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br] 劉黨(58—?)樂成靖王,東漢明帝子。永平四年(六一)賜號重熹王,十五年(七二)對樂成王。聰慧善史書,喜正文字,與肅宗同年,尤相親重。(《后漢書·孝明八王傳》)[br] 家世[br] 樂成王族的開基祖劉黨(56?—94年),是漢明帝的第四個兒子。公元66年,被賜號重熹王,公元72年被封為樂成王,公元88年就國,定都樂成(今河北獻(xiàn)縣東南),史稱樂成靖王。[br] 劉黨為人聰彗、喜讀史書,并喜?浼。因與漢章帝是同一年出生的異母兄弟,自幼便與章帝很親愛。但劉黨到樂成就國后,驕奢淫逸,為非作歹,曾因殺人罪遭朝廷譴責(zé)。[br] 劉黨在位25年,死后傳位給他的兒子?xùn)|成哀王劉崇。劉崇繼位僅2個月便夭折,改由他的庶弟修侯劉巡承嗣王位,此即樂成釐王。劉巡在位15年去世,他的兒子樂成隱王劉賓繼位。劉賓在位8年,于公元119年去世。劉賓沒有兒子,樂成王國至此滅亡,樂成王族也隨之絕亡。[br] 此后,東漢朝廷又曾先后以濟(jì)北惠王之子劉萇和河間孝王之子劉得過繼為樂成靖王劉黨之后。[br] 漢明帝劉莊共有9個兒子:劉建、劉羨、劉恭、劉黨、劉炟、劉衍、劉暢、劉炳、劉長。除第五子劉炟繼承帝統(tǒng)(為漢章帝)外,其余8個兒子均被封為藩王。其中大兒子千乘王劉建和小兒子濟(jì)陰王劉長死后無子絕嗣,因而漢明帝派下只剩有6支藩王族系傳續(xù)有后。 [br] (注:圖為其父漢明帝劉莊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