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政
程敏政 (1445年——1500)
程敏政,字克勤,明休寧篁墩(今歙縣屯溪)人,時人稱為程篁墩。出身武宦之家,自幼聰敏,酷愛讀書,從小就有“神童”之號。10歲隨父到四川,為巡撫羅綺所鐘愛,推薦給英宗.召見時,英宗令作《瑞雪》詩和《經(jīng)書義論》,他才思敏捷,文采出眾,受到稱贊,被破格送入翰林院讀書。后學業(yè)大進,又受到大學士李賢賞識,被招為女婿。
明成化二年 (公元1466年)殿式一甲第二名應(yīng)殿試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程敏政博覽群書,熟悉歷朝典籍,多次參加明英宗、憲宗兩朝實錄編寫、校正。弘治初,擢少詹事,后被提升為侍講學士。孝宗繼位后,尊稱他為先生。時人評論說,翰林中"學問淵博程敏政,文章最好李東陽"。他因才高自負故遭人所忌,弘治元年(1488年)被御史魏璋以曖昧之詞彈劾,被免職,歸南山讀書。五年后,再次起用,任太常卿兼侍講學士,掌院事。后又任禮部右侍郎,專掌內(nèi)閣誥敕。弘治十二年,會同李東陽主持會試,考生唐寅,徐經(jīng)預(yù)先做的文章恰與試題吻合。給事中華昶劾奏程敏政泄題,被執(zhí)下獄,唐,徐亦同時獲罪。后經(jīng)查明華昶劾察失實,釋放出獄。他不愿為官,堅請免職。不久,因悲憤成疾,發(fā)癰而卒,終年55歲,追贈禮部尚書。
程敏政在文學上與李東陽齊名,傳世之作有《宋遺民錄》、《篁墩文集》、《明文衡》、《宋紀受終考》、《新安文獻志》等,并撰有明弘治本《休寧志》38卷,為休寧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