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巴爾扎克出生于一個法國大革命后致富的資產(chǎn)階級家庭,由于他的父母婚后的生活并不美滿,所以在巴爾扎克還沒有滿月時便送給了乳母寄養(yǎng),只有在禮拜天才能與家人團聚。巴爾扎克排行老大,其后還有弟妹三人。但因為長期在乳母家寄養(yǎng),所以他的童年既沒有得到父母的愛撫,也沒有得到多少歡樂。他曾在后來的回憶中說到:“這是任何人命運中所不曾遭受到的最可怕的童年!
1816年11月,巴爾扎克考入大學法律系。法科學校畢業(yè)后,他拒絕了家庭為他選擇的受人尊敬的法律職業(yè),而立志當文學家。為了獲得獨立生活和從事創(chuàng)作的物質(zhì)保障,他曾試筆并插足商業(yè),從事出版印刷業(yè),但都以破產(chǎn)告終。這一切都為他認識社會、描寫社會提供了極為珍貴的第一手材料。他不斷追求和探索,對哲學、經(jīng)濟學、歷史、自然科學、神學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究,積累了極為廣博的知識。
巴爾扎克讀大學期間,父母為了讓他盡早熟悉未來職業(yè),曾先后安排他在一位訴訟代理人和一位公證人的事務所見習。幾年的見習生活讓他受益匪淺,非但熟悉了民事訴訟程序,還從這個法律窗口窺見了巴黎社會的種種奧秘,看到了繁榮景象下的罪惡,為未來的創(chuàng)作積累大量素材。
1819年1月,巴爾扎克從法學院畢業(yè),但也是同年,他拒絕了家人為他安排的公證人事務所的職位,而堅持要走毫無生活保障的文學道路。為了向父母證明自己的文學天賦,他幾乎足不出戶的奮戰(zhàn)一年,完成了處女作詩劇《克倫威爾》。然而結(jié)果卻令自己大失所望。法蘭西學院的一位院士看過劇后表示:“這位作者隨便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搞文學!睘榱藬[脫經(jīng)濟上對父母的依賴,巴爾扎克曾以各種筆名為書商炮制和撰寫流行小說,以維持生計。當然,這些純粹以賺錢為目的的商業(yè)性作品不會給他帶來所期待的榮譽,后來他甚至否認這些作品出自他的手筆。隨后,為了給自己的嚴肅創(chuàng)作尋求穩(wěn)定的經(jīng)濟來源,他決定暫時棄文從商。
1822年正當巴爾扎克倍受冷遇,痛苦絕望的時刻,結(jié)識了貝爾尼夫人。貝爾尼夫人的母親曾是王后的侍女,對宮廷的生活,交際的秘密和婦女的命運十分熟悉。貝爾尼夫人比巴爾扎克大22歲,具有完美的嬌柔感,高雅的談吐,沁人肺腑的同情心,以及慈祥的母愛。這一切深深吸引著巴爾扎克,使巴爾扎克感受到從小沒有領略過的母愛般的溫情。她對他的一生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巴爾扎克把她稱為他的母親、朋友、家屬、伴侶和顧問。
從1825年開始,他先后嘗試過出版業(yè),開辦過印刷廠、鑄字廠,每次都以失敗告終。四年的商海沉浮,讓他嘗夠了破產(chǎn)、倒閉、清理、負債的苦楚。最后,母親出面替他還債。走投無路的巴爾扎克只好放棄,重新進入文學創(chuàng)作。生活中的一切挫折都在他的筆下轉(zhuǎn)化為成功的創(chuàng)作素材。這時巴爾扎克決定要在文學上取得轟轟烈烈的成就。他在書房里放置了一座拿破侖塑像,在塑像的劍鞘上刻下字句:“他用劍未完成的事業(yè),我要用筆完成!”
1829年,巴爾扎克完成長篇小說《朱安黨人》。歷史小說《朱安黨人》(1829)是巴爾扎克用真名發(fā)表的第一部作品,描述1800年法國布列塔尼在;庶h煽動下發(fā)生的反對共和國政府的暴動。作者賦予英勇的共和國軍人以應有的光彩,但也大大美化了朱安黨首領孟多蘭侯爵,表現(xiàn)出他當時對貴族的同情。為了寫這部小說,他曾細心研究有關暴動的歷史文獻,親自去布列塔尼調(diào)查山川形勢和農(nóng)民生活,訪問暴動的目擊者和參加者,還從友人柏爾里公爵夫人那里收集許多關于朱安黨人的掌故。從寫神怪小說過渡到寫歷史小說,是巴爾扎克走向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第一個重要步驟。他在《朱安黨人》中描寫的不是古代歷史,而是屬于當代社會生活范疇的重要事件。著重反映當代社會生活,正是巴爾扎克日后所寫的《人間喜劇》的一個特點。
從1829年寫《朱安黨人》起,巴爾扎克的創(chuàng)作開始進入成熟時期,即《人間喜劇》時期(1829-1848)。在三、四十年代,他除致力于文藝創(chuàng)作以外,還出入巴黎上流社會的沙龍,為幾種報刊撰稿,他接觸的生活面非常廣泛。
巴爾扎克從這時期起,就在現(xiàn)實主義理論方面進行深入探索。他認為小說家必須面向現(xiàn)實生活,使自己成為當代社會的風俗史家;又認為小說家的任務不僅在于摹寫社會現(xiàn)象,還須闡明產(chǎn)生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指出人物、欲念和事件背后的意義。在塑造人物的問題上,他強調(diào)特性,也強調(diào)共性;他說詩人的使命在創(chuàng)造典型,使典型個性化,個性典型化;又說典型人物應該把那些多少和他類似的人的性格特點集于一身。他還強調(diào)藝術必須為社會服務;認為藝術家不僅描寫罪惡和德行,而且要指出其中的教育意義;藝術家必須同時是道德家和政治家。
1830年4月,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私人生活場景》兩卷出版了。然而,他深深地為法國文學創(chuàng)作者的處境擔憂。雖然法國于1791年頒布的《表演法令》和1793年頒布的《復制法令》確定了著作權(quán)的原則,但剽竊、抄襲、模仿他人作品的行為仍比比皆是,甚至他的作品也被他人抄襲。
1831年,巴爾扎克加入保皇黨。但是他的政治態(tài)度和極端保皇黨人也不完全一致。他是黨內(nèi)的自由派,在黨員中間不大受歡迎,他甚至公開批評保皇黨,說“這個政黨令人厭惡”,“這是一個失敗的政黨。”
1833年8月1日,巴爾扎克在致韓斯卡夫人的信中寫道,《歐洲文學》在描寫一位皇家衛(wèi)隊的士兵在農(nóng)家谷倉里講述拿破侖生活的片斷,是抄襲他在《鄉(xiāng)村醫(yī)生》中的一段重要章節(jié)。于是,幾個月之后,巴爾扎克在《巴黎雜志》上發(fā)表了一封致19世紀法國作家的公開信,再次談到上面的問題。他不僅描述了作家是怎樣成為受害者的過程,同時也呼吁他們團結(jié)起來進行斗爭。他寫道,出路在于他們自身。在于承認他們的權(quán)利,在于對他們力量相互之間的認可。為了崇高的利益,他們要組織起來,像劇作家那樣成立一個協(xié)會(1777年,由法國最重要的戲劇家博馬舍倡議建立了保護戲劇作者權(quán)利協(xié)會)。
1848年1月,巴爾扎克啟程回巴黎去準備他們的新家。9月底,他前往烏克蘭,只是他對維埃曹尼亞已不再激動,事實上德·韓斯迦夫人和女兒對他也漠不關心,而且更糟的是他這么多年高強度工作所損害的身體健康也來討債了。在這個漫長的冬季,他患了腦炎、慢性心臟病和支氣管炎,他的生命已經(jīng)步入最后的衰竭期。
經(jīng)過了漫長的追求與等待,德·韓斯迦夫人終于同意結(jié)婚了。1850年3月14日,德·韓斯迦夫人以憐憫之心愿意滿足巴爾扎克長達十幾年的愿望。在烏克蘭的別爾基切夫市的圣·巴巴拉天主教堂,他們舉行了婚禮。除了新婚夫婦,只有兩位證婚人和一位神甫出席。一個多月后,他們啟程回法國。這次旅程對病入膏肓的巴爾扎克是災難性的。當他們終于回到巴爾扎克精心布置的愛巢時,他已經(jīng)無法再踏上臺階,死神的腳步已經(jīng)越來越逼近了。在他最后的日子里,維克多·雨果時常來看望他,巴爾扎克對老朋友抱怨說他無法完成《人間喜劇》了。
1850年8月18日夜11時30分,巴爾扎克帶著沒有完成《人間喜劇》的遺憾離開了人世。文壇上的一顆巨星就這樣隕落了,在他生命的盡頭,陪伴他的只有給了他一生痛苦也幫助了他一生的母親安妮·夏洛特。依照巴爾扎克的遺愿,
巴爾扎克是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創(chuàng)作96部長、中、短篇小說和隨筆,總名為《人間喜劇》。其中代表作為《歐也妮u2022葛朗臺》、《高老頭》。100多年來,他的作品傳遍了全世界,對世界文學的發(fā)展和人類進步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馬克思、恩格斯稱贊他“是超群的小說家”、“現(xiàn)實主義大師”。 巴爾扎克出生于一個法國大革命后致富的資產(chǎn)階級家庭,法科學校畢業(yè)后,拒絕家庭為他選擇的受人尊敬的法律職業(yè),而立志當文學家。為了獲得獨立生活和從事創(chuàng)作的物質(zhì)保障,他曾試筆并插足商業(yè),從事出版印刷業(yè),但都以破產(chǎn)告終。這一切都為他認識社會、描寫社會提供了極為珍貴的第一手材料。他不斷追求和探索,對哲學、經(jīng)濟學、歷史、自然科學、神學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究,積累了極為廣博的知識。 1829年,巴爾扎克完成長篇小說《朱安黨人》,這部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的作品為他帶來巨大聲譽,也為法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放下第一塊基石,巴爾扎克將《朱安黨人》和計劃要寫的一百四五十部小說總命名為《人間喜劇》,并為之寫了《前言》,闡述了他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和基本原則,從理論上為法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奠定了基礎。 巴爾扎克在藝術上取得巨大成就,他在小說結(jié)構(gòu)方面匠心獨運,小說結(jié)構(gòu)多種多樣,不拘一格、并善于將集中概括與精確描摹相結(jié)合,以外形反映內(nèi)心本質(zhì)等手法來塑造人物,他還善于以精細人微、生動逼真的環(huán)境描寫再現(xiàn)時代風貌。恩格斯稱贊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寫出了貴族階級的沒落衰敗和資產(chǎn)階級的上升發(fā)展,提供了社會各個領域無比豐富的生動細節(jié)和形象化的歷史材料,“甚至在經(jīng)濟的細節(jié)方面(如革命以后動產(chǎn)和不動產(chǎn)的重新分配),我學到的東西也要比從當時所有職業(yè)歷史學家、經(jīng)濟學院和統(tǒng)計學家那里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恩格斯:《恩格斯致瑪u2022哈克奈斯》) 巴爾扎克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在世界文學史上樹立起不朽的豐碑。
履歷:
歷史小說《朱安黨人》(1829)是巴爾扎克用真名發(fā)表的第一部作品,描述1800年法國布列塔尼在保皇黨煽動下發(fā)生的反對共和國政府的暴動。作者賦予英勇的共和國軍人以應有的光彩,但也大大美化了朱安黨首領孟多蘭侯爵,表現(xiàn)出他當時對貴族的同情。為了寫這部小說,他曾細心研究有關暴動的歷史文獻,親自去布列塔尼調(diào)查山川形勢和農(nóng)民生活,訪問暴動的目擊者和參加者,還從友人柏爾里公爵夫人那里收集許多關于朱安黨人的掌故。從寫神怪小說過渡到寫歷史小說,是巴爾扎克走向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第一個重要步驟。他在《朱安黨人》中描寫的不是古代歷史,而是屬于當代社會生活范疇的重要事件。著重反映當代社會生活,正是巴爾扎克日后所寫的《人間喜劇》的一個特點。
1831年,巴爾扎克加入;庶h。但是他的政治態(tài)度和極端;庶h人也不完全一致。他是黨內(nèi)的自由派,在黨員中間不大受歡迎,他甚至公開批評;庶h,說“這個政黨令人厭惡”,“這是一個失敗的政黨!
從1829年寫《朱安黨人》起,巴爾扎克的創(chuàng)作開始進入成熟時期,即《人間喜劇》時期(1829-1848)。在三、四十年代,他除致力于文藝創(chuàng)作以外,還出入巴黎上流社會的沙龍,為幾種報刊撰稿,他接觸的生活面非常廣泛。
巴爾扎克從這時期起,就在現(xiàn)實主義理論方面進行探索。他認為小說家必須面向現(xiàn)實生活,使自己成為當代社會的風俗史家;又認為小說家的任務不僅在于摹寫社會現(xiàn)象,還須闡明產(chǎn)生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指出人物、欲念和事件背后的意義。在塑造人物的問題上,他強調(diào)特性,也強調(diào)共性;他說詩人的使命在創(chuàng)造典型,使典型個性化,個性典型化;又說典型人物應該把那些多少和他類似的人的性格特點集于一身。他還強調(diào)藝術必須為社會服務;認為藝術家不僅描寫罪惡和德行,而且要指出其中的教育意義;藝術家必須同時是道德家和政治家。
作為巴爾扎克的代表作的《人間喜劇》,包括九十六種長篇小說和中、短篇小說,分為“風俗研究”、“哲學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個部分!帮L俗研究”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在這里又分“私人生活場景”、“外省生活場景”、“巴黎生活場景”、“政治生活場景”、“軍人生活場景”和“鄉(xiāng)村生活場景”六個方面。作品最初定名為《社會研究》,后來受了但丁《神曲》的啟示,才改用《人間喜劇》這個名字。
從當代風俗史家的角度出發(fā),巴爾扎克在《人間喜劇》中描寫了十九世紀前半期法國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交替的歷史時期。這個時期的特征,是金錢逐漸代替了貴族頭銜。1830年革命以后,金錢統(tǒng)治的威力尤為強大。資產(chǎn)階級以撈錢為生活目標,他們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來達到目的,而更多的是用欺詐和暴力進行掠奪。巴爾扎克在《人間喜劇》中,描繪了從拿破侖帝國、復辟王朝到七月王朝這一歷史時期法國社會的不同階級、不同階層、不同職業(yè)、不同的活動場所,使作品成為一個由兩千多個人物構(gòu)成的廣闊的社會畫面,從中可以看出封建主義必然為資本主義所代替的規(guī)律,和資本主義制度的某些弊病。
巴爾扎克在《人間喜劇》中描寫了形形色色具有時代特點的資產(chǎn)者,從他們身上反映出資產(chǎn)階級的發(fā)家史。在這里,有原始的、低級的貯藏商品的高利貸者高布賽克(《高利貸者》,1830),有懂得錢幣作用的葛朗臺老頭(《歐也妮u2022葛朗臺》,1833),以及高級的金融巨頭紐沁根(《紐沁根銀行》,1838)等。他們是資產(chǎn)階級世界的真正主人;他們在國家法律的庇護和社會輿論的支持下,為了滿足自己的貪欲,公開進行掠奪,而在掠奪方式上又各有特點。高布賽克是舊式的剝削者,還沒有學會“最新”的發(fā)財致富之道,他寧愿把商品貯藏在家里,而不敢把它當作資本來增殖;他是以囤積商品的方式來貯藏貨幣的守財駐。葛朗臺老頭的活動范圍則比較廣泛。他是由舊式剝削者向資本主義企業(yè)經(jīng)營過渡的一個精明能干、狡猾詭詐的投機商人。他知道把金錢放到有利可圖的企業(yè)中去,從而積累更多的資金。在他心目中,金錢是人們生活的目的。他非常吝嗇,利用周圍所有的人為他掠奪金錢的目的服務。銀行家紐沁根男爵是交易所中用暴發(fā)戶手段興起的新型資產(chǎn)階級。他的策略是使所有的資本經(jīng)常處于不斷的“運動”中。他利用法律的庇護搞假倒閉,逼得幾千家小存戶陷于破產(chǎn),自己卻撈到百萬黃金。他不像高布賽克和葛朗臺老頭那樣裝窮、吝惜,使自己的財富深藏不露,而是窮奢極欲,用各種方法炫耀自己的財富。他身上表現(xiàn)了享樂、黃金和鮮血混在一起的特點。他是七月王朝時期法國金融資產(chǎn)階級的典型人物。
巴爾扎克在《人間喜劇》中刻畫了資產(chǎn)階級個人野心家的形象,如拉法埃爾u2022德u2022瓦侖丹(《驢皮記》,1831)、拉斯蒂涅(《高老頭》,1834;《紐沁根銀行》;《不自知的喜劇演員》,1846)、呂西安u2022呂龐潑萊(《幻滅》,1837-1843;《娼妓榮辱記》1838-1847)和伏脫冷(《高老頭》、《幻滅》、《娼妓榮辱記》)等。除了伏脫冷以外,他們當初走進社會時,都想通過“正當?shù)摹蓖緩綄ふ覀人出路,后來由于沾染了上層社會的惡習,一個個弄得道德墮落。瓦侖丹從外省來到巴黎,幻想得到學者的光榮,刻苦自勵,自從認識貴婦人馥多拉以后,他便使用一切手段去追求金錢。拉斯蒂涅是一個獲得成功的野心家。他從對巴黎社會的接觸和觀察中找到成功的秘訣,苦役逃犯伏脫冷是他的引路人。拉斯蒂涅雖說有時不免懷疑和懊悔,但最后還是走上邪路,成為寡廉鮮恥的流氓政客,金融資產(chǎn)階級的代理人。呂西安u2022呂寵潑萊是一個有才能的青年詩人,他從外省來到巴黎,渴望找到出人頭地的捷徑。新聞記者羅斯多告訴了他當前文壇的內(nèi)幕,他便出賣自己的才能,做一個不擇手段的文藝評論家。但是為了獲得成功,他必須干更多的罪惡勾當。曾經(jīng)作過拉斯蒂涅的引路人的伏脫冷,在這里又為呂龐潑萊策劃陰謀,用逼死呂龐潑萊的情婦的辦法,企圖使呂龐潑萊獲得百萬家財。伏脫冷還犯了其他謀殺罪行,而呂龐潑萊則以同謀犯的嫌疑被捕,死在獄中。伏脫冷是資產(chǎn)階級個人野心最突出的典型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了個人野心的一切罪惡;他以憤世嫉俗的面貌出現(xiàn),猛烈攻擊資產(chǎn)階級的道德和法律,實際上卻在傳播這種道德和法律。拉斯蒂涅和呂龐潑萊便是在他指引下的兩個利欲熏心的青年,一個爬進了統(tǒng)治集團,一個死于牢獄。
巴爾扎克在《人間喜劇》中描寫了資產(chǎn)階級家庭的悲劇。在金錢原則的統(tǒng)治下,家庭成為人們互相欺騙掠奪的場所。做女兒的耗盡父親的財產(chǎn),然后把父親像一只擠干了的檸檬似的丟掉(《高老頭》)。做父親的為了金錢,逼死自己的妻子,又葬送了女兒的一生(《歐也妮u2022葛朗臺》)。做母親的企圖霸占自己丈夫的遺囑,以便剝奪兒女的財產(chǎn)(《高利貸者》)。做妻子的宣布丈夫為白癡,要求執(zhí)管他的產(chǎn)業(yè)(《禁治產(chǎn)》,1836),或者干脆翻臉不認自己的丈夫(《夏倍上!,1832)。為了私心,不惜用卑劣的手段,損害親人的幸福(《貝姨》,1847),或?qū)ΩF親戚任意侮辱,一旦窮親戚變富,就狠心把他殺害,奪取他的財產(chǎn)(《邦斯舅舅》,1846)。
作為歷史殘余勢力的封建貴族,在《人間喜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刻畫這些形象時,巴爾扎克常常表現(xiàn)出對貴族階級的深切同情。例如在《高老頭》中,他用感嘆的筆調(diào)描寫鮑賽昂子爵夫人的愛情悲劇,百般美化她的貴族氣節(jié),用希臘女神和羅馬斗士來形容她被迫告別巴黎時的神態(tài);又如在《禁治產(chǎn)》中稱德u2022埃斯巴爾侯爵為超凡入圣的貴族,因為他保持了清廉正直的家風;又如在《幽谷百合》(1835)中,對于莫爾梭夫夫人用祈禱來驅(qū)除邪念、克制情欲,也是贊揚備至,認為在莫爾梭夫夫人和她對青年貴族菲里克斯的愛情之間那場不為人知的搏斗,幾乎和史冊上著名的戰(zhàn)役同樣偉大。但是在不少場合,巴爾扎克對封建貴族的諷刺和嘲弄卻也極其尖刻辛辣。德u2022法羅阿騎士(《老處女》,1836)是一個狡猾的貴族,他自視甚高,目空一切,但他在婚姻競爭中,卻被強悍的自由黨人杜u2022布斯吉耶弄得狼狽不堪。德u2022愛斯格里雍侯爵(《古物陳列室》,1836-1838)是宗法社會“忠誠”、“堅強”和“高貴”等的化身,然而他這些“品德”解決不了實際生活中的任何問題,甚至也不能保證自己的家庭中不出敗壞家風的子弟。他的兒子維克多里延因偽造支票而受到銀行家杜u2022克羅阿茲的控告,后來只是由于按杜u2022克羅阿茲的意志行事,放下貴族架子去做銀行家的侄女婿,才免于破產(chǎn),保全了名譽。在巴爾扎克筆下,愛斯格里雍侯爵是一個失去時代意義、只配進“古物陳列室”的玩藝兒,而他的兒子則是在資產(chǎn)階級金錢關系中腐化墮落的花花公子。
巴爾扎克也是拿破侖的熱烈崇拜者。拿破侖的形象在《人間喜劇》中得到多次反映,如在《鄉(xiāng)村醫(yī)生》(1833)、《一樁神秘案件》(1841)、《三十歲的女人》(1831-1842)、《夏倍上校》等作品里。同時,作者也著力描寫了和拿破侖相聯(lián)系的帝國時代軍官的形象。
在《人間喜劇》中,巴爾扎克以贊賞的心情描述共和主義的英雄人物。例如在作者筆下,《幻滅》中的米希爾u2022克雷斯蒂安是一個具有丹東和圣鞠斯特氣魄的政治家。他提倡歐洲聯(lián)邦制,對歐洲貴族階級威脅很大。1831年巴黎共和黨人起義時,他和一個普通士兵一樣,在戰(zhàn)斗中英勇地死去。他的犧牲引起所有認識他的人們的深切哀悼,人們經(jīng)常懷念他。又如《農(nóng)民》(1844)中的尼茲龍,是一個農(nóng)民出身的共和主義老戰(zhàn)士,“堅強得像鋼鐵,純潔得像黃金!彼艞壦诖蟾锩袘玫呢敭a(chǎn),甘愿過貧苦的生活,曾把獨子送到前方去參加保衛(wèi)祖國的戰(zhàn)爭。因為他憎恨有錢的人,他特別受到農(nóng)民的愛戴。
日益得勢的資本主義侵入農(nóng)村后所產(chǎn)生的變化,在《農(nóng)民》中得到深刻的反映!掇r(nóng)民》描寫的是貴族大莊園土地所有制和資產(chǎn)階級小土地所有制的沖突,而農(nóng)民處在這兩種社會力量中間,就像“蟲子夾在錘子和鐵砧之間一樣”。代表資產(chǎn)階級利益的高利貸商人高貝丹和里谷戰(zhàn)勝了代表貴族大地主利益的蒙戈奈將軍,但是被高利貸商人和富農(nóng)吸引到這場殘酷斗爭中來的農(nóng)民卻毫無所得,他們只不過陷入一種新的奴役,遇到了更狠毒的主人。巴爾扎克在這里描寫了資產(chǎn)階級革命后農(nóng)村在地主和資產(chǎn)階級雙重剝削下的貧困狀況、農(nóng)民對剝削者的強烈憎恨,以及農(nóng)民由當時的經(jīng)濟地位所決定的對高利貸商人的依賴關系。
在《人間喜劇》中,巴爾扎克以同情的態(tài)度描寫了勞動群眾的貧苦生活。在敘述里昂紡織工人起義時,他指出這次起義的正義性和社會原因:“定貨停止的時候,工人因饑餓而死亡;即便是在有工可做的時候,他幾乎是半死半活地度日。任何一個苦役犯也比他們幸福!(《紐沁根銀行》)
個人作品
主要側(cè)重 | 作品名稱(寫作時間) | |||
風俗研究 | 私人生活場景 | 《婦女研究》(1830年) | 《錢袋》(1832年) | 《高老頭》(1834年) |
《家庭的和睦》(1830年) | 《貓打球商店》(1830年) | 《夏倍上!罚1832年) | ||
《三十歲的女人》(1831年~1834年) | 《入世之初》(1842年) | 《邦斯舅舅》(1847年) | ||
《貝姨》(1846年) | 《被拋棄的女人》 | 《無神論者的彌撒》(1836年) | ||
《禁治產(chǎn)》(1839年) | 《結(jié)婚契約》(1835年) | 《續(xù)婦女研究》(1831年) | ||
《兩個新嫁娘》(1842年) | ||||
外省生活場景 | 《歐也妮·葛朗臺》(1833年) | 《幽谷百合》(1835年) | 《幻滅》(1837年~1843年) | |
《古物陳列室》(1838年) | 《于絮爾·彌羅!罚1841年) | 《獨身者故事》 | ||
《比哀蘭特》 | 《巴黎人在外省》 | 《大名鼎鼎的戈迪薩爾》 | ||
《老處女》 | ||||
巴黎生活場景 | 《費拉居斯》(1833年) | 《德·朗熱公爵夫人》 | 《金目少女》(1834年) | |
《薩拉金》 | 《紐沁根銀行》(1838年) | 《塞沙·皮羅多興衰記》(1837年) | ||
《法基諾·加奈》 | 《卡迪央王妃的秘密》 | 《娼妓的奢華與窮困》(1838年) | ||
《這些姑娘是怎樣的愛的》 | 《伏脫冷最后的化身》 | 《流浪的王子》 | ||
《実業(yè)家》 | 《不自知的喜劇演員》 | 《小有產(chǎn)者》 | ||
《現(xiàn)代史內(nèi)幕》 | ||||
政治生活場景 | 《恐怖時代的一挿話》 | 《茲·馬爾卡》(1840年) | 《一樁無頭公案》(1841年) | |
《阿爾西的議員》(1847年) | ||||
軍隊生活場景 | 《舒昂黨的人們》(1829年) | 《阿爾西的議員》(1847年) | ||
鄉(xiāng)村生活場景 | 《鄉(xiāng)村醫(yī)生》(1833年) | 《村里的神棍》(1839年) | 《農(nóng)民》(1844年) | |
《谷間的百合》 | ||||
哲理研究 | 《驢皮記》(1831年) | 《紅房子旅館》(1831年) | 《長壽藥水》(1830年) | |
《對于絕對的探索》(1834年) | 《無人知道的杰作》(1832年) | 《改邪歸正的梅莫特》(1835年) | ||
《劊子手》 | 《徴募兵》 | 《海濱的悲劇》 | ||
《戈爾涅里烏斯老板》 | 《加爾文主義的殉教者》 | 《路行瑞爾的自白》 | ||
《兩個理想》 | 《流亡者》 | 《路易·朗貝爾》 | ||
《塞拉菲達》 | ||||
分析研究 | 《婚姻生理學》(1828年) | 《夫唱婦隨》 |
作品風格
塑造形象
從當代風俗史家的角度出發(fā),巴爾扎克在《人間喜劇》中描寫了十九世紀前半期法國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交替的歷史時期,《人間喜劇》被稱為“法國社會的百科全書”。這個時期的特征,是金錢逐漸代替了貴族頭銜。1830年革命以后,金錢統(tǒng)治的威力尤為強大。資產(chǎn)階級以撈錢為生活目標,他們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來達到目的,而更多的是用欺詐和暴力進行掠奪。巴爾扎克在《人間喜劇》中,描繪了從拿破侖帝國、復辟王朝到七月王朝這一歷史時期法國社會的不同階級、不同階層、不同職業(yè)、不同的活動場所,使作品成為一個由兩千多個人物構(gòu)成的廣闊的社會畫面,從中可以看出封建主義必然為資本主義所代替的規(guī)律,和資本主義制度的某些弊病。
英雄人物
巴爾扎克也是拿破侖的熱烈崇拜者。拿破侖的形象在《人間喜劇》中得到多次反映,如在《鄉(xiāng)村醫(yī)生》(1833)、《一樁神秘案件》(1841)、《三十歲的女人》(1831-1842)、《夏倍上!返茸髌防。同時,作者也著力描寫了和拿破侖相聯(lián)系的帝國時代軍官的形象。
在《人間喜劇》中,巴爾扎克以贊賞的心情描述共和主義的英雄人物。例如在作者筆下,《幻滅》中的米希爾·克雷斯蒂安是一個具有丹東和圣鞠斯特氣魄的政治家。他提倡歐洲聯(lián)邦制,對歐洲貴族階級威脅很大。1831年巴黎共和黨人起義時,他和一個普通士兵一樣,在戰(zhàn)斗中英勇地死去。他的犧牲引起所有認識他的人們的深切哀悼,人們經(jīng)常懷念他。又如《農(nóng)民》(1844)中的尼茲龍,是一個農(nóng)民出身的共和主義老戰(zhàn)士,“堅強得像鋼鐵,純潔得像黃金!彼艞壦诖蟾锩袘玫呢敭a(chǎn),甘愿過貧苦的生活,曾把獨子送到前方去參加保衛(wèi)祖國的戰(zhàn)爭。因為他憎恨有錢的人,他特別受到農(nóng)民的愛戴。
折射社會
日益得勢的資本主義侵入農(nóng)村后所產(chǎn)生的變化,在《農(nóng)民》中得到深刻的反映。《農(nóng)民》描寫的是貴族大莊園土地所有制和資產(chǎn)階級小土地所有制的沖突,而農(nóng)民處在這兩種社會力量中間,就像“蟲子夾在錘子和鐵砧之間一樣”。代表資產(chǎn)階級利益的高利貸商人高貝丹和里谷戰(zhàn)勝了代表貴族大地主利益的蒙戈奈將軍,但是被高利貸商人和富農(nóng)吸引到這場殘酷斗爭中來的農(nóng)民卻毫無所得,他們只不過陷入一種新的奴役,遇到了更狠毒的主人。巴爾扎克在這里描寫了資產(chǎn)階級革命后農(nóng)村在地主和資產(chǎn)階級雙重剝削下的貧困狀況、農(nóng)民對剝削者的強烈憎恨,以及農(nóng)民由當時的經(jīng)濟地位所決定的對高利貸商人的依賴關系。
在《人間喜劇》中,巴爾扎克以同情的態(tài)度描寫了勞動群眾的貧苦生活。在敘述里昂紡織工人起義時,他指出這次起義的正義性和社會原因:“定貨停止的時候,工人因饑餓而死亡;即便是在有工可做的時候,他幾乎是半死半活地度日。任何一個苦役犯也比他們幸福!保ā都~沁根銀行》)
巴爾扎克力圖在《人間喜劇》中概括十九世紀前半期法國資本主義社會的全貌,把小說寫成一部法國資本主義社會的風俗史,但是其中沒有包括“工人生活場景”;三、四十年代資產(chǎn)階級和無產(chǎn)階級之間的矛盾,在《人間喜劇》中只是得到零星的、間接的反映。巴爾扎克寫了農(nóng)民的貧困生活和悲慘命運,但他對農(nóng)民暴動始終采取否定態(tài)度,把農(nóng)民反抗貴族的斗爭說成是殘忍的、野蠻的報復行為(《農(nóng)民》)。他贊揚共和主義英雄,歌頌拿破侖的功績,但他對封建貴族的同情也是顯而易見的。他這種復雜的政治態(tài)度和思想傾向,正是他那自由化的貴族;庶h立場的反映,這里既有封建主義因素,又有資本主義因素。
巴爾扎克著重描敘了物質(zhì)環(huán)境,如住宅、住宅的周圍、城市、街道以及室內(nèi)裝潢和日常生活用具等。對什么樣的人就安排什么樣的環(huán)境。浪漫派作家通過大自然描寫來抒發(fā)人物的內(nèi)心感受,巴爾扎克則借助于物質(zhì)環(huán)境的描寫來刻畫人物性格(但有時也不免失之煩瑣),這是巴爾扎克一個獨創(chuàng)的手法。他把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他的作品暴露了資本主義世界的膿瘡潰瘍,指出資產(chǎn)階級如何仇視人類感情和才能的正常發(fā)展,使人們陷于良心泯滅、道德墮落的境地。一部《人間喜劇》事實上就是一部對資產(chǎn)階級社會的控訴書。
人物模式
莎士比亞悲劇影響
巴爾扎克描寫的情欲人物與莎士比亞的激情人物相似。他們都擅長描繪各種激情。在莎士比亞筆下,他的著名典型具有偏執(zhí)狂式的激情,哈姆雷特的復仇心理,麥克白的野心,奧瑟羅的嫉妒,李爾王的父愛,伊阿古的陰險,苔絲狄蒙娜的溫順,麥克白夫人的兇殘,理查三世的殘暴,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專情,安東尼的貪色,等等,這些激情在人物身上超過和壓倒了其它感情,造成種種損害和痛苦,他們是人性原發(fā)感情的爆發(fā),具有強大的原始力量,把人物引向毀滅自己或損害別人的悲劇結(jié)局,讀來撼人心魄。
莫里哀喜劇人物影響
莫里哀筆下的人物,都是單一性格,作者采取了喜劇的夸張手法來刻畫人物身上某種單一的吝嗇、虛偽、盲從、虛榮等情欲,以此表現(xiàn)社會的眾生相和丑惡面。用莫里哀自己的話說就是,暴露本世紀人的缺點,莫里哀所寫的人物沒有一個不會在街上遇到。巴爾扎克深受其影響。
但丁《神曲· 地獄篇》影響
但丁《神曲》描寫了人類的種種情欲泛濫給人類帶來的苦難,人類因經(jīng)受不了情欲的誘惑而遭受苦難,在痛苦與迷惘中掙扎,在地獄與煉獄里遭受懲罰和經(jīng)受考驗。帶給人類災難的是人類自身性格的弱點和人類的種種欲望。 巴爾扎克說過:“但丁的天堂,這種理想的崇高表現(xiàn),這種永恒的蔚藍色彩,在心靈中并不存在,向生活的各種事物去索取它,這種欲望任何時候都是違反自然的!卑蜖栐朔穸巳碎g有但丁的“天堂”,而認為“地獄”的存在才是自然的。
人物再現(xiàn)手法
人物再現(xiàn)手法是巴爾扎克人物塑造的一大特色。
人物再現(xiàn)有多種形式:一是小說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反復出現(xiàn),一些重要人物往往出現(xiàn)過二三十次,在多部小說中反映他們的不同經(jīng)歷,最后構(gòu)成這個人物的完整形象。這是一種主要的再現(xiàn)手法;二是通過小說人物的敘述,說明小說所發(fā)生的事在社會上屢見不鮮,而這些事例都散見于其他小說之中,作者把人物和事件都一一排列出來;三是并列出同一階層人物的代表,或把小說人物的性格作一對比,而這些人物都是在不同的小說中出現(xiàn)的。
個性典型
巴爾扎克強調(diào)藝術家要創(chuàng)造偉大的典型,通過典型去反映現(xiàn)實,人物要典型化,典型要個性化。
關于如何塑造典型,巴爾扎克指出:“為了塑造一個人物,往往必須掌握幾個類似的人物”;文學采用的也是繪圖的方法,它為了塑造一個美麗的形象,就取這個模特兒的手,取另一個模特兒的腳,取這個的胸,取那個的肩”(《“古物陳列室”、“岡巴拉”初版序言》),對這種“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的作法,使作家筆下的人物從肖像到性格都具有鮮明、突出的特點,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巴爾扎克象素描家一樣,只需寥寥數(shù)筆就能把人物的外形特征勾畫得惟妙惟肖,而且與其內(nèi)在性格相得益彰。在《高老頭》中,重要人物如伏脫冷,次要人物如伏蓋太太,都是這方面成功的例子。在性格塑造上,他既注意把握人物的本質(zhì)特征,又賦予人物鮮明的個性,使形象栩栩如生,面目各異。高老頭的兩個女兒就是既有共同點,又絕不會被混淆的人物。大女兒由于混入了貴族圈,因而高傲、跋扈,二女兒由于還被排擠在上流社會之外,又遭到情人的遺棄、丈夫的虐待,因而陰郁、傷感。同樣敲詐父親的錢財,前者是毫奪,后者是巧取。作為藝術形象,都是共性與個性相結(jié)合的典型。
人物成就
巴爾扎克在法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在他之前,法國小說一直未能完全擺脫故事的格局,題材內(nèi)容和藝術表現(xiàn)力都有一定局限。巴爾扎克拓展了小說的藝術空間,幾乎無限度擴大了文學的題材,讓社會的方方面面,包括那些仿佛與文學的詩情畫意格格不入的東西都能得以描繪。他借鑒了其他文學題材的特點,把戲劇、史詩、繪畫、造型等多種藝術形式融入小說創(chuàng)作中,在西方文學史上第一次如此巨大的豐富了小說的藝術技巧。批評家泰納稱贊他道:“真正使他成為哲學家,而且超乎一切偉大藝術之上的,是把他的所有作品,連合成一部作品,部部作品都是互相連接,同一個人物重復出現(xiàn),而彼此關聯(lián)……從來沒有藝術家聚積了這么多的光輝于其所要描寫的人物,而且從來也沒有這樣的完美……巴爾札克之所以真正偉大,就在他握住了現(xiàn)實,而且握住了全體,他的偉大的系統(tǒng),又把他的繪畫有力地統(tǒng)一起來,忠實而且有趣!
巴爾扎克對現(xiàn)實主義文學最大的貢獻在于他對典型人物形象和社會風俗的細致刻畫,并表達人物性格在社會環(huán)境中的變化和發(fā)展。他以“編年史的方式”描寫逐年描繪上升中的資產(chǎn)階級對貴族社會日甚一日的沖擊。他所創(chuàng)造的人物高老頭、葛朗臺、高布賽克、拉斯蒂涅、呂西安、貝姨、伏托冷等等幾乎已經(jīng)成為文學史不同類型資產(chǎn)階級代表人物的樣板形象,對以后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些人物雖然都很典型,卻并不如狄更斯所塑造的人物一樣僵化,而是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
歷史評價
社會評價
1883年,法國文學家協(xié)會為紀念巴爾扎克對法國文學所作出的豐功偉績,也為感謝他為保護文學創(chuàng)作者的權(quán)利和為促成建立文學家協(xié)會所作出的積極努力,決定出資為他雕刻一尊紀念像。第一位雕刻家未能完成任務于1891年謝世。后來羅丹被選定繼承這一重任。在長達7年的工作中,羅丹多次改變自己的構(gòu)思,最后決定了一種他認為最能表現(xiàn) 。
巴爾扎克特點的神態(tài):翹首天空,發(fā)絲散亂,身體被寬大的睡袍裹住略向后傾。
巴爾扎克是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是一位具有濃厚浪漫情調(diào)的偉大作家,一邊因奢華的生活而負債累累,一邊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創(chuàng)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學巨著。他的生活趣事層出不窮,而作品更被譽為“法國社會的一面鏡子”。在他逝世時,文學大師雨果曾站在法國巴黎的蒙蒙細雨中,面對成千上萬哀悼者慷慨激昂地評價道:“在最偉大的人物中間,巴爾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優(yōu)秀的人物中間,巴爾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巴爾扎克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在世界文學史上樹立起不朽的豐碑。
作家評價
戈蒂耶是第一個站出來熱情地贊揚巴爾扎克的天才。此后喬治·桑、波德萊爾、福樓拜、左拉對他贊譽有加。
人道主義斗士法朗士對文體非?燎,他深情地說:“他是他那個時代的社會的洞察入微的歷史家。他比任何人都善于使我們更好地了解從舊制度向新制度的過度”,特別強調(diào):“從塑造形象和深度來說,沒有人能比得上巴爾扎克!
后來的作家莫洛業(yè)說:“巴爾扎克不僅僅是十九世紀的優(yōu)秀作家,他堪稱最偉大的小說家,這在今天幾乎是一致的看法。”
莫里亞克指出:“《人間喜劇》是神書,是巴爾扎克人物之林的條條大道!
左拉:“幾乎常常是青銅的,大理石的,既做的很多,又很堅固!
泰納《巴爾扎克論》:“金錢問題是他最得意的題目……他的系統(tǒng)化的能力和對人類處的明目張膽的偏愛創(chuàng)作了金錢 和買賣的史詩!
巴爾扎克的創(chuàng)作為小說開辟了一個新天地,使小說獲得了空前的表現(xiàn)力。 他藝術氣魄宏偉,生氣勃勃,和顯示生活一樣豐富多彩,卻比現(xiàn)實更加集中、凝練和強烈。
勃蘭兌說:“巴爾扎克雖是個拙劣的文體家,卻是一個最上流的作家!
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給予巴爾扎克以很高的評價。馬克思認為巴爾扎克是一位“對現(xiàn)實關系具有深刻理解”的著名作家,恩格斯寫道:“不錯,巴爾扎克在政治上是一個正統(tǒng)派;他的偉大的作品是對上流社會必然崩潰的一曲無盡的挽歌;他的全部同情都在注定要滅亡的那個階級方面。但是,盡管如此,當他讓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貴族男女行動的時候,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諷刺是空前辛辣的。而他經(jīng)常毫不掩飾地加以贊賞的人物,卻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對頭,圣瑪麗修道院的共和黨英雄們,這些人在那時(1830-1836)的確是代表人民群眾的。這樣,巴爾扎克就不得不違反自己的階級同情和政治偏見;他看到了他心愛的貴族們滅亡的必然性,從而把他們描寫成不配有更好命運的人;他在當時唯一能找來未來的真正的人的地方看到了這樣的人,——這一切我認為是現(xiàn)實主義的最偉大勝利之一,是老巴爾扎克最重要的特點之一!
恩格斯認為他的輝煌巨著《人間喜劇》是“現(xiàn)實主義的最偉大的勝利”,“給我們提供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xiàn)實主義歷史”,在表現(xiàn)手法上“除了細節(jié)真實外,還更真實地再現(xiàn)了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拔覐倪@里(《人間喜劇》),甚至在經(jīng)濟細節(jié)方面(如革命的動產(chǎn)和不動產(chǎn)的重新分配)所學到的東西,也要比上學時所有職業(yè)的歷史學家、經(jīng)濟學家和統(tǒng)計學家那里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卑蜖栐俗髌返纳羁绦杂纱丝梢。
在葬禮的儀式上,他的朋友維克多·雨果為這位天才獻上了悼詞:“……他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卻非常充實,他的作品比數(shù)不清的日子還要豐富。悲哉!這位力量驚人、從不疲倦的工作者,這位哲學家,這位思想家,這位作家,這位天才,在我們中間經(jīng)歷了所有偉人都不能避免的那種充滿風暴和斗爭的生活。今天,他在平和寧靜之中安息了,F(xiàn)在,他超脫了一切爭吵和仇視。在同一天,他進入了墳墓,但也進入了榮譽境界,他將繼續(xù)在飄浮于我們頭頂?shù)脑茖由厦妫谖覀冏鎳谋娦侵虚g閃耀光芒……”
巴爾扎克在政治上是一個正統(tǒng)派,他的偉大的作品都在注意要滅亡的那個階級方面,但是盡管如此,當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貴族男女行動的時候,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諷刺是空前辛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