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元 - 人物生平
劉繼元(-991年),本姓何,父親何氏,母親是劉旻的女兒,后父母雙雙病故被劉承恩收為養(yǎng)子。北漢英武帝劉繼元早年任檢校司空、歸義府都督,后又加太保、右金吾衛(wèi)大將軍、大內(nèi)都點檢等職,少帝繼位時晉升為太師、太原尹。他繼位后仍然使用繼父的年號,稱“天會十二年”。劉繼元繼位時,契月遼國大軍南下救援北漢,北宋大軍被迫南撤,北漢王朝在遼國的保護下再一次得到茍延殘喘的機會。但是,劉繼元是一個昏庸無道、殘忍成性的暴君。他不但派人將主張投降北宋的宰相郭無為誅殺,又先后將自己的舅舅的兒子劉鎬、劉鍇、劉锜、劉錫,弟弟大內(nèi)部檢點劉繼欽等十人殺戮,還殘忍地殺害了自己的養(yǎng)母,即劉承鈞之妻郭氏。史稱作為后漢和北漢皇族的沙陀劉氏,在經(jīng)過劉繼元的這一次大屠殺之后死亡殆盡,“于是劉氏子孫無遺類矣”!
當北漢王朝內(nèi)部分崩離析的時候,北宋政權(quán)先后統(tǒng)一了南北各省,最后再次將矛頭直指北漢。廣運六年已卯(公元979年),北宋第二任皇帝宋太宗趙光義發(fā)兵大舉北伐北漢,并親自督眾。宋軍這次—路長驅(qū)直入,連克北漢大鎮(zhèn),大敗北漢和前來支援的遼國軍隊,北漢各地將領(lǐng)紛紛望風(fēng)而降。五月,在北宋的威脅和勸誘下,劉繼元開城迎接宋軍,正式公布向宋朝投降。由沙陀劉氏創(chuàng)建的北漢王朝,在傳遞了四帝二十九年之后,宣告滅亡。
劉繼元降宋后,被宋朝任命為檢校太師、右衛(wèi)上將軍,受封為彭城郡公。但劉繼元從此失去自由,受到宋朝廷的監(jiān)視。不久,劉繼元與北漢劉氏親屬一百多人由太原遷到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居住,由朝廷賞賜豪宅一棟。劉繼元在太平六年辛已(公元981年)還被加封為開府儀同三司、保康軍節(jié)度使,直到淳化二年辛卯(公元991年)病逝。在位十二年。謚為北漢英武帝。
劉繼元死后留下一個六歲的幼子,名叫劉三豬,后由宋太宗賜名為劉守節(jié)。劉守節(jié)在宋朝官任西京作坊副使,后升任右驍衛(wèi)將軍。
劉繼元 - 北漢末帝
劉繼元,生年不詳,卒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五代時北漢末代皇帝。
劉繼元本姓何,其母是北漢建立者劉崇的女兒,先嫁薛釗,生子繼恩,后嫁何氏,生繼元,二人都做了舅父劉承均(劉崇之子)的養(yǎng)子。天會十二年(公元968年)七月,北漢睿宗劉承均因宋軍壓境,國勢日窘憂憤而死,劉繼恩即位。同年九月,劉繼恩被侯霸榮殺死,劉繼元當了北漢皇帝。當時,中原之外的十國多為大宋所滅,只有南漢、北漢、南唐、吳越四國尚存,其中南唐、吳越已奉行大宋年號,無力抗御宋兵進攻。只有北漢君臣堅持投靠契丹的屈辱方針,繼續(xù)與趙宋抗衡。
天會十三年(公元969年)春,宋太祖親自率兵下河?xùn)|(今山西太原)攻取北漢,擊退遼援兵,修筑長堤,引汾水灌晉陽城(今太原南郊古城營一帶)。北漢堅守危城,至閏五月,晉陽南城被水沖壞,大水涌進城內(nèi)。宰相郭無為妄圖降宋,被劉繼元處死。北漢軍民終于設(shè)障堵住水口。當時天熱多雨,宋軍住在草地里,多患腹瀉病,契丹又增兵來支援北漢,宋太祖只得下令退兵,丟棄糧餉茶絹無數(shù),皆為北漢所獲。
劉繼元 - 獻表降宋
當時,北漢雖危在旦夕,但內(nèi)部傾軋卻有增無減。劉繼元即位不久,就聽信馬峰讒言,殺死大將鄭進,又寵信宦官衛(wèi)德貴,解除吐渾軍統(tǒng)帥衛(wèi)儔的軍職,調(diào)任遼州刺史。吐渾軍數(shù)千人不服,請求收回成命,劉繼元堅執(zhí)不允。后來聽說衛(wèi)儔背地里發(fā)牢騷,怕他搞兵變,就派人將他殺掉。大將李隱為衛(wèi)儔抱不平,衛(wèi)德貴便鼓動劉繼元把李隱送到嵐州管制,不久又把李隱殺死。吐渾軍是北漢軍隊的主力,統(tǒng)帥被殺,軍心瓦解,劉繼元實際上是自毀長城。廣運六年(979年)正月,宋太宗消滅了泉州和吳越的割據(jù)勢力之后,便集中兵力,御駕親征北漢,分派潘美等率領(lǐng)數(shù)十萬大軍,分四路會攻太原。劉繼元急忙派兒子劉讓到契丹作人質(zhì),乞求援兵。三月十六日,宋將郭進在石嶺關(guān)(今山西陽曲縣東北)大破遼援軍,遼將耶律敵烈敗死,遼兵損失一萬多人。從此遼軍不敢南下,使北漢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四月,宋太家自鎮(zhèn)州(今河北正定縣)進兵,攻破隆州(今祁縣東觀鎮(zhèn)),親自到太原城下督戰(zhàn)。在宋軍猛烈圍攻之下,五月一日,晉陽城西南的羊馬城首先陷落,北漢宣徽使范超、馬步軍都指揮使郭萬超,先后出降。四日,宋太宗親自起草詔書,勸喻劉繼元投降,承諾“當保富貴”;已經(jīng)致仕家居的馬峰也進宮勸降。劉繼元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派人把降表送給宋太宗。六日的凌晨,宋太宗率領(lǐng)諸將領(lǐng)在太原城北連城臺上舉行受降儀式。劉繼元率領(lǐng)官屬身著白衣紗帽在臺下俯伏請罪。宋太宗當即封劉繼元為特進、檢校太師、右衛(wèi)上將軍、彭城郡公,賜給京師甲第一區(qū),每年都優(yōu)加賞賜。于是,劉繼元樂不思蜀,悠游歲月,于淳化二年(991年)壽終正寢。
綜觀劉繼元在位11年的所作所為,無非是對內(nèi)信用奸小,排斥賢能,政事混亂;對外繼續(xù)投靠契丹,做無恥的兒皇帝,妄圖借重契丹的軍事力量,抗拒宋軍的進攻,以求茍延殘喘,維持小朝廷的昏暗統(tǒng)治。
劉繼元 - 滅漢之戰(zhàn)
戰(zhàn)前態(tài)勢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正月至五月,在北宋統(tǒng)一戰(zhàn)爭中,太宗趙光義親率大軍入河?xùn)|,擊退遼援,攻破太原(治今山西太原西南),滅亡北漢的作戰(zhàn)。
宋統(tǒng)一南方后,太宗繼承太祖趙匡胤遺志,決意攻滅北漢。鑒于太祖曾三次率軍往攻北漢,皆因遼軍南援而敗,遂制定圍城打援、先退遼軍、后取太原的方略。繼而組建飛山軍,加緊練兵,并命晉(治今山西臨汾)、潞(治上黨,今山西長治)、邢(治龍岡,今河北邢臺)、洺(治廣年,今河北永年東南)、鎮(zhèn)(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冀(治信都,今河北冀縣)等州,制造兵器及攻城戰(zhàn)具,儲備糧草,做攻戰(zhàn)準備。
戰(zhàn)事進程
太平興國四年正月,太宗親率大軍征北漢。命宣徽南院使潘美為北路都招討制置使,統(tǒng)領(lǐng)河陽節(jié)度使崔彥進、彰德節(jié)度使李漢瓊、桂州觀察使曹翰、彰信節(jié)度使劉遇等,分別從四面進圍太原。命云州觀察使郭進為石嶺關(guān)都部署;扼守石嶺關(guān)(今山西陌曲東北關(guān)城);命孟玄喆為鎮(zhèn)州駐泊兵馬都鈐轄,守鎮(zhèn)州,分別待擊從北、東兩面救援北漢之遼軍。命河北轉(zhuǎn)運使侯陟、陜西北路轉(zhuǎn)運使雷德驤分掌太原東、西路轉(zhuǎn)運事。同時遣將分兵攻隆(今山西祁縣東南)、盂(治今山西盂縣)、汾(治隰城,今山西汾陽)、沁(治今山西沁源)、嵐(治宜芳,今山西嵐縣北之嵐城)等州,割裂北漢軍,以孤立太原。
十五日,太宗從東京(今河南開封)出發(fā),主力經(jīng)鎮(zhèn)州、承天寨(今山西娘子關(guān))分兵西進,直趨太原。北漢主劉繼元聞訊,急遣使赴遼求援。遼景宗耶律賢即命南府宰相耶律沙為都統(tǒng),冀王耶律敵烈為監(jiān)軍,偕南院大王耶律斜軫率兵馳援。又命左千牛衛(wèi)大將軍韓悖、大同軍節(jié)度使耶律善補以本路兵南下增援。
三月十六日,遼東路援軍日夜兼程至石嶺關(guān),阻于大澗,時宋郭進部已布陣待戰(zhàn)。耶律敵烈不待后軍至,即領(lǐng)前鋒軍渡澗,末及過半,郭進率騎兵突然出擊,斬殺耶律敵烈等五將,殲萬余人。及耶律斜軫率后軍至,弓弩齊放,救耶律沙脫身,領(lǐng)余眾倉皇退走。未幾,遼北路援軍亦被宋軍擊退。
宋軍打援獲勝,繼乘勢攻取外圍。至四月,相繼攻克盂縣、隆州、嵐州等地,又破北漢鷹揚軍及岢嵐軍,使太原陷于孤立。北漢主驚懼,復(fù)遣使赴遼,被宋軍俘殺;潛師出擊,亦被宋軍擊敗,遂固守孤城,不敢出戰(zhàn)。二十二日,宋太宗至太原,集兵四面圍城。二十四日凌晨,親臨城西督戰(zhàn),數(shù)十萬將士以弓弩輪番向城內(nèi)發(fā)射矢石。五月初一,攻破城西南護圍羊馬城,北漢宣徽使范超、馬步軍都指揮使郭萬超等先后出降。劉繼元在外無援軍,內(nèi)無兵力抵抗的困境中,于初六投降,北漢亡。
戰(zhàn)果評價此戰(zhàn),宋太宗采取圍城打援,擊退遼援軍,繼分割孤立太原,最后集兵破城,一舉攻滅北漢,結(jié)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基本實現(xiàn)了北宋的統(tǒng)一大業(yè)。
劉繼元 - 相關(guān)史料
繼元本姓何。初,薛釗死,崇以女再妻何氏,生繼元。何死,鈞亦養(yǎng)繼元為子。繼元既襲位,改元廣運,復(fù)結(jié)契丹為援。開寶二年春,太祖詔李繼勛、趙贊、郭進、司超等將兵先赴太原,太祖遂親征。以繼元太谷令梁文陟為太子洗馬,祁令張續(xù)為右贊善大夫。太祖將至,繼勛敗繼元兵于城下,其憲州推官史昭文以州來降,升本州刺史。乃壅汾水灌其城,又遣海州刺史孫方進圍汾州。繼元方恃契丹為援,守陴者揚言旦夕契丹至。四月,何繼筠敗契丹于陽曲北。太祖命以所獲首級、鎧甲示于城下,城中由是喪氣,知嵐州趙文度遂來降。閏五月,南城為汾水陷,水注城中,太祖幸長堤觀焉。登望樓者見繼元殺其相郭無為,城中紛擾。俄而城兵自西長連城出,將焚攻戰(zhàn)具,反為攻兵擊走之,斬首萬余級。夜半,傳呼壁外繼元降,太祖令衛(wèi)士擐甲,將開壁門,八作使趙璲曰:“受降如受敵,詎可中夜輕出?”太祖使伺之,果諜者也。
太常博士李光贊上言曰:“陛下應(yīng)天順人,體元御極,戰(zhàn)無不勝,謀無不臧,四方恃險之邦,僣竊帝王之號者,昔日與中國為鄰,今日與陛下為臣。蕞爾晉陽,豈須親討,重勞飛輓,久駐師徒。且太原得之未必為多,失之未足為辱。今時屬炎蒸,候當暑雨,儻河津泛溢,道路阻艱,輦運稽留,恐勞宸慮。”太祖覽奏甚喜,命宰相趙普撫諭諸將欲班師。禁軍校趙翰等叩頭愿乘城急擊,以盡死力,太祖曰:“汝曹我所訓(xùn)練,無不一當百,以備肘腋、同休戚也。我寧不取太原,豈忍驅(qū)汝曹冒鋒鏑而蹈必死之地乎?”士皆感泣,遂班師。
九年八月,太祖又遣黨進、潘美、楊光美、牛思進、米文義討之。時繼元諜者趙訓(xùn)為晉州所捕,械送于朝,太祖命釋之,給服裝放歸。又遣郭進入忻代路,郝崇信、王政忠入汾州路,閻彥進、齊超入沁州路,孫晏宣、安守忠入遼州路,齊延琛、穆彥璋入石州路。九月,黨進敗繼元兵數(shù)千,獲馬千余。郭進得山北民三萬七千余。十月,遼州監(jiān)押馬繼恩入并州境,燔四十余砦,獲牛羊數(shù)千。郭進又破壽陽,得民九千。穆彥璋入并州境,得民二千。黨進又敗繼元兵千余于城下。
是月,太宗即位,召諸將還。
太平興國二年,繼元胡桃砦指揮使史溫等以其民內(nèi)附。太宗謂齊王廷美曰:
“太原,我必取之!彼哪辏甲h討伐,曹彬以為可,太宗意遂決,語在《彬傳》。
宰相薛居正曰:“昔周世宗舉兵,太原倚契丹之援,堅壁不戰(zhàn),以至師老而歸。
及太祖破契丹于雁門關(guān)南,盡驅(qū)其民分布河、洛之間,雖巢穴尚存,而危困已甚,得之不足以辟土,舍之不足以為患,愿陛下熟慮之!碧谠唬骸敖裾呤峦鴦莓,彼弱而我強。昔先皇破契丹,徙其人而空其地者,正為今日事也。朕計決矣,卿勿復(fù)言。”遂遣宣徽南院使潘美等率諸將分兵圍汾、沁、嵐諸州,車駕遂親征,以驍將郭進扼石嶺關(guān),斷契丹援路。契丹果至,進擊敗之。
初,繼元遣子續(xù)質(zhì)于契丹,契丹為進所敗。繼元又遣健步間道赍蠟丸帛書求救,進又得之,徇于城下。繼元外援不至,餉道又絕,潘美等兵數(shù)十萬長圍四合,自春徂夏,矢石如雨,晝夜不息,城中大懼。會太宗奄至,親督衛(wèi)士急攻,人百其勇,城無完堞。太宗慮城陷則殺傷者眾,以手詔諭繼元降,詔至城下,守陴者不納,繼元不能知。太宗躬擐甲胄,夜至長連城督諸將攻之,控弦之士數(shù)萬列陣于前,蹲甲交射,矢集城上如蝟毛,每給矢必數(shù)百萬,頃之咸盡。捕得城中人云,繼元以十錢購一矢,凡聚百余萬,太宗笑曰:“此為我畜也。”
五月庚辰,繼元宣徽使范超來降,攻城者以超為出戰(zhàn),禽而戮之。繼元遂斬超妻子,投其首城外。壬午,馬軍都指揮使郭萬超逾城降,繼元帳下親信因之漸亡去,城中危急。太宗又自草詔諭之曰:“越王、吳主獻地歸朝,或授以大藩,或列于上將,臣僚、子弟皆享官封。繼元但速降,必保終始富貴,安危兩途,爾宜自擇!敝潦窃t入,諸將銳攻不可遏,太宗臨之,恐城陷害民,麾眾少退。是夕,繼元遣其客省使李勛奉表請降,太宗賜勛襲衣、金帶、銀器、錦彩、銀鞍勒馬,復(fù)遣通事舍人薛文寶赍詔答之。夜漏未盡,太宗幸城北,張樂宴從臣于城臺,繼元降。遲明,繼元率官屬縞衣紗帽待罪臺下,詔釋之,賜襲衣、玉帶、金銀鞍勒馬三匹、金器五百兩、銀器五千兩、錦彩二千段,文武官各賜衣、金銀帶、器幣、鞍勒馬有差。召升臺,繼元叩頭言:“臣聞車駕親征,即愿束身歸罪,蓋亡命者懼死,逼臣不得降爾!碧诩娭型鐾独^元者數(shù)百人,選其巨室者以從軍法,余賜服及錢帛,分隸諸將。詔授繼元特進、檢校太師、右衛(wèi)上將軍,封彭城郡公,館于行在所,給賜甚厚。其相李惲等授官有差,命中使康仁寶監(jiān)之。繼元獻其宮妓百余,悉分賜立功將校。又令仁寶護繼元親屬百余赴京,所過續(xù)食,賜京城甲第一區(qū),歲時優(yōu)加頒赍。六年,加開府儀同三司。雍熙三年,建房州為保康軍,以繼元為節(jié)度。
淳化二年,繼元疾,遣中使護醫(yī)診視,及卒,遺奏以其子三豬為托,太宗惻然哀之,贈中書令,追封彭城郡王,赗賻加等,葬事官給。時三豬六歲,賜名守節(jié),授西京作坊副使,家居賜祿。
初,太宗征繼元,行次澶淵,有太仆寺丞宋捷者掌出納行在軍儲,太宗見其姓名喜,以為師必有捷之兆。及將至太原,太宗遣語攻城諸將曰:“我以端午日當置酒高會于太原城中!敝凉镂矗^元降,乃五月五日也。劉崇自周廣順元年稱帝,歷四主二十九年而亡。
繼元性殘忍,在太原,凡臣下有忤意,必族其家。自太祖親征及遣將攻伐,因之殺傷不可勝紀。及窮蹙始降,太宗待遇終保全之,嘗謂近臣曰:“晉司馬昭以劉禪思蜀之對,戲之云‘何乃似卻正之言’,此不仁之甚也。亡國之君皆暗懦所致,茍有遠識,豈至滅亡?此可愍傷,何反戲侮乎?劉繼元朕所虜者,待之若賓客,猶恐不慰其意爾!
守節(jié)后為崇儀使,改右屯衛(wèi)將軍。天禧四年,特遷右武衛(wèi)將軍,改右驍衛(wèi)將軍。
——宋史 卷四百八十二 列傳第二百四十一
劉繼元 - 相關(guān)詞條
趙簡子 | 李存勖 | 獨孤信 | 劉武周 | 孫傳庭 |
趙襄子 | 李三娘 | 宋世杰 | 劉大鵬 | 慕容延釗 |
折從阮 | 折太君 | 張培梅 | 賈南風(fēng) | 衛(wèi)夫人 |
劉聰 | 婁昭君 | 劉曜 | 石虎 | 任舉 |
劉繼元 - 相關(guān)鏈接
http://www.sx.xinhuanet.com/rwfc/2005-07/20/content_4683616.htm
http://guoxue.baidu.com/page/cbcecab7/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