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遵循佛陀慈悲喜舍、普度眾生的教誨,走“人間佛教”道路,以捐助濟困、助殘扶危為使命,帶領全市廣大佛教信徒,扶貧濟困、捐資助學。他們把學習成績好、父母親身體殘疾或離世、家境特別貧困而難以完成學業(yè)的學生作為扶助對象,圓他們的讀書夢。開始,資助的范圍主要是東興市所屬鄉(xiāng)鎮(zhèn)的各小學。1999年春季學期,江平鎮(zhèn)山心小學、馬路鎮(zhèn)墩伍小學17名特困生成為第一批資助對象。后來,他們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全市不少貧困家庭供不起小孩讀書時,觀音寺把資助的范圍擴大到了全市的4個區(qū)縣,而且資助從小學一直負責到高中畢業(yè);資助金額每生每學期200—600元。僅今年秋季學期全市各中小學校就有134名貧困學生獲得了觀音寺的資助,資助金額5萬多元。
幾年來,每到新學期開學,法師都要帶上義工到所資助學生的學校,親自為他們繳納學費,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并激勵他們克服困苦,自立自強,用知識改變命運。一位義工告訴記者,每個學期開學他們都要花上10天左右的時間到全市各所學校去看望這些受助學生,并為他們繳納學費。他們資助的一個學生在南屏鄉(xiāng)最偏遠的汪樂小學,法師依然帶著義工長途跋涉來到南屏鄉(xiāng),然后步行4個鐘頭到學校看望這名受助學生。蓮山法師說:“我們不僅要給予他們經濟上的資助,還要給予他們精神上的鼓勵,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樹立信心勤奮讀書,長大后有所作為。”
。纺陙,觀音寺已向200余名貧困學生提供了捐助,受助個人最高金額達1080元。截止今年春季學期,他們資助的學生中,已有3名學生考上了大學,9名學生升上了防城實驗高中。部分學生畢業(yè)了,他們又資助新的對象。這個學期開學前,法師了解到江平鎮(zhèn)有一對姐妹,年齡不過10歲、8歲,母親已經去世,父親已69歲高齡,家庭生活十分艱難,無力供她們倆讀書。經過實地調查核實后,觀音寺在他們的資助名單里增加了姐妹倆的名字。
在捐資助學的同時,作為防城港市、東興市兩級政協(xié)委員的蓮山法師還提交提案,呼吁各級政府著眼將來,加大教育投資,讓更多的貧困學子上得起學,讀得起書,消除社會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