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謝維營,男,1949年生,廣東梅州人,江西上饒師范學院哲學研究所教授,上饒師范學院學報副主編,上饒師范學院學科帶頭人。
學習和工作經(jīng)歷
謝維營 1982年山東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yè),哲學學士,同年7月分配到江西上饒師專工作。1987年評為講師,1995年評為副教授,2000年評為教授,2001年任上饒師范學院黨報副主編(2004年1月起主持工作)。2005年起為上饒師范學院學科帶頭人。
主要研究方向
哲學原理、科技哲學 、政治哲學。
主要業(yè)績
已在《哲學動態(tài)》、《教學與研究》、《光明日報》、《科學技術(shù)與辯證法》等報刊上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70余篇,被《新華文摘》等權(quán)威文摘刊物轉(zhuǎn)摘30余篇次,主編或參編教材和工具書7部,主持完成省廳級課題5項。
獲獎情況
1999年、2003年兩次獲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獲院級(校級)優(yōu)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獎共5次,2005年獲江西省第九屆高校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1次,1997年獲曾憲梓教師基金三等獎1次。
主要專著
哲學的魅力《哲學的魅力--思想探索的快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03月出版
《新編哲學教程》,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4年出版
最新論文
“始基本體論”批判,《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 第5期
政治哲學:治理社會的兩種理論和方法,《上海市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 第6期
本體論的“本義”與“轉(zhuǎn)義”,《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 第4期
科研利益與科研道德,《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 第1期
中國公共事業(yè)改革的三大誤區(qū),《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 第1期
政府機構(gòu)公司化是中國市場化改革的最大誤區(qū),《探索與爭鳴》2008年 第2期
“物種混合”引起的倫理困境及其解決思路,《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 第1期
中國房價暴漲的政治學解讀,《上海市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 第6期
我國民間慈善事業(yè)的歷史、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對策,《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 第6期
明天的哲學,《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 第3期
江西民間慈善事業(yè)的培育機制研究,《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7年 第11期
“黨管干部”與“民選干部”的統(tǒng)一,《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 第4期
思想與學術(shù)的關(guān)系辨析, 《探索與爭鳴》2007年 第9期
新的社會階層的崛起與黨的統(tǒng)戰(zhàn)工作創(chuàng)新,《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 第2期
民主的真義與政治排斥理論,《探索與爭鳴》2007年 第2期
道德規(guī)范中蘊涵的利益機制,《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 第4期
論社會利益形態(tài),《上海市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 第3期
我國高校人文教育的若干理論問題,《南昌高專學報》2006年 第2期
和平時期黨對自己領(lǐng)袖的宣傳問題,《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 第2期
價值向度:生產(chǎn)力屬性詮釋的新視角,《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 第2期
試論哲學美,《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 第2期
政治文化與政治文明,《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 第1期
語義分析何以成為哲學方法,《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 第6期
中國共產(chǎn)黨提高執(zhí)政能力建設(shè)的世紀課題,《探索與爭鳴》2005年 第10期
本體論的興衰與哲學時代主題的轉(zhuǎn)換,《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 第5期
高校人文教育的重點是人性教育,《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 第8期
政治和諧與善待不同意見,《上海市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 第5期
對科學發(fā)展的道德評價與歷史評價,《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 第3期
流氓文化述評,《探索與爭鳴》2005年 第3期
理論與歷史的背反——對“人民內(nèi)部矛盾”提法的反思,《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 第1期
思想的原則,《上海市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 第1期
國家職能新論,《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05年 第3期
正確價值觀的培養(yǎng)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 第1期
論鄧小平的理論思維特色,《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 第5期
論美國多元文化教育困境的政策因素,《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 第5期
求真務(wù)實:先進精神文化意義上的系列新維度,《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 第5期
儒家忠恕之道的當代價值,《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 第5期
“三個代表”對“階級本性”說的超越,《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 第1期
人與世界的關(guān)系問題是哲學的根本問題,《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 第3期
論政治批評,《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 第2期
談大學哲學的辯論式課堂教學,《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 第1期
關(guān)于國家職能的辯證理解,《求實》2004年 第10期
對我國“學術(shù)失范”現(xiàn)象的制度倫理分析,《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 第4期
關(guān)于真理內(nèi)容的系統(tǒng)分析,《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 第2期
關(guān)于本體論演化的歷史考察,《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 第2期
鄧小平理論實質(zhì)之我見,《巢湖學院學報》2004年 第5期
政治文明與政治批評,《上海市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 第4期
考察科學的道德價值的三個視界,《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 第6期
參考資料
寶樹網(wǎng):謝維營 上饒師范學院教授(1949~),2007-08-24http://www.xieshi.org/forum_view.asp?forum_id=12&view_id=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