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蕭嵩是梁宣帝裔孫。初與陸象先為僚婿。陸象先,相門之子。當時蕭嵩尚未入仕,一看相者說:“陸郎十年內(nèi),位極人臣,然不及蕭郎,一門盡貴,官高多壽!碧凭霸圃,蕭嵩為醴泉尉,當時陸象先已為中書侍郎,他引蕭嵩為監(jiān)察御史,驟遷殿中。
當時的唐玄宗皇帝非常器重蘇顄,準備任他作宰相,對他的禮遇和詢問問題,與其它的大臣都很不一樣;噬厦孛苄袆樱幌胱屪笥业娜酥,一直到了頒詔讓他升任宰相的前一天,等到深夜,才找人寫詔書。
唐開元初年,蕭嵩拜中書舍人,與王丘、齊浣同列,未之異,獨姚崇許其致遠。
相關事件
至唐開元十七年末(己巳年,公元729年),當時唐朝東北邊疆沒有大的戰(zhàn)事,不管是突厥還是渤海,或者是契丹可突于,對于幽州的都沒有絲毫侵犯的意思。也許是他們注意到幽州正在加緊操練兵馬,認為是可能要對他們動手,轉(zhuǎn)入了防御狀態(tài)。當然,小股的流賊劫掠,還是經(jīng)常有的。只是剿滅他們,剛好可以作為安祿山新軍的實戰(zhàn)訓練。蕭嵩當時任兵部尚書引河西節(jié)度史,他將朝廷的重點戰(zhàn)事一直放在西面,余王君廓、張守硅等先后大勝吐蕃,并將對吐蕃的防御作戰(zhàn),轉(zhuǎn)成了進攻作戰(zhàn)。數(shù)次大勝,為大唐王朝謀練出了一大批的精兵強將。
其時唐朝新的三個宰相中,宇文融是經(jīng)濟方面的一把好手,蕭嵩是軍事方面的一把好手,裴光庭前大總管裴行儉的孫子,素來以為人清廉和善于治軍著稱。任命這樣三位攻擊力很強的大臣為宰相,很好的說明了李隆基的馭官之道。
軼事典故
蕭嵩后來為官謹慎之極,有一次,唐玄宗向侍臣詢問說:“外庭是誰值宿?”就命人拿著蠟燭去叫來,到了一看,是中書舍人蕭嵩。唐玄宗就把蘇顄的姓名交給蕭嵩,讓他起草制書。寫完之后,那上面有句詞說:“國之瑰寶”,唐玄宗斟酌了一會,對蕭嵩說“蘇顄是蘇瑰的兒子,我不想使用他父親的名諱,你替我修改一下!碧菩谝蚨屓顺烦鰩つ恢械钠溜L給蕭嵩使用。蕭嵩萬分恐懼,緊張的汗流浹背,久久不能下筆。
唐玄宗以為蕭嵩思考了一段時間,應當是很周詳了,就走到蕭嵩的坐席去看,只改成:“國之珍寶”,別的都沒有更改。蕭嵩退出去之后,唐玄宗把他草寫的紙扔到地上說:“真是徒有其名。”左右的人忍不住失聲笑了出來,唐玄宗聽見,急忙說:“蕭嵩雖然不善長才藝,人臣之貴,是沒有人比得上,剛才說的是戲言。”唐玄宗的默默觀察識別和用心神去看待臣子,都像這樣。
歷史評價
后三遷官職,出任尚書左丞,以兵部尚書節(jié)度河西,以破吐蕃功,入為中書令,遙領河西節(jié)度,終太子太師,終年年八十余歲。有子衡,尚新昌公主。以三品就養(yǎng),時論榮之。詩二首。
舊唐書蕭嵩傳
蕭嵩,貞觀初左仆射、宋國公瑀之曾侄孫。祖鈞,中書舍人,有名于時。嵩美須髯,儀形偉麗。初,娶會稽賀晦女,與吳郡陸象先為僚婿。象先時為洛陽尉,宰相子,門望甚高。嵩尚未入仕,宣州人夏榮稱有相術,謂象先曰:“陸郎十年內(nèi)位極人臣,然不及蕭郎一門盡貴,官位高而有壽!睍r人未之許。
神龍元年,嵩調(diào)補洺州參軍。尋而侍中、扶陽王桓彥范出為洺州刺史,見之推重,待以殊禮。景云元年,為醴泉尉。時陸象先已為中書侍郎,引為監(jiān)察御史。及象先知政事,嵩又驟遷殿中侍御史。開元初,為中書舍人。與崔琳、王丘、齊澣同列,皆以嵩寡學術,未異之,而紫微令姚崇許其致遠,眷之特深。歷宋州刺史,三遷為尚書左丞、兵部侍郎。十五年,涼州刺史、河西節(jié)度王君?恃眾每歲攻擊吐蕃。吐蕃大將悉諾邏恭祿及燭龍莽布支攻陷瓜州城,執(zhí)刺史田元獻及君?父壽,盡取城中軍資及倉糧,仍毀其城而去。又攻玉門軍及常樂縣,縣令賈師順嬰城固守,賊遂引退。無何,君?又為回紇諸部殺之于鞏筆驛,河、隴震駭。玄宗以君?勇將無謀,果及于難,擇堪邊任者,乃以嵩為兵部尚書、河西節(jié)度使,判涼州事。嵩乃請以裴寬、郭虛己、牛仙客在其幕下,又請以建康軍使、左金吾將軍張守珪為瓜州刺史,修筑州城,招輯百姓,令其復業(yè)。又加嵩銀青光祿大夫。時悉諾邏恭祿威名甚振,嵩乃縱反間于吐蕃,言其與中國潛通,贊普遂召而誅之。明年秋,吐蕃大下,悉末明復率眾攻瓜州,守珪出兵擊走之。隴右節(jié)度使、鄯州都督張志亮引兵至青海西南馮波谷,與吐蕃接戰(zhàn),大破之。八月,嵩又遣副將杜賓客率弩手四千人,與吐蕃戰(zhàn)于祁連城下,自晨至暮,散而復合,賊徒大潰,臨陣斬其副將一人,散走山谷,哭聲四合。露布至,玄宗大悅,乃加嵩同中書門下三品,恩顧莫比。十七年,授宇文融、裴光庭宰相,又加嵩兼中書令。自十四年燕國公張說罷中書令后,缺此位四年,而嵩居之。常帶河西節(jié)度,遙領之。加集賢殿學士、知院事,兼修國史,進位金紫光祿大夫。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夫人賀氏入覲拜席,玄宗呼為親家母,禮儀甚盛。尋又進封徐國公。二十一年二月,侍中裴光庭卒。光庭與嵩同位數(shù)年,情頗不協(xié),及是,玄宗遣嵩擇相,嵩以右丞韓休長者,舉之。及休入相,嵩舉事,休峭直,輒不相假,互于玄宗前論曲直,因讓位。玄宗眷嵩厚,乃許嵩授尚書右丞相,令罷相,以休為工部尚書。尋又以嵩子華為給事中。
二十四年,拜太子太師。及幽州節(jié)度使張守珪坐賂遺中官牛仙童,貶為括州刺史,嵩嘗賄仙童,李林甫發(fā)之,貶青州刺史。尋又追拜太子太師,嵩又請老。嵩性好服餌,及罷相,于林園植藥,合煉自適。華時為工部侍郎,衡以主婿三品,嵩皤然就養(yǎng)十余年,家財豐贍,衣冠榮之。天寶八年薨,年八十余,贈開府儀同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