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昆德拉 - 基本資料
姓名: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
米蘭.昆德拉
性別:男
國籍:捷克斯洛伐克
出生年代:1929年4月1日~
名人職稱:作家
所獲獎項(xiàng):1973年法國梅迪西斯獎,1978年意大利蒙德羅獎,1981年美國“國家獎”,1982年歐洲文學(xué)獎,1985年以色列耶路撒冷國際文學(xué)獎,1986年諾貝爾獎的六位候選人之一。2007年捷克國家文學(xué)獎。
米蘭·昆德拉 - 個人簡介
米蘭·昆德拉1929年4月1日生于捷克第二大城市布爾諾市。父親為鋼琴家、音樂藝術(shù)學(xué)院的教授。童年時代,他便學(xué)過作曲,受過良好的音樂熏陶和教育。少年時代,開始廣泛閱讀世界文藝名著。青年時代,寫過詩和劇本,畫過畫,搞過音樂并從事過電影教學(xué)?傊盟约旱脑捳f, “我曾在藝術(shù)領(lǐng)域里四處摸索,試圖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為詩人登上文壇,出版過《人,一座廣闊的花園》(1953)、《獨(dú)白》(1957)以及《最后一個五月》等詩集。但詩歌創(chuàng)作顯然不是他的長遠(yuǎn)追求。最后,當(dāng)他在30歲左右寫出第一個短篇小說后,他確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從此走上了小說創(chuàng)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獲得巨大成功,連出三版,印數(shù)驚人,每次都在幾天內(nèi)售馨。作者在捷克當(dāng)代文壇上的重要地位從此確定。但好景不長。1968年,蘇聯(lián)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為禁書。昆德拉失去了在電影學(xué)院的職務(wù)。他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難以進(jìn)行。在此情形下,他攜妻子于1975年離開捷克,來到法國。
移居法國后,他很快便成為法國讀者喜愛的外國作家。他的絕大多數(shù)作品,如《笑忘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不朽》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國走紅,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他的小說已被譯成20多種文字,有的
作品集多次再版, 1973年《生活在別處》獲得了法國梅迪西斯獎,1978年《告別圓舞曲》獲得意大利蒙德羅獎,1981年他的全部作品獲美國“國家獎”,次年又獲歐洲文學(xué)獎,1985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問世后,他又獲得了以色列授予的耶路撒冷國際文學(xué)獎,1986年昆德拉成為諾貝爾獎的六位候選人之一。除小說外,昆德拉還出版過三本論述小說藝術(shù)的文集,其中《小說的藝術(shù)》以及《被背叛的遺囑》在世界各地流傳甚廣。
昆德拉善于以反諷手法,用幽默的語調(diào)描繪人類境況。他的作品表面輕松,實(shí)質(zhì)沉重;表面隨意,實(shí)質(zhì)精致;表面通俗,實(shí)質(zhì)深邃而又機(jī)智,充滿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許多國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熱”。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語進(jìn)行創(chuàng)作。但近年來,他開始嘗試用法語寫作,已出版了《慢》和《身份》兩部小說。
米蘭·昆德拉 - 主要作品
小說:《玩笑》(1967)、《好笑的愛》(1969)、《生活在別處》(1973)、《告別圓舞曲》(1976)、
《笑忘錄》(1979)、《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1984)、《不朽》(1990)、《慢》(1995)、《身份》(1997)、《無知》(2000)文論:《小說的藝術(shù)》(1960)、《被背叛的遺囑》(1993)、《帷幕》(2005)
劇本:《雅克和他的主人》(1981)
其他:《小說的藝術(shù)》、《埃施的可能性》、《超越于因果關(guān)系之上》、《多元?dú)v史主義》、《可能性》、《現(xiàn)代主義》
米蘭·昆德拉 - 走進(jìn)中國
米蘭·昆德拉的名字最早登陸中國是在1977年3月仵從巨先生的命名為“叩問存在,米蘭·昆德拉的世界” 評論米蘭·昆德拉的集子中,可惜這次僅是浮光掠影的提及。1985年,以狐貍自詡的文化名人李歐梵先生在國內(nèi)發(fā)文,向仍然處于荒蕪狀態(tài)的漢語文學(xué)界熱情推介了馬爾克斯和米蘭.昆德拉兩位世界級小說大師。其后兩年,韓少功譯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景凱旋譯出《為了告別的聚會》,這兩本著作的引進(jìn)可以視為昆德拉在中國的正式亮相。接下來的十多年,盡管中國知識界一直沉浮不定,但昆德拉的熱流,卻從未停止對國人貧乏心靈的沖蕩與侵襲。
2002年5月,上海譯文出版社終于一舉購得昆德拉13部作品在中國大陸的中文版權(quán)對于此次引進(jìn),上海譯文出版社自然也是下足了力氣。這次翻譯用的原書,全部都是從昆德拉家里拿出來,由他親自指定的法文“定本”,包括《玩笑》、《好笑的愛》、《生活在別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等。《被背叛的遺囑》等樣書有昆德拉的最新手寫修訂,比法國版更新。內(nèi)容上也補(bǔ)齊了以往中譯本不恰當(dāng)?shù)膭h節(jié),可以稱得上是名副其實(shí)的“全譯本”。出版社選擇的譯者都是我國最具聲望的法國文學(xué)專家、教授和翻譯家。其中的法國文學(xué)博士董強(qiáng)還曾聽過昆德拉的課,是昆德拉的“中國弟子”。出版社還聘請?jiān)鵀椤叭?lián)”版《錢鍾書集》和《陳寅恪集》作設(shè)計(jì)的香港資深設(shè)計(jì)師陸智昌為該書設(shè)計(jì)封面。甚至在定稿過程中,連所有譯本的封面和字體都需經(jīng)過昆德拉首肯。經(jīng)過兩年多的苦心翻譯,2004年夏天《身份》與《無知》成功出版,13部作品同時列于暢銷書架,氣勢壯觀到讓昆德拉本人都無比驚諤。
米蘭·昆德拉 - 經(jīng)典語錄
1.一切罪惡在事先已被原諒,一切也就卑鄙地許可了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序言
2. 我們常常痛感生活的艱辛與沉重,無數(shù)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種重壓下的扭曲與變形,“平凡”一時間成了人們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們卻在不經(jīng)意間遺漏了另外一種恐懼——沒有期待、無需付出的平靜,其實(shí)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與精神。——《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3.為什么上帝看到思考的人會笑?那是因?yàn)槿嗽谒伎迹瑓s又抓不住真理。因?yàn)槿嗽剿伎,一個人的思想就越跟另一個人的思想相隔萬里。——《小說的藝術(shù)》
4.來,讓我們穿上最美麗的衣服走在街頭,爽朗地高聲大笑,讓所有人的目光注視著我們,讓我們真的叫他們忌妒。來,讓我們轟轟烈烈地經(jīng)歷一次愛情,甜蜜熱切地在綠草地上擁抱,讓我們的手指互相纏繞心靈互相撫慰,讓我們真的叫他們忌妒!渡钤趧e處》
5.寫作癖在政客、出租車司機(jī)、產(chǎn)婦、情婦、殺人犯、小偷、妓女、警察局長、醫(yī)生以及病人中的不可避免的泛濫,在我看來,無非表明著每個人毫無例外都具有作家的潛質(zhì),乃整個人類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走到大街上,大聲喊:我們都是作家!——《笑忘錄》
6.這是因?yàn)椋總人都無法忍受自己遲早會消亡,消亡到一個冷漠的世界里,默默無聞,無聲無臭。因此,只要還來得及,他就要把自己變成有詞語組成的他自己的世界!缎ν洝
7.速度是出神的形式,這是技術(shù)革命送給人的禮物。跑步的人跟摩托車手相反,身上總有自己存在,總是不得不想到腳上老繭和喘氣;當(dāng)他跑步時,他感到自己的體重、年紀(jì),就比任何時候都意識到自身與歲月!堵
米蘭·昆德拉 - 在中國最賺錢的外國作家富豪榜
2010年11月15日,在中國最賺錢的外國作家富豪榜出爐,本榜單是2000年至今外國作家在中國大陸地區(qū)的版稅總收入 ,以600萬元的年版稅收入排名第九。
米蘭·昆德拉 - 參考資料
[1] http://www.booktide.com/news/20030918/200309180019.html
[2] http://www.eact.com.cn/blog/html/82/13682-12354.html
[3] http://baike.baidu.com/view/65077.htm
[4] http://blog.readnovel.com/article/htm/tid_437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