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介紹
優(yōu)臺死后,沸流與溫祚之母,召西奴,寡居于她的故鄉(xiāng)卒本,東明王朱蒙于此時來到卒本,娶召西奴,成為沸流與溫祚之繼父,并于卒本建高句麗,又立親子為太子。沸流溫祚無立身之地,于是沸流帶領(lǐng)溫祚至彌鄒忽建新都,沸流王遂成百濟之始祖。
溫祚王
溫祚王,公元前18年至公元29年在位,為百濟首代君王。他是高句麗創(chuàng)建者東明王朱蒙之子。據(jù)《三國史記》記載,朱蒙因受迫害逃離東扶余,來到卒本地區(qū)(位于現(xiàn)今桓仁地區(qū)),在那里與當(dāng)?shù)厥最I(lǐng)延勃的女兒召西奴成親并建立高句麗國。當(dāng)朱蒙在東扶余所生長子(即琉璃王)逃到高句麗后,朱蒙將其立為太子。朱蒙與昭西奴的兩個兒子─沸流和溫祚,知道他們在高句麗將無處容身,因此兩兄弟離開高句麗并與追隨者一同往南遷徙。
三國史記
《三國史記》(????)是一部記述朝鮮半島三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的正史。1145年(高麗仁宗二十三年)金富軾等以漢文編撰,采紀(jì)傳體。共50卷,計《新羅本紀(jì)》12卷,《高句麗本紀(jì)》10卷,《百濟本紀(jì)》6卷,《年表》3卷,《志》9卷,《列傳》10卷。是朝鮮現(xiàn)存的最古史書。
《三國史記》主要以已失傳的《舊三國史記》和《花郎世記》為依據(jù),同時也參考了中國的歷史典籍包括《魏書》、《三國志》、《晉書》、《舊唐書》、《新唐書》和《資治通鑒》。此書是研究朝鮮三國時期和后期新羅歷史的珍貴文獻(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