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曰楨(1812--1882)號謝城,又號薪甫,清烏程南潯人。父汪延澤,字潤之,工詩有令名。母趙蔡,出名門,博通經史,淬志教子。汪曰楨得力母教,又博覽群書,故學有根源。咸豐二年(1832)舉人,旋補會稽教諭,官俸收入,半供刻書費用,有《荔墻叢刻》十六集行世。
汪曰楨精史學、算術、天文、歷法,長于推步勾股之學,岡歷術糾紛,乃上起西周共和元年,下迄明末,各以當時用術,步其朔潤,略如萬年歷的格式,成《二十四史月日考》五十三卷(《周志·汪曰楨傳》作《歷代長術》五十三卷),繼簡為《歷代長術輯要》十卷,與所著《古今推步諸術考》二卷附于后,相為發(fā)明,津逮后學。還潛心于地方志,修《南潯鎮(zhèn)志》四十卷(簡稱《汪志》),體例謹嚴,尤為方志學家推重。他還曾參與修《烏程縣志》、《湖州府志》。
汪曰楨尚撰有《蓮漪草堂文鈔》八卷,《四聲切韻表補正》五卷,《玉鑒堂詩存》二卷,《古文》二卷,《駢文》二卷,《荔墻詞》一卷,《方甲》一卷,《溫熱經緯評》五卷,《湖雅》四卷,《湖蠶述》四卷等。汪精通醫(yī)理,文墨不廢,耄而益勤。太平天國軍退出浙江后,他向左宗棠上陳善后條程。左宗棠重其才,有“晶端學邃,識儀超群”之褒,委他襄辦軍務,堅辭不就。
光緒八年(1882)卒,終年7l歲,無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