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費揚古(1559—1622),后金五大臣之一。滿族,覺爾察氏。完布祿子。世居瑚濟寨,后隸滿洲鑲藍旗。少隨父歸太祖努爾哈赤。1621年,攻取遼沈、遼陽,戰(zhàn)功卓著。七年七月卒?滴跷迨(1713),追賜三等輕車都尉世職。
安費揚古 - 基本資料
姓名:安費揚古
民族:滿族
氏族:覺爾察氏
祖籍:瑚濟寨
旗別:滿洲鑲藍旗
生卒:1559—1622
安費揚古 - 個人概述
少隨父歸太祖努爾哈赤。明萬歷十一年(1583),率兵取薩爾滸城。十二年,從太祖征兆嘉、瑪爾墩兩域。十五年(1587),從征哲陳部,取洞城、杭嘉、章嘉等寨。二十一年(1593),從太祖征哈達部,以功賜號碩翁科羅巴圖魯。二十七年(1599),從滅哈達部。三十九年(1611),從征東海窩集部,破其二路。四十一年,從滅烏拉部,后金天命元年(1616),與額亦都等同為理政五大臣。與扈爾漢征薩哈連部,取河南北三十六寨。三年,從破撫順,大敗明總兵張承蔭援軍。
后金天命四年,破明經(jīng)略楊鎬四路進攻,取得薩爾滸之戰(zhàn)的勝利,尋滅葉赫部。六年(1621),攻取遼沈、遼陽,戰(zhàn)功卓著。七年七月卒?滴跷迨(1713),追賜三等輕車都尉世職。
安費揚古 - 薩哈連城之戰(zhàn)
努爾哈赤與軍師柘祜天帶領(lǐng)一千人馬隨后,陸續(xù)往薩哈連進發(fā)。扈爾漢與安費揚古帶領(lǐng)二千人馬,曉行夜宿,冒著酷暑,不幾日工夫,便來到了兀爾簡河上游的深山密林中。
二百艘獨木舟早已造齊,每只船上坐八名士兵,二百艘船坐有一千六百名士兵。另外,還有六百名鐵騎在陸上行走。為了抓緊時間,扈爾漢與安費揚古商量后,當日出發(fā),兩員大將坐在木船上,沿著烏拉河順流而下。兩岸草木蔥蘢,野花盛開,水鳥不時地在河面上飛來飛去,他們也無心欣賞這優(yōu)美的景色。從出發(fā)那天算起,到了第十八天頭上,建州的兵馬--水陸兩支隊伍,在一個名叫斡里的河灘匯合了。扈爾漢與安費揚古帶領(lǐng)士兵棄船上岸,與六百名騎兵會合一起,稍作休整,又出發(fā)了。他們又走了兩晝夜,在八月十九日的傍晚,終于趕到了目的地--薩哈連部的治所薩哈連城。
其實薩哈連城是一座木寨,全用又粗又長的樹干圍筑而成。城內(nèi)的房屋多是泥墻草頂?shù)男∥,部長府與將領(lǐng)們住的房子,都是木頭建造的木屋。二將偵察過后,安費揚古悄悄對扈爾漢小聲嘀咕了一會兒,便各自分頭準備去了。再說薩哈連部長烏齊巴濟得知布利奇假借他的命令,私自調(diào)兵殺害建州七十名商人的事情之后,大發(fā)雷霆,把布利奇喊來大罵一頓。烏齊巴濟又與虎爾哈部長賁侯洛夫會了面,他們斷定努爾哈赤絕不會善罷甘休,決定暫時讓布利奇與索斯洛夫守薩哈連城,一旦守不住,就撤兵到佛多羅充袞寨子里去。
且說在八月十九日的夜里,天交二鼓之時,安費揚古領(lǐng)兵馬一千人,悄悄來到薩哈連部城寨前,用引火物把柵木燃著,轉(zhuǎn)瞬之間,火光沖天,守門的士兵嚇得不知所措。安費揚古乘勢發(fā)起攻擊,與薩哈連的士兵拼殺在一塊兒。布利奇手執(zhí)一柄大刀,躍馬上前,與安費揚古迎個照面。
扈爾漢越戰(zhàn)越勇,看那對手刀法混亂,正想抽刀逃跑之際,便一刀連著一刀,加緊砍殺起來,使他想逃不能,再戰(zhàn)無力,惟有刀下受死一條路了。索斯洛夫邊戰(zhàn)邊退,他的戰(zhàn)馬尾巴一下燃著了,那馬驚得連尥蹶子,一連幾下,把索斯洛夫掀下馬來,未等扈爾漢上前,便被建州的士兵砍死了。扈爾漢把大刀向前一指,向士兵們喊道:“沖啊!”建州鐵騎如一陣狂風,席地而起,沖殺前去,很快與安費揚古的人馬匯合在一起,繼續(xù)追殺著城寨里的逃兵與部民。
原來,那布利奇仗著年輕氣盛,與安費揚古戰(zhàn)了有四十多個回合,被安費揚古一槍刺于馬下,未等他爬起來,就被建州士兵上前刺死。見兩位主將已死,薩哈連部的軍卒倉皇四散,有的向河北岸的村寨逃去,有的向河南岸的村寨逃去。這時,安費揚古抓住了一個逃兵,問明情況之后,便讓扈爾漢領(lǐng)兵去河北岸,乘勝襲取十六個村寨。
安費揚古 - 英勇善戰(zhàn)
安費揚古從小隨父從軍,不離努爾哈赤左右。起兵之初,努爾哈赤追討殺父仇人尼堪外蘭,安費揚古跟從他搗毀仇人的老家圖倫城,又計劃攻甲板城。當時,薩爾滸城的酋長因尼堪外蘭有明朝照著,勢力大,留須尼堪,泄露了努爾哈赤的攻城日期,尼堪外蘭得以逃脫。努爾哈赤怒不可遏,派安費揚古率兵修理薩爾滸,安費揚古到地方把薩爾滸城給一窩端了。
努爾哈赤英武,身邊又聚集一批龍虎將,別說外人,他家里人都嫉妒了。努爾哈赤有個堂兄,叫康嘉(努爾哈赤的祖父有兄弟六人,堂叔伯若干,不知道此人哪位叔叔大爺?shù)膬鹤樱,勾結(jié)哈達部落劫瑚濟寨,請兆佳城主做向?qū)。(兆佳城,指現(xiàn)今的趙家營子,居興京西近百里,猴石省級森林公園附近。)打獵的安費揚古聞訊,帶著十二個人追上哈達兵,將其擊潰。為報一箭之仇,翌年正月,一個大雪紛飛的深夜,努爾哈赤和安費揚古摸進兆佳城,活捉了城主,并成功策反他的部下。
安費揚古作戰(zhàn)善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有一次他和努爾哈赤攻馬爾墩寨。這個寨子依天險而建,防守嚴密,逢攻擊,箭鏃和石頭飛滾而下,連攻三天沒拿下來。第四天,安費揚古仔細觀察地形,終于找到一條山間小徑,悄悄帶人攀崖而上,拔掉馬爾墩——馬爾墩,系赫圖阿拉西行幾十里,扎喀關(guān)下的村莊,F(xiàn)在村名依然延用。
出師順利的努爾哈赤一發(fā)不可收,拿下馬爾墩,又盯上陳哲城、王甲城、章甲城、尼瑪喇城等等大小不一的山寨。這些山寨抵不住他的凌厲攻勢,紛紛被降。而這些戰(zhàn)役中,都有安費揚古參與。
安費揚古 - 討伐哈連之戰(zhàn)
努爾哈赤稱汗的一六一六年,后金揮師黑龍江,安費揚古和扈爾漢討伐東海的哈連部。部隊伐木做舟,水路并進,接連收服沿途的城寨。集結(jié)到黑龍江南岸,這時候黑龍江出現(xiàn)奇異的自然變化——按正常時令,黑龍江九月才結(jié)冰,但是安費揚古駐師的地方,黑龍江居然一夜結(jié)冰。寬約六十步的銀亮冰層像一架浮橋,一直鋪到對岸。安費揚古喜出望外:“此天佑我國也!”。說罷,身先士卒,躍馬過江。士兵見狀,緊隨主帥,陸續(xù)到達江對岸。大軍剛一過去,冰層嘩啦塌陷,被洶涌的江水沖走。
過了江的安費揚古,一口氣降服使犬部、諾洛部、石拉忻部。這一片領(lǐng)土,康熙時候喂了北極熊,實在惋惜。安費揚古收服的三大部落,與俄羅斯接壤,甚至已經(jīng)縱深至俄羅斯。敢于雙腳站在歐洲土地上的人,在他之前,還有一位封建帝王——大唐天子李世民,他的領(lǐng)土北部,囊括貝加爾湖和葉尼塞河上游。唐之前,中國的皇帝們忙著搞內(nèi)戰(zhàn),在統(tǒng)一和鼎立的局勢中你搶我奪,沒功夫把眼光放到外面去。李世民的唐進入全盛時代,雄厚的經(jīng)濟基礎(chǔ)保障了國家機器的高速運轉(zhuǎn),揮刀割掉了北極熊的一塊肥肉。再有蒙古皇帝成吉思汗,他的鐵騎踏破南宋后,橫掃俄羅斯西伯利亞、烏茲別克斯坦地區(qū)。成吉思汗死后,皇親拔都占領(lǐng)了莫斯科。
安費揚古 - 史料記載
額亦都,鈕祜祿氏,世居長白山。以貲雄鄉(xiāng)里。祖阿陵阿拜顏,移居英崿峪。父都陵阿巴圖魯。歲壬戌,額亦都生。幼時,父母為仇家所殺,匿鄰村以免。年十三,手刃其仇。有姑嫁嘉木瑚寨長穆通阿,往依焉。穆通阿子哈思護,長額亦都二歲,相得甚懽。居數(shù)歲,庚辰,太祖行經(jīng)嘉木瑚寨,宿穆通阿家。額亦都與太祖語,心知非常人,遂請從,其姑止之,額亦都曰:“大丈夫生世間,能以碌碌終乎?此行任所之,誓不貽姑憂!币钊,遂從太祖行。是歲太祖年二十二,額亦都年十九。太祖為族人所惎,數(shù)見侵侮,矢及于戶,額亦都護左右,卒弭其難。
居三年,歲癸未,太祖起兵,額亦都從,討尼堪外蘭,攻圖倫城,先登;攻色克濟城,掩敵無備,取之,獲其牛馬、甲士;又別將兵攻舒勒克布占,克其城。額亦都驍果善戰(zhàn),所向克捷,太祖知其能,日見信任。歲丁亥八月,令將兵取巴爾挽強弓十石,能以少擊達城。至渾河,秋水方至,不能涉,以繩約軍士,魚貫而渡,夜薄其城,率驍卒先登,城兵驚起拒,跨堞而戰(zhàn),飛矢貫股著于堞,揮刀斷矢,戰(zhàn)益力,被五十馀創(chuàng),不退,卒拔其城。師還,太祖迎于郊,燕勞,其所俘獲悉畀之,號為“巴圖魯”。薩克察來攻,額亦都率數(shù)卒出御,為所;夜入其城,進攻克尼瑪蘭、章家二城,索爾瑚寨。師還,太祖迎勞如初。界籓有科什者,以勇聞,盜九馬以遁,額亦都單騎追斬之,盡返所盜馬。嘉木瑚人貝揮巴顏謀叛附哈達,太祖命額亦都討之,誅其父子五人以徇。
歲癸巳九月,葉赫等九部合師來侵,攻我黑濟格城,太祖親御之,陣于古勒山。令額來犯,奮擊,殪九人,敵卻,我?guī)煶酥,擒葉赫貝勒布寨。九部師亦都以百騎挑戰(zhàn),敵悉皆潰,遂乘勝略諾賽寨及兆佳村。有齊法罕者,戰(zhàn)沒,額亦都直入敵陣,以其尸還。訥殷路守佛多和山自固。太祖命額亦都者,九部之一也,其長搜穩(wěn)塞克什,既敗歸,復聚七寨之偕噶蓋、安費揚古,以兵千人圍其寨,克之,斬搜穩(wěn)塞克什,太祖以所乘馬賜之。歲己亥秋,從征哈達,滅之。
歲丁未五月,從貝勒巴雅喇等伐東海渥集部,取赫席黑、俄漠和蘇魯、佛訥赫拖克索等三路,俘二千人。九月,從征輝發(fā),滅之。歲庚戌十一月,太祖命將兵千,撫渥集部那木都魯、綏分、寧古塔、尼瑪察四路,降其長康古禮等十九人。旋乘勝取雅攬路,俘萬人。歲辛亥,太祖命偕何和禮、扈爾漢將兵二千伐渥集部虎爾哈路,圍札庫塔城三日,招之不下,遂攻克其城,斬千級,俘二千人。環(huán)近各路悉降,令其長土勒伸、額勒伸護其民五百戶以還。歲癸丑,從征烏拉,滅之。
歲乙卯,定旗制,額亦都隸滿洲鑲黃旗。天命建元,置五大臣,以命額亦都,國語謂之“達拉哈轄”。二年,命偕安費揚古攻明馬根單、花豹沖、三岔兒諸堡,皆克之。四年,明經(jīng)略楊鎬大舉來侵,總兵杜松軍自撫順入。三月甲申朔,諸貝勒帥師出御。日過午,師至太蘭岡,大貝勒代善以太祖未至,議駐軍以俟。太宗時號四貝勒,謂:“界籓有我筑城夫役,宜急護之!何為次,且示弱?”額亦都大言曰:“四貝勒之言是也!”師遂進。師至界籓,筑城夫役騰躍下山赴戰(zhàn),太祖亦至,指揮夾擊,松軍遂覆,還破馬林于尚間崖、劉綎于阿布達里岡,額亦都并為軍鋒。
每克敵受賜,輒散給將士之有功者,不太祖有所征討,額亦都皆在行間,未嘗挫以自私。太祖厚遇之,始妻以族妹,后以和碩公主降焉。
安費揚古 - 軍事思想
安費揚古戎馬生涯40余年,創(chuàng)建一支能征善戰(zhàn)的八旗兵,培養(yǎng)一批統(tǒng)軍有方的將領(lǐng)。常躬親率軍征戰(zhàn),指授方略,強調(diào)以智取勝,創(chuàng)造了以弱勝強、以少克眾的著名戰(zhàn)例。其軍事思想對后來兵家有較大影響。
安費揚古在統(tǒng)一女真各部及與明朝的戰(zhàn)爭中,提出了一系列軍事主張。
①認為天意決定戰(zhàn)爭勝負。指出“天下之國互相征伐,合天心者勝而存,逆天意者敗而亡”(《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二)。并宣稱他所進行的戰(zhàn)爭合乎“天心”、“天意”,必能取勝。
②注重軍隊建設(shè)。根據(jù)滿族當時的社會情況,按照軍事、生產(chǎn)、行政合一的原則,創(chuàng)建滿洲八旗兵制,要求將士出則征戰(zhàn),入則務(wù)農(nóng)。選拔和任用將領(lǐng),不重身世、背景,只看是否忠心,有無智謀;不求全責備,強調(diào)用其所長,避其所短。治軍嚴格,主張無論訓練或作戰(zhàn),都要獎功罰罪,"有罪者即至親不貰,必以法治;有功者即仇敵不遺,必加升賞"(同前)。要求軍令頒布后必須嚴格執(zhí)行,從令者饋酒,違令者斬頭。重視軍事訓練,常令士兵"跳澗"、"越坑",熟諳弓馬技藝,以提高軍事素質(zhì),培養(yǎng)勇敢精神。
③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用兵方略。他把敵強己弱形勢下的用兵方略形象地比作伐大木,指出:“欲伐大木,豈能驟折,必以斧斤伐之,漸至微細,然后能折。相等之國,欲一舉取之,豈能盡滅乎!”(同前)面對女真各部分裂、爭戰(zhàn)不已和明朝、蒙古、朝鮮三面包圍的現(xiàn)實,對外或拉攏、結(jié)盟,或稱臣、納貢,對內(nèi)采用"恩威并行"(同前)的方針,先后統(tǒng)一了女真各部,在自身力量強大之后,才正式對明宣戰(zhàn),體現(xiàn)了其先弱后強、逐步發(fā)展的主張。他崇尚智取謀伐,強調(diào)“平時以正為上,軍中以智巧謀略、不勞己不鈍兵為上”(同前),要求無論是野戰(zhàn)還是攻城,都應(yīng)機動靈活,根據(jù)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戰(zhàn)法,力求用最小代價獲取最大勝利。他指揮的薩爾滸之戰(zhàn),體現(xiàn)了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zhàn)術(shù)原則。
安費揚古 - 相關(guān)詞條
費英東 | 何和理 | 扈爾漢 |
許壽山 | 濟爾哈朗 | 岳鐘旗 |
林永升 | 楊載福 | 丁日昌 |
安費揚古 - 參考資料
1、http://www.findart.com.cn/181d135e80d4e34d59dbe73d5094f4c41398cfcedb4c3f2cf58f569d24f2a5b6-8-showorder.html?key=%E5%90%8E%E9%87%91
2、http://www.cnread.net/cnread1/jswx/l/liwencheng/nehc/011.htm
3、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junshi/1081505.html
4、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5%AE%B0%E7%9B%B8%E5%88%97%E8%A1%A8
5、http://www.du8.com/readfree/09/090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