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周達觀

    周達觀

    元代地理學家。號草庭。元貞二年(1296)二月二十日由溫州港出發(fā),奉命隨使赴真臘(今柬埔寨),于七月抵達真臘國都吳哥,于元貞三年六月方返國。寫成《真臘風土記》,記錄其山川草木、城郭宮室、風俗信仰及工農(nóng)業(yè)貿(mào)易等,是珍貴的國際歷史文獻,有法、英、日文等多種譯注本。

    周達觀 - 簡介

    周達觀(約1266年-1346年),字草庭,號草庭逸民,元朝浙江溫州永嘉人。由于他在《元史》中無傳,故后人對其生平所知不多。

    元滅南宋后,曾伐占城和安南,并入侵真臘,即今之柬埔寨,但因受地理及氣候所阻,并未成功。因此,元廷改用威迫方法。元德元年,元成宗遣使說服真臘及鄰近小國自動歸附,所以他便成為使節(jié)團團員。但其能隨行之原因不詳,不過估計他曾到過南洋,或曾當派駐溫州管理對外貿(mào)易的官員,甚至通其語言。 元貞2年2月,使節(jié)團離開明州,同月于溫州港放洋,并于3月15日抵占城。其后因逆風及值內(nèi)河水道淺水期,故延至7月才抵真臘國都安哥。他們并非因交涉或談判拖延了時間,而是要待翌年西南季風起及大湖水漲才能回航,所以于安哥逗留約1年。大德元年6月才起程回國,并于8月12日抵寧波,是次旅程歷時一年半。 他回國后便著《真臘風土記》,這詳細記載當?shù)囟汲峭跏遗c風土人情、行程及所取途徑,甚有地理學之紀錄價值。而此書最遲于元武宗至大4年才完成。全文約8500字,分為41節(jié)。

    周達觀 - 影響

    在10至13世紀之真臘,正值文明最燦爛的時代,稱為“安哥時代”。但及后淪為暹羅國土,真臘似乎在此時并不存在,故《元史?外國傳》中沒有此地之記載。因此,《真臘風土記》可補《元史》的闕佚,也是13世紀元對其交通貿(mào)易之重要史料。柬埔寨之上古史只限于傳說,這也是依賴中國史書的記載而流傳。自東漢以來,中國國勢漸向南伸展,對中南半島漸有認識。如三國吳時朱應(yīng)、康泰往扶南、林邑宣國威,及后著《扶南異物志》、《扶南記》等,是有關(guān)真臘之最早記載,但早已散失。但此書詳細記錄當?shù)仫L俗、山川形勢、人民生活。因此,這對認識其古代歷史頗具參考價值。 此外,由于當?shù)貧夂驖衽,文物易于腐朽,加上?zhàn)亂頻仍,國土變遷不定。除出土碑文外,文字記錄甚少,文物亦易于散失。因此,此書提供了其古地理數(shù)據(jù),還補正史之不足,也作為其與中國交往的歷史見證。 他曾訪問真臘國都安哥,后其被暹羅侵擾,終淪為廢墟,無人知其存在。19世紀初,此書被歐人萊慕莎譯成法文后,使人興起尋找廢墟之念,從而影響不少歐人東來,加速東西文化交流。再者,他對其地地理有頗詳盡的觀察。如《總序》記從寧波至占城的路線,對所經(jīng)港口、水路、城市、里程均詳盡記載。這加強了中外交通往來聯(lián)系,并且擴大國人的地理知識。歷代更替,國人多流寓外地。他的出使,為元代移居真臘華僑之情況提供詳實的數(shù)據(jù)。而且此書對當?shù)氐恼Z言、風俗及貿(mào)易記載甚詳,這對兩地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實有相當?shù)挠绊懠皡⒖純r值。 昔日歐人所寫之書籍中,有誤謂浮稻乃19世紀時傳入東南亞,或說洋人為當?shù)刎毭衽嘀驳。但根?jù)此書所載,浮稻早于他詔喻真臘時已遍布當?shù)。因此,此書糾正不少歷史上的錯誤記載,可見影響之深遠。

    周達觀 - 著作

     《真臘風土記》 元朝有關(guān)柬埔寨情況的著作。一卷。撰者周達觀,自號草庭逸民,溫州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奉命隨使赴真臘,次年至該國,居住一年許,至大德元年(1297)六月始返。該書即其返國后根據(jù)親身見聞寫成的。真臘即今柬埔寨,中國史籍中此名初見于《隋書》,唐宋時仍稱真臘,元代又稱為甘孛智、干不昔、甘不察,明萬歷后始譯為柬埔寨。該書所記凡城郭、宮室、服飾、官屬、三教、人物、產(chǎn)婦、室女、奴婢、語言、野人、文字、正朔時序、爭訟、病癩、死亡、耕種、山川、出產(chǎn)、貿(mào)易、欲得唐貨、草木、飛鳥、走獸、蔬菜、魚龍、醞釀、鹽醋醬面、蠶桑、器用、車轎、舟楫、屬郡、村落、取膽、異事、澡浴、流寓、軍馬、國主出入共四十條。前有總敘。書中城郭條之州城,即柬埔寨的古都吳哥城(angkor  thom,亦稱大吳哥),《諸蕃志》作祿兀城,祿兀為吳哥之音譯,意即“城”。城中有許多建筑和雕刻,為東南亞最著名的古跡之一。書中所記與今之遺址情況皆相合,足證撰者本人曾親臨其地,故確實可信!对贰ね鈬鴤鳌肺戳姓媾D,該書可補其缺。

    該書是反映柬埔寨歷史上文明極盛之吳哥時代(10~13世紀)最重要的文獻,其所記吳哥城及當時柬埔寨人民的經(jīng)濟活動、日常生活各方面情況,是現(xiàn)存的同時人所寫的唯一記載,故為研究柬埔寨歷史的學者所重視。書中貿(mào)易、欲得唐貨、器用諸條,皆記有真臘人與唐人通商往來情況,是研究中國與柬埔寨關(guān)系史的重要資料。由于時代的局限,撰者對于所謂“奇風異俗”的記述,有些地方夸大了落后的一面,并摻雜一些荒誕無稽的傳聞。

    元末刻的陶宗儀《說郛》,收有該書,為其最早之刻本。后有明嘉靖刊《古今說!繁、隆慶萬歷間刊《歷代小史》本、萬歷刊《古今逸史》本、明重輯《百川學!繁尽⑶宄踔囟ㄌ帐现剌嫛墩f郛》本、《古今圖書集成》本、《四庫全書》本、清瑞安許氏刊巾箱本等。1981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夏鼐《真臘風土記校注》,以明刊本《古今逸史》為底本,對勘各本,并加注釋,是目前最好的本子。國外有法、日、英等文字譯本,以1951年出版的伯希和法文新譯注本較善。

     

    周達觀

    名人推薦
    • 趙翼
      趙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學家、史學家。字云崧,一字耘崧,號甌北,又號裘萼,晚號三半老人,漢族,江蘇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乾...
    • 鄒忌
      鄒忌,(約前385---前319),一作"騶忌",尊稱"騶子",中國戰(zhàn)國時期齊國人。《史記》亦作騶忌,齊桓公田午時的大臣;齊威王田因齊...
    • 張夔
        張夔,宋代廣東潮州府海陽縣隆眼城都人,唐宋潮州八賢之一,歷任茂名令、廉州判官、知新州等。
    • 趙宣子
      趙宣子,即趙盾(前655-前601),嬴姓趙氏,名盾,謚號"宣",時人尊稱其趙孟或宣孟。春秋中前期晉國卿大夫,趙衰之子,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略...
    • 張緬
      張 緬(489~531)字符長,范陽方城人。生于齊武帝永明八年,卒于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年四十二歲。年數(shù)歲,外祖中山劉仲德異之,嘗曰:“此兒非常器...
    • 左輔
      左輔(1751—1833)字仲甫,一字蘅友,號杏莊,江蘇陽湖人。乾隆進士。以知縣官安徽,治行素著,能得民心。嘉慶間,官至湖南巡撫。輔工詩詞古文,...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