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經(jīng)歷
經(jīng)過多部作品的歷練,從《牽手》到《不嫁則已》再到《中國式離婚》,女作家王海鸰用手中的筆記敘了一個又一個普通人的婚姻故事,她真實而又殘酷把婚姻中的種種生存狀態(tài)狠叨叨地揭開來,特別是《中國式離婚》,對于女性不講情面的“可怕”描寫,似乎更能起到振聾發(fā)聵的警示作用。
《牽手》和《中國式離婚》
在《牽手》和《中國式離婚》后,王海鸰再次挑起婚姻這個最新鮮也最陳舊,最溫馨也最慘痛,最豐富也最乏味,最給人安定感也最折磨人的話題。王海鸰延續(xù)了她一向“冷靜而近科殘忍”的手法,再現(xiàn)婚姻硝煙彌漫的生存狀態(tài)。只不過這次在劇集《新結(jié)婚時代》中,對于誰是婚姻的“殺手”,她提出了新的質(zhì)疑。
《新結(jié)婚時代》
王海鸰對《新結(jié)婚時代》這個作品最滿意的地方,在于找到了一個新的突破點,從城鄉(xiāng)差異來寫婚姻,從而給了它一個廣闊的背景,和《牽手》、《中國式離婚》等都不同,小說中,引發(fā)婚姻矛盾的原因不是個性不合、第三者,或者倆人缺乏溝通、相互猜疑,而是無法溝通的城鄉(xiāng)間的鴻溝。從某種意義來說,《新結(jié)婚時代》比《中國式離婚》更沉重。相比“離婚”,“結(jié)婚”并不輕松。
《大校的女兒》
而到了《大校的女兒[6] 》,在某種程度上,解答了《牽手》、《中國式離婚》所審視的問題,女人永遠不能失去自我,才能正確地處理婚姻與感情問題。
《牽手》、《中國式離婚》、《大校的女兒》被并稱“王海鸰探討中國女性情感問題三部曲,而王海鸰則把《大校的女兒》比作經(jīng)典電影《廊橋遺夢》,足見她對這部作品的喜愛。她認為,一個作家的經(jīng)驗是有限的,只有積累到一定的年頭才能達到那種狀態(tài),至少十年吧,才能達到現(xiàn)在的這種從心里自然流出來的狀態(tài)。”
王海鸰一向不太關注別人怎么想,她認為創(chuàng)作是自我的表達。而且,王海鸰覺得這樣的編劇越來越多了。每個編劇都去分析,了解自己,沉下來,把自己的生活寫出來,把人給寫出來。畢竟生活永遠比想象更豐富,關注人是最重要的。
《成長》
《成長》則讓王海鸰達到雌雄同體的境界,這種境界很難得。另一方面,以前的作品譬如《牽手》關注第三者、《新結(jié)婚時代》寫鳳凰男、《中國式離婚》聚焦夫妻信任,都只是生活的橫截面。而《成長》完全不同,它是寫一個飛行員的成長過程,涉及家庭教育觀念、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婆媳糾紛、夫妻矛盾、家庭與事業(yè)的取舍等問題。
《新戀愛時代》
最新都市情感長篇小說《新戀愛時代》是繼《牽手》《中國式離婚》《新結(jié)婚時代》《成長》后,王海鸰首次聚焦80后的奮斗與愛情,全方位闡述當下80后年輕人的愛情觀及人生觀。電視劇《非誠勿擾之新戀愛時代》已于2012年7月拍攝完成,是2012年江蘇衛(wèi)視獨家巨資制作打造的都市情感大戲。借力《非誠勿擾》的人氣,特邀主持人孟非首次觸電客串該劇,影星姚笛、任重、呂良偉擔綱主演。
個人生活
王海鸰自己的生活和婚姻經(jīng)歷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豐富。她的戀愛、婚姻生活前后加起來只有幾個月。16歲就當了小兵的王海鸰直到30多歲才恍然大悟:自己應該戀愛、結(jié)婚了。那個時候,自己也是到處吆喝,親戚朋友也都出手援助,給王海鸰介紹,最高紀錄一周見了5個。
王海鸰一直認為當年自己對離婚那么堅決,是她這輩子作出的最明智的決定之一。但她坦言,相對于那些完美的 婚姻而言,離婚終究是一種失敗,不管因為什么離婚都會有一段肝腸寸斷的心碎日子,這一點她和任何一個女人一樣,何況那時她已懷了孩子,所以那一段日子她過得比較艱難。
在王海鸰近20年的單身生活中,主角只有兒子。王海鸰的兒子一米八的身高,長得挺帥,學習成績在班里屬于中等偏上,酷愛鋼琴,曾經(jīng)在老師的反對聲中,一個人組織了六個學校的歌詠大賽。老師對他的評價是“敢作敢為、直率、陽光、有能力”。
王海鸰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育子經(jīng)驗說出來,她說,作為母親,特別是單親媽媽,事事都得為孩子著想,不能讓孩子去分擔離異的痛楚。她的具體做法是,每到兒童節(jié)和兒子的生日時,都會提醒前夫,給孩子寄點零花錢或者是小禮物什么的,提醒孩子他并沒有失去父愛。
作品影響
從《牽手》到《不嫁則已》再到《中國式離婚》,女作家王海鸰用手中的筆記敘了一個又一個普通人的婚姻故事。
從《中國式離婚》到《大校的女兒》,再到《新結(jié)婚時代》,王海鸰只在情感劇領域里耕耘,王海鸰認為好的電視劇是從生活里長出來的,耕好自己的責任田就夠了。以前,很多電視劇制作者都是盲目的,看到《康熙王朝》不錯,就以為古裝戲大有市場,然后一哄而上。其實,它播得好,不是因為題材,而是因為它寫得好,能從人的角度把戲?qū)懟。當人們逐漸明白了這個道理,不再盲目跟風,不管什么題材,都用心去寫了,多元化時代自然到來。
作品語錄
“女人對男人的這類失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自身:擺不清或死不肯正視自己在對方那里應有的位置!
“人常把婚姻比喻作鞋,別人看著好看,自己穿著舒服,是最好的鞋!
“沒有事業(yè)的男人,女人不愿意要;有事業(yè)的男人,從根本上又不在乎女人!
"男人得意時需要寵著女人,失意時需要靠著女人,一個是“錦上花”,一個是“雪中炭”,前者像女兒,后者似母親,但這女人通常不會是一個人。女人都愿意做前者,但做什么由不得自己,那幾乎是一種天賦,與生俱來的。"
主要作品
小說
《她們的路》
《星期天的尋覓》
《愛你沒商量》
《牽手》
《大校的女兒》
《不嫁則已》
《成長》
《中國式離婚》
話劇
《洗禮》
《送你一支玫瑰花》
《我想跟你說句話》
《沖出強氣流》
電視劇
《愛你沒商量》(與王朔合作)
《媽媽今晚去遠航》
《牽手》
《中國式離婚》
《大校的女兒》
《新結(jié)婚時代》
《成長》
《相伴》主演:張國立 宋丹丹
《新戀愛時代》
電影劇本
《小島》
《走過嚴冬》
評價
王海鸰自己的愛情和婚姻經(jīng)歷很短,但卻寫出那么多打動許多讀者和觀眾的婚戀小說、劇本,這是因為她并沒有把那次短暫的婚史僅僅當作是心頭的痛,也沒有把自己放在受傷者的位置一味地怨天尤人,她一直在反思。對女性,在王海鸰的作品中大多比較客觀的,并沒有一味將女性描寫成受害者或者在立場上偏袒、憐愛。她說,她不想讓女人最后成為怨婦,所以,她認為,批評和棒喝對女性更好。
王海鸰書系—頻繁的家庭糾葛與婚姻背后的剖析,用細膩手筆闡述婚姻困苦而引發(fā)的社會思考。她的作品描寫了當代婚戀小說指南,中國婚姻必讀手冊,少女朦朧的的初戀,大齡女青年的焦慮,面對有婦之夫的誘惑的掙扎,戀愛的幸福,新婚的甜蜜,初為人妻即為繼母的尷尬,養(yǎng)育孩子的艱辛,離婚的苦痛......雖然她出身于軍人家庭并是位現(xiàn)役女軍官,但一個普通女人情感生活中的一切,她都因自身性格的原因而一一經(jīng)歷過了。
獲獎情況
1999年電視劇《牽手》“飛天獎”優(yōu)秀長篇電視劇獎
1999年電視劇《牽手》“飛天獎”優(yōu)秀導演獎 (楊陽)
1999年電視劇《牽手》“飛天獎”優(yōu)秀男演員獎 (吳若甫)
1999年電視劇《牽手》“飛天獎”優(yōu)秀女演員獎 (蔣雯麗)
1999年電視劇《牽手》 獲“金鷹獎”最佳電視劇獎
1999年電視劇《牽手》“金鷹獎”最佳導演獎 (楊陽)
1999年電視劇《牽手》“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 (吳若甫)
1999年電視劇《牽手》“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 (蔣雯麗)
1999年電視劇《牽手》“金鷹獎”最佳男配角獎
1999年電視劇《牽手》“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 (俞飛鴻)
1999年電視劇《牽手》“金鷹獎”最佳攝影獎
2004年電視劇《中國式離婚》獲得“首屆電視劇風云盛典”現(xiàn)代劇最佳女演員
2004年電視劇《中國式離婚》獲得“首屆電視劇風云盛典”現(xiàn)代劇最具潛質(zhì)男演員獎
2004年電視劇《中國式離婚》獲得“首屆電視劇風云盛典”現(xiàn)代劇最具潛質(zhì) 女演員獎
2004年電視劇《中國式離婚》獲得“首屆電視劇風云盛典”現(xiàn)代劇最具潛質(zhì)年度最佳電視劇獎
2004年電視劇《中國式離婚》獲得第5屆大眾電視雙十佳十佳演員(陳道明)
2006年電視劇《新結(jié)婚時代》獲得日本“首屆東京國際電視節(jié)”獲得了“最佳故事片”獎 (郭曉冬)
2006年電視劇《新結(jié)婚時代》 獲得十三屆上海國際電視節(jié)“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劉若英)
2006年電視劇《新結(jié)婚時代》 榮獲第1屆東京國際電視節(jié)最佳電視連續(xù)劇
2006年電視劇《新結(jié)婚時代》 獲得十三屆上海國際電視節(jié)“白玉蘭獎”最佳導演獎(鄢潑)
2013年榮登中國編劇作家富豪榜,引發(fā)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