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莊獻世子本是英祖的次子,英祖十一年一月廿一日生于 昌慶宮集福軒,生母為 映嬪李氏,出生后一年就被冊封王世子。由于他的兄長 孝章世子很早就過世了,他是英祖唯一存活的兒子,因此英祖對他的教育十分嚴格。英祖的要求非常高,因為自己非常成功,所以對兒子有了很高的期待,他要思悼世子成為完美的君主,人格和政治都要求兩全其美。然而,這卻是很不現實的愿望。背負了這樣巨大的壓力,思悼世子開始逃避現實,這是導致他日后精神出問題的原因之一。而且,東宮殿的內人曾經伺候過景宗,因為這些內人的寵溺,導致世子沉迷軍事游戲,荒廢學業(yè),造成了思悼世子與英祖之間產生摩擦。類似這樣的種種原因導致了莊獻世子與英祖有了嫌隙,感情逐漸轉淡。
陰歷1762年7月3日,英祖回到 昌德宮,命令思悼世子陪同前往徽寧殿( 貞圣王后的 陵廟)向貞圣王后拜別,之后, 英祖下令關閉宮門,對世子問罪,將其廢為庶人,并要他自盡(根據實錄記載,世子的生母 映嬪李氏親自要求英祖取其子的性命)。為了避免世子和“犯罪”掛鉤(否則世子的妻兒將受到牽連),英祖不 賜死藥,而要世子自殺,世子自縊多次不果,被英祖命人關進米柜。八天后(7月12日),世子活活餓死。過后,英祖非常悲傷和后悔,將世子復位,并追封 尊號“思悼”,但《璇源系譜》、《 朝鮮王朝實錄》中大多以“莊獻世子”稱呼居多。
死因分析
英祖晚年,世孫( 正祖大王)要求刪除《 承政院日記》關于思悼世子的記載,而《承政院日記》是整理《 朝鮮王朝實錄》的時候主要的資料來源,因此《英祖實錄》對思悼世子記載不祥,記錄多是簡約,不明確,草草帶過。因此,關于思悼世子的死因,現今學術界流傳著兩種說法:
1. 思悼世子死于政治斗爭,是蕩平政策的犧牲品。
2. 思悼世子的精神問題已經達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英祖為了王室的命脈和世孫的聲譽而忍痛殺死了兒子。
支持這種說法的學者多以《 恨中錄》和一些官員私下記載的野史為證據。譬如,李光鉉(英祖時期的承旨)的日記詳細記載了壬午事禍當天發(fā)生的事情,在這份記錄里,英祖如此說:“朝鮮王朝延續(xù)300年的命脈就會斷絕。但是如果你死了,王室的命脈卻還是可以延續(xù)。若讓你活下來,朝鮮豈不是要滅亡了?”另外,壬午事禍前夕,刑曹判書尹汲等人上書 朝鮮英祖,列舉世子多項罪行,例如曾虐殺宮女、引僧尼入宮…等,均證明了思悼世子患有嚴重的精神病。而從當天《實錄》的記載來考證,思悼世子確實行為異常。因此可見,他非死不可的原因與政治無關。
這兩種說法各有其支持者,但因為真相被掩蓋了,至今仍無定論。
調查發(fā)現
首爾大學國語國文學系教授權斗煥在2007年6月14日表示,在 日本東京大學發(fā)現了朝鮮時代 朝鮮英祖、 朝鮮莊祖、 朝鮮正祖3代的信件復印件2卷共11冊,并翻譯了“莊祖”思悼世子寫上自己心境后寄給丈人的一些信件內容。 這些資料可以明確解釋此前在學術界成為不解之謎的思悼世子病情和與父親英祖之間的矛盾。
“我原本就有別人不知道的抑郁癥狀,現在又中暑,再加上剛剛侍奉過皇帝,(因為過度緊張)發(fā)高燒,抑郁癥也達到了極致,煩悶得快要瘋掉。這些癥狀不能對醫(yī)官講。卿對于治愈抑郁癥的藥物非常熟悉,把藥做好偷偷送到我這來如何?”(1753年或1754年某一天)
“我的年齡雖然已經到了15歲,但是還一次都沒能到祖先的陵墓前參拜!
家庭狀況
兄長
孝章世子 李緈(1719~1728)即 朝鮮真宗, 靖嬪李氏出
王妃
孝康慈禧貞宣徽穆裕靖仁哲啟圣 獻敬王后洪氏 (1735年—1815年),即 惠慶宮惠嬪。
后宮
肅嬪林氏(原為良娣林氏,高宗三十六年九月追封為肅嬪。)
景嬪樸氏(原為守則樸氏,高宗三十六年九月追封貴人。高宗三十八年十月,加贈景嬪。)
子女
懿昭世孫 李琔( 獻敬王后所生)
正祖大王 李算(獻敬王后所生)(1752.10.28一1800.8.18)
恩彥君 李裀(肅嬪林氏所生)
恩信君 李禛(肅嬪林氏所生)(承 延齡君 李昍嗣)
恩全君 李禶( 景嬪樸氏所生)
清衍公主(獻敬王后所生)原為“清衍郡主”
清璇公主(獻敬王后所生)原為“清璇郡主”
清瑾 翁主(景嬪樸氏所生)原為“清瑾縣主”
影視作品
林湖- 1998年MBC電視劇《 帝王之路》
李昌勛-2007年MBC電視劇《 李祘》
李帝勛-2014年SBS電視劇《 秘密之門》
劉亞仁-2015年電影《 思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