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歐文 - 生平簡介
華盛頓·歐文,美國作家,1783年4月3日出生于紐約。幼年體弱多病,16歲輟學,先后在幾個律師事務所學法律,但對法律并沒有興趣,喜愛文學,喜愛漫游。1804年因病赴歐洲休養(yǎng),到過法國、意大利和英國,一度想成為畫家。1806年回國后在弗吉尼亞州任律師,后幫助他的兩個哥哥經(jīng)營進口生意。這時他與律師霍夫曼的女兒瑪?shù)贍栠_訂,妻子早逝于1809年,后來他雖有過幾次戀愛,卻一直過著獨身生活。1807年,他和哥哥威廉等人共同創(chuàng)辦一種不定期刊物《雜拌》,開始了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顯露出他的幽默、風趣和含蓄的諷刺才能。歐文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紐約外史》(1809年),此后10年,除英美戰(zhàn)爭期間曾于1814年擔任過短期軍職之外,一直在幫助他的哥哥經(jīng)商,1815年歐文去英國利物浦在他哥哥所開設的分行工作;1818年分行因經(jīng)濟蕭條而倒閉,歐文留居英國,以寫作為生。1819年,歐文陸續(xù)發(fā)表許多散文、隨筆和故事,共32篇;于1820年結(jié)集為《見聞札記》出版,引起歐洲和美國文學界的重視。這部作品奠定了歐文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之后,歐文寫了體裁相似的《布雷斯布里奇田莊》(1822年)和故事集《旅客談》(1824年),這兩部作品都較《見聞札記》遜色。1826年在馬德里任美國駐西班牙大使館館員。1828年發(fā)表《哥倫布的生平和航行》。1829年發(fā)表《攻克格拉納達》;同年曾到格拉納達的摩爾人故宮阿爾罕伯拉游覽,后出版游記、隨筆和故事集《阿爾罕伯拉》(1832年)。
歐文曾任美國駐英公使館秘書。牛津大學曾授予其名譽法學博士學位,英國皇家學會也向他頒發(fā)了勛章。1832年歐文回到美國,在紐約受到熱烈歡迎。由於讀者迫切需要他描寫本國的生活,他曾到新開發(fā)的美國西部進行考察,寫了《草原游記》。他還根據(jù)大皮貨商約翰·雅各·阿斯托提供的材料。為這個大財閥寫了一部發(fā)家史:《阿斯托里亞》(1838年)。1842年再度赴馬德里,出任美國駐西班牙公使。1846年回國,晚年是在他曾經(jīng)描寫過的睡谷附近度過。這一時期他的主要作品是3部傳記:《哥爾德斯密斯傳》(1840年)、《穆罕默德及其繼承者》(1849-1850年)和5卷本《華盛頓傳》(1855-1859年)。歐文于1859年11月28日逝世。歐文是散文大師,是美國文學奠基人之一。
華盛頓·歐文 - 創(chuàng)作生涯
1783年,歐文出生在紐約的一個富人家庭,他從小喜歡看《魯濱遜漂流記》、《格列佛游記》這種歷險故事,還常常鉆到劇院里去看戲。歐文后來最知名的作品是《見聞札記》,寫的就是在外游歷的故事,不能不說是幼時受到了讀書的影響。
1802年,19歲的歐文在《早晨紀事報》上發(fā)表了幾篇書信體散文,嶄露頭角。后來他因病赴歐洲休養(yǎng),游歷了法國、英國和意大利,作了大量旅途筆記,為以后的創(chuàng)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1809年,他的第一部作品《紐約外史》以“迪德里!つ峥瞬┛恕钡墓P名出版。這是一部具有獨特風格的詼諧之作,充分顯露出歐文的幽默才能!都~約外史》出版后,歐文便成為紐約文壇風靡一時的人物。在這之前,美國雖然獲得獨立已有三十余年,但在文學方面卻始終未能擺脫英國的束縛,創(chuàng)作出足以代表這個新興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的作品來。歐文運用本國題材寫出的《紐約外史》這部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對于促進美國民族文學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1815年,歐文再度赴英。他游遍英國的名勝古跡,懷著對英國古老文明的仰慕和對從前資本主義社會的向往,寫出了著名的《見聞札記》和風格類似的《布雷斯勃列奇田莊》!兑娐勗洝肥菤W文的代表作,包括小說、散文、雜感等32篇,以幽默風趣的筆調(diào)和富于幻想的浪漫色彩,描寫了英國和美國古老的風俗習慣以及善良淳樸的舊式人物。這部作品在英國出版后,受到歐美文學界的高度重視,奠定了歐文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1826年,歐文到西班牙搜集了許多有關哥倫布的珍貴資料,游歷了格拉納達的名勝,并在阿爾罕伯拉宮逗留了將近三個月。這一切激起了他對研究西班牙歷史的興趣。1929年前后,他寫了三部有關西班牙的著作:《哥倫布傳》、《攻克格拉納達》和《阿爾罕伯拉》。在這些作品中,歐文以講故事的形式,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驕奢淫逸,歌頌了摩爾人為追求自由幸福而進行的斗爭。寫了《阿爾罕伯拉》之后,歐文的創(chuàng)作熱情便衰退了。
1832年,他回到了闊別17年的祖國。他的晚年,除了當過幾年美國駐西班牙公使外,絕大部分是在家鄉(xiāng)度過的。
1859年11月28日,歐文與世長辭。美國人民為了懷念這位在文學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作家,在紐約下半旗致哀,而歐文的許多優(yōu)秀作品則被人們傳誦至今,成為珍貴的文學遺產(chǎn)。他本人更被尊為“美國文學之父”。
華盛頓·歐文 - 作品風格
華盛頓·歐文向往田園生活和古代遺風,最愛寫隨筆和短篇小說,其主要作品的大部分題材都是歐洲的,極少描寫美國的生活,作者尤其關注奇聞軼事和窮鄉(xiāng)僻壤的風俗習慣。他的作品大部分以英國為背景,有充滿浪漫色彩的傳說,也有對英國風俗習慣的描寫及旅行隨筆。
歐文的短篇小說,因為它們充滿了奇幻色彩,大部分都取材于歐洲地區(qū)的古老傳說,顯得及其神秘離奇。他的《鬼門關》,那是一個關于鬼魂、冒險、尋寶的故事,雖然情節(jié)沒有那么的錯綜復雜,卻也扣人心弦,引人入勝。歐文敘述事情的口吻就像是一位慈祥的老者坐在篝火旁略帶睡意地講故事一樣,有一種非同一般的魔力—讀者在看《睡谷的傳說》時仿佛也受到那個被施咒語的小鎮(zhèn)的影響,變得頭腦昏沉,相信起靈魂和索命的怪物來。但讀者看這些故事的時候并沒有覺得害怕,只是感到十分好奇,想盡快往下讀好一探究竟。每一個結(jié)局都是很富有神秘主義色彩和浪漫主義色彩的,如《鬼新郎》中的有情人終成眷屬,黃金夢里家境衰敗的主人公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最終變得富有等等。歐文的短篇無疑也反映了人們善良美好的愿望,因此更顯得真實動人。
華盛頓·歐文 - 在中國影響
1877年,清朝官員張德彝出訪英國時,見到了根據(jù)歐文的《瑞普·凡·溫克爾》改編的戲劇。回國后,張德彝在出訪記錄中記述了對它的感受。30年后,早期翻譯名家林紓將《見聞札記》譯成中文,取名《拊掌錄》,這是歐文作品的第一個中譯本。林紓在序中說:“歐文氣量宏廣,而思致深邃而便敏,行文跳踴變化,匪夷所思。其雅趣高情……又博古,廣哀遺典,叩以所有,無不立應!苯o予了他很高的評價。歐文作品的中譯本,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數(shù)量漸漸多了起來。1994年,百花洲出版社推出了王星賢等人翻譯的《旅客奇談》,講述了很多荒誕奇怪的故事;2000年,湖南文藝出版推出了《歐文經(jīng)典散文選》,其中包括了《鄉(xiāng)村的驕傲》、《倫敦的星期天》等21篇散文;200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了《睡谷的傳說》,收錄了歐文的8篇小說。
《見聞札記》則有兩個新譯本出版,一是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的版本,譯者是劉榮躍,二是湖南文藝出版社2005年的版本,書名為《見聞錄》,譯者是李長蘭等人。
華盛頓·歐文 - 作品集
《紐約外史》《睡谷的傳說》
《瑞普?凡?溫克爾》
《柑掌錄》(即《見聞札記》)
《旅人述異》(即《旅客談》)
《大食故宮余載》(即《阿爾罕伯拉》)
《阿爾罕伯拉》
《歐文短篇小說選》
《見聞札記》
《華盛頓傳》
《哥倫布傳》
《攻克格拉納達》
《布雷斯布里奇田莊》
《阿斯托里亞》
《草原游記》
《哥爾德斯密斯傳》
華盛頓·歐文 - 作品欣賞
《瑞普·凡·溫克爾》
《瑞普·凡·溫克爾》以殖民地時期哈德遜河畔一個山村為背景,描寫了貧苦農(nóng)民瑞普·凡·溫克爾的奇特遭遇。瑞普是一個心底善良、和藹可親的人,他樂于幫助別人,但在自己家里卻十分懶惰。為了逃避妻子的責罵,瑞普有一天帶著獵狗躲進了森林。誰知,他來到的是一個被魔法控制的地方。在那里,瑞普喝了一種奇妙的飲料,倒頭便睡,一覺就是20年。當他醒來回到家里時,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的一切都變了樣,他記憶中的那個時代早已變成了歷史。作者通過瑞普那看似荒唐的遭遇反映了獨立革命前后北美大陸上鄉(xiāng)村的社會狀況。同時也巧妙地暗示了這場革命成功以后,廣大民眾并沒有在生活上得到絲毫改善,從而對現(xiàn)實進行了諷刺。作品還開創(chuàng)了美國文學反抗專制思想的個人這樣一種典型形象。
《睡谷的傳說》
《睡谷的傳說》的故事背景,與《瑞普·凡·溫克爾》十分相似。“睡谷”是哈德遜河畔一個幽僻的山間小村,那里清幽恬靜、與世隔絕,村民們思想閉塞,對各種鬼怪深信不疑。窮教師伊卡鮑德·克萊恩看上了富家女兒卡特琳娜,還夢想有一天能成為富有的莊園主。他穿著寒酸的“禮服”去參加卡特琳娜家里的舞會,回家的路上碰上一個沒有腦袋的“騎士”,這個“無頭騎士”緊跟他的后邊,把這個最怕鬼的窮書生嚇得魂不附體。最后,那個“鬼”把抑在胸前的“頭”(一個大南瓜)高高舉起,向他狠狠扔去,結(jié)束了這場“夜襲”。原來這是卡特琳娜和與她熱戀著的小伙子一起搞的惡作劇。伊卡鮑德弄清事實后,羞得無地自容,只好不辭而別,到外地教書去了。在這個故事中,歐文以極富詩意的語言描寫了寧靜鄉(xiāng)村的理想生活和村民們淳樸、善良、幽默的性格。故事也含蓄地批評了社會現(xiàn)實:幽靜的鄉(xiāng)村反襯出喧囂的城市;早期移民的單純善良反襯出資產(chǎn)階級的卑微和齷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