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襲爵任職
袁喬承襲父親爵位 長合鄉(xiāng)侯,初仕朝廷任佐著作郎,后來時任輔國將軍的桓溫延請袁喬擔任自己的 司馬。后袁喬曾獲任命為 司徒左西屬,但袁喬不上任,后改拜 尚書郎。 建元元年(343年),桓溫任 徐州 刺史,再請袁喬擔任其司馬,并讓袁喬領 廣陵相。
征伐成漢
袁喬后隨桓溫移駐 荊州,遷督沔中諸戍 江夏 隨 義陽三郡軍事、建武將軍、江夏相。 永和二年(346年),桓溫見成漢衰弱,決定要進攻蜀地以建功勛,于是率兵進攻。不過,就在桓溫打算攻伐成漢時,很多人都認為這不可能成功,而袁喬則力勸桓溫攻蜀,提議以精兵一萬,輕軍速進,待敵方發(fā)現(xiàn)時已經(jīng)通過了其賴以為守的天險,得以成功。又認為北方 后趙見晉軍遠征,會認為國內(nèi)會有防備,不會進犯;而且即使進犯,長江沿岸的守軍亦足以拒敵,指出被乘虛襲擊的擔憂其實不足慮。又指昔日 諸葛亮以富饒的 益州抗衡占據(jù)北方的 曹魏,而今成漢據(jù) 長江天險的上游,其實是個隱患,攻克蜀地也是對國家有極大益處的事。桓溫也同意其言,進攻時更命袁喬領二千兵作為前鋒。
次年三月,桓溫率軍至彭模,當時有人建議桓溫兵分兩道進攻,分散敵軍兵力。不過袁喬反對,認為現(xiàn)在孤軍深入,應當集中力量以求一戰(zhàn)而勝,分兵只會令眾心不一,萬一一軍失利就大勢已去。袁喬又建議拋棄廚具,只留三日糧食全軍進攻;笢芈爮模粝氯醣剌w重后就親率主力直指成漢都城 成都。大軍進至成都外的 笮橋時與李勢所領的大軍決戰(zhàn),但前鋒失利,兵眾意欲后退,其時鼓手錯誤擂鼓進兵,袁喬因而乘勢指揮士兵奮戰(zhàn),于是大破敵軍。桓溫因而乘勝直逼成都,并燒其城門,守軍再無斗志,最終李勢亦向桓溫請降。
同年,成漢舊臣 王誓、 鄧定、 王潤及隗文等起兵反晉,各人都坐擁一萬多兵;笢赜H自攻伐鄧定,又命袁喬進攻隗文,雙雙報捷。后 周撫雖殺王誓和王潤,但王誓、隗文勢力未滅,桓溫還是在占領成都后三十日下令班師,劉喬亦隨軍西返。
去世
永和四年(348年),晉廷追論平滅成漢的功勛,袁喬獲進號龍驤將軍,封 湘西伯。不久袁喬就去世,桓溫對此甚感哀傷和惋惜,朝廷亦追贈益州刺史,賜 謚號 簡。
性格特征
袁喬博學而有文才,曾為《 論語》及《 詩經(jīng)》作注。
評論
孫綽:“洮洮清便!薄安恢卟回撈洳,知之者無取其禮。”
家庭
子女
袁方平,嗣子,歷任大司馬掾、義興、瑯邪太守。
孫
袁山松,袁方平子,文學家,官至吳郡太守,孫恩之亂時被殺。
歷史記載
《晉書·卷八十三·袁喬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