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州灰鵝是湖南道州特產之一。道州灰鵝外形美觀,銅腳、鐵嘴、白肚皮、瓦灰背和“二短一圓”,全身羽毛基本為灰顏色,而腹部及頸部腹面為白色,嘴呈黑色,腳桔黃色;腳短,頸短,屁股圓。肥育快,肉質鮮美,肥肝好。2005年,道州灰鵝被湖南省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確認為湖南省優(yōu)質地方鵝種,列入《湖南省畜禽地方品種志》。
簡要介紹
道州灰鵝外形美觀,鐵嘴、銅腳、白肚皮、瓦灰背和“二短一圓”。它的全身羽毛基本為灰顏色,而腹部及頸部腹面為白色,嘴呈黑色,腳桔黃色;頸短,腳短,屁股圓。
道州灰鵝是道縣特產之一,道州灰鵝肥育快,肉質鮮美,肥肝好。
道縣飼養(yǎng)道州灰鵝有400多年的歷史,具有生長快、肉質鮮嫩、適應性廣、效益高等特點,道州灰鵝全身都是寶,鵝肉具有“補陰益氣之功,暖骨開津之效”,鵝肝有抗癌作用,鵝毛是優(yōu)質輕工業(yè)原料,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成為湖南外貿出口活鵝的主要品種,在兩廣及港澳享有盛譽。
灰鵝產地
道州灰鵝產于瀟水中游的道縣,中心產區(qū)為沿瀟水河及其主要支流的道縣蚣壩、清塘、壽雁、梅花、祥霖鋪、白馬渡、營江、萬家莊、上關、東門、富塘等地。并相繼被鄰近的藍山等縣區(qū)及廣西廣東等省區(qū)的鄰近縣市引入飼養(yǎng)。
近幾年來,人們都有用鵝作禮品和食用鵝肉的習慣,特別是永州市南六縣的青年人訂婚、結婚都以鵝為吉祥物,清明祭祖、逢年過節(jié)、紅白酒宴鵝都是必不可少之物。鵝肉已成為永州人民餐桌上的一道特色菜。
灰鵝特征
成年個體重4.5公斤,在粗放飼養(yǎng)條件下,70天左右即可上市。一般母鵝開產日齡為210~240天,種鵝的公、母性比例為1:7~10,母鵝產蛋期為當年9月至翌年2~3月份,經產母鵝的年產蛋量為50~60枚,平均蛋重172.1克,母鵝的就巢性較強,一般產蛋11~15枚即就巢孵化,每個產蛋年就巢3~4次,每窩可抱蛋10~15枚。
道州灰鵝喜在水中覓食、戲水、求偶交配,因此,它能在氣候溫和、地勢平坦、牧草豐富、活水緩流的地方生長良好。成年個體重4-5公斤,在粗放飼養(yǎng)條件下,70天左右即可上市。
道州灰鵝在坐窩時,公鵝總是寸步不離地守在窩邊;母鵝因吃食而離窩時,公鵝便替母鵝坐窩。因此,人們叫它為“夫妻鵝”、“恩愛鵝”。
灰鵝榮譽
2005年,“道州灰鵝”被湖南省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確認為湖南省優(yōu)質地方鵝種,列入《湖南省畜禽地方品種志》。
道州灰鵝曾獲國家對外經濟貿易部頒發(fā)的“道州灰鵝”優(yōu)質產品,“湖南省永州市名牌產品”等殊榮,是湖南省重點保護的17個優(yōu)質地方畜禽品種之一。1983年道州灰鵝榮獲國家對外經濟貿易部的優(yōu)質產品榮譽書。1987年道縣被湖南定為灰鵝出口基地縣。
近年來,道縣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道州灰鵝產業(yè)做大做強,在全縣有河流分布的14個鄉(xiāng)鎮(zhèn)100余村建立了道州灰鵝提純復壯基地,重點抓好以營江曾家村為主的道州灰鵝原種核心群和以蚣壩鎮(zhèn)夏柳、洪家壘,白馬渡鎮(zhèn)苗家洞等鄉(xiāng)鎮(zhèn)為主的道州灰鵝擴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