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弘仁

    弘仁

    弘仁(1610~1664) 字無智,出家后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鷗盟(一作亦奇,大奇)。弘仁少年孤貧、性癖、自小就喜歡文學(xué),繪畫一生從不間斷。他是明末秀才,明亡后,有志抗清,離歙赴閩,入武夷山為僧,師從古航禪師。云游各地后回歙縣,住西郊太平興國寺和五明寺,經(jīng)常往來于黃山、白岳之間。弘仁是“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弘仁 - 基本資料

    弘 仁(1610~1664) 字無智,出家后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鷗盟(一作亦

    奇,大奇)。少年孤貧、性癖、自小就喜歡文學(xué),繪畫一生從不間斷。他是明末秀才,明亡后,有志抗清,離歙赴閩,入武夷山為僧,師從古航禪師。云游各地后回歙縣,住西郊太平興國寺和五明寺,經(jīng)常往來于黃山、白岳之間。弘仁是“新安畫派”的奠基人。他和查士標(biāo)、孫逸、汪立瑞等四人被稱為清初“新安四大家”,也稱“海陽四大家”。張庚在《國朝畫征錄》中說:“新安畫多宗清(倪瓚)者,蓋漸師道先路也,”畫史上稱弘仁、髡殘、石濤、八大為畫壇“四僧”。代表革新的一派。明順治十三年(1656)由閩返歙,往西干五明寺 。畫從宋元各家入手,萬崇倪瓚畫法,為新安畫派奠基人。畫師古人。更師造化。返歙后每 歲必游黃山,以“江南真山水為稿本”,曾作黃山真景50幅,筆墨蒼勁整潔。富有秀逸之氣 ,給人以清新之感。其《黃山松石圖》亦偉俊有致,不落陳規(guī)。所作《曉江風(fēng)便圖》寫浦口 景色,筆墨賀勁,兼用側(cè)鋒,是其晚年代表作。除山水外,亦寫梅花和雙鉤竹,與杳士標(biāo)、 孫逸、汪之瑞并稱“新安四大家”(亦有稱“海陽四家”)。行書法顏真卿,楷書學(xué)倪云林, 得其神韻,亦工詩,后人輯成《畫偈集》148首。

    弘仁 - 平生概述

    1610年明萬歷三十八年(庚戌)  1歲  俗姓江,名韜,字六奇;又名舫,字鷗盟。

    1634年明崇禎七年(甲戌)  25歲  秋,為靈運(yùn)詞壇畫扇,猶用黃公望法。此扇現(xiàn)藏上海汪氏家。上題:“甲戌秋寫為靈運(yùn)詞壇。江韜!

    弘仁

    1639年明崇禎十二年(己卯)  30歲  3月,新安人李白四十壽辰,與李永昌、孫逸、汪度、劉上延五人聯(lián)畫《岡陵圖》卷為之祝壽。其《岡陵松屋》,自題“己卯春日為生白社兄壽,江韜”,鈐印“六奇”。從諸跋知此圖作于己卯年3月,作者皆新安人,故知此時(shí)已從杭郡遷回新安,而此前曾為

    杭郡諸生。

    1645年清順治二年(乙酉)  36歲  徽州人金聲及其學(xué)生江天一集士民抗擊清兵,保衛(wèi)績溪、黃山諸地,分兵扼六嶺。至9月,御史黃澍降于清,引清兵入,徽遂破,金聲及江天一被俘而亡。金聲起兵抗清,徽州士民皆群起響應(yīng),參加戰(zhàn)斗,時(shí)亦在其中;罩菔睾,遂隨師入閩,臨離歙時(shí),與好友程守哭別于相公潭上,然后經(jīng)水路過杭州,到達(dá)福州。

    1646年清順治三年(丙戌)  37歲  于唐王亡后,入武夷山,居天游峰最勝處一年!杜c程蝕庵》書云:“入武夷,居天游最勝處,不識鹽味且一年。”可見,此時(shí)并未皈依僧寺。

    1647年清順治四年(丁亥)  38歲  在武夷山,出家為僧,皈依古航道舟禪師,始用法名弘仁,字無智,號漸江。

    1649年清順治六年(己丑)  40歲  自武夷回黃山。

    1651年清順治八年(辛卯)  42歲  已在歙縣。與人合作的《格庵山水合錦圖》卷上題:“漸江學(xué)人為玉如先生。辛卯!庇袢缂捶绞接,字玉如,歙縣巖鎮(zhèn)人,能詩善畫。作《峭壁孤松圖》軸,上題有“辛卯小春寫,漸江弘仁。”此圖是現(xiàn)存可見的第一幅有明確年月且又署漸江弘仁字號者。臘月,畫《為庭囊山水圖》軸,上題:“辛卯臘月,寫博庭襄居士正。漸江僧!

    1652年清順治九年(壬辰)  43歲  9月,在安徽宣城,宿碧霞道院,畫《竹岸蘆浦圖》卷,上題:“亂篁叢葦滿清流,記得江南白鷺州。我向毫端尋往跡,閑心漠漠起沙鷗。壬辰九月望后,留宿碧霞道院,率筆圖此,并題以志。漸江弘仁記!贝藞D現(xiàn)藏日本泉屋博古館。圖中畫的是南京白鷺洲之景。據(jù)題畫詩意可知,其曾游南京白鷺洲,宿宣城碧霞道院時(shí),靠記憶畫之。

    1655年清順治十二年(乙未)  46歲  在區(qū)湖(今蕪湖)畫扇面!斗峦趺隙松剿取飞项}:“偶見王孟端小冊,用擬其意,寄龍超居士,乙未蒲月,明客區(qū)湖。漸江僧!逼言轮皋r(nóng)歷五月,區(qū)湖即蕪湖。可知弘仁是年5月在蕪湖。

    1656年清順治十三年(丙申)  47歲  春日,畫《松石圖》卷。3月,在歙縣作《雨余柳色圖》軸送吳閑止,上題:“雨余復(fù)雨鵑聲急,能不于斯感暮春?花事既零吟莫倦,松風(fēng)還可慰宵晨。為閑止社兄寫意于豐溪書舍。丙申三月,漸江仁!毕骡j圓印“弘仁”。此圖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同月,在歙縣五明寺澄觀軒內(nèi)作《春暮林泉圖》軸。春暮,又作《為叔子畫山水》軸。8月,又作《斷崖流水圖》軸。是年,游黃山,歸來又住豐溪。畫《丹室云根圖》軸。是年,其最杰出的存世之作是現(xiàn)存天津藝術(shù)博物館的《松溪石壁圖》軸,上題:“漸江學(xué)人畫寄伯行居士!弊笙率谏献瓡氨辍倍郑杂幸恢煳拈L方印“蕉鹿山長”。此外,還用“元四家”的畫法畫了《山水三段圖》卷,此圖前段用倪云林法,中段用黃公望法、吳鎮(zhèn)法,末段用王蒙法。圖的右下部石壁上篆書“丙申”二字。卷首有張九如長題《漸公畫序》,卷末有湯燕生長題,皆是研究弘仁的重要資料。又作《仿倪瓚山水圖》。

    1657年清順治十四年(丁酉)  48歲  春,在歙縣坐桃源草堂畫《墨梅》軸。上題:“……丁酉春,坐桃源草堂,戲?yàn)樾藜壕邮繉懸獠斐灿衙吩姟u江學(xué)人弘仁。”下鈐“漸江”左白右朱文印一方。畫《香水庵》冊,上題:“丁酉結(jié)夏金陵之香水庵。畫寄宗玄居士。漸江僧!碑嫛妒恐颀S圖》軸,上題:“窗影搖群木,墻陰載一峰。晨雨薄寒,精神寂寞。偶驅(qū)毫為此,意與岑嘉州逸句謬合者,因并系之。丁酉九月,漸江僧仁!弊魃剿拗渡剿肪恚砟┳笙率谏闲锌瑫岸∮稀倍,鈐圓印“弘仁”。此長卷縱16.7厘米,橫696厘米,F(xiàn)藏上海博物館。

    1658年清順治十五年(戊戌)  49歲  春,仍在南京宿惠應(yīng)寺。畫《梅花亭圖》軸。冬末則在宣城。畫《薚阜冊》。4月,畫《仿陸天游山圖》軸,上題:“漸江學(xué)人仿陸天游筆意。戊戌四月!贝藞D現(xiàn)藏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伯克萊分校景元齋。12月,在宣城畫《山水梅花》冊,共有畫十頁,每面分別有“弘仁”、“漸江”等印,第十一頁題字:“學(xué)頓巾瓶于薚阜。惟時(shí)大雪彌漫,舟東膠澀。藉芘蘇生居士寓齋。僵仆之困,庶幾免焉。頃將荷擔(dān)還山,臨歧呵凍率涂,遂成十冊。用以投教,又當(dāng)博居士一朵頤耶。戊戌嘉平月,漸江弘仁謹(jǐn)識!毕骡j二印,一圓朱文印“弘仁”,一方白文印“漸江”。圖冊現(xiàn)藏安徽省博物館。同月,畫《梅屋松泉圖》軸,上題:“梅屋松泉。戊戌嘉平,寫祝漢翁先生。弘仁!

    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己亥)  50歲  是年元日仍在宣城灣薚,并畫《梅花書屋圖》軸。3月,回到歙縣,宿西園,作《西園坐雨圖》軸。9月,掛單黃山云谷寺,作《清泉洗硯圖》卷,上題:“清泉洗硯圖。己亥九月,掛單云谷,喜晤澈公尊師,游覽之暇,漫圖一壑。率成俚句,并錄呈教。漸江弘仁!痹乒人略邳S山中,今猶存。是知此年9月又游黃山,住云谷寺。又作《墨筆山水》小卷,《林泉春暮圖》軸。作《梅花茅屋圖》軸,題款有“己亥余月,漸江學(xué)人寫于仁義禪院!弊謽。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藏其《山水長卷》,末左下有“己亥”二字,鈐印“漸江僧”。亦是此年所作。

    1660年清順治十七年(庚子)  51歲  此年,多作長卷巨軸,且多精品。很多巨幅大抵皆畫于澄觀軒。春,在歙縣豐溪,畫《豐溪山水》冊十頁,末頁落款有“庚子春,記于介石書屋。弘仁”字樣。作《唐人詩意圖》冊,二十幀,每幀上書唐人詩句,末識:“庚子春寒無事,適有素冊在案,偶閱唐句,擇其可入繪事者二十章漫圖一過。漸江學(xué)人弘仁寫于若米舫!薄叭裘佐场睘闈u江族弟江注之書齋,在歙縣城桃源塢。此冊著錄于《十百齋書畫錄》戊卷。8月,在五明寺澄觀軒,作《溪畔清音圖》軸。同月,作《為于員禁仿倪山水》軸,上題:“于員居士將之吳門,學(xué)人寫此為贈。庚子八月初旬!倍酰瑨靻斡诤j(休寧)建初寺。作《為與進(jìn)畫山水》軸,上題:“老年意孤成縮澀,乍見停云有會心。筆墨于斯需一轉(zhuǎn),縱橫無礙可全神。庚子冬初,掛單海陽之建初寺,寫題寄與進(jìn)居士于豐溪書堂。展時(shí)想當(dāng)一噱。余此寫秋日山居,略存倪迂遺意。學(xué)人弘仁!睆V東省博物館藏《為惟敏寫山水圖》軸,上題:“漸江學(xué)人為惟敏先生寫!迸c此圖相同,當(dāng)是同時(shí)畫兩幅,分贈二人,也未可知。12月,回澄觀軒,寫《林泉出山圖》軸,此圖曾著錄于龐元濟(jì)之《虛齋名畫錄》卷十。 同月,重題《枯木竹石圖》軸曰:“枯木鳴寒鳥,深山聞夜猿。唐句也。余偶抹此,雖無可狀其意,而空遠(yuǎn)廖廓,老干刀調(diào),或庶幾似其岑寂耳。庚子臘燈下重題于澄觀軒中。弘仁。”是年,所作還有:《節(jié)壽圖》軸,《仿元四家山水》卷,《林檳一區(qū)圖》,《黃海松石圖》軸,《黃山天都峰圖》軸。《陶庵圖》軸,上題:“漸江學(xué)者為子翁居士作陶庵圖!弊游叹邮考赐魣虻拢肿犹,號陶庵,歙縣潛口人(見《康熙歙縣志》)。畫右中部有“庚子”二字。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辛丑)  52歲  1月,畫《幽谷泉聲圖》軸。上題:“辛丑春正,為交如居士寫,弘仁!2月,在歙縣西溪昭素居士家,為畫《山水冊》。共4幅,現(xiàn)裝為卷,末幅上題:“學(xué)人為昭素居士染冊十?dāng)?shù)番,悉是雨中課也。閣筆復(fù)為簡點(diǎn),殊見荒澀,頗不耐觀,艸負(fù)主人存恤之意,且又得縱賞所藏墨跡,所謂虛來實(shí)歸,漸感深至。辛丑二月,弘仁謹(jǐn)識。”春,又為象也居士畫巨幅《西巖松雪圖》軸。夏初,到廣陵(揚(yáng)州)游覽,歸途經(jīng)杭州,宿西湖南屏山北麓之凈寺,為慧通上人畫了《山水圖》軸。上題:“辛丑夏月,游廣陵(揚(yáng)州)還,宿于西湖靜寺,燈下為慧通上人寫此。弘仁。”不久,便回到歙縣,于五明寺澄觀軒中,為羅岳生大居士畫《幽亭秀木圖》軸。5月,住在歙縣西溪蕭寺,即五明寺中,好友湯燕生來訪,遂畫《疏柯坡石圖》以贈湯。夏,作《山溪雙樹圖》軸,上題:“辛丑夏月,為不炎居士寫于桃源山房。弘仁!鼻锍酰栽陟ǹh,受雄右委托為旦先居士畫《仿倪山水》軸。11月,到歙縣西溪南仁義禪院度臘。此時(shí)創(chuàng)作了《豐溪山水圖》卷、《江山無盡圖》卷、《曉江風(fēng)便圖》卷、《黃山圖》軸、《淺絳山水》卷等等。

    1662年清康熙元年(壬寅)  53歲  3月,作《宋人畫意圖》冊,著錄于鄭德紳《木扉所藏書畫》!锻└穲D卷》,卷末題:“曩業(yè)為無波居士圖桐阜矣。今復(fù)踵其事。歲月飄忽,不信筆墨亦與年俱進(jìn)否?居士解人,請為我布一算,系短句,并博郢削。時(shí)時(shí)展帖與援琴,片石長林鑒素心。愧我并無雙樹臥,可容一榻就桐陰。壬寅秋,漸江學(xué)人弘仁!薄妒冽S書畫錄》丁卷著錄。冬,作《介石書堂》冊,此冊共十二頁。上題:“壬寅冬月,漸江學(xué)人畫于介石書堂。”又作《秋山詩畫》軸,上題:“畫意無多觸處嘉,有人搔首望槎椏。黃花別去梅將蕾,且對瓶中玉茗花。壬寅冬仲,漸江學(xué)人寫于澄觀軒!贝藞D《十百齋書畫錄》酉集著錄。是知其于此年冬仲,又回到五明寺澄觀軒中。是年,自新安到了鄱陽,住旦先居士(呂應(yīng)棠)且讀齋,作去廬山之游的準(zhǔn)備。旦先居士,字旦先,歙縣人。《民國歙縣志·江韜傳》:“歲壬寅,將游廬山,友人王雄右慫恿其行。”

    1663年清康熙二年(癸卯)  54歲  弘仁在鄱陽呂家畫《始信峰圖》軸。在鄱陽呂家又畫《山水圖》卷寄吳伯炎。上題:“癸卯春,弘仁寓芝陽東湖上,寄伯炎居士!笔谴河肿鳌妒枞囱袌D》,弘仁自題:“疏泉洗研圖,癸卯春弘仁作!碧焐耘,在王艮陪同下游匡廬,憑吊宗炳、雷次宗、慧遠(yuǎn)等人遺蹤以及晉宋時(shí)白蓮社舊跡,宿雪庵處。夏初,已下匡廬,經(jīng)鄱陽湖回,又暫息于呂旦先家,并作畫《秋柳孤棹圖》軸。然后,又回到歙縣披云峰下休夏,回到歙縣,道過豐溪,時(shí)已是6月既望,吳不炎兄弟又留憩旬日。殷曙《漸江師傳》:“癸卯,游匡阜歸,與旅亭、允冰二君休夏披云峰下,每理棹石淙,焚香瀹茗,各出所藏書畫鼎彝,縱觀移日!笔窍挠肿鳌渡剿肪恚}云:“癸卯長夏,無聊,寫此小景遣意。漸江弘仁!焙肴视问群,一時(shí)興起,解衣脫帽,展紙作畫,后染疾,回披云峰下五明寺中,直至去世!渡剿份S,上題:“癸卯新秋,漸江學(xué)人寫于披云峰下!敝偾镉肿鳌睹分裆葓D》。

    1664年清康熙三年(甲辰)  55歲  冬,作《山水》冊,共8幅,畫松、澗、泉、池、巖、石、壁、岡,并注明。于末幅“岡”左上題:“癸卯嘉平八日,弘仁為中翁居士寫!贝藞D現(xiàn)藏美國納爾遜——艾京斯藝術(shù)博物館(Nelson Gallery Atkins Museum)。癸卯十二月二十二日,即公元1664年1月19日,卒于五明寺。病中仍未輟筆,示寂前一日仍作畫送貧家以濟(jì)其度臘。

     

     

     

    繪畫風(fēng)格

    弘仁早年從學(xué)孫無修,中年師從蕭云從,從宋元各家入手,后來師法“元代四家”,尤崇倪瓚畫法,今所見作品如《清溪雨霽》、《秋林圖》、《古槎短荻圖》等,取景清新,都有云林遺意。就題畫詩中,也充分表露了他對倪瓚的崇拜,“迂翁筆墨予家寶,歲歲焚香供作師”。他在構(gòu)圖上洗練簡逸,筆墨蒼勁整潔,善用折帶皴和干筆渴墨,由于他從黃山、武夷諸名山勝景中汲取營養(yǎng),重視師法自然,因此,作品格調(diào)不同于倪瓚,少荒涼寂寞之境,而多清新之意。直師造化,而別開生

    面,真實(shí)地傳達(dá)出山川之美和新奇之姿,他作的黃山諸景都不受倪瓚畫法約束,而深得寫生傳神之妙,富有生活氣息。如故宮博物院藏《西巖松雪圖軸》,筆法尖峭簡潔,意境偉峻秀逸,反映了他的自身風(fēng)貌。弘仁以畫黃山著名,“得黃山之真性情”,深得傳神和寫生之妙,筆墨蒼勁整潔,富有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的感受。與石濤、梅清成為“黃山畫派”中的代表人物。查士標(biāo)在題弘仁山水畫云:“漸公畫入武夷而一變,歸 黃山而一奇。”石濤則說:“公游黃山最久,故得黃山之真性情也,即一木一石,皆黃山本色!焙肴实纳剿,無論冊頁小品還是長篇巨制,或?qū)嵉貙懮,或?gòu)思取意,黃山為他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chuàng)作源泉。弘仁《黃山圖》冊共60幅,畫六十處風(fēng)景點(diǎn),將黃山的各處名勝盡收筆底,可以說他是黃山寫生第一人。山水畫之外,弘仁最愛畫松樹、梅花。所畫松糾結(jié)盤曲,挺拔雄奇,配以危巖怪石,亦得意于黃山。他曾自號“梅花古衲”,并遺命友人于其墓側(cè)多種梅。《松梅圖》卷和《墨梅圖》軸為其畫松與梅的代表作品。其松,落筆凝重,氣勢磅礴;畫梅,枝如屈鐵,暗香流動(dòng)。松與梅沖寒傲雪,高標(biāo)獨(dú)立的精神正是弘仁人格的自我寫照。
    同時(shí)弘仁性格沉靜堅(jiān)忍,當(dāng)民族危難之時(shí)挺身而出,明亡后遁跡名山,詩畫寄興,眷懷故國,有許多題畫唱和詩坦露他這方面的思想。他的繪畫初學(xué)黃公望,晚法倪瓚,尤其對倪瓚的作品情有獨(dú)鐘。國破家亡的影響與弘仁堅(jiān)貞的個(gè)性固然是其偏愛倪瓚作品的主要原因,此外,也與具體的地域背景有密切關(guān)系。明代后期,倪瓚的聲譽(yù)越來越高,人們爭相購置其作品,以自標(biāo)清逸;丈膛d起,將倪瓚作品帶回家鄉(xiāng),促成了安徽地區(qū)對倪瓚作品的收藏?zé),弘仁的仿倪之作也隨之在市場走俏。故周亮工《讀畫錄》記載,弘仁“喜仿云林,遂臻極境。江南人以有無定雅俗,如昔人之重云林然,咸謂得漸江足當(dāng)云林!边@就構(gòu)成了弘仁山水畫的基本特色。 

       

    弘仁 - 作品欣賞

    【名稱】清弘仁西巖松雪圖

    【類別】中國古畫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屬】故宮舊藏

    【文物現(xiàn)狀】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幅作于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時(shí)畫家52歲。畫面以局部特寫山峰雄偉之勢,以勾勒為主,畫雪景“借地為白”,略加渲染,山石陽面留白,陰面著墨,樹木墨色較濃。構(gòu)圖繁密,筆法清健,意境高古。畫面著意刻畫了象征高尚、純潔的松樹和白雪,形象簡潔,是作者精神高度凈化后的影跡,給人以偉峻、靜穆、圣潔、一塵不染的美感。

    【簡介】

    紙本,設(shè)色,縱:192.2厘米,橫:104.8厘米。

    從表面看,四位畫僧中,弘仁要算是一個(gè)出家后與塵世脫離得最徹底的,他涵養(yǎng)深厚,出家后,每日掛瓢拽杖,芒鞋羈旅,或長日靜坐空潭,或月夜孤嘯危岫,儼然一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段鲙r松雪圖》畫大山兀立,山石如刀削般險(xiǎn)峻而清朗,巖石上的偃松則冷竣靜寂,整幅作品,布局精密,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而無板滯之感,得風(fēng)神懶散、氣韻荒寒的奇致。山石尚簡,用干筆淡墨勾勒,線條爽利,轉(zhuǎn)折處或圓轉(zhuǎn)或露棱角,少皴擦而有山石方硬的形體。

    一場繽紛的大雪之后,天與地之間的一切仿佛都變得一塵不染,圣潔而空靈。面對著弘仁的《西巖松雪》圖,我們的心靈似乎得到了一次凈化,變得平靜而又清爽。止咐此刻,已不覺都市的喧囂紛亂,取而代之的是那份久違了的靜寂與安寧。這就是藝術(shù)的神奇魅力。

    弘仁的山水畫最初學(xué)習(xí)宋人,后來師法倪瓚和董其昌,在這件作品中看到倪、董二家風(fēng)格蹤跡的同時(shí),更多的是看到作者的自家面貌。此圖縱192.5厘米,橫104.5厘米,水墨紙本,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圖上題款為:“西巖松雪,辛丑春為象也居土圖,弘仁”?梢娮髌穭(chuàng)作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是他藝術(shù)上的成熟時(shí)期。

    這幅畫中,巍巍群峰,高聳云際,十分壯觀。細(xì)細(xì)觀賞,整個(gè)畫面雖僅由樹、石構(gòu)成,卻平添了簡潔洗練的韻味。構(gòu)成這幅作品的主要元素是線條,淺淡的皴擦只是為了豐富畫面的明暗與質(zhì)感。所有的線條無論長短都是那么的堅(jiān)韌挺拔、剛勁凝重,即使是纖細(xì)如發(fā)出沒有一絲一毫的柔媚。黃賓虹先生在《漸江大師事跡佚聞》中說:“歌泣聲沉,寄之于畫,偶然揮灑,無非寫其心史!笨催@畫中的山巖,像是錚錚鐵骨的偉丈夫,傲立于天地之間,昂首挺胸,凜然不可侵犯,作品營造出的那種高潔曠達(dá)之意境,正是作者心境的寫照。

    弘仁傳世作品,無論何種題材大多都蕭疏簡約,荒寒清冷。這不僅是受董其昌和倪云林的影響,著重于繪畫當(dāng)中的氣韻,主張意境蕭散清遠(yuǎn),筆墨蒼潤簡約,同時(shí)也與他身為明朝遺民的心境有關(guān)。弘仁繪畫最為明顯的特色就是具有一‘定的裝飾性,這種特色在當(dāng)時(shí)的畫壇上不多見。他的繪畫在注重整體效果的同時(shí),對局部的刻畫也有條不紊、細(xì)膩妥帖。在這件作品中,許多點(diǎn)綴在崖石之間的樹木,雖散散落落,但絲毫不顯凌亂,反而為畫面增添了勃勃生機(jī)。雪的清空與樹的簡疏使作品的虛實(shí)對比更加強(qiáng)烈,從而在最大程度上表現(xiàn)出山川景物的渾厚與生動(dòng),可見作者在細(xì)節(jié)安排與處理上的確是獨(dú)具匠心的。另外,幾行款識寫在右側(cè)的石崖上,也是作者有意所為。這樣不僅避免了畫面中心部位過于沉重而影響作品的整體平衡,同時(shí)又保證了畫面虛處的襯托效果。

     

    弘仁 - 影響與評價(jià)

    在我國近代畫壇上,弘仁的地位很高,影響深遠(yuǎn)。他和髡殘(石溪)、原濟(jì)(石濤),被后人稱為

    “三高僧”,或者加上八大山人(朱耷),稱為“四大高僧”。賀天健指出:“弘仁和尚的畫,是新安派中最為佼佼者。他筆如鋼條,墨臺海色,每每縱橫交織地表現(xiàn)石的姿態(tài)和體積。但覺靜穆、嚴(yán)在、樸實(shí)、恬潔,規(guī)行矩步,一點(diǎn)也不放失!币院肴蕿轭I(lǐng)袖的“新安畫派”,能在當(dāng)時(shí)的婁東、虞山、金陵等畫派之外而獨(dú)樹一幟,蔚成宗派,的確是難能可貴的!『肴室簧谟趯W(xué)習(xí),從壯年到老年,無日不看書作畫,因而詩、書、畫皆有很深的造詣,其中以畫的成就最大。 雖師法倪瓚,但又能"于極瘦削處見腴潤,極細(xì)弱處見蒼勁,雖淡無可淡,而饒有余韻",比倪瓚還要孤高。
    我們看弘仁的畫,可以感受到一種高山上的寒冷,好像連空氣都凍結(jié)玻璃。弘仁在繪畫藝術(shù)上,博采眾長對倪云林的畫法體會最深,就是因?yàn)樗苷_的理解倪云林的繪畫創(chuàng)作方法,能夠真實(shí)的表現(xiàn)自己胸中所熟悉的客觀景物。弘仁對于元四家的畫法力學(xué)苦練,尤其出于倪云林的技法,逸筆淡淡,渾厚而有氣韻,筆墨精煉,一丘一豁確有千巖萬豁之感,但他學(xué)其精神,不入窠臼。
    從表面上看,在四位畫僧中,弘仁要算是一個(gè)出家后與前世脫離得最徹底的人了。他不像八大山人那樣,出家后仍然悲憤難抑到幾近精神失常的地步。也不像石濤那樣身為世外人卻熱衷于社會的交往聯(lián)絡(luò)(接駕康熙,巴結(jié)權(quán)貴等)。他出家后,每日掛瓢曳杖,芒鞋羈旅,或長日靜坐空潭,或月夜孤嘯危岫,儼然是一個(gè)“不食人間煙火”、“絲毫世不相關(guān)”的世外高人了,他曾有“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后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dú)余殘沉寫鐘山”的詩句,表達(dá)了他對故國的懷念之情,但又不得已,只好寄興于自然,云游各地。

    他在繪畫藝術(shù)在中國繪畫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首先打破了自明末以來的山水畫的形式化枷鎖。所倡導(dǎo)的“師法自然”給中國的山水畫帶來了新的生命力,主張為造化描摹,表達(dá)真性情,提升了繪畫的精神內(nèi)涵,用唐代詩人李長吉的詩句來總結(jié)他成就就是“筆補(bǔ)造化天無功”。

    弘仁 - 相關(guān)詞條

    人物      歷史      畫家      書法家      名家      藝術(shù)名人      藝術(shù)大師

    中國國畫家      各國藝術(shù)家      清代畫家      繪畫

    弘仁 - 相關(guān)連接

    1.  卓克藝術(shù)網(wǎng)  http://www.zhuokearts.com/artist/intro.asp?keyno=2075&menu=arts&pageno=

    2.  中國漢語言文學(xué)網(wǎng)  http://www.hanwenxue.com/shufa/txt.asp?id=38799

    3.  雅客藝術(shù)網(wǎng)  http://www.yahqq.com/gallery/view_6330.html

    4.  壁畫網(wǎng)  http://www.artvcd.cn/html/5/20080110/3626.html

    5.  創(chuàng)意資訊網(wǎng)  http://www.cxc360.com/msgd/shufa/2008-09-28/1389.html

    6.  中國畫壇網(wǎng)論網(wǎng)  http://bbs.zghtw.net/archiver/?tid-720.html

    名人推薦
    • 高其佩
      高其佩(1660—1734)清代官員、畫家,指畫開山祖。字韋之,號且園、南村、書且道人。別號頗多,另有山海關(guān)外人、創(chuàng)匠等。奉天遼陽(今屬遼寧)人...
    • 黃慎
      黃慎(1687年-1772年),初名盛,字恭壽、恭懋,號癭瓢子、東海布衣等,福建寧化人,清代畫家,為揚(yáng)州八怪之一。其代表作品有《商山四皓圖》、《漱...
    • 胡義贊
      字叔襄,號石槎(一作石查),晚號煙視翁,光山(今河南光山)人,官海寧知州。長金石考證之學(xué),所藏泉幣皆希品,考證精確,與鮑臆園(康)抗衡。行...
    • 蔣廷錫
      蔣廷錫(1669年-1732年),漢族,江蘇常熟人。字揚(yáng)孫,一字西君,號南沙、西谷、青桐居士,康熙四十二年進(jìn)士,雍正年間曾任禮部侍郎、戶部尚書、...
    • 羅牧
      羅牧,字飯牛,號云庵、牧行者、竹溪,系清初著名的山水畫家之一。
    • 李鱔
        李鱔(1686--1762),(鱔,一作觶)字宗揚(yáng),號復(fù)堂,又號懊道人,江蘇興化人。為揚(yáng)州八怪之一?滴跷迨曛信e人,后來被召為宮廷畫師,因不愿受...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