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 - 基本信息
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 (波蘭語:Antoni Grabowski,1857年6月11日 - 1921年7月4日于華沙)是一名波蘭工程師。格拉博夫斯基是1904年建立的華沙世界語社會和1908年發(fā)展出來的波蘭世界語社會的長期主席。在同一年,他成為世界語學院(Akademio de Esperanto)語法單位的領導,發(fā)表關于世界語的論文并舉辦世界語課程。1921年7月4日,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因心臟病發(fā)作而逝世于華沙。他也是首批世界語詩人,被稱為“世界語詩歌之父”。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 - 人物年表
1857年6月11日,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出生。
1887年,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學習了同年出版的路德維克·柴門霍夫的小冊子《世界語言:語法和課本》。
1906年,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的《S?ownik chemiczny》(《化學詞典》)問世,是波蘭文的第一部化學詞典。
1888年,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出版了譯作《雪暴》(Der Schneesturm,普希金著)。
1889年,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的譯作《兄弟姐妹》(Die Geschwister,歌德著)第一次出版。
1890年代初,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對世界語擴散的緩慢速度感到不滿并指出,世界語不成功的原因是因為有許多缺陷,必須加以修正。
1894年舉行的投票中,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仍然反對一切改革并從此以后堅決支持世界語的基本原則,所謂“Fundamento de Esperanto”。1908年到1914年中,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主管華沙一些學校的首次世界語課程。
1908年的一篇文章中,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描述了世界語作為語言學習入門的特別適宜性(見世界語的初步教育價值)!
1913年,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的詩集《來自民眾的詩壇》(El Parnaso de Popoloj)出版,包括了116首詩,這些詩代表30多個文化和民族。其中6首是格拉博夫斯基自己創(chuàng)作的,其余110首是他從其它語言翻譯過來的。
1921年7月4日,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因心臟病發(fā)作而逝世于華沙。
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 - 人生經(jīng)歷
一、教育和職業(yè)
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出生不久之后他父母搬家到托倫(Toruń)。由于家庭貧窮,安東尼必須在初中畢業(yè)之后開始工作。安東尼具有強烈求知心,并在上班的同時準備高中入學考試,并以高分通過。在多輪市的高中Nikolaus Kopernikus里,他的知識水平比同學高,并跳兩次級!
1879年開始,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家庭的經(jīng)濟情況有好轉(zhuǎn)。高中畢業(yè)后,他在Wroc?aw大學攻讀哲學和化學。他在今屬于波蘭和捷克的各種地方進行化學工程師實習,最后在離莫斯科北部250公里的紡織品工廠當廠長。
與此同時,他繼續(xù)從事化學研究。他的發(fā)現(xiàn)和技術上的創(chuàng)新使他在歐洲學術界中成名。最后,他被調(diào)到波蘭文術語委員會,他負責創(chuàng)制波蘭文的化學術語。幾年后,在1906年,他的《S?ownik chemiczny》(化學詞典)問世,是波蘭文的第一部化學詞典。
二、世界語和文學
在他念大學期間,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對文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加入了“斯拉夫文學社”(波蘭語“Towarzystwo Literacko-S?owianskie”)。但是,安東尼的興趣并不限于波蘭文,他除了母語之外還學了26國語言,其中有9種講得非常流利,15種可以看懂。一個學了那么多種語言的人對“世界性語言“的概念也有興趣,這也不足為奇!
當時充當國際語言角色的是沃拉普克語,所以格拉博夫斯基就學習這種語言。但是當他拜訪約翰·馬丁·施萊耶爾(沃拉普克語的作者)時,他發(fā)現(xiàn)即使施萊耶爾也不能流利地講這一語言?磥磉@種語言不適合日常使用,最后兩人彼此用德語交談。在這次的失望后,格拉博夫斯基放棄了他在沃拉普克語上的工作,但是他沒有放棄國際人造語言的想法。
1887年,他學習了同年出版的路德維克·柴門霍夫的小冊子《世界語言:語法和課本》(“Dr-o Esperanto. Internacia Lingvo. Anta?parolo kaj plena lernolibro”),書中柴門霍夫提出了自己的語言,這一語言很快以“世界語(Esperanto)”的名字為人們所熟知。格拉博夫斯基對于世界語的透明結(jié)構(gòu)和可快速掌握的表達方式印象深刻。他去華沙拜訪柴門霍夫,進行了世界語的首次口頭交談。
正如柴門霍夫一樣,格拉博夫斯基理解文學對語言發(fā)展的重要影響,特別是對于世界語,當時它正從一個語言計劃變?yōu)橐婚T生活所有領域均可用的語言。格拉博夫斯基已經(jīng)在做這方面的工作:1888年,他出版了譯作《雪暴》(Der Schneesturm,普希金著),接著,1889年,他的譯作《兄弟姐妹》(Die Geschwister,歌德著)第一次出版。
1890年代初,格拉博夫斯基對世界語擴散的緩慢速度感到不滿并指出,世界語不成功的原因是因為有許多缺陷,必須加以修正。但是,在1894年舉行的投票中,他仍然反對一切改革并從此以后堅決支持世界語的基本原則,所謂“Fundamento de Esperanto”。
格拉博夫斯基是1904年建立的華沙世界語社會和1908年發(fā)展出來的波蘭世界語社會的長期主席。在同一年,他成為世界語學院(Akademio de Esperanto)語法單位的領導,發(fā)表關于世界語的論文并舉辦世界語課程。
1908年到1914年中,格拉博夫斯基主管華沙一些學校的首次世界語課程。在1908年的一篇文章中,他描述了世界語作為語言學習入門的特別適宜性(見世界語的初步教育價值)。其中,他用具體例子顯示了先學習世界語對法語和拉丁語學習的改善程度(這一主張對于那時的大眾是不可想象的)!
1913年出版的詩集《來自民眾的詩壇》(El Parnaso de Popoloj)包括了116首詩,這些詩代表30多個文化和民族。其中6首是格拉博夫斯基自己創(chuàng)作的,其余110首是他從其它語言翻譯過來的!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格拉博夫斯基和逃亡俄羅斯的家人分開。他生病了,并孤獨地回到了華沙。在這個時候,他把亞當·密茨凱維奇的史詩《塔杜施先生》翻譯成世界語。這部史詩的精確翻譯工作發(fā)揮了世界語的潛在能力,證明了世界語可以成為高級文學作品的寫作語言,促進了以后世界語詩詞寫作的發(fā)展。
格拉博夫斯基開始患心臟病,但由于他處于貧困中,付不起醫(yī)療費用。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當他家人回到華沙時,他身體消瘦了許多。盡管如此,他還繼續(xù)從事世界語方面的文學工作,一直到他1921年因心臟病發(fā)作而逝世。
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 - 主要著作
《S?ownik chemiczny》(《化學詞典》)問世,是波蘭文的第一部化學詞典。1906年。
《雪暴》(Der Schneesturm,普希金著,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翻譯)。1888年。
《兄弟姐妹》(Die Geschwister,歌德著,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翻譯)1889年,第一次出版。
《來自民眾的詩壇》(El Parnaso de Popoloj)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的詩集,1913年出版,包括了116首詩,這些詩代表30多個文化和民族。其中6首是格拉博夫斯基自己創(chuàng)作的,其余110首是他從其它語言翻譯過來的。
《塔杜施先生》,亞當·密茨凱維奇的史詩,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