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后 - 文獻皇后
人物生平
文獻皇后獨孤氏,名伽羅(公元543——602年),隋朝云中(今大同)人,周大司馬獨孤信之七女。獨孤信見楊堅相貌奇?zhèn),器宇軒昂,故將伽羅女許配為婚,時年十四。隋文帝即位之后,封為文獻皇后。
文獻皇后柔順恭孝,謙卑自守,很受隋文帝寵愛。文帝上朝時,她與帝同輦而進,至閣乃止。候其退朝之后又一起回宮,同吃同樂同寢,相顧歡欣。平日生活儉樸,不好華麗,專喜讀書,識達古今。文帝治政稍有不妥之處,她就忠心苦勸,于是做了很多有益之事。當(dāng)時突厥與隋貿(mào)易,有明珠一盒,價值八百萬,幽州總管殷壽讓她買下,她婉言謝絕地說:“如今戎狄屢次侵犯,將士征戰(zhàn)疲勞,不如將八百萬獎賞有功之士為佳。”此舉立刻朝野傳聞,受到百官稱贊;大都督崔長仁是文獻皇后表兄,觸犯國家王法,按律當(dāng)處以斬刑,隋文帝看在皇后情面,有意赦免其罪;屎筮M諫說:“國家之事豈可顧私!彼鞂⒋揲L仁處死;皇后異母兄弟獨孤陀因滋酒逞兇
殘害百姓,曾受過皇后指責(zé),故而懷恨在心,常以貓鬼詛咒皇后,按律當(dāng)斬;屎箅m然氣得三天沒有進食,但最后還是請求文帝赦免其罪,皇后說:“如果獨孤陀蠹政害民,妾不敢為其說情。但如今獨孤陀是因為詛咒我而犯罪,所以我敢請求赦免他!庇谑峭颖幻馑。
文獻皇后很有政治才能,每當(dāng)與隋文帝議論國家大事,看法往往不謀而合,十分一致,故而宮中稱為二圣。仁壽二年八月,文獻皇后病逝永安宮中,終年59歲,葬于太陵。
代周而起
獨孤氏的父親是北周大司馬獨孤信,獨孤信育有兩女,長女兒嫁與北周明帝作皇后,二女兒便嫁給了楊堅。當(dāng)時的楊堅是一個非常奇特的人物,他的先祖楊震曾作過東漢太尉,父親楊忠是北周的柱國大司空,楊堅生就一副與眾不同的身材,上身長下身短,比例嚴重失調(diào),而且面有威嚴之態(tài),王侯們見了他,常不由自主地感到手足無措,北周太祖曾預(yù)言:“此兒風(fēng)骨,不似世間人!币虼,楊堅雖然受到先輩蔭庇而少年出仕,卻常常遭皇室猜忌,為避嫌疑,他處處收藏鋒芒,韜光養(yǎng)晦,輕易不與人爭斗”。這樣一個怪人,卻被獨孤家二小姐慧眼看中,通過媒妁撮合,不滿二十歲就嫁進了楊家。二十年過去了,楊堅雖然極力謙讓,但因功勛卓著而被封為北周上柱國,掌握全國兵馬,在朝中威望日重。獨孤氏為楊堅生有一女五子,他們的女兒長大后作了宣帝的皇后,楊堅成了國老,然而皇室對他的猜忌仍未因之減輕,宣帝曾經(jīng)多次對皇后示言:“你父若惹火了我,必定誅殺你全家!”
楊家似乎一直生活在皇室的壓力之下,但卻并不因此而減弱楊堅發(fā)展的勢頭,這時他已重兵在握,羽毛豐滿。
不久,正值華年的宣帝因病崩逝,由年幼勢弱的靜帝繼位。楊堅以靜帝年幼需輔為名,入朝總攬一切國政,雖不稱帝,實已掌握了國家的大權(quán)。為此,相州總管尉遲迴不服氣,舉兵反叛,倡言討伐楊堅,不料是拿著雞蛋碰石頭,不幾天時間就被楊堅全部剿滅。楊堅風(fēng)聞尉遲迴起兵與宇文氏清王的慫恿有關(guān),剿滅叛軍后,他立即軟禁了宇文氏清王,從此楊堅便獨霸朝政,無人敢于過問了。
靜帝迫于形勢,封楊堅為隋王,并為他破了不少朝廷禮節(jié),允許他帶劍上殿,入朝不趨,備九錫之禮,待遇均在其他侯王之上;后來,又賜給他原本只有皇帝才能戴的十二旒王冕和天子旌旗,超過了臣子所能享受的最高禮節(jié)極限;最后,年幼的靜帝自知不是楊堅的對手,自動讓位給他,號稱隋文帝。順理成章,王妃獨孤氏成了皇后,長子楊勇立為太子!
嚴治后官
這時隋文帝是四十歲,母儀天下的獨孤皇后也已三十七歲,而她的女兒早已先于她做過一朝皇后了。建立隋朝后,隋文帝認清了前朝沒落的原因在于浮夸不實,卓具遠見的他力圖改革官儀,整頓朝綱,一心建立一個圣明朝代。獨孤皇后也不是一個目光短淺、囿于家事的女性,在楊堅取得王位的過程中,她就曾相幫著出謀劃策,極為周旋;當(dāng)了皇后之后,她也決不愿閑坐下來享受榮華富貴,她早已在心中醞釀了一個嚴治后官的寵大計劃。“小憐玉體橫陳夜,忽報周師入晉陽”,前朝亡國的故事,獨孤皇后記憶猶新,南朝的張麗華秀發(fā)輕拂,攪得陳氏王朝天翻地覆,自古紅顏多禍國,獨孤皇后為了保住楊家朝廷的長治久安,首先想到的就是幫助皇夫杜絕后宮內(nèi)訌。她從皇夫那里要來大權(quán),整飭了宮內(nèi)體制,廢除三妃六嬪之慣例,提倡簡樸,禁止宮中女子濃妝華服,并對他們的言行舉止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不允許嬪妃隨意親近皇帝。整個后宮在獨孤皇后的把持之下,形成一片靜謐肅穆的氣氛,因為獨孤皇后至高的地位和強硬的手腕,后宮中眾嬪妃雖然心中不滿,表面上也不得不服從。
除管理好嬪妃外,獨孤皇后還十分注意保持與皇夫的感情,她深知必須以自己的柔情和體貼籠住皇夫,才能使他不致于被其他女人所迷惑。每當(dāng)黎明鐘鳴之際,獨孤皇后小心翼翼地侍候皇夫洗漱穿戴,然后與他同坐一輦,把他一直送到朝閣,皇帝上朝,自己則在殿下靜靜地等候,待散朝之后,又同輦返回內(nèi)宮,這樣的行動,她日復(fù)一日,不厭其煩地堅持著,使楊堅從不敢怠慢上早朝。在內(nèi)宮,她對皇夫的生活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皇帝每餐的食譜,每日的裝束等事她都親自過問,妥善安置,讓文帝能毫不分心地專理朝政。每至深夜同寢的時候,她常在文帝耳旁回憶往事的情誼,細述夫妻的恩愛,用柔情蜜意來牽系住文帝的心。
好在隋文帝正在致力于國家大事,根本沒有多余的精力在后宮脂粉堆中取樂;而賢慧干練的妻子所推行的種種措施,正是與他的朝政改革可以密切配合,他自然是極力支持的。
一次,獨孤皇后與隋文帝約定:“此生永矢相愛,?菔癄,貞情不移,誓不愿有異生之子!毕氲狡拮优c自己患難與共數(shù)十年,總是一心一意輔助自己,惠心可嘉,文帝心中一熱,當(dāng)即答應(yīng)了皇后誓約。事后,文帝還頗為自豪地對大臣夸耀道;“朕旁無姬侍,五子同母,可謂真兄弟也!豈若前代,多諸內(nèi)寵!逼鋵崳毠禄屎笾韵拗莆牡塾型府惸钢,也是出于提防異母之子奪位爭權(quán)的考慮。
廢長立幼
獨孤皇后不只是管住皇夫不近二色,為了國家利益,她還強力干涉兒子和大臣們的感情生活。獨孤皇后為太子楊勇選定了元氏之女為太子妃,按照儀制另立云氏之女為昭訓(xùn)。元妃生性溫婉賢淑,端莊有禮,獨孤皇后認為她十分適合將來母儀天下,因而對她頗為器重;云昭訓(xùn)卻是一個活潑乖巧的女子,相貌俏麗,楚楚動人,相比之下,獨孤皇后嫌她失于輕優(yōu),立她為昭訓(xùn)本有些勉強,按她的意思是讓太子盡量少接近云氏。然而,太子的情感與母親的心意不同,他對元妃更多的是敬重,而對云昭訓(xùn)卻十分寵愛,因此,平時多半是與云氏纏綿一處。對此,獨孤皇后聽到風(fēng)聲后,心中大為不悅。這里,楊勇的弟弟晉王楊廣正好乘虛而入,他處處討好母后。獨孤皇后見楊廣努力按自己的要求行事,心中自然十分喜歡,她對隋文帝說:“廣兒大孝,每聽到我們派遣的使節(jié)到他的守地,他必定出城恭迎;每次談到遠離朝廷、父母,他都悲泣傷感;他的新婚王妃也可憐得很,廣兒忙于政務(wù)根本無暇顧及她,我派使婢前在探視。王妃蕭氏常常只能和她們同寢共食,哪里象勇兒與云氏,終日設(shè)宴取樂。勇兒真是親近了小人啊!”由于楊廣的有意圖謀和獨孤皇后的評價,楊勇的太子地位變得岌岌可危了。
事情不湊巧,由于太子處境困窘,心存大志的元妃為他擔(dān)心焦慮,偏偏太子自己卻不把這事放在心上,終于導(dǎo)致元氏悒郁成疾,抱憾離開了人世。昭訓(xùn)云氏是一個不甚操心政事的女子,她醉心于兒女之情,這種性格很討楊勇的歡心,兩人卿卿我我,形影不離,就在元妃死后不久,云昭訓(xùn)生下了他們愛情的結(jié)晶——小王子。本來元妃的死就讓獨孤皇后耿耿于懷,如今太子又違反了她所訂下的規(guī)矩——“后庭有之,皆不育之,示無私寵”。因此,偏妃生子成了太子楊勇的罪孽,使皇后對他大為不滿。
這時,正好晉王楊廣由他的守地楊州入京晉見母后。心懷叵測的他在獨孤皇后面前暗暗挑撥道:“太子對兒存有異心,屢次派人刺殺為兒,讓兒十分驚恐!豹毠禄屎髿鈶嵉那榫w一齊涌上她的心頭,于是坦白地對楊廣說明了她的心意:“勇兒已不成器,拋開正室,專寵云氏,有我在他尚且敢欺負你們兄弟,倘若他成天子之后,太子競是庶出,你們兄弟還得向云氏俯首稱臣,討得生路!”
事情到了這種田地,廢除太子一事已毋庸置疑了,因此,在開皇二十年十月,隋文帝在獨孤皇后主張下,以太子“情溺寵愛,失于至理,仁孝無聞,呢近小人”的罪名而將他廢為庶人。一個月后,在獨孤皇后的授意下,晉王楊廣被立為太子。
郁郁而崩
獨孤后性頗仁愛,每聽說大理寺處決囚犯,便流涕疼心。然而,當(dāng)她得知隋文帝很喜歡年輕美麗的尉遲氏時,乘文帝聽朝之機,私自下令將之殺死。隋文帝聞訊后大怒,單騎匹馬在山谷間狂奔三十余里,被大臣追及扣馬相勸才回。隋文帝盛怒之下,本想下詔廢斥獨孤皇后,但念及夫妻患難之情,又想妻子之舉也是為了輔助自己治國,也就不了了之。而心高氣盛的獨孤皇后,因病中氣惱又加上皇帝出走而受驚,小疾釀成了大病,數(shù)月之后,郁郁而崩。
獨孤皇后一死,隋文帝雖然感到失去了一條得力的臂膀,但也覺得是解脫了一種束縛,功成名就,貴擁天下的他,開始盡情享受聲色之娛。這時他封了兩個寵妃,封陳氏為“宣華夫人”,蔡氏為“容華夫人”。兩位夫人各具風(fēng)韻,迷得文帝神魂顛倒,日日歡宴,夜夜春宵,欣快地對人夸道:“朕老矣!情無所適,今得二卿,足為晚景之娛。”
隋文帝畢竟已是六十開外的人了,哪里經(jīng)得起這種極情縱欲的煎熬,不久他就患上了重病,身體虛弱,難以醫(yī)治。躺在床榻上,他感慨萬千地對左右道:“假使皇后在,吾不及此!”有感念,有懊悔,更有辛酸,到這里他才真正領(lǐng)悟了賢明的獨孤皇后的一片苦心。
獨孤后 - 唐代宗獨孤后
貞懿皇后獨孤氏(?—776年)唐代宗李豫皇后。失其何所人。父獨孤穎,左威衛(wèi)錄事參軍。
天寶年中,李豫為廣平王,當(dāng)楊貴妃外家貴冠戚里,秘書少監(jiān)崔峋妻韓國夫人楊氏以其女女皇孫為妃。崔妃生子李偲,所謂召王者。崔妃倚母家,頗騎媢。當(dāng)楊氏被誅后,禮數(shù)日漸薄。后來崔氏逝世,獨孤氏以姝艷進,居常專夜。廣平王即位,冊為貴妃。獨孤貴妃生韓王李迥、華陽公主。
大歷十年逝世,追號為皇后,上謚。唐代宗悼思不已,故殯內(nèi)殿,累年不外葬。后三年,始詔于都城左邊建陵,欲朝夕望見之。補闕姚南仲諫而止,乃葬莊陵。詔宰相常袞為哀冊,唐代宗對獨孤后厚愛,故送終華廣,務(wù)稱其情,袞極道凄婉,以中帝意。又詔群臣為挽辭,唐代宗擇其尤悲者令歌之。
當(dāng)初,獨孤后愛遇第一,宗叔獨孤卓為少府監(jiān),兄獨孤良佐太子中允。
獨孤后 - 相關(guān)詞條
趙簡子 | 李存勖 | 獨孤信 | 劉武周 | 孫傳庭 |
趙襄子 | 李三娘 | 宋世杰 | 劉大鵬 | 慕容延釗 |
折從阮 | 折太君 | 張培梅 | 賈南風(fēng) | 衛(wèi)夫人 |
劉聰 | 婁昭君 | 劉曜 | 石虎 | 任舉 |
獨孤后 - 相關(guān)鏈接
http://www.sx.xinhuanet.com/rwfc/2005-07/20/content_4684367.htm
http://www.enweiculture.com/Culture/dsptext.asp?lmdm=03030202&file=2001116030302020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