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喆 - 概述
鄒喆是明末清初畫壇“金陵八家”、是明末清初的重要繪畫流派。八家為龔賢、樊圻、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胡胡慥和謝蓀。他們都住在南京,隱居不仕,以書畫為生,有時聚在一起,以詩酒自娛,且以“師造物”為主張,多取材于南京、江淮一帶的實景,因而形成畫派。
鄒喆 - 歷史沿革
典子,自父客游江蘇金陵(今南京)后,遂寄居該地。鄒喆出身繪畫世家,山水工穩(wěn)而有古氣,也作很少的山水小冊,有簡淡清逸之趣。兼長水墨花卉,勾勒傅染,有元代王淵風(fēng)格。畫大松奇秀,特別令人珍惜。與龔賢、樊圻、高岑、吳宏、葉欣、胡慥、謝蓀為金陵八家。傳世作品有:《松林僧話圖》軸,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山水》冊頁,為《金陵諸家冊》之一,藏故宮博物院;《云岳水村圖》軸,藏南京博物院。
鄒喆 - 藝術(shù)特色
山水工穩(wěn)而有古氣,畫大松奇秀,特別令人珍惜。鄒喆 - 金陵八家
在中國畫史上指龔賢、樊圻、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胡慥、謝蓀等八人。他們從事繪畫藝術(shù)活動的時間主要在明末天啟、崇禎到清初康熙年間,是生產(chǎn)或寄居在金陵的八位畫家。他們的特點:不愛摹古之風(fēng)的影響,且能人人生活經(jīng)歷和大自然環(huán)境中得到啟示,作品的寫實性較強,有著不同程度的創(chuàng)造。他們的畫法主要是繼承五代、兩宋時期的傳統(tǒng)。并有所發(fā)展和變化。他們大都隱居不仕,往來于江淮之間,以賣畫為生。他們又常常聚一在起,以詩文書畫相與酬唱。
鄒喆 - 作品
鄒喆 - 參考資料
[1] 中國畫家 http://www.shuhuamingjia.com/mingpaij.asp?id=270
[2] 中國硬筆書畫網(wǎng) http://www.yingbishufa.com/ldhh/zhouzh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