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美 - 簡介
王光美,1921年生于北京,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43年畢業(yè)于北平輔仁大學物理系。1945年輔仁大學理科研究所畢業(yè),獲科學碩士學位。
1945年任輔仁大學物理系助教。
1946年任北平軍事調(diào)處執(zhí)行部中共方面英文翻譯,后赴延安,擔任外事翻譯并參加土改工作。
1979年后,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事局局長、全國婦聯(lián)第三屆執(zhí)行委員。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
1995年,“幸福工程”正式啟動。王光美作為這一大型扶貧計劃的發(fā)起人多方奔走。11年來,在她的努力下,“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已在全國設(shè)立了389個項目點,累計投入資金3.1億元,救助貧困母親及家庭15.4萬戶,惠及人口69.5萬。
她曾榮獲“中華人口獎”榮譽獎。
王光美 - 生平經(jīng)歷
家庭
王光美于1921年出生在北京,那正是她父親王治昌在官場“登峰造極”的時代。王治昌赴美國出席華盛頓九國會議,這時接到家中電報,知道自己終于有一個女兒了,頓覺樂不可支,觸景生情,為之取名“光美”。
王光美母親董潔如的娘家在天津,是從事實業(yè)的。王治昌夫婦共有十一個兒女,按年齡順序,王光美排行第七,這些兄妹中,有半數(shù)以上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投身了革命。
王治昌夫婦共有十一個兒女,按年齡順序,王光美排行第七,上有六個哥哥,下有四個妹妹,她是王氏家族的大女兒。這些兄妹中,有半數(shù)以上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投身了革命。王光美的四哥王光杰是兄妹中第一個加入共產(chǎn)黨的,他在清華大學求學期間就參加了“一二·九”學生運動。他是無線電專家,盧溝橋槍聲打響的第二年,他受黨組織派遣到天津,設(shè)立秘密電臺和延安保持聯(lián)系。王光杰到解放區(qū)后,改名王士光。新中國成立后,王士光曾任國家電子工業(yè)部副部長。王光美的五哥王光復(fù)也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作為空軍飛行員,參加了著名的武漢空戰(zhàn)。中國在反法西斯空戰(zhàn)中殲滅日軍戰(zhàn)機599架,其中有9架就是他擊毀的。王光美和六哥王光英相差兩歲,兄妹之情甚篤。
早年
王光美,中小學讀書時數(shù)理科特別強,為當時“數(shù)學三王”尖子之一,物理界的人公認,王光美實際上是最應(yīng)該從事物理研究的,如果王光美去讀博士,她甚至有可能是楊振寧或李政道的學姐。當時在荷蘭的圖書館里有王光美的學習成績單,上面寫著“數(shù)學女王”。
早在日本投降以前,王光美就和北平地下黨組織有聯(lián)系,還結(jié)識了學校工委領(lǐng)導(dǎo)人崔月犁。日本投降后,在輔仁大學任助教,并獲得碩士學位的王光美打算到美國留學,并得到了美國密歇根大學的批準。但1946年春節(jié)期間,一位客人的到來,改變了這個25歲的姑娘的生活道路。
相識相知成伉儷
王光美第一次到棗園劉少奇的窯洞,是在春節(jié)之前。那天,毛澤東的警衛(wèi)人員通知她去劉少奇那里一趟。從王家坪到棗園相隔十幾里地,警衛(wèi)員給王光美備了匹老馬,老馬沿著延河把王光美送到了中共中央書記處辦公地。劉少奇問王光美到延安后的工作、生活情況,王光美告訴劉少奇:“我到延安以來,就像小學生一樣,一切都在重新學習。最近,中央軍委直屬機關(guān)動員大家到邊區(qū)參加土地改革,我已報名到農(nóng)村去!
后來,在人民解放軍的大反攻中,迎來了1948年。4月中旬,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任弼時五位書記在西柏坡會齊,中央直屬機關(guān)、中央軍委直屬機關(guān)、人民解放軍總部陸續(xù)遷到這個不到百戶人家的山村。隨著劉少奇和王光美的頻繁接觸,大家都已感到王光美與劉少奇是很好的一對。
她尊敬為中國革命作出重大貢獻的劉少奇,敬佩他那埋頭實干的精神。1948年8月21日,劉少奇和王光美舉行了樸素又熱鬧的婚禮。新房就設(shè)在西柏坡劉少奇居住和辦公的兩間土墻瓦頂房里。臥室里除了一張大木床和兩把木椅子外,就是從延安轉(zhuǎn)戰(zhàn)帶出來的那個寫著“奇字第3號”的小書箱。
“文化大革命”時期
1967年1月6日,王光美接到一通電話,說她正在讀中學的女兒劉平平在路上被汽車軋斷了腿,要動手術(shù),要她到醫(yī)院來簽字。她一到醫(yī)院,便被清華大學造反派扣壓,此即所謂“智擒王光美”事件。
王光美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劉少奇之冤波及而受批斗,被冠稱為“梅花黨的黨魁”,并以罪名“美國特務(wù)”在1967年7月中旬起在秦城監(jiān)獄入獄達十二年。
1978年12月22日,在秦城監(jiān)獄被單獨關(guān)押了12年之久的王光美獲釋。她的面容明顯憔悴、蒼老,但神情依然寧靜淡泊、柔和從容。與丈夫的訣別已是12年前的事了。八億多人高喊“打倒劉少奇”時,王光美堅定地站在丈夫身邊。在狂暴的批斗大會上,王光美和劉少奇被人拳打腳踢、推拉拽扯?吹絼⑸倨姹淮虻乖诘,王光美不顧一切地掙脫,向劉少奇爬過去,他們的手緊緊地拉在一起。這是他們生離死別的最后一面。
1980年,劉少奇終于得到徹底平反。追悼大會的前幾天,王光美帶著子女來到劉少奇曾度過生命最后一刻的河南開封。一位攝影師攝下了當時的一個鏡頭:王光美捧著丈夫的骨灰盒,欲哭無淚,一路上只是用臉緊緊貼著骨灰盒。
晚年
對于“文革”中所遭受的痛苦與冤屈,王光美沒有怨言,她選擇了寬容。在她家的客廳正墻上,一直掛著那幅1962年毛澤東登門看望劉少奇一家時的合影。
在她83歲高齡之際,還組織毛澤東、劉少奇兩家后人的龐大聚會。這兩個特殊的政治家庭劫后重逢,滿頭銀發(fā)的王光美微笑著向毛家后人舉杯:“你們多保重!”這“一笑泯恩仇”,讓世人見識了一個女人的博大胸懷。
晚年的王光美淡泊名利,致力于救助貧困母親的“幸福工程”。晚年的王光美愛好依舊廣泛,喜歡攝影,京劇和中外音樂,對芭蕾舞劇,尤其是《天鵝湖》更加偏愛。
病逝
2006年10月13日凌晨,中國前國家主席劉少奇夫人王光美在北京因肺部感染引起心臟衰竭病逝,享年85歲。
王光美 - 婚姻
1948年8月21日,劉少奇和王光美舉行了儉樸又熱鬧的婚禮。新房就設(shè)在西柏坡劉少奇居住和辦公的兩間土墻瓦頂房里。
王光美和劉少奇結(jié)婚以后,完全變?yōu)橐粋輔助的角色,她遵循了一個傳統(tǒng)女性的原則,做賢妻良母,相夫教子,把自己的精力獻給了劉少奇的工作和他們這個家庭。正因如此,在中南海里,國家主席劉少奇一家成了有名的幸福家庭。
子女
劉平平:又名王睛,曾任中國貿(mào)易部科技貿(mào)易司司長。
劉源: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政委。
劉亭亭:1978年考取中國人民大學外語系。1981年赴美留學,畢業(yè)于波士頓大學國際關(guān)系,后又考入哈佛大學商學院攻讀研究生。現(xiàn)在,她是香港聯(lián)亞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劉瀟瀟:劉瀟瀟1979年以北京市總分第二名的成績考取北京大學,1980年又以高分考取上海同濟大學留德班。1981年赴德國留學,先后在波恩大學、卡爾斯堡工學院攻讀遺傳工程學,并獲得生物工程碩士學位。現(xiàn)在,劉瀟瀟和丈夫在香港合營一家公司。
王光美 - 軼事
王光美的旗袍與項鏈
1963年,王光美隨劉少奇出訪四國,穿過旗袍,戴過項鏈。
關(guān)于項鏈有一段趣話。在遠避耳目的海濱,劉少奇與奈溫所密談的,正是當時兩國最為敏感的“緬共問題”。王光美故作輕松地在海灘嬉水時,鬧出了一場亂子,中斷了兩位首腦的密談。她脖子上那串禮賓司借給她的,不知是真是假的珍珠項鏈斷了。奈溫聞訊,不但調(diào)來一個連的衛(wèi)兵下海去摸,他自己也跟著亂摸,劉少奇無論如何阻止都擋他不住。
不知是真是假的珍珠一顆也沒撈上來。奈溫當即命人取來一串緬甸特產(chǎn)的,亦十分名貴的紅寶石項鏈,并說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話:“我知道共產(chǎn)黨不講送禮,但中國的珍珠是掉在緬甸的海里的,我們應(yīng)當賠。何況,紅寶石,是我們國家的光榮。”對這串美妙絕倫的紅寶石項鏈,王光美愛不釋手,當天的晚宴便戴上了它,賓主皆歡,也僅僅就戴了這一次,回國便上交了。這串本不該給王光美以災(zāi)難的項鏈,至今仍陳列在革命博物館的玻璃櫥窗里。
王光美 - 相關(guān)書籍
《王光美訪談錄》黃崢 整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初版
《你所不知道的劉少奇》王光美、劉源等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