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種類有紅茶,綠茶,白茶,黃茶,黑茶等六大類茶,其中茯茶是屬于黑茶中的嬌子堪稱六大茶系之首。全國一千多種茶品中,唯涇陽茯磚茶品中生長繁殖有一種有益曲霉菌——“金花菌”,生物學家現(xiàn)定名為“冠突散囊菌”。它是涇陽茯磚茶的獨特之處,因而形成了涇陽茯磚茶的獨特風格。
涇陽茯茶始于1068年,誕生于中國大地原點-涇陽縣,涇陽茯茶工藝復雜,多達29道工藝,并有三不制之說“離開涇陽水制不了、離開涇陽人制不了、離開涇陽氣候制不了”這三大條件。
基本內容
歷史傳承
古時中國歷朝歷代的統(tǒng)治者們正是看到這一點,利用茶來安邊治邊。從宋時起就有以茶治邊的政策,朝廷設有“茶馬司”以茶易馬,與邊民進行“茶馬交易”,統(tǒng)治邊民,從中獲利。涇陽茯磚茶正是歷史上歷朝各代用于“茶馬交易”的主要茶品。
涇陽位于嶺北,本不植茶,但涇陽位處關中腹地, 涇河下游,自古是三輔名區(qū)、京畿要地,也是南茶北上必經之地。因而,從漢代始涇陽就成了“官引茶”到中原的集散地。官茶到涇,另行檢做,制成茯磚茶后,才沿絲綢之路銷往西北各地乃至中西亞各國,遂形成加工制作輸運中心樞紐。在漫長的集散、加工、制作歲月中,茶商在不經意情況下偶爾發(fā)現(xiàn)加工之茶中長出“金花”(茯茶中的“金黃色星狀斑點”茶商們稱其為“金花”),因“金花菌”在黑毛茶的二次發(fā)酵中生長繁殖、代謝作用,極大地改變和提高了原黑毛茶的品質,從而形成了茯茶獨有的風格。茶商們在此基礎上,不斷探索、總結、完善制作工藝、定型,形成了涇陽獨有的茯磚茶品。據(jù)史料載,茯茶在涇出現(xiàn)是在北宋神宗 熙寧年(1068-1077)左右;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
欲移他地均未成功——涇陽茯茶的獨特魅力
涇陽是歷史上唯一的茯茶加工基地,茯磚茶能在涇陽筑制延續(xù)近千年,自然有其歷史的必然。
據(jù)品級和傳統(tǒng)貿易對象茯茶有分為貢茶、商茶、官茶。
清代,茶葉延續(xù)明代之制,為政府實行專賣的商品,一般人不能隨意販運。產茶地區(qū)生產的茶葉,除少數(shù)優(yōu)質茶葉作為“貢茶”上貢外,還分“商茶”和“官茶”。
“商茶”由茶商向政府請引后,從茶區(qū)運銷各地或輸往國外,茶引一道,準運茶一百斤,每引征銀稅若干。
“官茶”由政府委派官員招茶商領引納課后,從茶區(qū)販運到陜甘等地,交售給官府的茶馬司,然后由茶馬司將茶葉與西北等地少數(shù)民族交易馬匹。
按《明史茶法》所載隆慶年間規(guī)定,每引茶100斤納稅銀0.38兩,外可帶附茶14斤.明代也有官茶、商茶之分。官茶由商人運西北交官換馬。商茶準在國內外自由販運。
正宗傳承
涇陽茯茶,在涇陽縣政府的大力搜救及恢復下得到了及時的復興,同時也被涇陽縣政府定位絲綢之路大戰(zhàn)略的重要舉措,同時國家授予涇陽縣局部為涇陽茯茶的正宗原產地,同時被認定為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正宗傳承要求:涇陽原產地、原料為湖南優(yōu)質大葉種茶做為原料,29道自然發(fā)花工藝,發(fā)花周期最少60-90天,工藝復雜。
發(fā)展歷程
第一,涇陽是周秦漢唐的發(fā)源地,是中華文明的發(fā)源中心;位處關中腹地、 涇河下游,秦時開浚的 鄭國渠。渠口位于涇陽境內的涇河上,引涇水灌溉沃野,物產豐裕、商賈云集、商貿繁榮。
第二,秦漢唐的都城所在古咸陽、古長安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涇陽正處于這個中心區(qū)域。交通便利,信息通暢。自古因秦嶺天塹阻隔,陸路難行,南北貨運主要靠水路運輸,涇河下游水面寬闊,加之縣境內上游有鄭國渠首,船運只能到涇陽碼頭。
第三,涇陽又在 絲綢之路的起點上,恰處于南北地區(qū)的中間地帶,也就成了東西南北貨運的必經之地。
第四、過往茶到涇陽后必須轉水路為陸路。為方便運輸,就必須在涇陽另行加工,壓縮體積。
第五、宋代以后歷代多有以茶治邊的政策,朝廷多設有茶馬司,專門經營用茶來換西北少數(shù)名族的馬匹。朝廷行為也會是促成涇陽發(fā)展成為南來西運茶葉、物資集樞紐的一大因素。
功效價值
涇陽茯磚茶的保健功效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補充膳食營養(yǎng)
茯磚茶營養(yǎng)成分豐富,含有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氨基酸、茶多糖等物質,對主食肉、奶酪,飲食缺少蔬菜、水果的西北地區(qū)居民而言,長期飲用,可補充以上物質,故而有“生命之茶”之說。
2、消食健胃
茯磚茶中的咖啡堿、維生素、氨基酸等有助于人體消化,調節(jié)新陳代謝,特別適合老年人喝。
3、茶多糖降血糖
茶多糖的口感為甜純,存放陳化多年的老黑茶茶品越泡越甜,均與茶多糖含量有關。茶多糖通過抗氧化作用和增強葡萄糖激酶的活性來有效降低血糖。腎上腺素、甲狀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等都可使血糖升高,并加速肝糖原的分解,而能使血糖下降的只有胰島素,所以茶多糖的降血糖作用與其保護和刺激胰島素細胞的分泌活動有關。
4、降血壓
茯磚茶中特有的氨基酸、茶氨酸能通過活化多巴胺酶神經元,起到抑制血壓升高的作用。茶色素具有顯著的抗血衰,促進纖溶,防止血小板黏附聚集,抑制動脈平滑肌細胞增生的作用。
5、茶多糖抗血凝、抗血栓作用
茶多糖在體內、體外均有顯著的抗血凝作用,并減少血小板數(shù),延長血凝從而影響血栓的形成。另外,茶多糖能提高纖維蛋白溶解的活力,由此可見,茶多糖可作用于血栓形成的所有環(huán)節(jié)。茶多糖還具有防輻射、抗腫瘤、抗病毒、降血壓、耐缺氧及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等多種生物學功能。此外,茯茶中的茶多糖、茶多酚具有抗輻射的作用,對長期看電視或操作電腦的人十分有益。
泡飲方法
涇陽茯磚茶呈磚狀,茶身較緊,沖泡前需用專用小刀或鑷子取下適量茶葉碎開備用,具體沖泡方法如下:
1、烹煮法:
選用玻璃煮水器一套,過濾網、公道杯、品茗杯,沖泡先用沸水溫杯燙壺,將預先備好的茯磚茶投入壺中,投茯量一般以茶水比1:20(可視茶原料及個人喜好增減茶量)為宜,沸水潤茶后再再注入冷泉水,煮至沸騰,將茶湯用過濾網瀝入公道杯,再分茶入品茗杯,即可品飲,烹煮過程中茯茶的菌花香彌漫室內,賞心悅目。
2、泡飲法:
即直接沖泡飲用的方法,可以是 飄逸杯、瓷質三才杯,也可用紫砂壺、玻璃壺、瓷壺來沖泡。沖泡時都須經過煮水(水溫至100℃)、溫杯燙壺、投茶(茶水比1:25—30)、潤茶、沖泡12分鐘,(可依茶的老嫩及個人口感愛好縮短或延長)、過濾等步驟,然后再注入品茗杯中,即可嗅聞茯茶特有的菌花香,觀其橙黃明亮的湯色,細品醇和甘爽的滋味了。
3. 調飲法:
在茶杯中加入其它輔助的飲品。用烹煮出來的茶湯,按照個人口感的需求加入一些輔助的飲品如:糖、酥油、奶、鹽等,使茶湯的口感更好,該方法最長用于邊疆少數(shù)民族。
4、悶泡法:
用一般的保溫瓶沖泡。首先將保溫壺用開水燙洗一遍,可以提高壺的溫度,有利于茶色、香、味的浸出,按照1:20的比例投入涇陽茯磚茶,再用沸水注滿,悶泡30分鐘左右,便可以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