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期間
正統(tǒng)十三(1448年)年被封為王世孫,景泰元年(1450年)冊封王世子。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十八日即位于景福宮勤政門。景泰六年(1455年),他的叔父首陽大君李瑈和大臣韓明澮、鄭麟趾勾結(jié),殺死了皇甫仁、金宗瑞等顧命大臣而奪取政權(quán),是年閏六月十一日,端宗被迫禪位于世祖李瑈,七月尊為恭懿溫文太上王。
禪位之后
端宗被篡后被幽于昌德宮,一批忠臣密謀擁戴其復(fù)位,但是被人出首密告。為了警告仍然擁護端宗的那些大臣,世祖在景泰七年(1456年)悍然下令處死了為首圖謀擁戴端宗的成三問、俞應(yīng)孚、金文起、樸彭年、河緯地、李塏六人,世稱“死六臣”。發(fā)明朝鮮文字的著名大學(xué)者成三問在臨刑前做絕命詩兩首:
擊鼓催人命
回首日欲斜
黃泉無一店
今夜宿誰家
食人之食衣人衣
素志平生愿莫違
一死固知忠義在
顯陵松柏夢依依
平反追封
事后兩百余年,如同明朝末年為方孝孺等人平反一樣,朝鮮王朝的肅宗、正祖、高宗等國王也紛紛為這些王朝忠臣平反,并贈謚號,皇甫仁為忠定,金宗瑞為忠翼,樸彭年為忠正,成三問為忠文,大加旌表,修碑紀念。
相關(guān)介紹
天順元年(1457年)六月,端宗被流放于外,降封魯山君。最初的流放地在江原道清泠浦,該地三面為深水,僅剩一面則是險峻的懸崖,只有乘船渡江才能出去。該年夏天這里發(fā)生洪災(zāi),于是世祖將其遷到更險惡的寧越,并在同年十月二十四日下了最后的毒手。在世祖派來的使者面前,年輕的魯山君于寧越的觀風(fēng)梅竹樓內(nèi)被賜藥鴆死,尸體被使者拋入江中,最后由寧越的一個小戶長偷偷收尸安置,這個戶長一家都因此被殺害。
人物評價
端宗共計在位三年,在上王位二年,終年十七歲。
肅宗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追封其為大君,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追尊復(fù)位,上廟號端宗。無嗣。葬于江原道寧越郡莊陵。
這也是朝鮮王朝五百年間,唯一一座不在京畿的王陵(追封的各王不算)。
家庭情況
正統(tǒng)五年(1440年) 出生,景泰五年(1451年)正月二十二日冊封王妃,次年七月被世祖尊為懿德王大妃,天順元年(1457年)六月降為夫人。 正德十六年(1521年)六月四日薨,終年八十二歲?滴跞吣辏1698年)追尊復(fù)位。葬楊州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