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貞白(875—?),字有道,號靈溪。信州永豐(今江西廣豐)人。唐乾寧二年(895)登進士,七年后(902)授職校書郎。在登第授職之間的七年中,他隨軍出塞抵御外敵,寫下了許多邊塞詩,有不少反映邊塞生活,激勵士氣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動人。對軍旅之勞、戰(zhàn)爭景象描寫的氣勢豪邁、色彩濃烈、音調鏗鏘。
概述
天復中,昭宗奔風翔,作者為避世亂而退居家山,著書自娛,不復仕進。
歸隱后,曾在西山(今廣豐中學內)建“山齋”,傳道授業(yè),常與羅隱、方干、貫休等名士同游唱和。
人物作品
自編《靈溪集》七卷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全唐詩補編》存詩十二首。
王貞白“學力精湛,篤志于詩”,其詩“內涵深刻,意存高遠”,“清秀典雅,辭意工麗”,《唐摭言》中說他“臻前輩之閫閾”(即已經(jīng)達到了前輩的境地)。其詩,深受四方學者所推崇,對江西文壇曾產(chǎn)生過一定的影響。
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至今民間廣為流傳。王貞白卒葬于縣城西門外,并建有有道公祠。
相關原文
白鹿洞(其一)
[唐] 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