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魏春榮

    魏春榮

    魏春榮,昆曲閨門旦、花旦。國家一級演員。出生于1972年1月21日。

    魏春榮 - 簡介

    魏春榮,女,昆曲閨門旦、花旦。國家一級演員。出生于1972年1月21日,農(nóng)歷辛亥年十二月初六日。

    魏春榮 - 經(jīng)歷

    在校期間跟隨李倩影、林萍、喬燕和等多位老師學習昆曲表演藝術。學習演出的劇目有《雙下山》、《胖姑學舌》《春香鬧學》、《相約·相罵》、《落園》、《小放牛》、《游園驚夢》、《刺虎》、《思凡》、《盜令·殺舟》等傳統(tǒng)戲。1988年畢業(yè)后,分配在北方昆曲劇院工作,工作期間先后又向周仲春、蔡瑤銑、周志剛、董瑤琴、張玉雯、洪雪飛等多位表演藝術家學習了《活捉》、《琴挑》、《問病》、《偷詩》、《秋江》、《斷橋》、《寫狀》、《斬娥辯冤》、《賞荷盤夫》、《長生殿·小宴》、《連環(huán)計·小宴》、《游湖端陽》、《瑤臺》、《藏舟》等劇目。并主演了大戲《晴雯》、《閻惜姣》、《牡丹亭》、《玉簪記》、《奇雙會》、《偶人記》、《南唐遺事》。2001年12月舉辦個人專場演出。

    魏春榮 - 獎項

    全國昆曲青年交流演出中獲“蘭花優(yōu)秀表演獎”;

    第三屆“洪雪飛基金獎”;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與我國文化部聯(lián)合頒發(fā)的“促進昆曲藝術獎”;

    魏春榮

    第二十一屆“梅花獎”。

    2011年4月8日,魏春榮獲頒第21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

    魏春榮 - 活動年表

    2002年2月12日,農(nóng)歷壬午年正月初一日:2002年文化部春節(jié)電視晚會播出
    2004年3月16日,農(nóng)歷甲申年二月廿六日:第二十一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
    2006年12月24日,農(nóng)歷丙戌年十一月初五日,19時30分:紀念侯永奎先生誕辰95周年暨慶賀侯少奎從藝50周年演出第一天
    2007年3月17日,農(nóng)歷丁亥年正月廿八日,19時30分: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開幕式
    2007年3月18日,農(nóng)歷丁亥年正月廿九日,19時30分: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第一場
    2007年3月20日,農(nóng)歷丁亥年二月初二日,19時30分: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第三場
    2007年5月19日,農(nóng)歷丁亥年四月初三日,14時:2007年全國昆曲優(yōu)秀青年演員展演第五天
    2007年12月18日,農(nóng)歷丁亥年十一月初九日,上午:北方昆曲劇院建院五十周年紀念演出第一天
    2007年12月19日,農(nóng)歷丁亥年十一月初十日,19時30分:北方昆曲劇院建院五十周年紀念演出第二天
    2007年12月20日,農(nóng)歷丁亥年十一月十一日,14時:北方昆曲劇院建院五十周年紀念演出第三天
    2010年2月13日,農(nóng)歷己丑年十二月三十日:春節(jié)戲曲晚會播出

    魏春榮 - 相關報道

    美艷玉妃謫下凡——走近魏春榮

    2006年10月29日夜,上海昆劇團排演的四本《長生殿》在上海蘭心大戲院舉行第一本、第二本試演,很遺憾,我沒能觀看到此次演出。但從朋友那里得到的訊息:第一本中的楊貴妃——太美了!剛出場時,她是在一群宮女的簇擁下從上場門背對觀眾款步而行,走到舞臺中間,然后緩緩轉(zhuǎn)身,一個亮相,臺下立即掌聲如雷,貴妃的造型漂亮極了,完全符合觀眾對楊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審美期待!岸鞑ㄗ韵矎奶旖,浴罷妝成趨彩仗”,這支【玉樓春】曲子剛唱完,臺下歡呼聲又起,原來她的聲音也是美得“傾國傾城”……這第一本中楊貴妃的扮演者就是魏春榮,北方昆曲劇院當家旦角,第2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初識魏春榮:敬業(yè)體貼

    晚上7點15分開演的戲,演員一般是下午5點到后臺化妝,下午4點15分,魏春榮已經(jīng)坐在后臺的化妝間了。我沒問她為什么早去,一切盡在不言中。也許她認為她塑造的楊貴妃是一個歷史上有名的美人,她要把貴妃最漂亮的姿容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也許她想提前進入狀態(tài),在從容中讓自己和楊貴妃的靈肉在舞臺上融為一體;也許她覺得昆曲是水磨調(diào),所以非常自然地,化妝就是應該這樣精摹細描。

    2007年5月26日晚魏春榮在北京演出,27日上午趕到上海,下午即投入劇場實地排練。

    28日下午正式彩排第一本,時間相當緊,因為第二天,也就是2007年5月29日全本《長生殿》就正式對外公演了。

    第一本的演出是由一段女聲合唱【傳概曲】開場,這支【傳概曲】通常是由一群“宮女”合唱,魏春榮也主動加入這段合唱,為接下來自己的登臺演唱開嗓,也為這段合唱壯聲。

    謝幕時,盡管臺下掌聲和歡呼聲一潮一潮涌來,貴妃的表現(xiàn)極其得體,面帶笑意,微微頷首,對著劇場里不同角度的觀眾行著拜禮,保持著古時貴妃應有的端莊儀態(tài)。

    約她采訪,她答應得非常爽快。在她談話的時候,周圍環(huán)境不太好,雜聲較多,我有點擔心錄音筆收音效果不太好,她非常善解人意,說:“那我就拿著說吧”。在整個采訪的過程中,她就一直拿在嘴邊,保證了錄音筆的收音質(zhì)量。

    心中的貴妃:做足功課

    在一些人看來,楊貴妃就是一個紅顏禍水、妖妃,盡管她從不干預政事,但因為她使唐明皇迷戀她,荒廢朝政,且直接或間接地讓楊氏一族榮升騰達,飛揚跋扈,導致安史之亂爆發(fā)。白居易的《長恨歌》為楊貴妃翻了案,洪昇在《長生殿》里又續(xù)寫了楊貴妃的純情童話,而魏春榮則在昆劇舞臺上為我們演繹了一位超凡脫俗的楊貴妃。

    在來上海排演《長生殿》之前,魏春榮就已經(jīng)做了相應的功課,除了找出電影、電視劇、小說、詩歌、劇本中有關楊貴妃的記憶,她還仔細揣摩了洪昇的《長生殿》原著,對楊貴妃的性情有了一個通盤的理解。全本《長生殿》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四本楊貴妃分別由四位不同的演員來詮釋。第一本楊貴妃的塑造相當重要,因為這涉及到對楊貴妃性格走向的基本定位。找準第一本楊貴妃的基調(diào)后,可以給后面三個楊貴妃做參考,使四個楊貴妃的表演順成一條線。

    在魏春榮心中,楊貴妃是一個非常聰慧、善良、可愛的女子,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她對愛情的執(zhí)著最令人感動。她沒有一點壞心眼兒,她所擁有的、她所做的就是為了愛,對唐明皇的愛。以她的身份地位,雖則“位列貴妃”,實則“禮同皇后”,尊貴的地位使她可以做很多事,包括攬權干政啊等等,但她在政治方面卻一點不用心思。雖然她的身份免不了會影響到她周圍的人,他們會拿她的身份地位做一些文章,但是就她本人來說,全無政治訴求。她只是用她的聰明來改造了一個風流天子,使這個風流天子對妃子的愛由泛愛轉(zhuǎn)變到獨愛。比如《獻發(fā)》一出中,楊貴妃對她的愛情有一種失落,為了挽救愛情,她會敬奉上她身上的一種東西給皇帝,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能輕易給人,但她卻剪下頭發(fā)來獻給唐明皇,這就是她聰明的地方之一。她的聰慧、善良、可愛主要是用于維系自己的愛情、保護自己的愛情。魏春榮就是照著這樣的理解去演繹心中的楊貴妃。

    在一般人眼里帝妃之間是沒有愛情的,更何況兩人的年齡還相差那么多。如何看待唐明皇和楊貴妃的關系,他們之間有真正的愛情嗎?這可能是所有閱讀《長生殿》、觀看《長生殿》的人都會提出來的疑問,也是擺在魏春榮面前的一個難題。魏春榮覺得他們之間是有真正愛情的,包括《復召》、《絮閣》、《密誓》、《迎像哭像》、《重圓》等出目中都能看到愛情,感受到愛情。楊貴妃好像就是為了愛情而生,為了愛情而死的這樣一個人,她非常珍惜皇帝這個人,珍視同皇帝之間的感情。她一二再,再二三地原諒唐明皇對自己感情的不專一,并最終守得花開見月明,不僅俘獲了唐明皇這個人,更收獲了唐明皇的專心一意。如果將愛情比做是種花的話,要想讓花開得美麗那要給花澆水、撥草、除蟲,得下很大的功夫。楊貴妃就是在用她的各種方法,給她的愛情之花澆水、撥草、除蟲,她在努力地經(jīng)營自己的愛情。在魏春榮看來,全本《長生殿》中李、楊的愛情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其實每一本里都有一個愛情主旋律:第一本,唐明皇與楊貴妃新婚燕爾,兩個人還處于一種朝朝暮暮、相攜相守的時期;第二本,有了聞樂制譜和舞盤為基礎,唐明皇與楊貴妃變成了一種知音互賞性的愛情;第三本,唐明皇被楊貴妃所打動,他們的愛情已經(jīng)升華為一種生死之愛;第四本,唐明皇與楊貴妃在不同的時域彼此深深地思念著,他們的愛情已衍化成一種地老天荒,永不枯萎的愛戀。

    在第一本中,兩個人之間的愛情也有體現(xiàn)。一開始的時候,這種愛情可能還比較膚淺,但到《復召》的時候,這個愛情就上升了一步,上升為一種親情的關系了,但是這種親情同父母兄弟姐妹之間還是不太一樣,相當于在熱戀中兩人的感情又向前推進了一步,雖說表面感覺更平靜了,但是兩人的感情其實更深了,兩人互相依戀,誰也離不開誰了。

    有沒有比楊貴妃更漂亮的女人?應該是有的,但唐明皇為何獨寵楊貴妃?唐明皇對楊貴妃從一開始因為“德容兼?zhèn)洹钡拿烂残蕾p,到《聞樂》、《制譜》、《舞盤》,兩個藝術家之間有了共同語言、共同愛好,唐明皇喜愛的也正是楊貴妃所擅長并且也喜愛的。如果說虢國夫人事件還算是不合法的“婚外情”,唐明皇都敢明目張膽,在《絮閣》中,那是合法的“婚內(nèi)情”,但唐明皇卻要小心應對,生怕走漏風聲,并且當楊貴妃前來問罪時,唐明皇是努力遮掩,賠著小心,這些都可以看出唐明皇對楊貴妃的感情在變化——由不在意變得在意了,也初步體現(xiàn)了楊貴妃經(jīng)營愛情的成功。

    到《密誓》時,唐明皇也為楊貴妃對他的純情與專一所感動。他們在一起經(jīng)歷了很多事情,兩個人終于達到了普通人想要的那種一夫一妻的理想狀態(tài),唐明皇的三千寵愛終于集于楊貴妃一身。兩人的感情在《埋玉》的時候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情勢危急之下,楊貴妃說的那番話,她的舍生取義,她取的什么,她舍身是為了取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情,是為了保全唐明皇的人身安全,為了她的三郎能得以“安穩(wěn)至蜀”。她最后要死了,她叮囑高力士時說,“圣上春秋已高,我死之后,只有你是舊人,能體圣意,須索小心奉侍”,這完全是一個妻子說的話,就是一個愛他的女人說的話,是夫妻之間說的話,這些話昭顯出楊貴妃的內(nèi)心世界:擔心自己死后沒人照顧她的“三郎”,多么真切,何其感人。

    做了鬼的楊貴妃對唐明皇仍然念念不忘,當她已復登仙班后,她也愿意冒著“謫下仙班”、“人間再受罰折”等風險與唐明皇重結(jié)情緣。甚至在馬嵬被逼自殺一事上,她也處處替唐明皇開罪,認為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唐明皇完全是不得已而為之,“蒙難君王怎護臣妾”,“妾甘就死,死而無怨,與君何涉”。而唐明皇也是因思念楊貴妃而“一意不衰”,為了能同楊貴妃見面,他竟期盼著早日升天(實則死亡)。深厚的感情才能保證生死愛戀的飛升,他們倆成了最后的勝利者。

    楊貴妃的聰穎是同她的愛情息息相關的,而她與唐明皇的愛情也一直是全劇關注的重心,只是在不同的階段,它的表現(xiàn)并不相同。

    塑造楊貴妃:多種手段

    在第一本中,主要包括有《傳概》、《定情》、《賄權》、《春睡》、《禊游》、《傍訝》、《倖恩》、《獻發(fā)》、《復召》九出,是《長生殿》整個劇情的開端部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線貫穿了此本,以定情歡好開始,隨后二人經(jīng)歷了虢國夫人風波,但又重歸于好,同時也穿插了政治背景線,即安祿山賄權以及曲江游幸時楊氏一門的奢侈。主軸線始終是李、楊的愛情。在這一本里,魏春榮需要出場的戲有四出:《定情》、《春睡》、《獻發(fā)》、《復召》,這四出中,又以《春睡》和《獻發(fā)》二出中楊貴妃的戲份最多!抖ㄇ椤肥抢∥枧_上的傳統(tǒng)折子戲,又名《定情賜盒》,有身段譜,但以單折的形式演出已經(jīng)不多見,而其它三出都是這次新排的戲。《定情》主要是說唐明皇見到宮女楊玉環(huán),以其“德性溫和、豐姿秀麗”而充選掖庭。是夜,唐明皇與楊貴妃在西宮定情!洞核访枘×藯钯F妃春睡初起,風情萬種的狀態(tài)。《獻發(fā)》一出講述了因為虢國夫人事件,楊貴妃被唐明皇貶出宮中。但李、楊二人仍然相互思念,楊貴妃奉呈一縷青絲,期盼同唐明皇和好!稄驼佟防,唐明皇見到楊貴妃的香發(fā),愈加地想念楊貴妃,于是著高力士將其召回,兩人和好如初。

    在第一本《長生殿》中,主要是表現(xiàn)了楊貴妃從一個純真少女到千嬌百媚少婦的過程,虢國夫人事件是對李、楊愛情的一次考驗,考驗的結(jié)果,它使李、楊關系更進了一步。

    第一出《定情》的前面部分主要是一個大場面,因為是在大宮殿里舉行冊妃儀式,要演出一個皇家的氣派來。到《定情》的后半部賜盒的時候,兩個人在一起,才有一點點的纏綿!洞核吠耆潜憩F(xiàn)一個女人被臨幸后心里那種滿滿的幸福心態(tài),唐明皇也是新婚的那種興奮感覺,兩個人很親密很美。在《獻發(fā)》中,有楊貴妃初次投入愛情婚姻生活的一種失望,她完全沒有想到兩人這么相愛,會因為這件事情而被貶出宮來。對她來說,心里有個巨大的落差,但她依然是很深地去愛這個男人。等到唐明皇復召她回宮,兩人重新見面,她又會使用一些欲擒故縱的手段,在唐明皇面前扮得很可憐,說以后再也不敢做這些事情啦怎么樣的,要原諒我呀,很委屈的樣子。但其實她明里說自己錯,暗地里是一種埋怨,埋怨唐明皇。唐明皇當然也會明白這一點。這些小撒嬌的東西,很巧妙地表現(xiàn)出楊貴妃內(nèi)心里的小活動,但又要盡量表現(xiàn)她的可愛,很自然地為大家展現(xiàn)出楊貴妃的心路歷程。

    在第一本中,魏春榮用了各種手段來塑造一個與眾不同的楊貴妃。

    1、善用程式,跨越行當
    在大家眼中,楊貴妃作為深宮里的一個貴妃,身上就應該稟賦那種雍容華貴的氣質(zhì),昆劇一般是以閨門旦應工。但在魏春榮表演的時候,她并不拘泥于用閨門旦的程式來表現(xiàn)楊貴妃,她根據(jù)不同的情景,使用不同行當里的程式來刻畫人物。在第一本中,楊貴妃還是一個很接近少女的角色,所以魏春榮在自己的表演中還加了一點點小的調(diào)皮,尤其是女孩子的一些小心眼兒。比如在《定情》的前部,就是要表現(xiàn)出楊貴妃的富貴大氣。但是她這種氣質(zhì)是分場合的,不是從頭貫穿到尾的。到了賜盒時,她有即將做新娘子的嬌羞,所以楊貴妃的表演不能只運用一種色彩,一概而論。在《春睡》中,這是展現(xiàn)楊貴妃與唐明皇新婚甜蜜的場景,魏春榮運用了一些自己花旦的底子,諸如提高動作的速度及加大動作的幅度,來表現(xiàn)楊貴妃的嬌俏可愛,這可能也是有別于其她楊貴妃的地方。在《獻發(fā)》中,楊貴妃欲向?qū)m內(nèi)望去,她問道:“丫鬟,此間可有哪里望見宮中”,丫鬟梅香答道:“前面御書樓上,西北望去,便是宮墻了”,楊貴妃說:“你隨我樓上去來”。于是在一陣急促音樂聲中,楊貴妃翻動著水袖,小碎步上樓,兩腳移動迅速,用她和梅香之間距離由短到長,來表示她已將梅香遠遠地甩在了后面。通過這一系列動作,外化出楊貴妃此時的煎熬和期盼。也是在《獻發(fā)》里,高力士前來告知楊貴妃,說唐明皇在宮內(nèi)如何如何思念她,魏春榮運用了三個很夸張的“抽泣”動作來表現(xiàn)楊貴妃聽聞此語,百感交集的心情,尤其是內(nèi)心里的那種憋屈,終于要發(fā)泄出來,不過她始終是貴妃,還是得略微含蓄,不能號啕大哭,所以這里只能用抽泣,夸張的“抽泣”。

    這些豐富手段的運用,有利于表現(xiàn)人物性格,塑造一個多彩的楊貴妃。

    2、運用眼神,傳神寫照
    魏春榮眼睛特別有戲。在第一本《長生殿》中,魏春榮特別注重通過眼神的變化來表現(xiàn)不同情境中的楊貴妃。

    在第一出《定情》里,這時的楊貴妃還是一個少女,魏春榮抓住了楊貴妃少女的“生澀”。“生”即陌生,“澀”即羞澀!吧敝饕钦f她來到的這個宮殿對她來說是陌生的,唐明皇作為一名至高無上的帝王,對她來說也是陌生的,即將開始的后妃生活對她來講,更是陌生的!皾敝饕憩F(xiàn)的是作為一個即將為人妻的少女的羞澀。同時她的丈夫畢竟是皇帝,她還略帶有一點“怯”。楊貴妃被召入宮,也亦捎帶一種如沐春風的神情。這些楊貴妃應該有的眼神表情,我們在魏春榮的眼睛里都可以讀到!抖ㄇ椤肥且粋大場面,楊貴妃顯得很有精神,在第一次出場亮相時,楊貴妃慢慢地把眼睛抬起,整個眼神放了出去,放得很開很大很廣,讓觀眾明白,楊貴妃這時是在一個很雄偉、很宏大的宮殿里,宮殿里有很多人,宮女內(nèi)侍外臣等,把唐皇宮里的氣勢從眼神里面表現(xiàn)出來。當唐明皇對高力士說掌燈往西宮去時,應該是她要住的那個房子的時候,楊貴妃的眼神流露出了那種害羞和含情脈脈,她明白是要去入洞房了。而到了西宮以后,楊貴妃會用眼睛去環(huán)顧四周,因為她未來過,并且當唐明皇拉她時,她滿懷羞澀同時又有幾許期待。這些種種的神態(tài)和變化,非常細微的東西,魏春榮抓得很準,同時也表現(xiàn)得很到位。

    在《春睡》中,因為此時楊貴妃已經(jīng)成為了唐明皇的妃子,魏春榮抓住了她的歡愉感。當唱到“夢回初,春透了”,眼神里帶有這個女人被皇帝臨幸后的那種滿足。再從眼睛里帶到臉上,都給人一種春的氣息,此刻她的內(nèi)心洋溢著一種暖暖的歡欣。楊貴妃的眼睛帶著視象,卻又微閉,我們可以體會到她心中的那份柔情浪漫以及無限回味的感覺。

    在《獻發(fā)》里,楊貴妃的眼神最初有一種絕望、無奈與委屈。一開場,楊貴妃背對著觀眾,手里拿著金釵,轉(zhuǎn)身以后,我們可以看見楊貴妃的淚眼婆娑,眼睛里的那種怨、無比的哀怨。當看到唐皇宮殿的時候,楊貴妃的眼神中透示出一種渴望,強烈的渴望,揭露出楊貴妃整個的人和心,還擱在唐皇宮內(nèi)。包括看到宮中來人時的那種眼神,急切地期待。在尋思獻什么東西給唐明皇時,楊貴妃的眼里透出疑慮,找到可能打動唐明皇的頭發(fā)時,楊貴妃眼前突然一亮。最后一個場景,是楊貴妃的眼神追隨著高公公離去的背影,似乎要向我們展現(xiàn)楊貴妃的心也隨著高公公飛回到了宮中,飛回到唐明皇的身邊。

    在《復召》中,魏春榮的眼神表露了楊貴妃此時的復雜心態(tài):有見到唐明皇的高興,也有對唐明皇輕易就把自己貶出宮的埋怨,同時還有再次被召入宮的竊喜。

    魏春榮眼神的靈活運用得益于一開始學習北方昆曲劇院老藝術家韓世昌老師的戲,韓世昌就特別善于用眼神來表達人物的內(nèi)心。就魏春榮所學習他的《孽海記?思凡》、《鐵冠圖?刺虎》、《西游記?胖姑學舌》等戲,都是很有特色的,屬于根據(jù)不同的人物運用不同的眼神的典型傳統(tǒng)折子戲。而在此戲中,眼神的靈活運用輔助著魏春榮創(chuàng)造了一個善于眉目傳情的楊貴妃。

    3、表達細膩,獨出心裁
    在第一本中,魏春榮有通過很多小的細節(jié)來表現(xiàn)楊貴妃。在《春睡》中,有三次永新、念奴攙著楊貴妃左右移步的動作,我們暫把這個動作稱為搖步吧。這三次搖步總的來說是表現(xiàn)了楊貴妃春睡的慵懶,但它并不是簡單的重復,每次搖步都有著自己的不同意蘊。第一次是《春睡》開場,永新、念奴說:“鏡奩齊備,請娘娘理妝”。楊貴妃唱【祝英臺近】“夢回初,春透了,人倦懶梳裹。欲傍妝臺,羞被粉脂涴”。楊貴妃起床,倚著永新、念奴,搖步下榻。第二次是楊貴妃又想睡了,“無端春色薰人困,才起梳頭又欲眠”,楊貴妃將裙擺展開,永新、念奴攙著楊貴妃搖步上榻,重新又睡。第三次是唐明皇來了,楊貴妃驚醒,永新、念奴扶著楊貴妃,搖步下榻。三次搖步中有兩次是起床,一次是準備上床。第一次是剛好睡醒,表現(xiàn)出楊貴妃夜承恩寵后的歡快,腳步是輕快的;第二次是無法抵擋春意眠眠的困倦,這次搖步稍微沉重;第三次因為唐明皇已回來,楊貴妃在唐明皇的注視下起床,這時的搖步又帶有一種獨特的、難以言懷的、戀愛中的、小女人式的姿態(tài)。同樣是在《春睡》中,當楊貴妃坐在床上,唱【祝英臺近】時,魏春榮有很多手部的小動作來表現(xiàn)楊貴妃此時的睡眼惺忪,兩眼迷離,這些手部的細致動作借鑒了敦煌飛天畫及古代仕女圖。當唐明皇來了,楊貴妃會悄悄地睜開眼睛打量他,隨后又還閉上,表現(xiàn)出楊貴妃的俏皮又很高興的心境。這些細部的動作都可以看出魏春榮為塑造這個角色下了很大功夫。

    又如在《獻發(fā)》里,遠遠地望見高公公來了,楊貴妃非常迫切地想要知道宮中的消息,于是一陣急跑,可當就要同高公公見面了,本應下樓的她突然一個急停,“料非他丹鳳銜書,又恐是烏鴉傳信”,恰當?shù)乇憩F(xiàn)了此時楊貴妃復雜的心情,又想得到唐明皇的消息,但又擔心這是不好的消息。在苦苦思索送什么東西給唐明皇時,魏春榮的雙手微抖,在胸前來回摩挲,顯出楊貴妃此時的著急,終于,情急之下,觸摸到頭上的青絲,想到了剪發(fā)示志這一招。而在剪掉頭發(fā)后,楊貴妃拿著頭發(fā)有一個較長時間的凝視動作,“剪去心兒自憫,全仗你寄我殷勤”,這個動作表達了她對自己頭發(fā)的珍視和寄望,她多么希望唐明皇在見到自己的頭發(fā)后想起她這個人,想起兩人往日的恩愛,再召自己進宮啊!與此情此景楊貴妃的心態(tài)完全吻合。

    這些細膩的傳神刻畫對于塑造楊貴妃這個藝術形象起到了很好地作用,幫助著觀眾解讀心中的楊貴妃,原來她是這么一個女子,所有對她美好的描繪都不過分。

    與張軍搭檔:默契配合
    一次魏春榮在后臺卸妝時,張軍(全本《長生殿》里第一本唐明皇的扮演者)問魏春榮,“還可以吧?”他想要征求對方的看法,今天兩個人演得還夠默契嗎?魏春榮的答案是肯定的,我想觀眾們的答案也是肯定的。

    作為第一本里的男女主演,唐明皇與楊貴妃有很多的對手戲,《定情》時兩人的歡好,《春睡》時兩人的甜蜜,《復召》時彼此的渴望,如果兩人的配合達不到水乳交融的地步,觀眾就會覺得假,覺得兩人就是在“演戲”,找不到兩夫妻的感覺,同時,后面唐明皇與楊貴妃的生死之愛也會找不到情感的立足點。還有一個障礙是年齡,魏春榮的年齡實際比張軍稍大,而戲中的唐明皇與楊貴妃則是典型的老夫少妻,怎么樣演,這個問題困惑了他倆很久。一開始,張軍把自己往“老”里演,魏春榮則盡量配合著張軍把自己扮得很年輕,但這樣的演法,連自己也不認同。后來兩人經(jīng)過反復勾通,決定完全放開來演,用心去演,把唐明皇與妃子之間的愛意演出來就行,不用太顧忌演員的年齡。因為這是藝術審美,不是生活真實。

    這是魏春榮與張軍首次合作的一部大戲,經(jīng)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痛苦磨合,他倆才能達到現(xiàn)在舞臺上的和諧。起初他倆給人的感覺是各演各的戲,演完了事,沒有把“交流”做足,沒把唐明皇與楊貴妃新婚的那種纏綿悱惻歷歷展現(xiàn)。意識到這一點后,他們在排練時就會經(jīng)常一起琢磨,你這塊兒再慢一點,你這里怎么做才好。在舞臺上,兩人一定要互相的交流,把對方給看住了,彼此給戲。兩個人經(jīng)常在一起研究,每次排練完后大家又一起總結(jié)。這樣,不斷地切磋與提醒,兩個人都能較快地進入各自的角色了。

    在第一出《定情》中楊貴妃上場后,原來正坐高位的唐明皇下得階來,細看楊貴妃,當楊貴妃念道:“臣妾寒門陋質(zhì),充選掖庭,忽聞寵命之加,誠惶誠恐”,唐明皇站在楊貴妃的左后側(cè),一個捋須,微笑點頭,表達他對楊貴妃非常滿意。在《春睡》中,唐明皇來到后宮,楊貴妃還在睡覺,雖然唐明皇不準備叫醒她,但楊貴妃還是醒了。這時候楊貴妃坐起,摩眼,撩鬢,唐明皇坐在楊貴妃的睡床旁,竟然學她那些嬌怯慵懶的動作,可以看出兩個人內(nèi)心的那種兒女情意。當楊貴妃唱到“誰個,驀然揭起鴛帳,星眼倦還挼”,她好像要去捉揭?guī)ぶ,而唐明皇竟然還悄躲一邊,不讓她發(fā)現(xiàn)。其實誰都明白,在楊貴妃床沿旁的人此刻肯定是唐明皇。當楊貴妃還在半夢半醒時,從后臺的睡床來到前臺,唐明皇扶著她,有一個看手的動作,接著楊貴妃和唐明皇有一個背對背翻身的動作,這些都見出兩人新婚的甜情蜜意。唐明皇帶著楊貴妃到前殿去玩,正趕上楊國忠前來匯報安祿山的事,楊貴妃在一側(cè)賞花觀蝶。唐明皇一邊要處理政事,一邊還要照應楊貴妃。這場戲不太好演。因為楊貴妃要表現(xiàn)出對楊國忠同唐明皇之間談話的毫無興趣,唐明皇也要表現(xiàn)出他對政事的應付了事,他此刻的關注全在楊貴妃身上。這段戲一點也不能過,也不能不足,要恰到好處才能把此時的氛圍展現(xiàn)出來。他倆的表演令這段戲觀賞性極強。而在《春睡》結(jié)束時,兩人有不少水袖動作配合著音樂,表達兩情繾綣的愛意,最后唐明皇扶攜著楊貴妃從下場門退下。

    到了《復召》,這是第一本中的最后一場,從楊貴妃回宮看到唐明皇的第一眼始,兩個人這種互相的情感交流就出來了。其實兩人分離了一天都不到,但給人的感覺就是分離了很久一樣,仿佛“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尤其是當兩人見面時,通過魏春榮和張軍的舞臺表演將楊貴妃的小女子心性和唐明皇對愛妃的掛牽顯現(xiàn)出來。高力士報稱“楊娘娘到了”,唐明皇急不可耐地說:“快宣進來”,隨即二人見面,一個人叫“妃子”,一個人叫著“陛下”,二人急步互迎,楊貴妃撲倒在唐明皇的懷里,正欲傾訴一日不見的相思之苦,突然想起什么,立即閃開,并俯伏在地說:“臣妾楊氏見駕,死罪,死罪!”唐明皇上前相扶,說:“平身”,并進前握著楊貴妃的手,楊貴妃突然又退后,并跪泣:“臣妾無狀,上干天譴,今得重睹圣顏,死亦瞑目”,唐明皇同泣:“妃子何出此言”,并將楊貴妃扶起,兩人久久對視。接著楊貴妃唱【玉漏遲序】,“念臣妾如山罪累,荷皇恩如天容庇”,楊貴妃又跪,唐明皇又將其扶起,“今自艾,愿承魚貫,敢妒娥眉?”,明皇又將她扶起。如此反復,楊貴妃終于得到高高在上的唐天子許諾:“寡人一時錯見,從前的話,不必再提了”。有了這句關鍵性的話,楊貴妃心里美滋滋的,并且也已挽回足夠的面子,當然她也就順勢而下,兩人言歸于好。和好后,唐明皇唱【尾聲】“從今識破愁滋味,這恩情更添十倍”,唐明皇伸出一個食指,楊貴妃伸出一個食指,兩人食指疊加,呈現(xiàn)出一個十字,這個“十”字既體現(xiàn)出唱詞的意思,同時也讓人感覺到兩人的情意交纏。唱到“我且把這一日相思訴與伊”,唐明皇對著楊貴妃耳語,展現(xiàn)了兩個小情人和好后的耳鬢搓摩。這時唐明皇又出示金釵鈿盒并去牽楊貴妃的衣袖,而楊貴妃用水袖遮面,十分貼切地展示出唐明皇楊貴妃此刻的心情。當眾聲唱到“唯愿取恩情美滿,地久天長”時,唐明皇出示釵盒,楊貴妃很小鳥依人地半倚著唐明皇,在追光中兩人一起凝視釵盒,定格,幕閉。

    魏春榮與張軍兩人在一起配合演出的感覺一次比一次好,觀眾的感受亦是如此。他們在舞臺上相互纏綿,互相給戲,不管是眼神的交流,還是水袖的翩躚,都做得絲絲入扣,跳過了演員外形與年齡對所塑造人物的局限,演出了唐明皇與楊貴妃之間的新婚愛意,非常成功。

    再見楊貴妃:永遠精彩
    至今我還在不停地回味和琢磨,魏春榮這個時尚女子怎么就變成了舞臺上“千嬌百媚”的唐代寵妃楊玉環(huán)?就像我寧愿相信楊貴妃和唐明皇真的是“偶因小譴,暫住人間”的仙人一樣,我也愿意相信魏春榮就是上天恩賜給我們大家昆劇舞臺上的楊貴妃。她把美帶給了我們,她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獨特的美艷楊貴妃形象,讓我們愉快地享受著昆劇《長生殿》的傳奇魅力。期待在下次演出中她有更精彩的表現(xiàn),讓“她”更受廣大觀眾的寵愛……

    TAGS: 京劇演員
    名人推薦
    • 王福壽
      王福壽   王福壽,男,京劇老生。外號紅眼王四。   小福勝科班出身,與范福泰、彭福林為師兄弟。初隸三慶。有時演《鐵龍山》花蝴蝶,與春臺...
    • 吳江秋
      吳江秋,男,京劇旦角。原藝名吳絳秋。 是王瑤卿、荀慧生的弟子,對各旦角大家的藝術風格了然于心,戲路寬廣,能戲極多,文武昆亂不擋。晚年落戶北...
    • 王蕓芳
      王蕓芳,京劇旦角。字湘帆,原名邱步武。原籍江蘇金潭。出生于1903年,逝世于1947年。
    • 王幼卿
      王幼卿,男,京劇旦角。為王鳳卿之子,王瑤卿傳人,代表劇目《蘇武牧羊》等。曾為中華戲曲專科學校 旦行教師。
    • 王夢婷
      王夢婷,1990年2月21日出生于江蘇省徐州市,畢業(yè)于北京聯(lián)合大學影視表演系,中國內(nèi)地女演員、平面模特。2011年開始相繼出演管曉杰執(zhí)導的電影《青春...
    • 王紫苓
      王紫苓,女,京劇旦角。1932年12月生于天津。著名京劇荀派表演藝術家,為天津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天津...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