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一九三零年生。又名燾甫。廣東揭西人。擅國畫。1943年夏就讀初、高中于上海世界中學,曾師從著名書法家李健學習書法、篆刻,師從著名詩人顧佛影(大漠詩人)學習詩詞。1948年冬就讀于廣州市立藝術?茖W校西畫科及南中美術院(即前春睡畫院)隨高劍父學中國畫,并正式成為高氏的入室弟子。1949年入廣州市藝專及南中美院,從高劍父學習中國畫。1950年2月考入蘇州美專上海分校中國畫科學習。1950年夏考入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接受徐悲鴻、葉淺予、董希文等老師指導,1953年畢業(yè)。1953年至1958年任教于武昌中南美專學校。1959年以來,任廣州畫院國畫系主任、教授、副院長、美協(xié)廣東分會理事、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嶺南美術專修學院院長、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廣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名譽顧問、廣東省文史館名譽館員等職。
主要業(yè)績
擅長中國畫,尤長中國畫人物肖像及舞蹈,兼長書法、篆刻、花鳥畫及詩詞。在中國畫人物肖像及舞蹈人物速寫技法方面具有開創(chuàng)性貢獻。1990年到2000年旅美辦畫展及講學,傳略入《中國美術家辭典》、《中國現(xiàn)代美術家名人大辭典》、《中國當代名人錄》、《中華當代文化名人大辭典》、《現(xiàn)代國畫家百人傳》、《中國高等教育名人錄》、《世界名人錄》(英國)、《北美華裔藝術家名人錄》。1954年創(chuàng)作的《一輩子第一回》獲“向科學文化進軍獎章”;巨幅作品《雪夜送飯》獲1959年維也納“第七屆世界青年聯(lián)歡節(jié)”金質(zhì)獎章;作品《藏族賽馬冠軍》1985年獲“全國體育美術展覽”榮譽獎。1991年2月獲美國紐約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分發(fā)的中國畫杰出成就獎,1993年獲美國加州及舊金山市政府榮譽獎。著作有《中國畫人物畫法》、《楊之光畫集》、《楊之光書法集》、《楊之光詩選》、《楊之光自書詩選》等。1997年——1998年間他將畢生的心血全部作品共一千二百件分別捐贈給北京中國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廣州美術館及廣州美術學院,2002年9月“楊之光美術中心”在廣州番禺區(qū)落成。2003年10月廣州美院隆重舉行“楊之光教授從教五十周年”慶典活動。2004年6月出版《楊之光詩選》。2004年8月“楊之光美術中心”廣州天河分校落成。2004年9月“楊之光美術中心” 番禺洛溪分校落成。2004年12月《楊之光自書詩選》出版。2005年9月“楊之光美術中心”成立三周年慶典活動在廣東美術館隆重舉行。2016年3月24日,楊之光進入2016胡潤藝術榜完整名單前100位。
代表作品
代表作有《石魯像》、《浴日圖》、《礦山新兵》、《兒子》等。著有《楊之光畫集》、《中國畫人物畫法》、《榮寶齋楊之光肖像畫譜》、《楊之光書法集》、《楊之光花鳥動物、山水書法作品選》、《當代杰出畫家——楊之光》等。1997年——1998年間他將畢生的心血全部作品共一千二百件分別捐贈給北京中國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廣州美術館及廣州美術學院,廣州市政府在新建的廣州藝術博物院內(nèi)設立“楊之光藝術館”專館。
人物年表
1930年出生于中國上海市。1943年夏就讀初、高中于上海世界中學,同時拜畫法家李健為師,學習書法、篆刻 。
1948年冬就讀于廣州市立藝術?茖W校西畫科及南中美術院(即前春睡畫院)隨高劍父學中國畫,并正式成為高氏的入室弟子。1949年春赴臺灣寫生,并在臺北市世界書局做臨時工,兼掛牌刻印謀生。
1950年2月就讀于蘇州美術?茖W校上海分校中國畫科,并取得?飘厴I(yè)證書。195O年夏出版《楊之光畫集》。(上海安定珂羅版社)。
1950年9月就讀于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并接受徐悲鴻親自指導。同年冬,隨葉淺予等赴河南省白沙臨摹出土之宋墓壁畫 1953年7月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取得大學畢業(yè)文憑。1953年8月開始參加籌建湖北省武昌市中南美術?茖W校,并任教素描、國畫、水彩課,擔任水彩教研組組長。
1954年春創(chuàng)作《一輩子第一回》參加首屆全國美展,該畫于1956年獲武漢市“向科學文化進軍獎章”,原作為中國美術館收藏 。
1958年1月與女畫家鷗洋結婚。不久下放到湖北省國營周磯農(nóng)場進行種棉花的勞動鍛煉一年。
1958年冬于武昌創(chuàng)作巨制《雪夜送飯》同年隨學院南遷廣州。
1959年夏《雪夜送飯》榮獲維也納第七屆世界青年聯(lián)歡節(jié)金質(zhì)獎章及榮譽獎狀。原作為中國美術館收藏。
1959年秋任教于廣州美術學院(原中南美術?茖W校),先后任中國畫系人物教研組長、中國畫系副主任,并指導歷屆畢業(yè)班創(chuàng)作。同年創(chuàng)作《廣東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為周立波長篇小說《山鄉(xiāng)巨變》畫插圖。
1960年赴敦煌考察,并于石窟中臨摹壁畫。1962年創(chuàng)作《浴日圖》。開現(xiàn)代大寫意人物畫之先聲。
1963年6月廣東美術家協(xié)會首次舉辦《楊之光人物畫展覽》。是年又為于逢長篇小說《金沙洲》作插圖六幅。廣東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楊之光肖像畫選》。
1964年為艾蕪長篇小說《南行記》作插圖。1966年為金敬邁長篇小銳《歐陽海之歌》作插圖。
1966年冬 “十年浩劫”開始,受到殘酷迫害,作為“牛鬼蛇神”被批斗,并“下放”農(nóng)村“勞動改造”,放牛、養(yǎng)豬共五年,中止一切創(chuàng)作及教學活動。
1971年春重新恢復工作及創(chuàng)作的權利。同年創(chuàng)作《礦山新兵》(1972年“人民畫報”刊登此畫。1973年全國發(fā)行《礦山新兵》郵票)。
1972年創(chuàng)作《白求恩》,并于加拿大蒙特利爾市展出。1973年創(chuàng)作《礦山新兵》郵票)、《《激揚文字》(與鷗洋合作)。1977年撰文《中國畫的工具和用筆》,連載于《美術》雜志。
1977年10月 《王肇民、楊之光、郭紹綱作品展覽》于廣東、深圳及廣州市展出。
1979年出席第四屆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被大會選為全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同年提升為副教授。
1979年5月出版專著《中國畫人物畫法》(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79 年撰文《談國畫“四寫”教學》(刊文化部《藝術教育》第四、五期)。
1980年撰文《真正的藝術家—一記畫家石魯》(刊《花城》第五期)。同年七月赴寧夏講學與寫生,并赴甘南藏區(qū)寫生。
1980年8月赴新疆地區(qū)寫生。同年被選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廣東分會常務理事。
1980年11月《楊之光西北寫生畫展》于廣州開幕,電視臺、電臺對畫展高度評價 。
1981年撰文《西北記游》于香港文匯報連載。撰文《根深葉茂與曇花一現(xiàn)——觀黃胄作畫隨感》,刊廣東《南風》第9期。同年與黃胄合作《春風得意圖》。
1982年1月出版《楊之光水墨寫生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為蔣兆和畫像。1982年《一輩子第一回》參加法國春季沙龍美展。
1982年8月出版《楊之光西北寫生》畫集。(廣東嶺南美術出版社)。1982年9月“羊城晚報”發(fā)表心得文章《畫像悟道記》,同時發(fā)表《蔣兆和像》。
1983年8月《楊之光、鷗洋畫展》于上海美術館展出。1984年4月應邀于香港中文大學及中文大學校外部講學。并為趙少昂及楊善深畫像。
1984年5月《 楊之光、鷗洋畫展》于廣州文化公園展出。1984年創(chuàng)作《兒子》及《天涯》(與鷗洋合作)!秲鹤印芬划嬘诘诹鶎萌珖勒怪小
1984年12月《楊之光、鷗洋畫展》在香港集古齋展出。
1985年3月27日~4月17日訪問印度及尼泊爾,并進行寫生、講學活動。受到尼泊爾昌德首相的接見。
1985年《藏族賽馬冠軍札考》榮獲全國體育美展榮譽獎。同年出任廣州美院副院長。
1986年2月出版《當代文藝家畫像》(廣東花城出版社)。同年又出版《楊之光、鷗洋畫集》(河南美術出版社)。
1986年2月隨廣州詩社代表團訪問泰國。1986年5月參加《穗、港、澳國畫聯(lián)展》,并赴港、澳出席開幕式。
1987年8月提升為廣州美術學院正教授。
1987年9月隨“廣東省出口商品展覽會”赴美國工作,并考察美術教育及進行講學 。
1987年出版《楊之光畫舞》(香港明心出版社)。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將楊之光收入《國際名人錄》(1987—1988、1989——1990、1990——1991)。
1988年3月作品參加香港大學博物館舉辦的《嶺南國畫展》,并赴港出席開幕式。
1988年8月與鷗洋訪問新加坡,并舉辦《楊之光、鷗洋畫展》(新加坡豪珍畫廊)。作品先后兩次參加《亞細亞現(xiàn)代美術大展》(日本柴原雪女士主辦)。
1988年11月參加武漢國際水墨畫節(jié)。1989年7月《楊之光、鷗洋選集》于新加坡出版。
1989年10月《楊之光水墨個展》于臺北隔山畫館及臺中舉行,并出版美術年歷。
1990年7月應美國康州Griffis Art Center之邀請,赴美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工作,先后在美國密蘇里州的Culver—Stackton College及康州的 Connecticut College講學。
同年10月正式辭去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職務,并退休。
1990年7月作品《小刀會》參加日本東京《中國現(xiàn)代巨匠繪畫展》。
1990年9月為迎接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而創(chuàng)作的《薩馬蘭奇像》在全國體育美展上展出。
1990年9月中國奧委會主席何振梁代表中國奧委會向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贈送楊之光為薩氏所作的肖像。
1990年10月作品《水仙》及《凌霄巖》參加《韓國9O現(xiàn)代中國畫代表作家展》。
1990年12月于美國康州Griffis Art Center第一次展出訪美新作。美國康州學院收藏新作《石魯像》。
1991年2月《楊之光畫展》于美國紐約孔子大廈隆重開幕,紐約國際文化中心向楊之光頒發(fā)了《中國畫杰出成就獎》。開幕期間舉行示范及幻燈講學。
1991年應聘為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中國體育美術促進會顧問及泰國泰華藝術協(xié)會海外顧問。
1991年5月于美國康州Griffis Art Center第二次展出訪美新作。
1991年8月洛杉磯“世界日報”及“北美衛(wèi)星電視臺”作名人專訪報導。
1991年9月臺灣臺北隔山畫館舉辦《楊之光游美寫生展》。
1991年10月新加坡國家文物館展出訪美新作 。
1992年3月《楊之光訪美新作觀摩》在廣州嶺南畫派紀念館展出。
1993年1月臺北隔山畫館舉辦《楊之光雞年吉展》。1993年3月臺北國風出版社出版《中國風采(-)·當代杰出畫家——楊之光》巨型畫冊。
1993年6月廣州嶺南畫派紀念館展出《楊之光畫舞》。1993年9月臺灣臺北隔山畫館舉辦《楊之光畫舞》展,臺灣《藝術家》九月號刊文圖介紹。
1993年9月應澳門潮州同鄉(xiāng)會許世元先生之邀,作為澳門代表團顧問出席美國圣荷西召開的第七屆國際潮團聯(lián)誼年會。
1993年12月《楊之光、鷗洋畫展》在美國洛杉磯“匯一畫廊”展出。
1993年12月楊之光、鷗洋榮獲美國加州及舊金山市政府榮譽獎狀。1994年2月應聘為廣東省拍賣行顧問。
1994年5月廣州美術館《中國人物畫展》。(九人展,楊參展十幅)。
1994年5月應聘為珠海市博物館、南海石油珠;毓炯捌鋵傧碌摹皬V藝齋”永久顧問。
1994年8月國畫《 孔雀舞 》獲臺灣舉辦的“華夏藝術國際展”金獎。
1994年9月應美國洛杉磯“藝術家雅集會”及“華人美術學會”之請先后在僑二中心及僑一中心作公開學術報告及示范講學 。
1994年11月24日“星島日報”(美國版)以整版彩色圖文,以“當代中國人物畫之光”為大標題介紹楊之光學畫經(jīng)歷及其新作。
1995年1月參加臺灣隔山畫館臺北、高雄兩地的《賀歲畫展》。
1995年3月臺北“快雪堂”舉辦《楊之光畫展》。
1995年7月《楊之光速寫集》于廣州出版。
1995年1O月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楊之光四十年回顧展》。
1995年11月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楊之光四十年回顧展》 。
2003年 癸未 73歲
7月,創(chuàng)作《抗非白衣戰(zhàn)士鄧練賢像》。
7月,中國美術館四十周年慶,隆重展出(1900~2000) 一百年間共114件館藏作品,作為永久性陳列展品。(其中國畫47件展品),楊之光《雪夜送飯》入選。
8月,出版《楊之光花鳥、動物、山水、書法作品選》。
11月20日在廣州美術學院舉辦“楊之光從教五十周年”紀念活動。
舉辦《楊之光師生作品邀請展》同時《中國畫人物畫教學學術研討會》。
出版《楊之光側影》畫集以紀念楊之光從教五十周年。
12月被《藝術界》聘請為藝術顧問。
12月23日,被聘為番禺區(qū)文聯(lián)第七屆委員會顧問。
2016年 丙申 86歲
5月14日,在廣州病逝,享年86歲。
人物評價
—— 楊之光人物畫外作(作者李偉銘)
楊之光教授素以人物畫知名于世,所作花卉、動物、山水,知者不多,近年公諸干世者,大多是借助“掛歷”這一媒介刊布的花卉寫生。在楊先生來說,這些偶爾為之的小品,本無關于宏旨,然而對讀者如我來說,從這些即興小品中,倒是能夠分享到一份意外的樂趣。
概而言之,楊先生的花卉、動物、山水畫,在語言風格上是他嚴謹?shù)膶憣嵵髁x人物畫的延伸,從其筆法、結構中,可以看到楊先生追求形神兼?zhèn)涞囊回炞谥。譬如為歲朝清供的一盆蘭花寫照吧,楊先生用的雖然是傳統(tǒng)的沒骨手法,但調(diào)色和墨,一若其沒骨人物畫一樣,一筆之中兼顧了陰陽向背,形、態(tài)、質(zhì)、神。
2016年5月14日,楊之光先生逝世,著名博學家王逸竹先生撰文“剛得到楊之光先生逝世的消息,內(nèi)心非常沉痛,這是我尊敬的少有的幾個藝術家之一,國畫界對他褒貶不一,此時此刻,我只想說一句話,作為對先生的蓋棺評論:‘對于人物畫,寥寥數(shù)筆,形神兼?zhèn)湔吖磐駚愍氈庀壬蝗硕!,愿先生一路走好。!?/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