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楚熊楊 楚熊楊,羋(mǐ)姓,熊氏,索隱鄒誕本作「熊錫」,一作「煬」,楚熊勝之子。熊楊生熊渠。
楚熊渠 - 基本資料
在位起訖:公元前886年-公元前877年。
生卒年:公元前?-公元前877年。
出生地:丹陽(今丹水之陽)。
立都:丹陽(今丹水之陽)。
年號:(乙亥,公元前886年)。
人物簡介
羋熊渠,羋姓名熊渠,也稱楚熊渠。中國諸侯爭霸時代楚國的第九任君王,他的祖父是楚國第六任王羋熊黵,他的父親是楚國第八任王羋熊楊。
楚熊楊五十九年(甲戌,公元前887年),楚熊楊死后,其兒子楚熊渠繼承楚君之位。
楚人經(jīng)過一個多世紀的慘淡經(jīng)營,至楚熊渠時初露崢嶸。楚熊渠是一位既有才識又有進取精神的君主,他整軍習武,趁著中原動亂之機,開始了開疆拓土的進程。三苗早已歸順荊楚,熊渠把征伐重點放在西部和東部。在西征中,攻打了庸國(今湖北竹山境內(nèi)),拉開了拓疆序幕。在東討中,楚人攻打了位于今湖北中部的揚越,勢力推進至江漢平原。接著遠征,攻打了位于今湖北鄂州境內(nèi)的鄂國。征戰(zhàn)既后,楚國逐漸興盛起來,真正立于諸侯之林,但楚熊渠離經(jīng)叛道,分封長子熊康(熊毋康)為句亶王、次子熊摯紅為鄂王,少子熊執(zhí)疵為越章王,鎮(zhèn)守長江中游的3個要地。后雖在周王朝的壓力之下,他取消了3個兒子的王號,但卻已點燃最小的兒子執(zhí)疵權(quán)欲之火。
楚熊渠十年(甲申,公元前877年),在位10年的楚熊渠死,此時,他的長子熊毋康早逝,按西周王朝的制度立次子熊摯紅繼承楚君之位,但少子熊執(zhí)疵卻發(fā)動政變,弒兄代立為君,改名楚熊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