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南京鐘山風景名勝區(qū)
鐘山位于南京城東,自古被譽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有“鐘山龍蟠”之美譽。鐘山于山、水、城、林渾然一體,自然景觀豐富優(yōu)美,文化底蘊博大深厚,中山陵景區(qū)、明孝陵景區(qū)、靈谷景區(qū)等三大核心景區(qū)分布著各類名勝古跡200多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chǎn)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鐘山風景區(qū)榮獲“國家風景名勝區(qū)”、“5A級旅游景區(qū)”等稱號。
11、南京市高淳老街歷史文化景區(qū)
高淳老街位于南京市高淳區(qū)淳溪街道,又稱淳溪老街,是高淳的商業(yè)中心,江蘇省內(nèi)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也是華東地區(qū)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街,被譽為“金陵第二夫子廟”,有“金陵第一古街”之稱。高淳老街自宋朝正式建立街市,至今已有900余年的歷史。老街東西全長80,寬4.5-5.5米不等,因呈“一”字形,又稱一字街。兩旁建筑為磚木結構,合面式店房,上下二層。造型既具皖南徽派風貌,又有鮮明的地方傳統(tǒng)風格。在建筑布局上體現(xiàn)了聚財?shù)乃枷,平面形狀為兜錢狀弧型,寓意將財富收入兜中。
10、南京雞鳴寺
雞鳴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區(qū)雞籠山東麓山阜上,又稱古雞鳴寺,始建于西晉,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譽,是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雞鳴寺歷史可追溯至東吳的棲玄寺,寺址所在為三國時屬吳國后苑之地,300年(西晉永康元年)在此倚山造室,始創(chuàng)道場。東晉以后,此處被辟為廷尉署,至527年(南朝梁普通八年)梁武帝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使這里從此真正成為佛教勝地。
9、南京總統(tǒng)府景區(qū)
南京總統(tǒng)府位于南京市玄武區(qū)長江路292號,是中國近代建筑遺存中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國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遺址,現(xiàn)已辟為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南京總統(tǒng)府建筑群占地面積約為5萬余平方米,既有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江南園林,也有近代西風東漸時期的建筑遺存,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其歷史可追溯到明初的歸德侯府和漢王府,清代被辟為江寧織造署、兩江總督署等,清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為行宮。
8、南京莫愁湖
莫愁湖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qū),是一座有著1500年悠久歷史和豐富人文資源的江南古典名園,為六朝勝跡,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勝”、“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譽。公園面積58.36公頃,其中湖面約33.3公頃,綠地率93.74%,湖面標高4米。莫愁湖在六朝時稱橫塘,在宋、元時即有盛名,明朝定都南京后更是盛極一時。園內(nèi)樓、軒、亭、榭錯列有致,堤岸垂柳,海棠相間,湖水蕩漾,碧波照人。
7、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通稱江東門紀念館,位于南京市建鄴區(qū)水西門大街418號,選址于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遺址及遇難者叢葬地,是中國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國家級抗戰(zhàn)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也是國際公認的二戰(zhàn)期間三大慘案紀念館之一。江東門紀念館是為銘記侵華日軍攻占中國首都南京后制造了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的暴行而籌建,是中國人民承段全民族災難的實證性、遺址型專史紀念館,也是中國唯一一座有關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專史陳列館及國家公祭日主辦地。
6、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區(qū)中山東路321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是中國創(chuàng)建較早的博物館、中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是大型綜合性的國家級博物館、全國綜合性歷史藝術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京博物院擁有各類藏品432768件(套),珍貴文物371032件(套),珍貴文物數(shù)量居中國第二,僅次于故宮博物院,每一品種又自成歷史系列,是數(shù)千年中華文明歷史發(fā)展直接的見證。
5、南京市玄武湖景區(qū)
南京玄武湖風景區(qū)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城中,是紫金山腳下的國家級風景區(qū),江南最大的城內(nèi)公園,被譽為“金陵珠明”與杭州西湖、嘉興南湖并稱“江南三大名湖”。玄武湖方圓近五里,分作五洲(環(huán)洲、櫻洲、菱洲、梁洲、翠洲),洲洲堤橋相通,渾然一體,處處有山有水。環(huán)湖有玄武晨曦、北湖藝坊、玄圃、玄武煙柳、武廟古閘、明城探幽、古閱武臺等眾多景點。南京玄武湖風景區(qū)為風景園林,亦為文化勝地,許多文人騷客都曾在此留下身影詩篇,如蕭統(tǒng)、李煜、韋莊、杜牧、劉禹錫、李商隱、李白、歐陽修、王安石、曹雪芹、郭沫若等。
4、南京雨花臺風景區(qū)
雨花臺風景名勝區(qū)簡稱雨花臺,位于南京中華門外1公里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紀念圣地。雨花臺面積為153.7公頃,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全國風景名勝區(qū)先進集體、全國保護旅游消費者權益示范單位,整個景區(qū)分為烈士陵園區(qū)、名勝古跡區(qū)、雨花石文化區(qū)、雨花茶文化區(qū)、游樂活動區(qū)和生態(tài)密林區(qū)六大塊,這里不僅是旅游勝地,也是南京市民休閑娛樂之所。
3、南京市棲霞山風景名勝區(qū)
棲霞山位于南京市棲霞區(qū),又名攝山,被譽為“金陵第一明秀山”,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棲霞山素有“六朝勝跡”之稱,在清代被列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譽。歷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臨棲霞山,歷史古跡遺址80多處,薈萃了宗教文化、帝王文化、綠色文化、名人明俗文化、地質(zhì)文化、石刻文化、茶文化。千年古剎、佛學“三論宗”祖庭、佛教“四大叢林”之一的古棲霞寺就座落在棲霞山西麓。
2、南京市中山陵園
中山陵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寢,中山陵占地兩千畝,依山而筑,前臨平川,后擁青嶂,氣勢磅礴,平面呈“自由鐘”形。陵寢建筑中軸對稱,從牌坊、墓道、陵門、碑亭到祭堂、墓室平距700米,高差70米,有392級石階和平臺10個,全部用白色花崗巖和鋼筋水泥構筑,覆以藍色玻璃瓦。中山陵2006年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2016年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chǎn)”名錄。
1、南京市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景區(qū)
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位于南京市秦淮區(qū),以夫子廟古建筑群為中心、十里秦淮為軸線、明城墻為紐帶,串聯(lián)起眾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儒家思想與科舉文化、民俗文化等為內(nèi)涵,集自然風光、山水園林、廟宇學堂、街市民居、鄉(xiāng)土人情、美食購物、科普教育、節(jié)慶文化于一體,是南京歷史文化薈萃之地,也是中國著名的開放式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和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搖籃,南京的母親河,歷史上極富盛名。被稱為“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