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達拉奈克夫人 - 主要簡歷
1、1916年4月17日生,1940年與當時擔任衛(wèi)生和地方行政部長的所羅門-班達拉奈克結婚后,開始從事社會福利工作和政治活動。曾擔任錫蘭鄉(xiāng)村婦女協(xié)會、全錫蘭佛教婦女聯(lián)合會和錫蘭文化協(xié)會的領導工作。
2、1959年其夫所羅門·班達拉奈克總理遇刺身亡后,她繼任自由黨主席。
3、1960年7月20日斯里蘭卡大選,自由黨擊敗執(zhí)政的統(tǒng)一國民黨,班達拉奈克夫人出任總理。
4、1965年下野成為反對黨領袖。
5、1970年5月再度組閣。在任期間宣稱奉行社會主義,在國際上主張中立和不結盟;積極倡導佛教,鼓勵發(fā)展僧伽羅語言和文化;多次出席不結盟國家首腦和政府會議。
班達拉奈克夫人 - 家庭環(huán)境
班達拉奈克夫人1916年4月17日出生于斯里蘭卡高山地區(qū)的一個貴族家庭,其祖父、父親都是高級官員。她早年在寶石城就讀,畢業(yè)于科倫坡圣布里特教會女校。由于家庭環(huán)境影響,她從小就對政治、社會工作發(fā)生興趣。她喜歡音樂,愛打網(wǎng)球,往來于上流社會。1940年,這位24歲的貴族千金與當時擔任衛(wèi)生和地方行政部部長的所羅門·班達拉奈克結婚;楹笊卸蛔。班達拉奈克夫人婚后不久就開始從事社會和政治活動,并逐漸顯露出杰出的政治才干。
班達拉奈克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位女總理,她的丈夫曾是斯里蘭卡總理且遇刺身亡,女兒是斯里蘭卡現(xiàn)任總統(tǒng),她的兒子是斯里蘭卡政壇的一位重要人物,因此,班達拉奈克夫人之死,標志□斯里蘭卡一個時代的結束。斯里蘭卡國家電視臺停止了正常節(jié)目的播放,并采訪了班達拉奈克夫人生前的幾位同事。班達拉奈克夫人所屬的自由黨現(xiàn)任總書記迪薩納亞克悲痛地說我們自由黨能夠有今天的執(zhí)政,完全是依靠班達拉奈克夫人打下的基礎。所有斯里蘭卡人都不應該忘記班達拉奈克夫人為這個國家作出的貢獻。斯里蘭卡運輸和公路部長法齊則更為動情地說我們的國家失去了母親,我簡直不能相信她老人家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
班達拉奈克夫人 - 政治生涯
班達拉奈克夫人的一生充滿戲劇色彩。1956年,她的丈夫領導自由黨在大選中旗開得勝,并出任總理。她竭盡全力輔佐,并陪同丈夫周游了不少國家。正當夫唱婦隨、春風得意之時,禍從天降。1959年9月25日,班達拉奈克被政敵槍殺。悲痛欲絕的班達拉奈克夫人決心繼承丈夫的救國遺言,挑起了領導自由黨的重任。1960年5月,班達拉奈克夫人當選自由黨主席,同年7月大選獲勝,出任總理兼國防、外交、宣傳廣播部部長。
此后的二三十年間班達拉奈克夫人幾度沉浮。1965年3月大選失敗,任國會反對黨領袖。1970年5月大選獲勝,再次出任總理。1980年,班達拉奈克夫人的政治生涯跌入了谷底,她被指控犯有濫用職權罪,議會通過決議案剝奪了她的公民權7年。然而班達拉奈克夫人對當時國內(nèi)的黨派林立、種族沖突、政局混亂,痛心疾首。1986年恢復公民權后,不顧自身安危又全力以赴投入了爭取重返政壇、振興國家的戰(zhàn)斗。她參加了1988年的總統(tǒng)選舉,不幸遭到炸彈的襲擊,腿受重傷,競選失利。1989年復出,領導自由黨投入議會大選,再次敗北。此時她已深感自己年邁體弱,力不從心,便著手培養(yǎng)自己的小女錢德里卡·庫馬拉通加接班。 在錢德里卡當選黨的副主席后,班克拉奈克夫人放手讓其領導自由黨,向執(zhí)政了17年的統(tǒng)一國民黨發(fā)起新的挑戰(zhàn)。小女不負眾望,接連在1994年8月的議會大選和11月的總統(tǒng)選舉中獲勝。庫馬拉通加夫人當選新總統(tǒng)后,根據(jù)內(nèi)閣決定,任命母親為新總理。班達拉奈克夫人終于圓了重返政壇之夢,第三次當選斯里蘭卡總理。
班達拉奈克夫人 - 三任總理
我的勝利其實是斯里蘭卡全體婦女的勝利。班達拉奈克夫人當選總理后自豪地說。這在當時震動了整個世界,以至于當時的英國報紙不得不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詞———女政治家。當時英國的《倫敦晚報》的一篇文章這樣寫道:在這之前,還沒有女政治家一稱,現(xiàn)在可要用上這個新詞了。在女性地位問題上一直是社會一大障礙的亞洲國家,發(fā)生這樣的事,真是難以置信。從政四十年間,班達拉奈克夫人曾先后三次出任斯里蘭卡總理,并且還一直擔任□斯里蘭卡自由黨的領袖。在宦海浮沉中,班達拉奈克夫人享受過勝利的喜悅,也經(jīng)歷過慘敗的苦痛,她為了國家的利益甚至付出了家庭幸福的巨大代價。
班達拉奈克夫人首次出任總理后,就遵循丈夫的國有化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以改變國家的政治和經(jīng)濟局面。她對教派學校和人壽保險等私營公司實行了國有化;在農(nóng)村,她進行了土地改革,規(guī)定了私人擁有土地及財產(chǎn)的上限;她還把人口占多數(shù)的僧伽羅語作為國家官方語言。班達拉奈克夫人表現(xiàn)出的政治家才能極大地促進了當時錫蘭的經(jīng)濟發(fā)展,但由于有人批評班達拉奈克夫人的這些措施過于激進,導致她在一九六五年三月的大選中失敗。因此,班達拉奈克夫人成了反對黨領袖。
班達拉奈克夫人 - 強硬政治
一九七○年五月,班達拉奈克夫人東山再起,在贏得大選后,她第二次出任總理并兼任國防和外交部長以及經(jīng)濟事務和計劃執(zhí)行部長,把國家大權牢牢地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一九七二年,班達拉奈克夫人斷絕了與宗主國英國最后的憲法關系,改國名錫蘭為斯里蘭卡共和國。班達拉奈克夫人的這一強硬舉措在國際社會上確立了她的女政治家形象。這是斯里蘭卡人民對班達拉奈克夫人的昵稱,也是世界各國媒體和國際政壇對班達拉奈克夫人的特定稱謂。
一九七七年七月,班達拉奈克夫人再次在大選中慘敗,在國會一百五十七個席位中,斯里蘭卡自由黨的席位從九十席驟降到八席,跌入了她政治生涯的最低谷。一九八○年十月,她因被指控在執(zhí)政期間犯有濫用職權罪,被剝奪公民權七年,并被取消國民議會議員資格。一九八八年,恢復了公民權的班達拉奈克夫人重返政壇,并參加了當年的總統(tǒng)選舉,但她輸給了斯里蘭卡統(tǒng)一國民黨領袖納辛哈·普雷馬達。一九九四年八月,她又因為健康原因退出了議會選舉。但這十多年中的一連串挫折,并沒有將班達拉奈克夫人擊垮,幾個月后,她的女兒錢德里卡·庫馬拉通加夫人以多數(shù)票戰(zhàn)勝了強勁的對手,當選為斯里蘭卡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tǒng),班達拉奈克夫人得以第三次出任總理。盡管這時的班達拉奈克夫人因身體狀況不佳而難以在政府中發(fā)揮以前那么大的作用,但她依然憑借自己的威望和智慧保證□斯里蘭卡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