和同族另外兩個有才的被合稱“三羅”。

    在唐朝末年,羅隱和許多人一樣也想借助科舉考試踏入仕途,一展宏志。但羅隱雖然名聲很大,卻六次沒有考中,于是改名為羅隱。羅隱的才學(xué)確實出眾,就連當(dāng)時的宰相鄭畋和李蔚都很欣賞他,但由于他的試卷里的諷刺意味太強(qiáng),人也很狂妄,這使他在講究謙虛的中國古代社會里非常孤立,考官們對他很反感。有次他投考時,正遇上大旱,皇上下詔求雨做法,羅隱便上書進(jìn)諫,說水旱災(zāi)害是和天地一樣共存的,無法立即消除,他勸皇上應(yīng)該用心祈禱,那么百姓的莊稼受災(zāi)再重也會感激陛下的。最后說,先皇和大臣們都不能為陛下出力,何況做法的又是幾個無名之輩,他認(rèn)為此法不可取。羅隱的話太直率,有些諷刺的意味,最后皇上也沒有聽他的。

    羅隱

    羅隱之所以屢試不中,他的長相也是個很重用的原因,他的丑陋和他的才學(xué)一樣出眾,宰相鄭畋的女兒非常喜歡羅隱的詩,經(jīng)常拿著他的詩文讀。但有一次羅隱到她家里拜訪父親時,她忍不住偷著看了看這位才子,結(jié)果大失所望,從此再也不看羅隱的詩文了。真不知羅隱的丑陋到了什么程度,竟讓酷愛他詩文的小姐看一眼便與他的詩文絕緣。

    在考場上屢戰(zhàn)屢敗,羅隱對嫉妒他才學(xué)的考場也厭煩了,他離開長安到別處暫且謀生。他碰上一個名叫羅尊者的人,這人為他看了相后對他說:“君志在考場及第,但做官僅能做很低級的。如果能放棄科舉,向東輔佐地方王國,則必有大富貴。”羅隱于是到了湖南,但都沒有合作成。他曾經(jīng)拜見淮南高駢,羅隱見高駢酷愛仙術(shù),就偷著在后面土廟里題誓譏諷,然后連夜乘船跑了。為高駢弄巫術(shù)的人告訴了他,高駢大怒,派快船追趕,已經(jīng)晚了,后來高駢被殺,羅隱又提筆寫了《妖亂志》以報當(dāng)初被追之仇。

    當(dāng)時負(fù)責(zé)鎮(zhèn)壓起義軍的招討使宋威作戰(zhàn)畏縮不前,羅隱便到軍門前上書教導(dǎo)他說:“王仙芝和尚讓等人四處攻掠為害,天子命將軍為帥,是因為您能知恩賣力,但現(xiàn)在您卻遲疑不進(jìn),難道不知天子將八十三州交給將軍守護(hù)了嗎?那是讓將軍旦夕之間便將寇賊剿滅干凈!彼瓮戳撕懿煌纯欤伊_隱,早已經(jīng)走了。

    羅隱 - 狂妄也有福

    南方無法立足,羅隱又到了北方,路過魏博時他給節(jié)度使羅紹威寫了封信,除介紹自己外,還排了輩份,稱羅紹威為侄子。羅紹威的部下看了,非常生氣:“羅隱一個布衣,還敢稱王為侄子,如此無禮!”

    羅紹威卻說:“這個羅隱雖是落第的布衣,但名揚天下,王公高官他都看不起,今天能到我這里來,也是我的榮幸,不要計較!做他的侄子我也高興,你們別說啦!”羅紹威在城外排開陣勢歡迎這個叔叔,親自接進(jìn)城中。見了羅隱他便行晚輩的跪拜禮,羅隱毫不謙讓,坦然接受了。

    過了幾天,羅隱要回浙江去了,羅紹威見留不下他,便給錢鏐寫了封推薦信,然后又送錢百萬給羅隱做行資路費。有了地方勢力的保舉,又是侄子,羅隱到了南方真的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這次雖然有羅紹威的推薦信,但羅隱還是吸取了一點教訓(xùn),將狂妄之氣收斂了一些,他怕錢鏐不收留自己,就將自己的一首詩寫在卷首,將信送進(jìn)去。其中有兩句“一個禰衡容不得,思量黃祖漫英雄”,意思是說錢鏐度量大,容得下賢士,這是交際中語言最好的,使雙方的優(yōu)點都被肯定了,當(dāng)然會有良好的結(jié)果了。錢鏐看了果然大笑,委以重任。后來錢鏐被朝廷授節(jié)度使之職,錢鏐讓沈崧草擬謝恩表,大談?wù)阄鞯母皇,寫成后給羅隱看,羅隱說:“現(xiàn)在浙西戰(zhàn)亂剛息,自給還不足,朝廷當(dāng)政之人正謀求賄賂,這表送去,當(dāng)政人豈不趁機(jī)大加勒索我們?”錢鏐讓他改改,改后的謝表中有這樣的話:“天寒而麋鹿常游,日暮而牛羊不下。”朝中的人看到后都說這肯定是羅隱所寫。

    羅隱在錢鏐那里做過錢塘令,掌書記,后來升為節(jié)度判官。但他狂傲的本性并沒有改,時間一長,小尾巴又翹了起來。錢鏐也能寫詩,他在以詩應(yīng)答的時候也不給錢鏐面子,將錢鏐小時候拿著棍騎牛的事都抖出來了,但錢鏐度量很大,并不計較,一笑了之。

    朱溫建立后梁,也久聞羅隱盛名,用右諫議大夫的官職召他去,被羅隱回絕。同時他還建議錢鏐討伐后梁,滅掉叛逆唐朝的朱溫。他說:“王是唐朝之臣,發(fā)兵北伐義不容辭,縱使不能成功,也能保住杭州越州之地,稱帝于東方。怎么能向北稱臣,做羞辱之人呢?”錢鏐以為羅隱被唐朝長期壓制,會怨恨唐朝,這時見他并不計較個人得失,而是以道義為重,對他的人品很是欽佩,雖然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北伐,但對羅隱更器重了。

    羅隱 - 勸諫錢鏐

    有了錢鏐的器重,羅隱對錢鏐也時常進(jìn)諫,有時是用他的詩規(guī)勸。當(dāng)時西湖每天都要送幾斤魚給錢鏐,因為他愛吃魚,魚也得名為使宅魚。碰巧錢鏐請羅隱為一幅垂釣圖題詩,羅隱便寫道:“呂望當(dāng)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何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須供使宅魚。”錢鏐看了,馬上下令不讓再送魚了。

    羅紹威后來歸附后梁,他向朱溫大大推薦了羅隱,朱溫又一次讓羅隱去做給事中、發(fā)運使,因為錢鏐向朱溫稱臣,所以羅隱只能答應(yīng),但他并沒有去開封上任,一直住在杭州,直到他在七十七歲時壽終正寢。

    羅隱以才氣和傲氣著稱,有一次乘船,見到大臣韋貽范,他不知是誰,便叫著船夫的名字說:“那是哪個朝中的官!我腳指縫里夾著筆,可以頂他們幾個人!”一句狂妄的話讓韋貽范恨之不已,使他狂妄之名傳遍朝廷,再應(yīng)試時就很難考中了。有一次,唐昭宗想把羅隱錄用在甲科,有大臣便舉出羅隱的《華清宮詩》勸止:“也知道德勝堯舜,爭奈楊妃解笑何!”在稱贊唐玄宗的同時也諷刺了他,見羅隱竟敢諷刺一百年前的先祖,唐昭宗便將羅隱的名字劃掉了。

    羅隱 - 出眾的才學(xué)

    但羅隱的才氣還是非常出眾的,也被當(dāng)時的人所推崇,當(dāng)初認(rèn)他為叔叔的羅紹威,就很喜歡羅隱的詩,他自己還寫詩,而且將自己的詩謙虛地命名為《偷江東集》。割據(jù)青州的王師范經(jīng)常派人送信送財物給羅隱,求他贈詩,等得到后,大喜不已,愛不釋手。有個朋友中了進(jìn)士,羅隱寫詩祝賀,朋友的父親卻說:“兒子及第我并不高興,高興的是得到羅公詩文一篇。”可見羅隱在當(dāng)時的名氣之大,但這名氣也成了他及第的大障礙。

    羅隱一生作品很多,著作有《讒書》、《淮海寓言》、《湘南應(yīng)用集》、《江南甲乙集》、《靈壁子》等。

    羅隱的詩很有境界,對人生的認(rèn)識也很深刻,如《孟浩然墓》批判了當(dāng)時社會對書生的冷遇:“數(shù)步荒榛接舊蹊,寒郊漠漠雨凄妻。鹿門黃土無多少,恰到書生冢便低!眽?zāi)沟母叩惋@示了人死后禮遇的高低。

    還有比較出名的《自遣》,對他和當(dāng)時一些有才華而不能報國的志士的無奈心理做了描述,有的句子至今還被一些人引用,但已經(jīng)是斷章取義了。羅隱在《自遣》中寫道:“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其他的詩中也常有佳句出現(xiàn),如《蜂》中“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籌筆驛》的“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睂⑺枷牒退囆g(shù)完美地結(jié)合起來,詩藝達(dá)到了極高的水平。

    除了詩外,羅隱的文章也很出名,主要是《讒書》中的小品文,在序言中羅隱自嘲地寫道:“我來到京城七年,饑寒交迫,幾乎不像一個正常人了。丁亥年的正月,拿過這本書來自己罵自己:‘他人用書得榮譽(yù),你卻拿它自取其辱;他人用書取富貴,你卻因此得貧困!裕业臅贿^是自己讒媚自己罷了,就叫讒書吧!

    羅隱的兒子塞翁,官至節(jié)度使推官,擅長畫羊,當(dāng)時人視為一絕。羅隱的《讒書》中有一篇《題神羊圖》估計就是在兒子的畫上寫的,他對當(dāng)時的不良風(fēng)氣進(jìn)行了諷刺,大意是:“堯的時候有神羊,是觸不直辨是非的。后人卻將羊角的形狀畫得怪異,以為這樣才是神羊。哼!堯的羊和今天的羊本來就是一樣的。原來的羊純樸,現(xiàn)在純樸之風(fēng)已經(jīng)敗壞了,羊也變得貪婪狠毒,人也墮落了。所以現(xiàn)在的羊角歪了,就不能像原來那樣觸不直辯好壞之人了!

    羅隱有才,但他初期的失敗主要是因為他太狂妄了,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好象天下除他之外再無有才之人,但失意使他的詩才朝著另一個諷刺的方向有了大發(fā)展。假如他稍微收斂一些,恐怕在當(dāng)時會有更大的作為,但這樣,那個有才氣有傲氣的羅隱就不會出現(xiàn)了。也久聞羅隱盛名,用右諫議大夫的官職召他去,被羅隱回絕。同時他還建議錢鏐討伐后梁,滅掉叛逆唐朝的朱溫。他說:“王是唐朝之臣,發(fā)兵北伐義不容辭,縱使不能成功,也能保住杭州越州之地,稱帝于東方。怎么能向北稱臣,做羞辱之人呢?”錢鏐以為羅隱被唐朝長期壓制,會怨恨唐朝,這時見他并不計較個人得失,而是以道義為重,對他的人品很是欽佩,雖然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北伐,但對羅隱更器重了。

    羅隱 - 故事傳說

    天降面粉與落雪
    傳說有一年冬天,羅隱又京試落第了,他的心情十分沮喪,再加上囊中羞澀,只得在長安街市上賣字糊口。一天,他連買墨條的錢也沒了,于是就到處溜達(dá)。到了晌午,肚子實在餓得堂不牢了,就走進(jìn)店家討口飯吃,可是,進(jìn)了好幾家店,店老板都像是前世欠他多還他少的說:“朝廷俸祿天天加,自己都吃得上頓沒下頓了,年紀(jì)輕輕的懶漢骨頭,出去出去!”羅隱走出第4家小吃店后,仰首對天吶喊道:“天哪,我前世作了什么孽了呀,老天爺,你就下點面粉給我吃吧!痹捯魟偮洌牭帽憋L(fēng)呼嘯,灰蒙蒙的天上,驟然漫天飄下了白茫茫的面粉。一時間,長安大街上的人們紛紛拿著畚箕和掃把,走出家門在搶奪上天賜予的面粉了。那些個老板都手執(zhí)衛(wèi)身棒,指揮著他們各自的傭人,“快點!快點!”還沒過十幾分鐘,搶面粉的人們就開始大動干戈了,霎時,街面上呈現(xiàn)出一片打鬧的混亂局面。正在這當(dāng)口,一隊騎著白馬的官兵來了,他們手中揮舞著馬鞭,對著雜亂的人群猛抽過去。其中為首的對大家大聲喝令:“所有的人聽著,天上落下的面粉就是皇糧,你們必須全部交給我們。否則,格殺勿論!

    看到這些,羅隱后悔自己開了金口,即將釀成慘禍。于是,又對著蒼天大喊道:“天哪,我寧愿自己餓了,落面粉快好落歇了”。說來真神奇,羅隱的這么一句話,天上落下的面粉,馬上變成了會融化的雪了。原來是上天把羅隱的“好落歇了”,聽成了“好落雪了”。

    羅隱戲秀才
    據(jù)傳,羅隱年青時就很有文才,能夠出口成詩,但由于家里窮,不得不經(jīng)常外出做短工度日。清明邊的一天,他幫東家種田,天上飄起了蒙蒙細(xì)雨,便跑回東家屋里吃點心,東家就捧來一壺酒和一盤米粿,就在這時,東家來了三個秀才,于是,東家就招呼他們一同就餐。秀才們瞧不起眼前這位種田的小伙計,故意七嘴八舌地對羅隱提出刁難的話題說:“面對此時此景,不妨各人做一首詩,表示自己的心情,才能動手動口——做得出,有得吃,做勿出,只能干瞪眼?煞?”

    羅隱心里暗暗好笑,卻有意為難的說:“這恐怕不容易吧!

    三個秀才得意地放肆大笑說:“這是我等用餐前的規(guī)矩,反正有話在先,做得出,飽口福,做勿出,流口涎!庇谑,其中一位立馬拂袖先吟:“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秀才下鄉(xiāng)覓詩文。吃個米粿喝杯酒,來年一定登龍門!”

    羅隱聽罷,點點頭又搖搖頭說:“貴人倒胸有大志,可惜志大才疏!睕]等羅隱說完,第二位又迫不及待的吟上了:“清明時節(jié)雨淋淋,秀才下鄉(xiāng)祭祖墳?念^干嚎多辛勞,黃酒米粿解煩悶!

    羅隱失聲笑道:“原來是個假孝子!”此時,第三位秀才早按捺不住了,就擺擺手搶著高聲念道:“清明時節(jié)雨飄飄,秀才下鄉(xiāng)訪姣姣。吃飽喝足轉(zhuǎn)一圈,覓得佳麗藏金屋。”

    羅隱嗤地笑道:“失敬失敬,足下原來是位登徒子!毙悴艂儏s不理會羅隱的奚落,一個勁地催他作詩。羅隱揮揮手說:“莫急——莫急,我的詩長著呢,諸位可要耐心聽著噢,勿要中間打斷,不然,我就要做不下去的。”秀才們以為羅隱做不出,故作托詞,便一齊說道:“不打斷,不打斷,你盡管往下做!”羅隱輕咳一聲,從容吟道:“清明時節(jié)雨滴答,種田老倌肚餓煞。喝杯老酒潤潤喉,吃個米粿填肚角”——羅隱一仰脖子喝完了酒,嚼著米粿繼續(xù)往下念:兩個三個不夠飽,再加四、五、六、七、八”……他邊念邊吃,沒等秀才們反應(yīng)過來,就把一盤米粿吃得凈光,爾后,打個飽嗝,續(xù)了最后兩句:“填飽肚子下田去,哪有閑空瞎搭白!”說罷揚長而去,剩下三個秀才坐在那兒干瞪眼。

    羅隱 - 羅隱碑林

    羅隱碑林位于浙江省富陽市新登境內(nèi)。為弘揚中化民族文化,追念先賢,示教后人,一九九五年,富陽市政府擇址新登鎮(zhèn)葛溪帝賢明山北山腰興建羅隱碑林,碑廊內(nèi)樹立一批花崗巖碑,鐫刻當(dāng)代著名書法家劉海栗等題寫的書法藝術(shù)精品。

    碑林里面有兩個露天的院子,分上下兩個臺階,四周鐫刻著當(dāng)代著名書法家劉海栗等題寫的四十多塊書法藝術(shù)精品。走廊墻壁上有十幾塊黑色大理石分別雕刻著我國當(dāng)代書法家篆寫的羅隱詩句。沿院子兩邊走廊往上走四十多個臺階,便是羅隱紀(jì)念廳。紀(jì)念廳內(nèi)有一座兩米多高的羅隱石雕像,雕像旁邊有一塊黑色大理石碑,上面雕刻著由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蔣正華篆寫的羅隱詩句。

    羅隱 - 詩詞鑒賞

    《鸚鵡》
    莫恨雕籠翠羽殘, 江南地暖隴西寒。
    勸君不用分明語, 語得分明出轉(zhuǎn)難。

    賞析:

    三國時候的名士禰衡有一篇《鸚鵡賦》,是托物言志之作。禰衡為人恃才傲物,先后得罪過曹操與劉表,到處不被容納,最后又被遣送到江夏太守黃祖處,在一次宴會上即席賦篇,假借鸚鵡以抒述自己托身事人的遭遇和憂讒畏譏的心理。羅隱的這首詩,命意亦相類似!澳薜窕\翠羽殘,江南地暖隴西寒!薄半]西”,指隴山(六盤山南段別稱,延伸于陜西、甘肅邊境)以西,舊傳為鸚鵡產(chǎn)地,故鸚鵡亦稱“隴客”。詩人在江南見到的這頭鸚鵡,已被人剪了翅膀,關(guān)進(jìn)雕花的籠子里,所以用上面兩句話來安慰它:且莫感嘆自己被拘囚的命運,這個地方畢竟比你的老家要暖和多了。話雖這么說,“莫恨”其實是有“恨”,所以細(xì)心人不難聽出其弦外之音:盡管現(xiàn)在不愁溫飽,而不能奮翅高飛,終不免叫人感到遺憾。羅隱生當(dāng)唐末紛亂時世,雖然懷有匡時救世的抱負(fù),但屢試不第,流浪大半輩子,無所遇合,到五十五歲那年投奔割據(jù)江浙一帶的錢镠,才算有了安身之地。他這時的處境,跟這頭籠中鸚鵡頗有某些相似。這兩句詩分明寫他那種自嘲而又自解的矛盾心理!皠窬挥梅置髡Z,語得分明出轉(zhuǎn)難!丙W鵡的特點是善于學(xué)人言語,后面兩句詩就抓住這點加以生發(fā)。詩人以告誡的口吻對鸚鵡說:你還是不要說話過于明白吧,明白的話語反而難以出口呵!這里含蓄的意思是:語言不慎,足以招禍;為求免禍,必須慎言。當(dāng)然,鸚鵡本身是無所謂出語招禍的,顯然又是作者的自我比況。據(jù)傳羅隱在江東很受錢镠禮遇。但禰衡當(dāng)年也曾受過恩寵,而最終仍因忤觸黃祖被殺。何況羅隱在長期生活實踐中養(yǎng)成的憤世嫉俗的思想和好為譏刺的習(xí)氣,一時也難以改變,在這種情況下,詩人對錢镠產(chǎn)生某種疑懼心理,完全是可理解的。這首詠物詩,不同于一般的比興托物,而是借用向鸚鵡說話的形式來吐露自己的心曲,勸鸚鵡實是勸自己,勸自己實是抒泄自己內(nèi)心的悲慨,淡淡說來,卻耐人咀嚼。

    《西施》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賞析:
    歷來詠西施的詩篇多把亡吳的根由歸之于女色,客觀上為封建統(tǒng)治者開脫或減輕了罪責(zé)。羅隱這首小詩的特異之處,就是反對這種傳統(tǒng)觀念,破除了“女人是禍水”的論調(diào),閃射出新的思想光輝。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币簧蟻,詩人便鮮明地擺出自己的觀點,反對將亡國的責(zé)任強(qiáng)加在西施之類婦女身上。這里的“時”,即時會,指促成家國興亡成敗的各種復(fù)雜因素!白杂袝r”表示吳國滅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應(yīng)歸咎于西施個人,這無疑是正確的看法。有人認(rèn)為這里含有宿命論成分,其實是出于誤解!昂慰唷保瑒窠獾目谖侵泻谐爸S意味:你們自己誤了國家大事,卻想要歸罪一個弱女子,真是何必呢!當(dāng)然,挖苦的對象并非一般吳人,而是吳國統(tǒng)治者及其幫閑們。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后面這兩句巧妙地運用了一個事理上的推論:如果說,西施是顛覆吳國的罪魁禍?zhǔn)祝敲,越王并不寵幸女色,后來越國的滅亡又能怪罪于誰呢?尖銳的批駁通過委婉的發(fā)問語氣表述出來,絲毫不顯得劍拔弩張,而由于事實本身具有堅強(qiáng)的邏輯力量,讀來仍覺鋒芒逼人。

    《雪》
    盡道豐年瑞, 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 為瑞不宜多。

    賞析:
    題目是“雪”,詩卻非詠雪,而是發(fā)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議論。絕句長于抒情而拙于議論,五絕篇幅極狹,尤忌議論。作者偏用其短,看來是有意造成一種特殊的風(fēng)格。

    瑞雪兆豐年。辛勤勞動的農(nóng)民看到飄飄瑞雪而產(chǎn)生豐年的聯(lián)想與期望,是很自然的。但眼下是在繁華的帝都長安,這“盡道豐年瑞”的聲音就頗值得深思!氨M道”二字,語含譏諷。聯(lián)系下文,可以揣知“盡道豐年瑞”者是和“貧者”不同的另一世界的人們。這些安居深院華屋、身襲蒙茸皮裘的達(dá)官顯宦、富商大賈,在酒酣飯飽、圍爐取暖、觀賞一天風(fēng)雪的時候,正異口同聲地大發(fā)瑞雪兆豐年的議論,他們也許會自命是悲天憫人、關(guān)心民生疾苦的仁者呢!

    正因為是此輩“盡道豐年瑞”,所以接下去的是冷冷的一問:“豐年事若何?”即使真的豐年,情況又怎樣呢?這是反問,沒有作答,也無須作答!氨M道豐年瑞”者自己心里清楚。唐代末葉,苛重的賦稅和高額地租剝削,使農(nóng)民無論豐歉都處于同樣悲慘的境地!岸沦u新絲,五月糶新谷”,“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山前有熟稻,紫穗襲人香。細(xì)獲又精舂,粒粒如玉珰。持之納于官,私室無倉箱”。這些詩句對“事若何”作出了明確的回答。但在這首詩里,不道破比道破更有藝術(shù)力量。它好象當(dāng)頭一悶棍,打得那些“盡道豐年瑞”者啞口無言。

    三、四兩句不是順著“豐年事若何”進(jìn)一步抒感慨、發(fā)議論,而是回到開頭提出的雪是否為瑞的問題上來。因為作者寫這首詩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抒寫對貧者雖處豐年仍不免凍餒的同情,而是向那些高談豐年瑞者投一匕首!伴L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焙孟笤谝慌岳淅涞靥嵝堰@些人:當(dāng)你們享受著山珍海味,在高樓大廈中高談瑞雪兆豐年時,恐怕早就忘記了這帝都長安有許許多多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露宿街頭的“貧者”。他們盼不到“豐年瑞”所帶來的好處,卻會被你們所津津樂道的“豐年瑞”所凍死。一夜風(fēng)雪,明日長安街頭會出現(xiàn)多少“凍死骨”!“為瑞不宜多”,仿佛輕描淡寫,略作詼諧幽默之語,實際上這里面蘊(yùn)含著深沉的憤怒和熾烈的感情。平緩從容的語調(diào)和犀利透骨的揭露,冷雋的諷刺和深沉的憤怒在這里被和諧地結(jié)合起來了。

    雪究竟是瑞兆,還是災(zāi)難,離開一定的前提條件,是很難辯論清楚的,何況這根本不是詩的任務(wù)。詩人無意進(jìn)行這樣一場辯論。他感到憎惡和憤慨的是,那些飽暖無憂的達(dá)官貴人們,本與貧者沒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語言,卻偏偏要裝出一副對豐年最關(guān)心、對貧者最關(guān)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豐年瑞”這個話題,巧妙地作了一點反面文章,扯下了那些“仁者”的假面具,讓他們的尊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詩里沒有直接出現(xiàn)畫面,也沒有任何形象的描繪。但讀完全詩,詩人自已的形象卻鮮明可觸。

    【《籌筆驛懷古》】

    拋擲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討盡良籌。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

    唯余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賞析 
    與李義山同題前后賦詠,義山贊諸葛之才智,昭諫嘆諸葛之運命,各有所指,各極其妙。其頷聯(lián)“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為一篇之主旨。亦俗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清孫原湘《霸王之墓詩后》頸聯(lián)“時來雉亦烹功狗,事去人爭笑沐猴”,亦擬其意旨仿其句法。似皆出于項羽所謂“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史記·項羽本紀(jì)》)。結(jié)聯(lián)寄情于流水,余韻無窮。余成教《石園詩話》謂:“昭諫《籌筆驛》詩,亦七律中最佳者,議論亦頗似義山!彼撇粸檫^。 《籌筆驛》的“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睂⑺枷牒退囆g(shù)完美地結(jié)合起來,詩藝達(dá)到了極高的水平。

    羅隱有才,但他初期的失敗主要是因為他太狂妄了,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好象天下除他之外再無有才之人,但失意使他的詩才朝著另一個諷刺的方向有了大發(fā)展。假如他稍微收斂一些,恐怕在當(dāng)時會有更大的作為,但這樣,那個有才氣有傲氣的羅隱就不會出現(xiàn)了。 羅隱是唐末著名作家,他本來希望能夠為國為民有所建樹,自信終有一日會“執(zhí)大柄而定是非”,達(dá)到“佐國是而惠殘黎”的目的,但是當(dāng)時社會現(xiàn)實極端黑暗,一般知識分子根本沒有出路,羅隱也不例外,他“十上不中第”,一生窮愁潦倒。 羅隱到是個可以警世、醒世的大師,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秉性,個性凸現(xiàn)也未必是個壞事,但是,過了就不好了,引以為戒好;I筆驛,在今四川廣元縣北,相傳諸葛亮出兵攻魏,在這里籌劃軍事。一開頭就聯(lián)系諸葛亮,再聯(lián)系籌筆驛作出高度的總括 :“拋擲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討盡良籌 !敝T葛亮因劉備三顧茅廬去請他,他拋棄了在南陽的隱居生活,為主公劉備分憂,出來輔佐劉備建功立業(yè)。北征東討的運籌帷幄,他的計謀都是好的。這里主要是北征,籌筆驛是為伐魏運籌,是北征;東征是陪襯,不是指打東吳。劉備去打東吳,諸葛亮是反對的,他沒有東討。這里實際上是“南征北伐”,不說“南征北伐”而說“北征東討 ”,因為上句已用了“南”字,為避開重復(fù),所以這樣說。

    二聯(lián)“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睍r來句當(dāng)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當(dāng)時孫權(quán)、劉備兩家的兵力,聯(lián)合起來也不能與曹操大軍相比。只是倚靠了長江之險,曹操北方的軍隊不習(xí)水戰(zhàn)。又靠了東風(fēng),好用火攻來燒毀曹軍的戰(zhàn)船取勝,這是利用天時地理來獲勝,所以說“天地皆同力”。時運不濟(jì),像李商隱詩里說的:“關(guān)張無命欲何如?”關(guān)羽、張飛都早死了,不能幫助諸葛亮北伐,英雄也不由自主。三聯(lián) :“千里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 !敝T葛亮死后,魏將鄧艾率軍攻蜀,譙周勸后主投降。后主聽了他的話投降了。蜀國千里山河 ,孺子阿斗輕輕地斷送了。兩朝冠劍:指在劉備和后主兩朝的文臣武將 ,主要是指諸葛亮,他既管政事,又管軍事,是兩朝冠劍。他如有知,一定是恨譙周的。末聯(lián)歸結(jié)到籌筆驛 :“唯余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痹隗A亭的巖下水,還在傍驛流著,好像在懷念諸葛亮。  

    個人作品

    羅隱著述甚豐,但散佚嚴(yán)重,今存詩歌約500首,有詩集《甲乙集》傳世,散文名著《讒書》五卷60篇(殘缺2篇),哲學(xué)名著《兩同書》兩卷(10篇),小說《廣陵妖亂志》《中元傳》等,另有書啟碑記等雜著約40篇(見《全唐文》)。

    細(xì)玉羅紋下碧霄,杜門顏巷落偏饒。

    巢居只恐高柯折,旅客愁聞去路遙。

    撅凍野蔬和粉重,掃庭松葉帶酥燒。

    寒窗呵筆尋詩句,一片飛來紙上銷。

    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羅隱詩集

    卷一

    曲江春感

    江頭日暖花又開,江東行客心悠哉。

    高陽酒徒半凋落,終南山色空崔嵬。

    圣代也知無棄物,侯門未必用非才。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歸去來。

    皇陂

    皇陂瀲滟深復(fù)深,陂西下馬聊登臨。

    垂楊風(fēng)輕弄翠帶,鯉魚日暖跳黃金。

    三月窮途無勝事,十年流水見歸心。

    輸他谷口鄭夫子,偷得閑名說至今。

    寄鄭補(bǔ)闕

    夫子門前數(shù)仞墻,每經(jīng)過處憶游梁。

    路從青瑣無因見,恩在丹心不可忘。

    未必便為讒口隔,只應(yīng)貪草諫書忙。

    別來愁悴知多少,兩度槐花馬上黃。

    牡丹花

    似共東風(fēng)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

    若教解語應(yīng)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

    芍藥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后,辜負(fù)秾華過此身。

    黃河

    莫把阿膠向此傾,此中天意固難明。

    解通銀漢應(yīng)須曲,才出昆侖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帶小,仙人占斗客槎輕。

    三千年后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太平。

    贈妓云英

    鐘陵醉別十余春,重見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羅隱 - 參考資料

    1、《江東才俊——羅隱傳》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年08月
    2、《唐才子傳校箋》  傅璇琮 主編  中華書局  2002年08月
    3、《全唐詩》  (清)彭定求 等編  中華書局  1960年04月

    名人推薦
    • 李適之
      李適之(694~747),唐朝隴西成紀(jì)人。其為李承乾之孫,歷官通州刺史、刑部尚書等職,天寶元年,任左相,因與李林甫爭權(quán)失敗而罷相,后任太子少保的...
    • 李頻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今建德李家鎮(zhèn))人。幼讀詩書,博覽強(qiáng)記,領(lǐng)悟頗多。大中八年(854),頻中進(jìn)士,調(diào)校書郎,任南陵縣主簿,又升...
    • 來鵠
        來鵠(?-883),即來鵬(《全唐詩》作來鵠),唐朝詩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傳來鵬家宅在南昌東湖徐孺子亭邊,家貧,工詩,曾自稱“鄉(xiāng)校小...
    • 柳中庸
      柳中庸(生卒年不詳),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邊塞詩人。河?xùn)|(今山西永濟(jì))人,為柳宗元族人。大歷年間進(jìn)士,曾官鴻府戶曹,未就。蕭穎士以女妻之...
    • 馬戴
      據(jù)《唐詩三百首新注》記載,馬戴,子虞臣,《唐才子傳》作華州(今陜西華縣)人,武宗會昌進(jìn)士,在太原幕府中因直言被貶龍陽尉,后逢赦回京,馬戴官終...
    • 錢起
      錢起(生卒年不詳),字仲文,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詩人。早年數(shù)次赴試落第,唐天寶十年(751年)進(jìn)士,大書法家懷素和尚之叔。其代...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