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不畏權貴
喬玄年輕時擔任縣里的功曹。當時的豫州刺史周景帶領官屬巡察到梁國,喬玄前往拜見周景,列數(shù)陳相羊昌的罪惡,請求周景任命自己為陳國從事,徹查羊昌的罪行。周景認為他意氣豪邁,同意并派他去了。喬玄上任以后,收捕了羊昌的食客,詳細地核查他的罪行。但羊昌一直被大將軍梁冀優(yōu)待。梁冀為了羊昌派快馬傳文書救他。周景按照梁冀的意思召回喬玄,喬玄只交還文書而自己不出發(fā)(回去匯報),核查羊昌的罪名更加急切。羊昌最后被囚車押解進京,喬玄因此而出名。
剛正不阿
喬玄后來被舉薦為孝廉,任命為洛陽左尉。當時梁不疑為河南尹,喬玄因為公事去拜見梁不疑接受問話,但喬玄恥于被梁不疑所侮辱,于是辭官回鄉(xiāng)。
后來經(jīng)過四次升遷而擔任齊相,因為過失被罰服兵役,服刑完畢后,喬玄被朝廷征辟,出任上谷太守,后改任為漢陽太守。當時上邽縣令皇甫禎犯了貪污罪,喬玄抓捕拷問他并施以拔光頭發(fā)鞭笞的刑罰,皇甫禎死在冀地的集市。一郡的人都感到震驚。
郡人上邽姜岐,恪守信仰隱居不仕,聞名西州。喬玄召他出仕,姜岐托病不答應。喬玄大怒,命令督郵尹益逼迫他來,并說:“姜岐如果不來,馬上就讓他的母親改嫁。”尹益堅持勸止喬玄沒有成功,馬上轉告了姜岐。姜岐堅決躺在床上不起來做事?鹊墓賳T和讀書人也都去勸說喬玄,喬玄才肯罷休。當時的人都拿這件事譏笑他。后來托病免職,又被公車征為司徒長史,后遷任將作大匠。
出鎮(zhèn)邊疆
漢桓帝末年,鮮卑、南匈奴以及高句麗的繼承人伯固等一同叛亂,在邊境一帶搶劫掠奪,四府共同舉薦喬玄為度遼將軍,特賜可以使用黃鉞的權力。喬玄到任,修養(yǎng)兵士,然后監(jiān)督各將領討伐胡虜以及伯固等。將其全部擊潰,任職三年,邊境安定無事。
位極人臣
漢靈帝初期,喬玄入朝任河南尹,轉任少府、大鴻臚。
公元170年(建寧三年),升遷為司空,
公元171年(建寧四年),代許訓為司徒。
喬玄平時與南陽太守陳球有怨仇,當他在三公的位置上的時候,反而推薦陳球擔任廷尉。喬玄因為國家力量薄弱,并且揣度自己的能力沒有用武之地,于是托病上奏,把各種災害歸咎在自己身上。于是被免職。一年多后,任命他為尚書令。
當時太中大夫蓋升曾經(jīng)和靈帝有密切關系,原來擔任南陽太守,貪污好幾億。喬玄上奏罷免蓋升并關押起來,沒收他的財產(chǎn)賄賂所得。靈帝不同意,反而升遷蓋升為侍中。喬玄托病辭職,又任命為光祿大夫。
公元178年(光和元年),升遷為太尉。
公元179年(光和二年),再次因為疾病免職,改任太中大夫,在家中養(yǎng)病。
喬玄的小兒子十歲的時候,獨自外出游玩,突然有三個人拿著棍棒把他劫持了,進入喬玄府里樓閣上,讓喬玄拿錢贖人,喬玄卻不答應。不一會,司隸校尉陽球率領河南尹、洛陽縣令圍住了喬府。陽球等人擔心劫匪殺掉喬玄的兒子,沒有下令追趕劫匪。喬玄大聲說:“犯罪的人沒有人性,我怎么能因為一個兒子的性命而縱容了國家的罪犯!”催促命令追擊。于是攻擊劫匪,喬玄的兒子也死了。
喬玄面見靈帝謝罪,請求靈帝向天下下令:“凡是有劫持人質的,一律格殺,不得拿財寶贖回人質,讓罪犯有利可圖”。于是詔書發(fā)布了這個命令。起初從漢安帝以后,法律漸漸失去效力,京城里面劫持人質的,不管對方是不是富貴官宦人家。從喬玄這次事件以后,就沒有這種事再發(fā)生。
生榮死哀
公元184年(光和六年)五月十日(6月6日),喬玄在洛陽去世,享年七十五歲。靈帝甚為哀痛,遣使吊唁并贈送財物,命以隆重的禮儀安葬他。九月十三日(11月4日),安葬。
當初,曹操地位很低的時候,沒有了解他。曹操曾經(jīng)去拜見喬玄,喬玄見到他感到驚異。對他說:“如今天下將要發(fā)生動亂,能夠安定天下的豈不是你嗎?”曹操因此常感嘆喬玄是他的知己。
公元202年(建安七年),曹操經(jīng)過并前往喬玄的墳墓,感到凄愴并祭祀他。親自撰文說:“原任太尉喬公,品德高尚,仁愛寬容。國家感念您的訓誡,讀書人緬懷您的教誨。您的在天之靈,我們緬懷不止。我從年輕時候,就去過您的府上,那時以頑劣的品質,接受您的會見。您對我褒獎稱贊,就像孔子稱贊自己不如顏淵,李生贊嘆賈復。士為知己者死,我一直記著這句話。又想起我們的誓約:u2018我死之后,你如果經(jīng)從這里經(jīng)過,如果不拿一斗酒一只雞來祭奠我,車馬過去三步以后,你得肚子疼不要怨我。u2019雖然是當時開玩笑的話,如果不是關系密切,怎么會說出來這樣的話?懷念舊事,想起來就感覺凄愴。如今我奉命東征,駐扎在鄉(xiāng)里,向北望著土地,心思在您的陵墓上。所以用薄禮祭奠您,愿您享用!”
公元225年(黃初六年),魏文帝曹丕征吳會師自譙經(jīng)過梁,遣使以太牢禮祀橋玄。
蔡邕撰有《太尉喬玄碑》、《太尉喬玄碑陰》、《中鼎銘》、《東鼎銘》、《西鼎銘》、《黃鉞銘》等傳于后世。
軼事典故
二喬之父
后世盛傳東漢末年的江東美女大喬、小喬為漢太尉喬玄之女,實為誤傳。
誤傳緣由
《三國志·吳書九》中記載,大喬、小喬為“橋公”之女。清代人沈欽韓在《兩漢書疏證》一書中說:“橋公者,太尉橋玄也。漢制為三公者方稱公!鄙驓J韓的意思是,只有官至“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人才能被稱作“公”,因此《三國志·吳書九》中記載的“橋公”必為漢太尉橋玄。沈欽韓的說法被多方引用,幾成定論,但實際是沒有歷史依據(jù)的。
清代末年的盧弼就在其所著的《三國志集解》中指出:“弼按權呼張昭曰張公,時人呼程普為程公,世人呼龐德公為龐公。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見《漢書·賈誼傳》。于公治孝婦獄,郡中大敬重于公,見《漢書·于定國傳》。是皆不必三公始稱公也!笨梢娫诋敃r,并不是只有官至“三公”的人才能被稱作“公”,因此沈欽韓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盧弼在《三國志集解》里還指出:“又按本傳橋公二女為攻皖時所得,據(jù)《寰宇記》,橋公為舒州懷寧人,即漢之廬江郡皖人!逗鬂h書·橋玄傳》玄為梁國睢陽人,兩不相涉。果為玄女則阿瞞方受知于玄,銅雀春深早已如愿相償,伯符、公瑾不得專此國色矣!逗鬂h書》、《三國志》絕無一字及之,沈說之誤無疑矣!边@里再一次論證了沈欽韓的說法有誤。
另外,按《三國志》的記載,孫策、周瑜分別納大、小喬是在攻破皖城之后;是199年的事。而喬玄183年就已去世,死時已有七十五歲,從年齡上來看,也不可能是大、小喬之父。
百折不饒
蔡邕在《太尉喬玄碑》中稱贊喬玄“有百折不撓、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之風!币员扔髌湟庵緢詮,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都毫不動搖退縮。
忽見白光
《搜神記》記載有一則關于喬玄的軼事:喬玄最初任司徒長史時,于五月底時在門中間睡覺。半夜后,看見東面的墻壁很白,像開了門一樣明亮。喬玄于是叫左右的人前來詢問,沒有人看見。喬玄自己起來上前用手摸探,墻壁還是與原來一樣。于是回到床上,又看見了這種現(xiàn)象。他心里感到十分害怕。正好應劭前往看望他,交談之間喬玄就把此事告訴他了。應劭說:“我的同鄉(xiāng)董彥興,是許季山的外孫。善于探索幽深隱微的事理,了解神通變化,即使眭孟、京房也超不過他。但他天性偏狹,認為卜筮是羞恥之事!
不久,董彥興的老師王暢前來,喬玄請他前去迎接。一會兒,王暢就和他一起來了。喬玄態(tài)度謙虛,安排了豐盛的食物,親自到桌邊敬酒。董彥興說:“我怕只是鄉(xiāng)間的儒生,沒有特別的本事。您禮節(jié)周到,說話客氣,這讓我十分不安。我稍稍能辨別吉兇,愿意為您效勞。”喬玄再三謙讓,然后才把此事告訴他。董彥興說:“您府上正有怪事,所以看見白光像開門一樣明亮,但這不會有害處。到六月上旬,雞叫之時,聽到南邊人家哭,就吉利了。到了秋天,您將調往北方任職,郡城的名字中有金字。之后您會位至將軍三公!眴绦f:“像這么怪異的事,挽救家族都來不及,哪里能指望著想都不敢想的事呢。這是你安慰我罷了!痹诹戮湃,太尉楊秉突然去世。七月七日,喬玄升任鉅鹿太守,“鉅”字邊有“金”。后來喬玄又任度遼將軍,官至三公。
生卒年考
關于喬玄的卒年,范曄《后漢書·橋玄傳》放在光和六年(183年)。 而喬玄碑文兩篇,均載其卒年為光和七年(184年)五月,而光和七年黃巾起義爆發(fā),喬玄于五月逝世,大概是因為戰(zhàn)亂的緣故,無法返回家鄉(xiāng)豫州梁國睢陽縣安葬,所以推遲至九月才下葬(最常見的是本月卒,次月葬)。所以應該是《后漢書》有誤。
史書記載
《后漢書·卷五十一·李陳龐陳橋列傳第四十》
《資治通鑒》、《后漢紀》等也有記載。
家族成員
祖先:喬仁,著有《禮記章句》四十九篇,稱為“橋君學”。漢成帝(或作漢平帝)時擔任大鴻臚。
祖父:喬基,曾任廣陵太守。
父親:喬肅,曾任東萊太守。
子嗣:喬羽,官至任城相。
族子:喬瑁,字元偉,漢末東郡太守,參加討董聯(lián)軍,后為劉岱所殺。
墓地介紹
喬玄墓當在其故里睢陽,即今河南商丘。另在安徽潛山縣也有一座喬玄墓。
歷史評價
總評
喬玄性格剛直急躁不顧大體,但他謙虛勤儉、善待下屬,他的子弟族人沒有擔任高官的。他去世的時候,家里沒有產(chǎn)業(yè),喪事不用殯禮,受到時人的稱贊。
評價
蔡邕:“①光祿大夫橋玄,聰達方直...宜為謀主,數(shù)見訪問!薄阿诠夤饬锌,伊漢元公?嗣骺苏,實睿實聰。如淵之浚,如岳之嵩。威壯虓虎,文繁雕龍。撫柔疆垂,戎狄率從。敷教中夏,五教攸通。帝謂我后,朕嘉君功。命君三事,時亮天功。公拜稽首,翼翼惟恭。左右天子,祗厥勛庸。庶績既熙,黎民時雍。上下謐寧,八方和同。否顯伊德,作憲萬邦!薄阿芄载懠,幼有弘姿,剛而不虐,威而不猛,聞仁必行,睹義斯居,文以典術,守以純固!薄阿莸勖鼘④姡瑘(zhí)茲黃鉞。威靈振耀,如火之烈。公之蒞止,群狄斯柔。齊斧罔設,介士斯休!
崔烈等:“赫矣喬父,秉文握武。內為宗干,出為藩輔。在憲彈枉,竟由厥矩。允牧于涼,刈彼裔土。爰能將度遼,亦用齊斧。敷教四畿,旋統(tǒng)京宇。敦茲五服,眾庶是與。膺踐七命,翼我哲圣。登空補袞,陟徒訓敬。尹尉清宸,熙帝之政。終始為貞,典章以定。遺愛在民,皇哀其命。立石刊銘,莫逸斯聽;甓徐`,萬億其盛!
曹操:“故太尉橋公,懿德高軌,泛愛博容。國念明訓,士思令謨。”
范曄《后漢書》:“①龐參躬求賢之禮,故民悅其政;橋玄厲邦君之威,而觽失其情。夫豈力不足歟?將有道在焉。如令其道可忘,則強梁勝矣。語曰:u2018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u2019子貢曰:u2018寧喪千金,不失士心。u2019昔段干木逾墻而避文侯之命,泄柳閉門不納穆公之請。貴必有所屈,賤亦有所申矣!薄阿跇蚬R運,先覺時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