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奈特(Frank Hyneman Knight,1885.11.7 - 1972.4.15)——芝加哥學派創(chuàng)始人
富蘭克·H·奈特是20世紀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也是西方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對于經濟學發(fā)展和經濟分析方法的創(chuàng)新做出了多方面的杰出貢獻。“作為一個古典自由主義者,他是芝加哥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作為一個批評家,他告誡公眾,經濟學家的知識是有限的,其預測的失誤是不可避免的;作為一名教師,他培養(yǎng)出了像弗里德曼、斯蒂格勒和布坎南這樣著名的經濟學家”。
富蘭克·奈特 - 生平簡介
1885年,奈特出生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的一個農場里,1911年在田納西州的米利根學院獲學士學位,1913年在田納
奈特也是美國經濟學界最具權威性的人物之一,1950年他被推選為美國經濟學會會長,1957年獲弗朗西斯·沃爾克獎章(Francis Volcker Medal),這是美國經濟學會的最高獎。奈特一生撰寫過許多學術著作。
富蘭克·奈特 - 主要著作
《風險、不確定性和利潤》 (1921)
《經濟組織》(1933)
《競爭的倫理學及其他文論》 (1935)
《自由與改革:經濟學與社會哲學論文集》 (1947)
《論經濟學的歷史與方法》(1956)
《認知力與社會行動》(1960)
《企業(yè)家精神:處理不確定性》 1967年
富蘭克·奈特 - 奈特對經濟學的認識
奈特指出:“自從我關注經濟學以來,令我特別感興趣的是經濟學理論的含義、必要的假設條件,以及理論條件與現(xiàn)實條件之間的不一致性!痹凇讹L險、不確定性和利潤》一書中,奈特正是從理論條件下競爭與實際條件下競爭的不一致性出發(fā),即從對完全競爭與不完全競爭的分析入手,通過引入不確定性概念,尤其是通過區(qū)分兩種不同意義的不確定性概念,即風險與不確定性,揭示了理論上的完全競爭與實際競爭之間的本質區(qū)別,從而揭示了利潤的來源。在這一過程中,奈特天才地研究和定義了企業(yè)和企業(yè)家的性質。
奈特認為,正如《風險、不確定性和利潤》的書名所表明的那樣,本書的理論體系是從收入分配理論中的利潤問題出發(fā),展開全書的分析過程。完全競爭的基本性質是不存在利潤或虧損,商品的價值與成本完全相等,即產品價值被全部分配給各生產要素的所有者,沒有剩余。但是,在現(xiàn)實社會中,成本與價值僅僅是“趨于”相等,即只是偶然完全相等。在一般情況下,它們之間一定會存在一個正的或負的“利潤”,這樣,利潤就成為分析完全競爭與現(xiàn)實競爭之間不一致性問題的出發(fā)點。
區(qū)分了風險與不確定性
為了說明利潤的來源,奈特首先區(qū)分了兩種不確定性。奈特指出,在本書中,我們將用“風險”指可度量的不確定性,用“不確定性”指不可度量的風險。正如我們已經指出的那樣,利潤理論之所以得以成立,正是因為真正的“不確定性”,而不是“風險”。具體講,風險的特征是概率估計的可靠性,以及因此將它作為一種可保險的成本進行處理的可能性。估計的可靠性來自所遵循的理論規(guī)律或穩(wěn)定的經驗規(guī)律,對經濟理論的目的來說,整個概率問題的關鍵點是,只要概率能夠用這兩種方法中的任一種以數字表示,不確定性就可以被排除。與可計算或可預見的風險不同,不確定性是指人們缺乏對事件的基本知識,對事件可能的結果知之甚少,因此,不能通過現(xiàn)有理論或經驗進行預見和定量分析! ∧翁貐^(qū)分風險與不確定性的哲學意義在于:風險是一種人們可知其概率分布的不確定,但是人們可以根據過去推測未來的可能性;而不確定性則意味著人類的無知,因為不確定性表示著人們根本無法預知沒有發(fā)生過的將來事件,它是全新的、惟一的、過去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的。
說明了利潤起源
古典經濟學和新古典經濟學的主要內容是價格機制,企業(yè)僅僅被抽象為利潤最大化的生產者,即企業(yè)擁有完全的知識和預見,它總是遵循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的原則進行生產,所以,在長期競爭均衡條件下,企業(yè)只能獲得正常利潤。為了批判這一理論,奈特用不確定性來說明在不完全競爭均衡條件下,利潤存在的合理性。
奈特認為,在不確定性假設下,所有的生產決策是在知識有限的情況下作出的,以至于對可能出現(xiàn)結果的概率計算成為不可能。由于每個決策只產生一種惟一的結果,所以,個體決策所導致的一系列可能的結果不受統(tǒng)計計量的約束。經濟學分析是在完全競爭假設下對經濟運行機制的研究,完全競爭是一個使產品價值與其成本趨于一致的過程,但是,在現(xiàn)實中兩者總存在一個差額,這個差額就是利潤。也就是說,由于現(xiàn)實中的競爭并非完全競爭,理論與實際的不一致性造成了不確定性,從而不確定性是利潤存在的基礎。
奈特強調,變化不一定會導致利潤的產生,因為有些變化可以事先精確地計算到成本中,使成本與產品售價相同,不會產生利潤;只有不確定性能夠將利潤與變化聯(lián)系在一起。利潤的真正來源是不確定性,僅有變化和進步不足以產生利潤,變化和進步的結果并不是其本身的結果,而是不確定性的結果。
揭示了企業(yè)性質
我們知道,20世紀30年代,科斯曾向古典和新古典經濟學提問:既然價格體系如此有效,為什么現(xiàn)代經濟里還有
奈特認為,在不確定性的假設下,決定生產什么與如何生產優(yōu)先于實際生產本身,這樣,生產的內部組織就不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了。生產的內部組織首先是要找到一些最具管理才能的人,讓他們負責生產和經營活動。世界上只有少數人是風險偏好者,而絕大部分人是風險規(guī)避和風險中性者,后者愿意交出自己對不確定性的控制權,但條件是風險偏好者即企業(yè)家要保證他們的工資,于是,企業(yè)就產生了。也就是說,在企業(yè)制度下,管理者通過承擔風險獲得剩余;工人通過轉嫁風險獲得工資。
為了說明企業(yè)家和企業(yè)的性質,奈特的基本分析思路為:現(xiàn)實的經濟過程是由預見未來的行動構成的,而未來總是存在不確定因素的,企業(yè)家就是通過識別不確定性中蘊含的機會,并通過對資源整合來把握和利用這些機會獲得利潤。沿著這一思路,奈特分析了企業(yè)的性質和在現(xiàn)代化生產條件下企業(yè)存在的理由,不確定性的存在意味著人們不得不預測未來的需要。首要的問題和職能是決定做什么和怎樣去做,因此出現(xiàn)了一個特殊階層,他們向他人支付有保證的工資,并以此控制他人的行動功能的多層次專業(yè)化的結果是企業(yè)和產業(yè)的工資制度,它在世界上的存在是不確定性這一事實的直接結果。
提出了減少不確定性的方法
在本書中,奈特還分析了減少不確定性的兩種方法。一是集中化,保險就是這種形式的代表。保險公司利用不確定性結果的相互抵補,將眾多偶然事件集中到一起,從而把投保者的較大不確定性損失轉變成較小的保險費。二是專業(yè)化,企業(yè)的聯(lián)合有助于克服不確定性。企業(yè)通過增加生產規(guī)?梢詼p少不確定性的控制成本,因為大企業(yè)的成本水平總是低于小企業(yè)。隨著企業(yè)規(guī)模的增加,專業(yè)化決策能夠減少控制成本的不確定性,同時也能產生更熟練的技能,以更好地應對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