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東 - 個人資料
君東,全名徐君東,男,醫(yī)學博士,出生在北大荒,當過工人,做過軍醫(yī),現(xiàn)任空政電視藝術中心編劇。
君東 - 主要作品
情景喜。骸洞妒掳嗟墓适隆(第1、2、3部)、《健康快車之有啥別有病》、《低頭不見抬頭見》、《老威的X計劃》、《考試一家親》、《電影茶餐廳》 、《派出所的故事》、《衛(wèi)生隊的故事》。
電視。骸稛o限生機》、《美味關系》、《步步驚魂》(編劇)
小 品:《連長媳婦兵》、《提意見》、《博士碩士來當兵》、《炊事班過大年》、《真情擁抱》、《神奇床墊》等。
電視欄目節(jié)目:《快樂生活一點通》策劃、撰稿。
君東 - 個人榮譽
小品《連長·媳婦·兵》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主辦的2003年“中國曹禺戲劇獎小品小戲評選”中獲得劇目一等獎,君東本人獲編劇獎。
情景喜劇《衛(wèi)生隊的故事》獲飛天獎、金星獎。
君東 - 人物評價
創(chuàng)作風格文氣,時尚,尤其是代表作《炊事班的故事》以空軍基層連隊一個炊事班作為典型環(huán)境,既熱情謳歌當代軍營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又詼諧地諷刺個人成長和基層工作中存在的弱點和問題,是一部普通士兵健康成長的“趣味小百科”。
這位醫(yī)學博士出身的新銳編劇,對陌生故事的“適應性”和喜劇加工能力超強。
君東 - 相關資訊
從大夫到編劇的華麗轉身
記者:你也是《炊事班的故事》的編劇,這次續(xù)寫故事系列,最大的難點和突破是什么?
君東:最大的難點就應該算是想要有所突破吧,這次劍濤希望《派出所的故事》不光是一部喜劇,同時又是一部要有很多外景的電視劇,要把這兩點很好地結合起來就是一個不小的突破和挑戰(zhàn)。
記者:我們知道你是醫(yī)學博士出身,轉行做編劇,這當中應該有故事吧?
君東:上大學的時候我就比較愛好文學創(chuàng)作,在部隊醫(yī)院工作的時候,開聯(lián)歡會我就寫一些小品劇本。當時空政話劇院在寫《炊事班的故事》時要我去幫忙,然后第一部寫的還不錯,接著又寫了第二部,那時我還在當大夫,之后覺得在兩邊干精力不夠,團里就把我調過去,我就開始做專職編劇了。
記者:你以喜劇創(chuàng)作為主,這和你以前的身份和工作似乎格格不入,你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哪?
君東:來自于生活吧,說起來挺俗,但這是事實。就像《派出所的故事》,里面很多的故事情節(jié)都很貼近于生活,有很多家長里短的東西,大家有什么大事小情的就都想去派出所里說個明白,得到解決,如果不去貼近生活,那創(chuàng)作出來的東西就不能很好地去貼近大眾,也很難和觀眾產生共鳴。
君東談編劇地位
在日前騰訊網(wǎng)做的網(wǎng)友調查里,有55%的網(wǎng)友認為,在一部好的電視劇中,編劇是最重要的人。其次是演員、導演、投資。徐君東認為,實際上,在一部高質量的電視劇中,這四個角色都很重要,缺一不可,隨著最近廣電總局頒發(fā)了關于電視劇拍攝、播放集數(shù)限制的文件,對質量的要求也更加嚴格。編劇像是一塊地基,它是否扎實,決定了這個樓層的質量。一個劇本好不好看,有兩方面因素:一是整體敘事結構。二是人物性格刻畫是否立體。但也不是為了人物而刻意編故事。比如《奮斗》,它是一個正常敘事體,沒有什么埋伏點,但是故事依舊好看,這個“好”就在于人物鮮活。比如懸疑片,它就一定是靠懸疑故事和邏輯取勝,但是人物平淡行不行?肯定也不行,人物性格是所有劇本的關鍵,既要有共鳴,又要有獨特。
另外,對于編劇這個職業(yè),在中國電視劇并沒有發(fā)展起來的時候,并不受重視,大家往往關注的是導演和演員。據(jù)維基百科調查,電視臺的編劇培訓往往為三個月,而要培養(yǎng)一個資深編劇,往往需要平均三至四年的時間,如果領悟力低的話,時間可能會更長。香港地區(qū)的編劇新人一般月薪為二萬港元,逐步可提升至三萬到四萬,有好作品的話更多,而美國的編劇年薪約為二十萬美元。而中國大陸地區(qū)新人則約為一個月三千元。
但徐君東的切身感受是在實踐中造就出來的。我們很多編劇,包括他自己,都沒有專業(yè)訓練的經(jīng)歷,所以天賦也顯得很重要了,F(xiàn)在寫作的槍手也很多,總體地位也在提高,那只能拿到小稿費的只是沒有受到重視的編劇。一般寫得較有名的編輯,大約能拿到電視劇所賺金額的10%到20%不等。可是,這又有一個問題了,就是編劇們普遍的利益得不到法律的保護,因為作為興起的很多藝術職業(yè),都還沒有相關法律法規(guī)出臺,也就沒有辦法依照法律進行利益分配,這幾年,徐君東和很多編劇也一直在爭取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