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任官職
職銜 任期 出處
禮部筆帖式 順治?年-順治?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53號(hào)
禮部主事(主事) 順治?年-康熙3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53號(hào)
票本員外郎 康熙3年-康熙7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53號(hào)
刑部郎中 康熙7年-康熙12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53號(hào)
內(nèi)閣侍讀學(xué)士 康熙12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53號(hào)
內(nèi)閣學(xué)士(學(xué)士) 康熙12年-康熙14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53號(hào)
禮部侍郎(兼內(nèi)閣學(xué)士) 康熙12年-康熙?年 圣祖仁皇帝實(shí)錄 ,43卷
經(jīng)筵講官 康熙13年-康熙?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nèi)閣大庫檔案 ,119955-001號(hào)
禮部右侍郎 康熙14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53號(hào)
戶部右侍郎 康熙14年-康熙16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53號(hào)
戶部左侍郎 康熙16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53號(hào)
工部尚書 康熙16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53號(hào)
戶部尚書 康熙16年-康熙22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nèi)閣大庫檔案 ,119955-001號(hào)
吏部尚書 康熙22年-康熙24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nèi)閣大庫檔案 ,118834-001號(hào)
兵部尚書 康熙24年-康熙[25]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53號(hào)
禮部尚書 康熙[25]年-康熙27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53號(hào)
文華殿大學(xué)士 康熙27年-康熙41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53號(hào)
吏部尚書(文華殿大學(xué)士兼) 康熙27年-康熙41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53號(hào)
殿試讀卷官 康熙27年 清代職官年表 ,1冊 ,25
總裁官(三朝國史) 康熙[27]年-康熙?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53號(hào)
兵部尚書(兼管) 康熙35年-康熙?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53號(hào)
總裁官(平定朔漠方略) 康熙36年 -康熙?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53號(hào)
總裁官(清會(huì)典) 康熙?年-康熙?年 清會(huì)典事例:影印說明 ,五朝纂修情?
目前位于房山區(qū)韓村河鎮(zhèn)皇后臺(tái)村的伊桑阿墓是北京市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墓地面積約7500平方米。原有三合土寶頂三座,毀于70年代初。墓室未被破壞。墓前有華表、石獅、牌坊、碑記,均保護(hù)較好。伊桑阿墓石牌樓坐西朝東,采用漢白玉石料,五門六柱,面闊21米。方形通天柱上浮雕層層云朵。牌樓單排多柱,建造精致,斗拱上承正樓、次樓、邊樓、夾樓。其牌樓特點(diǎn)不光是造型氣派,布局也很別致。與其它牌樓不同的是:一般的牌樓都是四柱三門,它卻有六柱三門兩影壁。其牌樓的三個(gè)門檻上都有栽欄桿的方孔,此牌樓門中原有石欄桿,現(xiàn)在已不見蹤跡。其沖天柱的柱頭上刻滿了云紋,更使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據(jù)傳說這位大學(xué)士精通易理,擅長卜筮算卦,是個(gè)慧眼通天的人物。伊文瑞生前死后均受皇帝的重視也就不足為奇了!
伊桑阿墓石刻眾多,在石牌樓的前面有華表1對、石獅1對,還有碑石等。最前面的1對華表都用漢白玉雕刻而成,底部須彌座呈八角形,須彌座的上、下枋和束腰部位,雕刻著仰覆蓮花和云朵。座上置八角形石柱,柱頂蹲坐望天吼,昂首翹尾,雄壯威嚴(yán)。華表后面是2座石碑,即伊桑阿墓碑,螭首龜趺,通高4.8米,寬12米。額心篆書“御制”二字。碑文用滿、漢兩種文字。
伊桑阿(?-1801 年),高佳氏。福泰子。舉人出身。任終于云南巡撫。
職銜 任期 出處
工部筆帖式 乾隆?年-乾隆40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92號(hào)
直隸保定府理事同知(直隸保定府同知) 乾隆40年-乾隆42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92號(hào)
熱河同知 乾隆42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92號(hào)
承德府知府 乾隆42年-乾隆44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92號(hào)
山西歸綏道 乾隆44年-乾隆46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92號(hào)
直隸熱河道 乾隆46年-乾隆47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92號(hào)
直隸清河道(清河道) 乾隆47年-乾隆48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92號(hào)
直隸按察使 乾隆48年-乾隆49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92號(hào)
直隸布政使(署) 乾隆48年-乾隆?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nèi)閣大庫檔案 ,047959號(hào)
直隸布政使 乾隆49年-乾隆50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92號(hào)
山西巡撫 乾隆50年-乾隆51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nèi)閣大庫檔案 ,093466號(hào)
兵部侍郎(坐銜) 乾隆50年-乾隆51年;嘉慶5年-嘉慶6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nèi)閣大庫檔案 ,105455號(hào)
右副都御史(坐銜) 乾隆50年-乾隆51年;嘉慶5年-嘉慶6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nèi)閣大庫檔案 ,105455號(hào)
河?xùn)|鹽政(山西巡撫兼管) 乾隆50年-乾。磕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nèi)閣大庫檔案 ,105455號(hào)
副都統(tǒng)銜 乾隆51年-乾隆56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92號(hào)
哈密辦事大臣 乾隆51年-乾隆55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nèi)閣大庫檔案 ,096973號(hào)
正紅旗漢軍副都統(tǒng) 乾隆56年-嘉慶?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92號(hào)
庫車辦事大臣 乾隆58年-嘉慶4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92號(hào)
刑部右侍郎 嘉慶5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92號(hào)
貴州巡撫 嘉慶5年-嘉慶6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nèi)閣大庫檔案 ,150277號(hào)
云南巡撫 嘉慶6年 清國史館傳稿 ,569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