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
在古代,一個好的名聲是十分重要的。它所取得社會效益也是極大的。秦始皇在處置嫪毐一事上十分震怒。
茅焦在上諫中說:“陛下車裂假父,有嫉□之心;囊撲兩弟,有不慈之名;遷母咸陽,有不孝之行;蒺藜諫士,有桀紂之治。天下聞之,盡瓦解,無向秦者。”
茅焦以入情入理的分析,和巨大的后果勸諫成功。于是,秦始皇迎太后歸咸陽。
文獻記載
史載“始皇取毐四支車裂之,取兩弟撲殺之,取太后遷之咸陽宮。下令曰:u2018以太后事諫者,戮而殺之,蒺藜其脊。u2019諫而死者二十七人!痹谶@樣的一種情況下,茅焦沒有退縮,做了第二十八個諫者,不過,他的下場不象前面那二十七個。
不同記載
《戰(zhàn)國策·秦策四》
秦王欲見頓弱,頓弱曰:“臣之義不參拜。王能使臣無拜,即可矣;不,即不見也。”秦王許之。于是頓子曰:“天下有有其實而無其名者,有無其實而有其名者,有無其名又無其實者,王知之乎?”王曰:“弗知!鳖D子曰:“有其實而無其名者,商人是也。無把銚推耨之勞,而有積粟之實,此有其實而無其名者也。無其實而有其名者,農(nóng)夫是也。解凍而耕,暴背面耨,無積粟之實,此無其實而有其名者也。無其名又無其實者,王乃是也!已立為萬乘,無孝之名,以千里養(yǎng),無孝之實!鼻赝蹉H欢。頓弱曰:“山東戰(zhàn)國有六,威不掩于山東而掩于母,臣竊為大王不取也。”秦王曰:“山東之建國可兼與?”頓子曰:“韓,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王資臣萬金而游,聽之韓、魏,入其社稷之臣于秦,即韓、魏從,韓、魏從而天下可圖也。”秦王曰:“寡人之國貧,恐不能給也。”頓子曰:“天下未嘗無事也,非從即橫也。橫成則秦帝,從成則楚王。秦帝,即以天下恭養(yǎng);楚王,即王雖有萬金,弗得私也!
秦王曰:“善”。乃資萬金,使東游韓、魏,入其將相;北游燕、趙,而殺李牧。齊王入朝,四國畢從,頓子說也。
小說描寫
《東周列國志》
相繼而諫者不止,秦王輒戮之,陳尸闕下,前后凡誅殺二十七人,尸積成堆。時齊王建來朝于秦,趙悼襄王亦至,相與置酒咸陽宮甚歡,及見闕下死尸,問其故,莫不嘆息私議秦王之不孝也。時有滄州人茅焦,適游咸陽,寓旅店,同舍偶言及此事,焦憤然曰:“子而囚母,天地反覆矣!笔怪魅司邷骸拔釋€逶。髟邕甸捜胫G秦王!蓖嵝υ唬骸氨硕呷苏,皆王平日親信之臣,尚且言而不聽,死不旋踵,豈少汝一布衣耶?”茅焦曰:“諫者自二十七人而止,則秦王遂不聽矣;若二十七人而不止,王之聽不聽,未可知也。”同舍皆笑其愚。次早五鼓,向主人索飯飽食。主人牽衣止之,茅焦絕衣而去。同寓者度其必死,相與剖分其衣囊。
茅焦來至闕下,伏尸大呼曰:“臣齊客茅焦,愿上諫大王!”秦王使內(nèi)侍出問曰:“客所諫者何事?得無涉王太后語耶?”茅焦曰:“臣正為此而來!眱(nèi)侍還報曰:“客果為太后事來諫也!鼻赝踉唬骸叭昕芍戈I下積尸告之!眱(nèi)侍謂茅焦曰:“客不見闕下死人累累耶?何不畏死若是!”茅焦曰:“臣聞天有二十八宿,降生于地,則為正人。今死者已有二十七人矣,尚缺其一,臣所以來者,欲滿其數(shù)耳。古圣賢誰人不死,臣又何畏哉?”內(nèi)侍復(fù)還報。秦王大怒曰:“狂夫故犯吾禁!”顧左右:“炊鑊湯于庭,當生煮之。彼安得全尸闕下,為二十七人滿數(shù)乎?”于是秦王按劍而坐,龍眉倒豎,口中沫出,怒氣勃勃不可遏,連呼:“召狂夫來就烹!”內(nèi)侍往召茅焦,茅焦故意踽踽作細步,不肯急趨。內(nèi)侍促之速行,茅焦曰:“我見王即死矣!緩吾須臾何害?”內(nèi)侍憐之,乃扶掖而前。
茅焦至階下,再拜叩頭奏曰:“臣聞之:u2018有生者不諱其死,有國者不諱其亡;諱亡者不可以得存,諱死者不可以得生。u2019夫死生存亡之計,明主之所究心也。不審大王欲聞之否?”秦王色稍降,問曰:“汝有何計,可試言之?”茅焦對曰:“夫忠臣不進阿順之言,明主不蹈狂悖之行。主有悖行而臣不言,是臣負其君也;臣有忠言而君不聽,是君負其臣也。大王有逆天之悖行,而大王不自知,微臣有逆耳之忠言,而大王又不欲聞,臣恐秦國從此危矣。”秦王悚然良久,色愈降,乃曰:“子所言何事?寡人愿聞之!泵┙乖唬骸按笸踅袢詹灰蕴煜聻槭潞?”秦王曰:“然!泵┙乖唬骸敖裉煜轮宰鹎卣,非獨威力使然;亦以大王為天下之雄主,忠臣烈士,畢集秦庭故也!苯翊笸踯嚵鸭俑,有不仁之心;囊撲兩弟,有不友之名;遷母于椷陽宮,有不孝之行;誅戮諫士,陳尸闕下,有桀紂之治。夫以天下為事,而所行如此,何以服天下乎?昔舜事嚚母盡道,升庸為帝;桀殺龍逢,紂戮比干,天下叛之。臣自知必死,第恐臣死之后,更無有繼二十八人之后,而復(fù)以言進者。怨謗日騰,忠謀結(jié)舌,中外離心,諸侯將叛,惜哉,秦之帝業(yè)垂成,而敗之自大王也。臣言已畢,請就烹!”乃起立解衣趨鑊,秦王急走下殿,左手扶住茅焦,右手麾左右曰:“去湯鑊!”茅焦曰:“大王已懸榜拒諫,不烹臣,無以立信!鼻赝鯊(fù)命左右收起榜文。又命內(nèi)侍與茅焦穿衣,延之坐,謝曰:“前諫者,但數(shù)寡人之罪,未嘗明悉存亡之計。天使先生開寡人之茅塞,寡人敢不敬聽!”茅焦再拜進曰:“大王既俯聽臣言,請速備駕,往迎太后;闕下死尸,皆忠臣骨血,乞賜收葬!”秦王即命司里,收取二十七人之尸,各具棺槨,同葬于龍首山,表曰會忠墓。是日秦王親自發(fā)駕,往迎太后,即令茅焦御車,望雍州進發(fā)。南屏先生讀史詩云:
二十七人尸累累,解衣趨鑊有茅焦。
命中不死終須活,落得忠名萬古標。
諫秦始皇遷母
戰(zhàn)國后期,秦始皇的父親子楚作為秦國王孫被迫在趙國做人質(zhì),政治上不得意,生活上也陷于窘境。商人呂不韋決心投資秦王孫,做成一筆一本萬利的政治大買賣。他用金錢開道,利用秦國內(nèi)部的矛盾,縱橫捭闔,使得連歸國希望都十分渺茫的子楚竟然被立為王位繼承人。據(jù)說,為了進一步籠絡(luò)住子楚,呂不韋把自己已經(jīng)懷孕的心愛的小妾也贈送給他,這便是秦始皇的母親趙姬。
子楚當上秦國君王后,不忘舊恩,任命呂不韋為相邦,趙姬則成為王后。子楚短命,僅做了3年秦王就去世。公元前246年,13歲的秦王政即位,年輕的趙姬成為王太后。趙姬年輕貌美,與呂不韋經(jīng)常私下溝通。精明的呂不韋看到秦始皇一天天長大,心存顧忌,便把嫪毐裝扮成宦官推薦給太后,想自己全身而退。嫪毐與太后終日廝混,結(jié)果接連為秦始皇生了兩個小弟弟,并打算等到秦王政死后,用這兩個小孩為秦王。
在太后的不斷關(guān)照下,嫪毐獲得了一路晉升,被封為長信侯,家里的奴仆有數(shù)千人,食客千余人,又以河西太原郡作為嫪毐的封國,至于其他的獎賞更是不計其數(shù)?上,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公元前238年,秦始皇親政,立即有人向他舉報太后和嫪毐的不法之事。在秦始皇著手調(diào)查時,嫪毐先發(fā)制人,竊取玉璽,調(diào)動地方軍隊以及他的家人欲攻占秦王居住的宮殿。秦始皇果斷平叛,當場殺死數(shù)百人,后將嫪毐車裂并誅滅其家族,將自己的同母異父的兩個弟弟也殺死。而對于自己的母親,秦始皇不能處分,只好將她貶入咸陽宮,軟禁起來?墒牵慕赣H,畢竟是件大逆不道的事情,許多大臣為此紛紛發(fā)表意見,都遭到了他的嚴厲處罰。秦王下令說:“日后有敢再來說太后的事情的,先用蒺藜責打,然后殺掉!睘榇,有27位進諫者遭到殘酷的殺戮。
。ò矗韵聝(nèi)容與《戰(zhàn)國策·秦王欲見頓弱》所敘一致。只不過主角頓弱被換成了茅焦!妒酚洝穭t無載。)
看到秦始皇殺掉那么多的人,一時間,沒有人再敢進諫。這時,在秦國為客卿的茅焦挺身而出,他感慨地說:“兒子囚禁母親,天地翻覆。哪里有這種道理?”
他自報家門說:“我是齊國人茅焦,是因為太后的事情來勸說大王的!边@一次,茅焦很幸運,接到求見的報告,秦始皇沒有立即處決他,而是派使者提醒說:“你難道沒有見到那些因為來說太后的事兒被殺掉的人的尸體嗎?”茅焦回答:“我正是為此事而來。我聽說天上有二十八星宿,如今已經(jīng)有二十七個了,我來就是要湊夠二十八之數(shù)。我不怕死!”那些和茅焦一起居住的人聽說茅焦去諫止秦王,都認為他必死無疑,大家合伙把他的行李私自瓜分,各自逃亡了。聽到使者的回報,秦王政火冒三丈,大怒道:“這小子是故意來違背我的命令的,趕快準備一口大鍋,我要煮了他。”說完,按劍端坐,氣勢洶洶,召見茅焦。
茅焦故意緩慢地進殿以減弱秦王的怒氣。使者催促他快點,茅焦說:“我到了那里就要被處死了,您就不能讓我慢點嗎?”連使者都感到非常悲哀。茅焦來到秦始皇面前,不慌不忙地行過禮,對秦王說:“我聽說,長壽的人不忌諱談?wù)撍劳,國君不忌諱研究國家滅亡。人的壽命不會因為忌諱死亡而長久,國家不會因為忌諱亡國而保存。人的生死,國家的存亡,都是開明的君主最希望研究的,不知道大王是否愿意聽?”聽到這里,秦王的怒氣稍稍緩解,問:“此話怎講?”茅焦說:“忠臣不講阿諛奉承的話,明君不做違背世俗的事。現(xiàn)在,大王有極其荒唐的作為,我如果不對大王講明白,就是辜負了大王!鼻赝跬nD了一會,說:“你要講什么?說來聽聽!泵┙拐f:“天下之所以尊敬秦國,也不僅僅因為秦國的力量強大,還因為大王是英明的君主,深得人心,F(xiàn)在,大王車裂你的假父,是為不仁;殺死你的兩個弟弟,是為不友;將母親軟禁在外,是為不孝;殺害進獻忠言的大臣,是夏桀、商紂的作為。如此的品德,如何讓天下人信服呢?天下人聽說之后,就不會再心向秦國了。我實在是為秦國擔憂,為大王擔心啊!闭f完之后,茅焦解開衣服,走出大殿,伏在殿下等待受刑。秦王政聽了茅焦這番話之后,深為震動,知道自己的行為對收買人心、統(tǒng)一天下大業(yè)不利,于是,他親自走下大殿,扶起茅焦,說:“赦你無罪!先生請起,穿上衣服。我愿意聽從先生的教誨!泵┙惯M一步勸諫說:“以前來勸諫大王的,都是些忠臣,希望大王厚葬他們,別寒了天下忠臣的心。秦國正圖一統(tǒng)天下,大王更不能有遷徙母后的惡名!鼻赝跽f:“以前的人,都是來指責我的。沒有一個講明事關(guān)天下統(tǒng)一的道理。先生的話使我茅塞頓開,哪里有不聽的道理?”于是,秦王采納了茅焦的建議,厚葬被殺死的人,又親自率領(lǐng)車隊,前往雍地把太后接回咸陽,母子關(guān)系得以恢復(fù)。
返回都城咸陽的太后極為高興,設(shè)酒宴款待茅焦,席間對茅焦贊賞有加,她一迭聲地稱贊說:“先生是天下最正直的大臣。在危急時刻,先生轉(zhuǎn)敗為勝,安定秦國的江山社稷,使我們母子重新相會,這都是茅君的功勞!”
后來,茅焦受到秦始皇的尊敬,被立為太傅,尊為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