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因遭楚太子少傅費無忌陷害,自己和父親為楚平王所殺,弟弟伍員被迫出逃吳國,發(fā)誓必傾覆楚國,以報殺親之仇,后成就英名。
生平
伍尚為人重德行,仁孝而慈愛,當楚平王派人召見他們兄弟時,本想逃跑的他,念及或許自己去真的可以救父親,于是含淚與弟弟辭別,終與父親被平王殺害。
經(jīng)歷
“伍舉墓在富村鄉(xiāng),今存石器!蔽樯兄宫F(xiàn)仍在,位于今老河口市付家寨鎮(zhèn)陳家港村委會鐵匠溝村(陳家港原歷屬富村鄉(xiāng)),墓座南向北,長13米,寬10米,高3.5米,墓上仍有石器。陳家港村委會靠近今丹江口市。1986年4月,丹江口市磚瓦廠在陳家港村委會上港村地取土時,曾挖出戰(zhàn)國墓一個,出土銅器、陶器共七十多件文物。根據(jù)戰(zhàn)國墓葬埋的方法應(yīng)是墓群,故在其附近的伍尚墓可見確系戰(zhàn)國古墓
后記
伍尚為人重德行,仁孝而慈愛。
背景
他的祖父叫伍舉,因為侍奉楚莊王時剛直諫諍而顯貴,所以他的后代子孫在楚國很有名氣。
伍尚的父親是伍奢(?-前522)楚國乾溪(今屬安徽利辛)人,春秋后期楚國大夫。楚平王時為太子太傅,楚莊王重臣伍舉之子,伍子胥之父。由于費無忌對太子的陷害,牽連伍奢被捕。費無忌擔心伍奢的兒子伍尚和伍子胥要報仇,于是召他們來,表示來了就放過伍奢,不來就馬上殺了他。伍尚和伍子胥明白去了也只是一同受死,伍尚不忍父親獨自受死,又怕自已報不了仇,被人恥笑,于是前往。伍子胥則逃走,準備報仇,輾轉(zhuǎn)去到吳國,最終成功報仇。
兄弟
他的弟弟是著名的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謀略家。名員(yún),字子胥,春秋時楚國監(jiān)利縣(現(xiàn)湖北省荊州市監(jiān)利縣伍場村附近)人。伍子胥的父親叫伍奢,伍子胥的哥哥叫伍尚。他的祖父叫伍舉,因為侍奉楚莊王時剛直諫諍而顯貴,所以他的后代子孫在楚國很有名氣!段樽玉-奇謀戰(zhàn)圣》稱:伍子胥是姑蘇城的創(chuàng)建者.蘇州至今有紀念伍子胥的城門“胥門”、祭祀的祠堂和墓地并被入祀“500名賢祠”,1988年秋,中國大書法家啟功先生以“古賢至德尊三讓,吳苑雄濤溯伍胥”的對聯(lián)書贈蘇州,蘇州為紀念伍子胥的功績,在第28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會址(現(xiàn)蘇州規(guī)劃展示館)前樹立了雕像和紀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