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炸丸子
做法:豬肉末加入蔥姜末,料酒,雞蛋液,鹽,醬油,黃醬,水淀粉攪拌均勻;花椒稍炒搟末,制成椒鹽;鍋放油燒六成熱,將肉餡擠成個頭均勻的小丸子,入鍋炸至金黃色撈出;用勺將丸子拍松,再入鍋炸,反復炸幾次,至焦脆撈出裝盤,上桌時,隨帶椒鹽味碟供蘸食。
9、白寺狗肉
白寺狗肉、城關老街兔肉。均有二百多年的歷史,肉色老紅,味美可口,深受消費者喜愛。主要是缺乏精美包裝和無菌處理。
8、沈丘千層豆腐
沈丘千層豆腐是河南省周口市沈丘縣的特產(chǎn)。沈丘千層豆腐潔白如玉,吃到口中,淡甜適中,軟似蛋糕,營養(yǎng)價值頗高,又可多樣吃法,是比較普及的大眾菜。
沈丘縣槐店鎮(zhèn)潁河北岸的千層豆腐遠近聞名,其中尤以五代傳人、75歲的李尊賢所做“千層豆腐”別具風味,被視為當?shù)貍鹘y(tǒng)名產(chǎn),深受人們的青睞。
7、呂潭魚香
呂潭魚香是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呂潭鄉(xiāng)的特色美食。呂潭魚香在扶溝頗有盛名,做出的魚,見菜不見魚,清香不油膩,具有滋陰壯陽、溫身祛寒之功效。
呂潭“魚香”早在明朝年間就有了名氣。呂潭在明朝是中州四大名鎮(zhèn)之一,商賈云集,商號林立,運糧河貫通大江南北,就在呂潭古鎮(zhèn)南門里,燈幌之下“長弓魚香”的招牌格外注目,這家店做出的鯉魚,蓋鍋也能香到七里井,吃一回還想下一回,那才是個好。相傳,清乾隆乘舟南巡路過呂潭,水路風寒加之勞頓,身體欠佳,不思飲食,隨從來到呂潭街上,為皇帝選膳食,一股魚香把他引進“長弓魚香”,他先嘗一嘗,味道鮮美好極了,就讓張廚隨他帶食盒送去,乾隆吃后大喜,頓時來了精神,張廚看個真切,那人器宇軒昂,不是凡人,隨生出讓他題字的念頭,乾隆嘗到美味,正在興頭,張廚一求即應,欣然命筆題出“魚香村”三字,后店家得知是萬歲爺?shù)搅,覺得三生有幸,把他所題“魚香村”三字精雕細刻,掛在門額,作為招牌,從此生意更紅火,F(xiàn)呂潭魚香在扶溝頗有盛名,做出的魚,見菜不見魚,清香不油膩,具有滋陰壯陽、溫身祛寒之功效。張俊偉繼承祖上“魚香特色”,在呂潭開一飯館,打出一魚十吃,食客盈門。
6、鹿邑媽糊
鹿邑媽糊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市的特色小吃。鹿邑媽糊以地產(chǎn)黃豆、小米,浸泡膨脹后磨碎為沫,取汁煮成。色白如乳,細膩無渣,滑潤如脂,香甜爽口,不亞乳汁,故名媽(俗指奶水)糊。
鹿邑媽糊為國內(nèi)獨有,是鹿邑地區(qū)以黃豆、小米為原料制作的一種糊類食品。飲時佐以咸面黃豆。飲后碗凈如洗者如上品,如不凈則必有玉米摻入,其味不佳。舊時城內(nèi)以陳家媽糊為上。
5、汴崗大盆雞
汴崗大盆雞是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汴崗鎮(zhèn)的特色美食。大盆雞采用當?shù)赝岭u,加以辣椒、花椒、八角、桂皮、香葉、肉蔻、白芷、丁香等烹制出來,色澤微黃,味美肉嫩,湯汁濃稠,十分可口,來品嘗者絡繹不絕。
扶溝汴崗的大盆雞,歷史久遠,相傳瓦崗寨的李密當年在汴崗住扎時,愛吃雞,常令軍廚做出用大盆盛之一用,因此這道菜就叫大盆雞。李密死后葬于此,這個地方改名殯王崗,這個軍廚就在這個鎮(zhèn)上開飯館為生,以制做大盆雞聞名。現(xiàn)在汴崗街上開大盆雞店的有幾家,大都是軍廚的后代。
4、邱集燒餅
邱集燒餅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市邱集鄉(xiāng)的特產(chǎn)。鹿邑邱集燒餅,上等小麥粉燒制而成,香酥可口,營養(yǎng)豐富,老少皆宜,風味獨特,可謂“豫東一絕”!
邱集鄉(xiāng)位于老子故里鹿邑縣西25公里,南靠311國道,210省道與鄲(城)柘(城)公路穿境而過,永登高速在境內(nèi)亦有入口,北與中州明鎮(zhèn)玄武鎮(zhèn)接壤,西南與試量鎮(zhèn)為鄰,東與趙村鄉(xiāng)接壤。
3、鄲城左家油旋餅
鄲城左家油旋餅
說起左家油旋餅,
慈禧太后曾吃中,
清末時期傳鄲城,
香酥可口一層層。
2、留福紅薯粉皮
留福紅薯粉皮是河南省周口市沈丘縣留福鎮(zhèn)的特產(chǎn)。留福鎮(zhèn)韓廟村加工的粉皮耐煮、口感好、不摻雜任何食品添加劑,是地道的綠色無公害食品。
留福鎮(zhèn)韓廟村利用紅薯加工粉皮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加工粉皮的手藝。由于留福鎮(zhèn)韓廟村加工的粉皮耐煮、口感好、不摻雜任何食品添加劑,是地道的綠色無公害食品,客戶品嘗后屢屢出現(xiàn)“再次買”的好現(xiàn)象。
1、孫店熱豆腐
孫店熱豆腐是河南省周口市項城市孫店鎮(zhèn)的特產(chǎn)。孫店熱豆腐又叫“大羅圈豆腐”,因用羅圈壓制而得名,其特點細嫩爽口、筋道好吃。
孫店人有“一天不吃熱豆腐,渾身上下不舒服”之感,外地人有“吃了孫店熱豆腐,常年留下不想走”的感慨。
據(jù)孫店鎮(zhèn)豆腐制作老藝人解方印講,豆腐是由漢代淮南王劉安發(fā)明,后傳至項城孫店一帶。經(jīng)本地工匠不斷改進,逐步形成“孫店熱豆腐”制作特色,后興盛于南宋時期。相傳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在江淮一帶抗擊金兵,每到一地,受到沿路百姓的熱烈歡迎。一天,岳家軍在轉(zhuǎn)戰(zhàn)陳州途經(jīng)項城孫店一帶,當?shù)乩习傩占娂娔贸鲎詈玫臇|西慰問三軍,豆腐工匠紛紛連夜趕制豆腐,犒勞岳家軍。岳飛吃后,大加贊賞,更是激勵岳家軍奮勇抗敵,連打勝仗,孫店熱豆腐由此遠近聞名。經(jīng)過幾百年的發(fā)展,如今孫店熱豆腐達到了鼎盛時期。
孫店熱豆腐用水考究,這一帶水質(zhì)優(yōu)良,礦物質(zhì)等微量元素含量豐富,是制作豆腐的極好水源。有許多豆腐工匠走出孫店,到外地經(jīng)營熱豆腐,但制作出的豆腐遠不如孫店本地的豆腐好吃。
孫店熱豆腐制作工藝精細,共有揀豆、泡豆、磨豆、慮漿、熬漿、石膏點制、羅圈壓制等幾十道手工工序。揀豆:就是要去除霉豆、殘豆,把品相好、籽粒飽滿的黃豆挑揀出來;泡豆:即用清水泡制黃豆,一般泡制一夜,用水不能用自來水,必須用地下水;磨豆:即把黃豆打碎,磨制成糊狀,要用石磨進行磨制;慮漿:把磨制好的豆?jié){放到細密的濾網(wǎng)上過濾,搖晃成團,主要是去除豆渣,一般搖晃2小時左右為宜;熬漿:把過濾好的豆?jié){加熱熬制10分鐘左右,加入石膏進行點制;羅圈壓制:就是用大羅圈把點制好的豆腐壓制成圓狀。這樣做出的熱豆腐筋道爽滑、細嫩爽口,周莊村豆腐工匠解傳文兄弟倆做出的豆腐用刀切片后,用手甩不斷、不爛,堪稱一絕。
孫店熱豆腐吃法獨特:制出后必須趁熱吃,蘸辣椒當作料,吃起來辛辣爽口,越吃越舒服。
發(fā)展到現(xiàn)在,孫店熱豆腐越來越被世人所喜愛,成為聞名當?shù)氐莫毺匦〕浴H缃癜l(fā)展豆腐加工戶200多家,每天生產(chǎn)豆腐500多個,從業(yè)人員4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