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曹植

    曹植

    曹植 (192~232),三國時魏國詩人,文學(xué)家。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曹植才華橫溢,曾以《七步詩》聞名天下!

    曹植 - 簡介

    曹植(192~232),三國時魏國詩人,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穎慧,年10歲余,便誦讀詩、文、辭賦數(shù)十萬言,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深得曹操的寵信。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繼魏王位,不久又稱帝。曹植的生活從此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他從一個過著優(yōu)游宴樂生活的貴公子,變成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對象。黃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即魏明帝。曹叡對他仍嚴(yán)加防范和限制,處境并沒有根本好轉(zhuǎn)。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后被封地在陳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謚思,故后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曹植在文學(xué)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鍾嶸在《詩品》中曾說“骨氣齊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zhì)!边_到了風(fēng)骨和文采的完美結(jié)合,成為當(dāng)時詩壇的最杰出的代表。他不幸的身世引起后世文人的認(rèn)同。作為失意文人的典型,其坎坷的命運,使無數(shù)的文人同情。劉勰說“文帝以位尊減才,思王以勢窘益價!

    曹植 - 生平

    曹植為曹操正室卞氏所生第三子,曹丕、曹彰之弟。曹操曾經(jīng)看了曹植寫的文章,驚喜的問他:“汝倩人耶(你請人代寫的吧)?”曹植答道:“言出為論,下筆成文,愿當(dāng)面試,奈何倩人!”。建安十五年(210年)冬天,曹操興建銅雀臺,19歲的曹植作《銅雀臺賦》,曹操大為贊賞,封其為平原侯,并勉勵說:“吾昔為頓丘令,正值二十初度,思當(dāng)時所行,無愧于今。今汝已長成,可不勉哉!”認(rèn)為他“可定大事”,曹操晚年,曹植晉封為臨淄侯,與長兄曹丕爭奪繼承人地位。加之才高,素為曹丕所嫉。

    曹丕即位后不久,曾屢欲殺曹植,被母所阻,方得免;據(jù)說當(dāng)時卞太后已經(jīng)把話講絕了:“你已經(jīng)殺我的任城王(曹彰),再要殺陳留王,我也不想活了!辈茇砸圆苤病白砭沏B,劫脅使者”,將他貶為安鄉(xiāng)侯。魏明帝曹睿即位后,曾有意重召叔父入朝,而曹植甚至也草擬好政略,卻有朝臣警告魏明帝,曹植“素有壯志,一朝得嘗夙愿,恐難為臣”,因此終明帝一朝,曹植猶不得志。太和六年(232年)二月,曹植被轉(zhuǎn)封為陳王,是十一年內(nèi)第三次被迫遷都,同年郁悶而終,年僅四十一歲。

    今中國北部山東省東阿縣城南20公里處的魚山西麓有曹植墓。

    曹植 - 歷史概況

    曹植是三國時杰出文學(xué)家,曹操之子。曹植很有才學(xué),早年被曹操寵愛,幾乎被立為太子,后失寵。但曹操疑其乖巧,而不如曹丕心誠,最終聽信賈詡的建議,立曹丕為嗣。曹操去世后,曹丕繼位,以曹植不來奔喪為由問罪。魏文帝時,他受兄長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曹丕發(fā)兵將曹植捉來,讓其“七步成詩”,繼而又讓其立即成詩,曹植均能做到。曹丕迫于太后的壓力,放過曹植,對其只做貶爵處罰。魏明帝時,曹植多次上書,希望能夠得到任用,但終未能如愿。曹植憂郁而死,時年僅四十一歲。曹植為建安文學(xué)中成就最高者,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畫眉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

    曹植 - 政治

    曹植是最早對司馬家族專權(quán)提出警告的人。他對魏明帝大權(quán)旁落極為恐慌,上表告誡說:“取齊者田族,非呂宗也;分晉者趙、魏,非姬姓也!薄敖穹垂迨瓒愋沼H,臣竊惑焉!钡俏好鞯壅兄厮抉R懿以拒蜀漢北伐軍的挑戰(zhàn),沒有將叔父的忠言放在心上。諸葛亮病逝后,蜀漢威脅不再,魏明帝即開始聲色犬馬,對朝中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未加以整頓,雖然駕崩前,魏明帝曾將曹芳托付于不具實際政治經(jīng)驗的宗族曹爽和久掌軍機的權(quán)臣司馬懿,惟后來司馬懿奪權(quán)時,曹氏宗族早已失去支持皇室的力量。

    曹植 - 文學(xué)

    曹植曾被封陳留王,死后謚號“思”,所以又稱“陳思王”。他的作品百余篇,絕大部分是五言詩,被后人收進《陳思王集》里;其作品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建安文學(xué)的成就和特色。南朝宋謝靈運稱“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植)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算是對曹植最高評價了!对娖贰返淖髡哏妿V亦贊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 ,體被文質(zhì),粲溢今古,卓爾不群。”曹植與王粲、劉楨并稱“曹王”、“曹劉”。南朝蕭綱《與湘東王書》:“遠則揚馬、曹王,近則潘陸、顏謝!

    七步詩
    曹植“七步成詩”的廣為流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見于《三國演義》 ),然而這首詩不見于陳壽的《三國志》,最早見于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文學(xué)》,《世說新語》記載著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學(xué),命曹植在七步之內(nèi)作出一首詩,否則將被處死,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內(nèi)便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此詩是否為曹植所著作,至現(xiàn)今仍有爭議。

    曹植

    曹植 - 主要作品

     《贈白馬王彪》
    《白馬篇》
    《名都篇》
    《美女篇》
    《箜篌引》
    《七哀》
    《洛神賦》
    《七步詩》

    曹植 - 詩歌創(chuàng)作

    詩歌是曹植文學(xué)活動的主要領(lǐng)域。前期與后期內(nèi)容上有很大的差異。前期詩歌可分為兩大類,一類表現(xiàn)他貴介公子的優(yōu)游生活,一類則反映他“生乎亂、長乎軍”的時代感受。前一類作品如《斗雞》、《公宴》、《侍太子坐》等,描寫游樂宴享之事,內(nèi)容比較空虛浮泛。另一類作品有《泰山梁甫行》、《送應(yīng)氏》等!短┥搅焊π小访鑼懥藶I海地區(qū)人民的困苦生活,“劇哉邊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像禽獸,行止依林阻。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從這些樸素而真實的描寫中,可以體味到詩人對下層百姓所懷有的同情!端蛻(yīng)氏》二首,送別好友應(yīng)□,作于建安十六年隨軍西征途經(jīng)洛陽時。詩中除敘述友情外,著重寫了東漢皇都洛陽在戰(zhàn)亂以后“垣墻皆頓擗,荊棘上參天”的殘破荒涼景象以及詩人的內(nèi)心激動,反映了漢末軍閥混戰(zhàn)所造成的社會大破壞,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詩中寫到“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同曹操“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蒿里行》)、王粲“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七哀》之一)等描寫相一致。

    此外,《名都篇》寫京洛少年的“騎射之妙,游騁之樂”,前人以為有譏刺之意,但從內(nèi)容看,當(dāng)是作者生活的自我寫照。他的《白馬篇》則寫“幽并游俠兒”的高強武藝和報國立功的壯志,以“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等句作結(jié),表現(xiàn)了建功立業(yè)的抱負(fù)。詩風(fēng)雄健剛勁,是歷來傳誦的名篇。

    后期詩歌,主要抒發(fā)他在壓制之下時而憤慨時而哀怨的心情,表現(xiàn)他不甘被棄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其代表作有《野田黃雀行》、《贈白馬王彪》、《七哀詩》、《怨歌行》、《鰕鳣篇》、《雜詩》等6首。《野田黃雀行》大約作于曹丕繼位之初,詩中以黃雀上遇鷂鷹、下逢羅網(wǎng),來比喻他的好友丁儀被曹丕所殺。《贈白馬王彪》是一篇力作。詩作于黃初四年,其年五月,諸藩王俱朝京師洛陽,任城王曹彰在洛突然死去,七月諸王還國,曹植與曹彪(白馬王)同路,又被監(jiān)國使者所禁止,詩人“意毒恨之”,憤而成篇,以贈別曹彪,詩分7章,先寫離開洛陽返回封地時途中情狀,又寫對已故曹彰的懷念和對即將分離的曹彪的惜別之情。詩中憤怒斥責(zé)監(jiān)國使者是“鴟梟”、“豺狼”、“蒼蠅”,實際上矛頭指向了曹丕。詩中安慰曹彪不要過于悲傷,“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恩愛茍不虧,在遠分日親”。整篇作品既表現(xiàn)了深沉的悲痛,又不流于悲傷絕望,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镀甙г姟肥褂靡苑驄D比君臣的手法,訴說自己被長時間棄置勿用的愁思!峨s詩》六首,非一時一地之作。除第一、六首(“高臺多悲風(fēng)”,“飛觀百余尺”)外,其余四首大抵是后期作品。其中第二、三、四首,內(nèi)容與《七哀詩》相類,多抒寫時光流逝而自己無所作為的悲哀。第五首(“仆夫早嚴(yán)駕”)則跳出了感嘆個人命運的圈子,把注意力轉(zhuǎn)向國家大事,對當(dāng)時政治形勢表示關(guān)切,并發(fā)出了“愿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的呼聲,顯示了身處逆境而志意不衰的精神狀態(tài)。

    今存曹植比較完整的詩歌有80余首,其中樂府詩體占一半稍多。這表明詩人與他的父親曹操、兄長曹丕一樣,也很重視從漢樂府民歌中汲取創(chuàng)作養(yǎng)料。如《美女篇》對美女的大段描寫,就是借鑒了漢樂府古辭《陌上!穼α_敷的描寫;《白馬篇》“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七哀》“借問嘆者誰?言是宕子妻”等,就是學(xué)習(xí)民歌中常用的問答手法;《五游詠》“披我丹霞衣,襲我素霓裳,……帶我瓊瑤佩,漱我沆瀣漿”,《野田黃雀行》“黃雀得飛飛,飛飛摩蒼天”等,也都是源出于樂府民歌的手法!顿洶遵R王彪》大部分章間的首尾轉(zhuǎn)換,也都使用樂府民歌常用的連章銜接句式。此外,曹植的有些詩句還直接從樂府詩中化出。由于著意吸取了漢樂府民歌的滋養(yǎng),曹植詩歌具有明朗、和諧、清新等特色。

    曹植在詩歌藝術(shù)上有很多創(chuàng)新發(fā)展。特別是在五言詩的創(chuàng)作上貢獻尤大。首先,漢樂府古辭多以敘事為主,至《古詩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發(fā)展了這種趨向,把抒情和敘事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使五言詩既能描寫復(fù)雜的事態(tài)變化。又能表達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豐富了它的藝術(shù)功能!顿洶遵R王彪》就是出色的一例。其次,曹植在詩歌語言的提煉和修飾上,是遠勝于漢樂府古辭及《古詩》的。例如他的《美女篇》,其描寫手法比《陌上!犯庸ぜ(xì),辭藻更加華麗。即使是他的游仙詩,也比漢樂府中的同類作品寫得圓熟,二者相比,工拙不同,是相當(dāng)顯著的。由于刻意提煉的結(jié)果,曹植詩中有不少精采的警句,如“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君子行》,《樂府詩集》作“古辭”)、“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白馬篇》)、“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箜篌引》)等。曹植善于運用民歌傳統(tǒng)的比興手法而又加以創(chuàng)新,詩歌開篇的比興所傳達的某種情緒往往以居高臨下之勢籠罩全詩,一氣貫注。所以,曹植的詩往往一開頭就能給人以強烈的印象,所謂“陳思最工起調(diào)”(沈德潛《古詩源》卷五),正是指此而言。另外,曹植的五言詩還頗留意于文句的整飭和音韻的和諧。如《公宴》中“秋蘭被長坂,朱華冒綠池。潛魚躍清波,好鳥鳴高枝”等句,即已形成初步的對偶句了,有些詩句在音韻上也大致具有平仄相對的形式。

    關(guān)于曹植詩歌總的藝術(shù)風(fēng)格,鐘嶸曾指出其“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zhì)”(《詩品》上),這是比較全面的評價。曹植的詩,一方面感情真摯強烈,筆力雄健,體現(xiàn)了“雅好慷慨”的建安詩風(fēng),另一方面又呈現(xiàn)著色澤豐富,文采斐然的面貌,在這一點上,曹植是度越前人的,在所有建安作家中,也是突出的。所以在中國詩歌史上,他被視為五言詩的一代宗匠,誠如鐘嶸所說的“粲溢今古,卓爾不群”。

    文學(xué)創(chuàng)作

    曹植的賦,今存40余篇,數(shù)量在漢魏作者中為第一。從內(nèi)容來看,大致可分三類。一為紀(jì)事,如《東征賦》 、《登臺賦》、《述行賦》等;二為述志,如《離思賦》、《感節(jié)賦》、《喜霽賦》等;三為詠物,如《寶刀賦》、《迷迭香賦》、《神龜賦》等。后二類數(shù)量更多些。曹植的賦有三個特點,一是取材相當(dāng)廣泛,朝著日;、生活化方向拓展。二是小型化,他似乎一篇大賦也沒有寫過,今存作品全是形制較短的小賦,一般只有幾百字,最長的《洛神賦》也不過千字左右。三是抒情化,無論紀(jì)事或者詠物,他都摒棄了漢賦鋪排堆砌的傳統(tǒng),而是滲透進強烈的主觀情感。

    曹植最出色的賦有《洛神賦》、《鷂雀賦》、《蝙蝠賦》等!堵迳褓x》作于黃初年間,它以傳說中的洛水之神宓妃為題材,借鑒了宋玉《神女賦》的寫法,刻畫了一位美麗多情的女子,表達了作者對她的愛慕以及因神人殊隔、不能交接的惆悵。賦中的描寫細(xì)膩而又生動,如寫洛神“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兮若流風(fēng)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淥波”等,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一連串巧妙的比喻,描繪出了鮮明的形象。對這一文學(xué)史上的名篇,過去曾有“感甄”的說法,即認(rèn)為此賦是曹植思念甄氏(曹丕之妻)而作,后來一些研究者多已指出其妄!耳_雀賦》用擬人手法,寫鷂與雀的故事,表現(xiàn)了對被欺壓的弱小者的同情。此賦的寫法是寓言式的,在賦史上很特異,而且它通篇是四言句,很像是一篇四言敘事詩。

    曹植的散文,包括頌贊、銘誄、碑文、哀辭、章表、令、書、序、論、雜說等多種體裁。今存較完整者近百篇。其中著名的有,前期寫的《與楊德祖書》、《與吳季重書》、《辨道論》、《王仲宣誄》,后期寫的《求自試表》、《求通親親表》、《令禽惡鳥論》、《藉田說》、《髑髏說》等。在《與楊德祖書》中,作者以親切直率的語言,對當(dāng)時的一些作者進行了評論,同時傾談了自己的思想抱負(fù)。文章還表示了他對政治與文學(xué)的看法,是研究曹植文藝思想的重要材料!侗娴勒摗芬晃模U述了對神仙之事的觀點,指出“其為虛妄甚矣哉”,“自家王與太子及余兄弟,咸以為調(diào)笑,不信之矣”,表現(xiàn)了樸素的唯物思想!肚笞栽嚤怼、《求通親親表》,都作于明帝太和年間,表文的基本內(nèi)容都包含這樣兩點:一是對自己在各方面都受到限制束縛表示悲痛,說自己過的生活猶如“禽息鳥視”,是“圈牢之養(yǎng)物”,二是要求明帝消除疑忌,給自己以報效國家、建功立業(yè)的機會。這些表文都寫得慷慨激昂,情緒強烈,幾乎是聲淚俱下!读钋輴壶B論》,述禽鳥的鳴聲出于天性,與人事無關(guān),俗傳鳥之所謂“善惡”,是“愚民之所信,通人之所略也”。文章多舉古代傳說故事,來證成其說,寫得頗輕松有趣。《藉田說》用種植原理來比擬治國之方,反映了他的用世之心和政治理想!恩求t說》以“曹子”同髑髏的對話結(jié)構(gòu)全篇,宣傳存亡異勢,死生必均的道理。全文學(xué)《莊子》寫法,在曹植集中別具一格?偟膩砜,曹植的散文同樣也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zhì)”的特色,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在這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曹植 - 曾任職務(wù)

    南中郎將 (219)
    征虜將軍 (219)
    平原侯 (211-214)
    臨菑侯 (214-221)
    安鄉(xiāng)侯 (221-221)
    鄄城侯 (221-222)
    鄄城王 (222-223)
    雍丘王 (223-227)
    浚儀王 (227-228)
    雍丘王 (228-229)
    東阿王 (229-232)
    陳王 (232-232) 

    曹植 - 家庭

    妻子

    崔氏,曹植之妻,崔琰兄長之女。世說新語記載,因一次的觀禮中,突然的一陣風(fēng)吹起了崔氏的裙擺,當(dāng)時曹操認(rèn)為有失禮法與家族顏面,因而觸怒曹操,并立即遭遣返家中賜死。因其叔父崔琰被曹操殺死是公認(rèn)的冤案,后世一般認(rèn)為這是曹操為曹丕繼位清除障礙的做法。

    子女

    曹金瓠,曹植唯一的女兒,不過出生約半年就夭折,因此少有人知道,其名字曾出現(xiàn)在曹植的作品中。
    曹志,后遷封為濟北王。

    曹植 - 曹植墓

    曹植墓 古墓葬。位于東阿縣魚山西麓,坐東朝西。建于魏太和七年(233)。

    曹植墓依山營穴,封土為冢。南臨魚山八景之一的“星落隕石”,北傍曹植讀書之地羊茂平臺。墓頂懸崖峭壁,灌木蔥郁。1700余年來,古墓滄桑,歷經(jīng)磨難。據(jù)記載,早年:“兆塋崩淪,茂響英聲,遠而不絕!彼褰ā恫苤材股竦辣憽份d:北齊皇建年間,曹植的第十一世孫曹永洛奏請孝昭帝恩準(zhǔn),在魚山“復(fù)興靈廟”、“雕鏤真容”。又據(jù)《東阿縣志·古跡志》載:“元時以王為東阿城隍,后令宮欽改正其訛,別祠王于邑城。其后城遷祠廢。明隆慶間,縣令田樂建祠于墓下,有屋三楹,未設(shè)廟貌”。因經(jīng)年久遠,古建筑均已湮沒不彰,目前只剩幾幢古碑。古碑中隋開皇十三年(593)所立的神道碑甚為珍貴。該碑高2.57米,寬1.03米,厚0.21米。碑頂呈半圓形,石料較粗,為灰白色巖石質(zhì),有額無題字,但龕中,粗鏤造像,因年代久遠,造像面容已毀,只剩殘跡。額背淺雕盤龍,尚清晰可辨。碑文22行,每行42字、43字不等,共931字,漫漶脫落57字,現(xiàn)存874字。此碑早年曾湮沒在大清河(今黃河)中,到清代始撈出,還置于墓前,并建碑樓保護。另外還有2方石刻也較為珍貴。其一是明傳碑,字跡剝蝕嚴(yán)重,僅能辨認(rèn)碑冠“魏陳思王傳碑”6個小篆體大字標(biāo)題。另一方是大明弘治八年山東按察司洽陽九皋子用章草狂書的一首七律詩,詩曰:“人才三國數(shù)誰良,子建于曹獨有光。七步詩成名蓋世,千年冢陷骨聞香。魚山西麓斜陽老,膠水東阿衰草荒。今日我來尋掩處,精靈安妥花傍徨。”墓前現(xiàn)還存有清代題詩碑和民國時期墓碑一幢,保存良好。

    1951年6月,平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對該墓進行了清理發(fā)掘。墓室磚結(jié)構(gòu),墓壁采用三橫一豎砌法。墓壁及頂部均抹一層厚約0.5厘米的石灰面。平面呈“中”字形,由外甬道、前室、后室3部分組成。甬通與前室、前室與后室之間各有1道門。墓全長11.40米,前室最寬為4.35米。甬道長2.20米,寬1.47米,高2.24米,券頂、甬道口用磚平砌封堵。外門道深1.45米,寬0.20米,高1.41米,作為順磚墻縫橫砌封門墻之用。前室呈方形,邊長4.35米,高4.80米,大跨度拱券頂。后門道深1.20米,寬1.65米,高1.96米,位于前室后壁偏北部,券頂,兩壁中部偏西處砌有寬0.20米、高1.67米的凹槽,亦砌入順磚錯縫橫砌的封門墻。后室長2.20米,寬1.78米,高3.31米,券頂坍塌,無后壁。棺木放置于前室中部,已腐朽,從廊跡上觀察,應(yīng)為單棺。棺內(nèi)鋪墊3層,下層為厚約3厘米的木炭灰。中層為豆粒大的朱砂,上層為剪成日、月、星形的云母片。尸體安置在云母片上,已腐朽,僅存部分骨骼。隨葬器物共有陶、銅、石器等132件,除瑪瑙墜珠和3件玉璜放置于道封門墻內(nèi)側(cè)外,余均放置于棺木兩側(cè)。1977年3月,文物考古工作者又在該墓室前門道高約3米處的墓壁發(fā)現(xiàn)一刻銘磚。該磚為墓磚,3面刻有銘文,曰:“太和七年三月一日壬戌朔十五日丙午兗州刺史侯昶遣士朱周等二百人作畢陳王陵各賜休二百日別督郎中王納主者司徒從掾位張順”!疤汀睘槲好鞯鄄茴5哪晏,“陳王”為曹植生前最后封爵。墓葬發(fā)掘后,甬道、外門道和主墓室由于長期暴露,1978年9月28日,4.35米見方的主墓室及2.2米長的墓道自然坍塌。為保護國家珍貴歷史文化遺產(chǎn),1981年,山東省文物局撥?钚藿四够鶉鷫Γ蘖怂灞畼。1986年,國家又撥?顚Σ苤材惯M行維修,使瀕于毀棄的曹植墓,恢復(fù)其歷史本來面目。1993年,東阿縣人民政府對曹植墓周圍環(huán)境進行了拆遷改造,建起了1.2萬多平方米的陵園,修建了陵門,改修了隋碑樓,增建了曹植紀(jì)念館等。1996年11月由國務(wù)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曹植 - 歷史評價

    陳壽評曰:陳思文才富艷,足以自通后葉,然不能克讓遠防,終致攜隙。
    南朝宋謝靈運:“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植)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曹植 - 文學(xué)影響

    曹植作為建安文學(xué)的集大成者,對于后世的影響是不小的。在兩晉南北朝時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鐘嶸《詩品》中的說法是有一定代表性的:“陳思之于文章也,譬人倫之有周孔、鱗羽之有龍鳳、音樂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劉勰也認(rèn)為他的詩歌臻于“兼善”境地。不過在實際創(chuàng)作中,南北朝時期的大部分作家都習(xí)尚綺靡詩風(fēng),他們只是片面地發(fā)展了曹植詩歌“詞采華茂”的特點,而忽略其“骨氣奇高”的精髓,致造成“漢魏風(fēng)骨,晉、宋莫傳”,甚至出現(xiàn)齊梁間詩歌“采麗競繁,而興寄都絕”(陳子昂《修竹篇序》)的局面。

    曹植生前自編過作品選集《前錄》78篇。死后,明帝曹叡曾為之集錄著作百余篇,《隋書·經(jīng)籍志》著錄有集30卷,又《列女傳頌》1卷、《畫贊》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輯錄詩、賦、文共 206篇。明代郭云鵬、汪士賢、張溥諸人各自所刻的《陳思王集》,大率據(jù)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清代丁晏《曹集銓評》、朱緒曾《曹集考異》,又對各篇細(xì)加校訂,并增補了不少佚文辭句,為較全、較精的兩個本子。

    近人黃節(jié)有《曹子建詩注》,古直有《曹植詩箋》,今人趙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名人推薦
    • 仇智杰
       仇智杰 Qiu Zhijie(1933~。。番禺人。中共黨員。中國作協(xié)會員,廣東作協(xié)第二、三、四、五屆理事,廣東省文聯(lián)第二、三屆委員,廣東現(xiàn)代...
    • 程瑋
      程瑋是中國著名的兒童文學(xué)作家。江蘇江陰人。1982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xué)中文系,1988年又畢業(yè)于西柏林國際電視中心。中文名: 程瑋  外文名: Wei Chen...
    • 春樹
      春樹,女,出生于1983年,2000年從高中輟學(xué),開始自由寫作。已出版小說《北京娃娃》 、《長達半天的歡樂》、《抬頭望見北斗星》等,主編《80后詩選...
    • 曹晉杰
      曹晉杰,筆名舒燕、寒烽、春風(fēng)等,作家、副編審,中共黨員,江蘇鹽城人,鹽城市文聯(lián)副主席,市三屆政協(xié)常委、文史委副主任。1986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xué)黨...
    • 曹禺
      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中國杰出的現(xiàn)代話劇劇作家,原名萬家寶,字小石,小名添甲。漢族,祖籍湖北潛江,出生在天津一個沒落的封...
    • 楚圖南
      楚圖南(1899年-1994年),云南文山人,曾任暨南大學(xué)、云南大學(xué)、上海法學(xué)院教授。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北京師大教授、西南文教委員會主任、對外文化協(xié)...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