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干(1837-1894),字桐生、質夫,室名別稱字號種竹軒。鎮(zhèn)江府丹徒縣人。
同治3年順天鄉(xiāng)試舉人,同治7年進士,同治10年補應殿試。
同治10年-13年庶吉士,同治13年編修,光緒5年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光緒8年-11年任云南學政,光緒11年司業(yè),光緒13年司經局洗馬,光緒18年武會試副總裁,光緒20年詹事,此外光緒年間任職年代不詳:國史館協(xié)修、武英殿協(xié)修、日講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講、翰林院侍讀、右庶子、左庶子、翰林院侍講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
云南昭通府初未設考棚,童生考試要到曲靖府去考。光緒8年任云南學政時,在昭通府設考棚。9年,丁立干到昭通府正式開考,以后遂成定例,3年一考。到光緒30年,開考8屆。光緒32年?婆e,改辦學堂。
據《京江丁氏族譜》所記,京口丁氏一世祖丁顗五代自河南清河徙居祥符,北宋末靖康之難,金人擄走徽宗、欽宗及大批官員,6世丁略也在其內。其子7世丁素則隨高宗渡江寓居金陵,后因故死葬鎮(zhèn)江。丁素孫、9世丁煜于南宋后期權知鎮(zhèn)江府事歷,又因祖塋在鎮(zhèn)江,離任后“遂卜宅城東而家焉”,是為丁氏鎮(zhèn)江始遷祖。其后丁氏支系衍增,族丁興旺。南遷江左前丁氏就是官宦世家,南遷后子第也多以習儒從政為出道,中舉或中進士者歷朝不絕。以明清兩朝為例,16世丁璣、丁瓚分別為明中葉成化、正德進士,26世丁紹周及27世丁立干、丁立瀛俱為同治朝進士。光緒間,丹徒丁立鈞,丁立瀛,丁立干,以適堂兄弟三人同時入詞館(翰林院),在鎮(zhèn)江傳為美談。丁氏族譜按“紹、立、傳、家、永;賢、良、衍、慶、!迸判,至清末民初著名學者藏書家丁傳靖時已是第28代了。
丁立干父丁封,叔父丁紹周為同治進士,三子丁傳靖,三孫丁瑗(蘧卿)亦為藏書家,1920年在北京參加全國第一屆普通文官考試,獲最優(yōu)等第一名(相當于科舉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