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時期
夏卡爾是個猶太人,1897年出生在俄國的一個小鎮(zhèn)。當時猶太人在俄國受到歧視,甚至不準接受高等教育;此外家里的經濟情況也很差,父親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以賣魚為生,夏卡爾兒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對父親的記憶。家里的信仰深深影響他的一生。
不過雖然父親“工作禱告,心懷平安”,他卻很清楚他將來不要做這樣的工作,他要的是可以尋找生命意義的行業(yè)。因為母親的賄賂,他得以繼續(xù)讀中學,開始學小提琴、音樂、畫畫,開始接觸也開始關心藝術和中產階級 ,就在此時,他確定了將來的人生方向。
熱衷繪畫
1911年夏卡爾至法國留學,當時法國為世界的藝術中心,他卻十分不適應。這里對他而言毫無意義,他整日練習繪畫技巧,要不就周旋在社交圈中,這并不是他喜歡的生活方式。直到他到了羅浮宮,發(fā)現了前人的大師作品,他不再迷惘,同時,他也開始以立體派的技巧表達出他對故鄉(xiāng)的情懷。最有名的作品為『鄉(xiāng)村與我』,之后也多有以俄國農村為主題的作品。
他一生98年的歲月中在俄國只待過短短32年,但這些日子的回憶卻已深深烙印在他的腦海里,他以繪畫來表達他的內心世界。
愛情滋潤
對任何人而言,愛情的魔力都是不容忽視的,夏卡爾也不例外。對 他最具影響力的女人有兩個,都是他的妻子:一個是第一任妻子蓓拉,一個是他昵稱為娃娃的第二任妻子。他為老婆畫的肖像其實并不多,但是在許多 繪畫中都可以看出他的生命中洋溢著幸福。小女兒出世以后畫的一幅【出生】尤以為最。畫中他和蓓拉手拉著手,畫家的身體甚至飛了起來,正如我們說的「飄飄欲仙」,只是在這里畫家是用視覺語言來表達愛情所帶來的幸福。在其自傳中他說:「我只要打開窗戶,藍天和愛、她和花就飛進來。不管她穿黑的或白的,她都縈繞在我的畫中!顾拿罎M婚姻在此不言而喻了。
除此以外,夏卡爾有許多以戀人為主題的畫,例如飛在空中的戀人,再次帶我們走進夏卡爾的夢幻世界,一個人沈浸在婚姻的幸福中時,心中的快樂難以言喻,也是其他人所不能想像的。夏卡爾就透過各種方式將這種難以形容的幸福以繪畫傳達出來,讓即使不懂繪畫的人也一眼就能明白。有時戀人飛在空中,時而躺在巨大的花束上面,周圍的布景也制造出快樂的氣氛。
戰(zhàn)爭改變
如果夏卡爾的一生平平靜靜,他的作品很可能僅止于充滿思鄉(xiāng)情懷和戀愛的幸福。但夏卡爾出生于19世紀末,兩次世界大戰(zhàn)他都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他剛好身在國內,當時的自畫像可以看出他對世界大戰(zhàn)的態(tài)度:恐懼和逃避。和先前1909年看起來目空一切的自畫像相比,1914年的這幅畫像顯得自然多了,一點也不矯揉造作。圖中他躲在樹叢后面,線條柔和的面容彷佛在述說他不愿進入沙皇軍隊的心情。
從小接受的信仰價值觀也開始在他的心里吶喊。在1914至1923年當中,他畫了幾幅猶太人的畫像,在『The Smolensk Newspaper』中,一個猶太老人和一個中產階級打扮的紳士面對面坐著,桌上攤開的報紙上面「戰(zhàn)爭」二字清晰可辨。他們的身份雖有不同,對于這場戰(zhàn)爭卻是同樣發(fā)愁,在『祈禱的猶太人』、『綠色猶太人』、『紅色猶太人』中主角的共同特點是沈思、 迷惘,正符合夏卡爾當時的心境。
共產黨初掌權時,一切看來頗為樂觀,夏卡爾甚至被任命為故鄉(xiāng)的文化局長,夏卡爾的理念是:「工人階級一旦改變,隨時能創(chuàng)造藝術和文化 的高峰。」然而他自己的作品卻遭共產黨統(tǒng)治階級質疑有何政治實用性,綠 色的牛、在空中飛的馬不能為列寧歌功頌德,夏卡爾只得黯然重回法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帶給夏卡爾極大的沖擊。1933年納粹開始成立集中 營,大量猶太人遭屠殺。1935年夏卡爾至波蘭,親眼目睹朋友在大街上當場 被罵「骯臟的猶太人」。在他心中猶太人的世界再也不是夢幻世界、安逸的 圣地,它已經成為真實世界中的殺戮戰(zhàn)場。
雖然身在安全地區(qū),夏卡爾卻無法漠視這一切。他的作品一反前幾 年無憂無慮的風格,出現震撼人心的力量。這時期的代表畫作有二:『革命』和『白色極刑』。在『革命』中,藝術家將畫面切割成左右兩邊,左邊 是持著棍棒的共產黨員朝中間蜂擁,有的手拿勝利的紅旗,右邊則代表民主 世界,夏卡爾在這里畫了他畫中慣?吹降膽偃恕ⅠR戲團員、提琴手、動物 等,飛在空中、不受地心引力控制的樂手正好說明了這里的自由。列寧在圖 中央倒立著,手指向右邊,夏卡爾透過這個畫中人物來表達全人類的希望。
在『白色極刑』中,整幅畫以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為中心,周圍一 片混亂,納粹在猶太會堂中燒殺擄掠,海上難民無助地求救,神話中永遠漂 泊的猶太人從十字架旁走過。
最后階段
在夏卡爾生命的最后階段,他再度隱退回自己的內心世界,此時他所畫的不再是童年家鄉(xiāng)景象,而是希臘神話、基督信仰和生活經驗。他的畫天真一如往常,不同的是他會以色彩賦予繪畫新意義。
綜觀夏卡爾一生,以繪畫表達人生各個階段的心靈狀態(tài)。鄉(xiāng)愁之愛、戀人之愛、種族被迫害的苦難,他成功地讓繪畫成為全人類共通的語言。
主要作品
在『鄉(xiāng)村與我』中,畫家手執(zhí)樹枝,和山羊面對面,山羊的頰邊則畫著一婦人在擠羊奶,圖畫上方出現的是俄國農村房屋;教堂里探出一個人頭,房屋下方有一對夫婦,男的手持大鐮刀。在此回憶和實景結合為一,夏卡爾對于故鄉(xiāng)的歡樂回憶透過立體派的幾何線條得到適當表達,在巴黎初期的抑郁也因此得到抒發(fā)。
其他如「給俄羅斯、驢子和其他」、「牲口販子」、「農民的生活」等都可以看到俄國農村的景觀,在他百分之九十的繪畫中也都看得到;蝰R,由此可見家鄉(xiāng)俄國對他有多大的牽絆。畫家既然透過繪畫來表達他的內心世界,畫中常出現的東西,其象征意義自然不在話下。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繪畫中?梢姷浇烫,這也說明信仰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在俄國住了23年后隨即遠赴他鄉(xiāng)求發(fā)展的猶太人,對于俄國、對于傳統(tǒng)的信仰,在他的血液里沸騰的究竟又是什么樣的熱情呢?
作品特色
以少年時期的故鄉(xiāng)—俄國的風物為創(chuàng)作泉源 色彩明亮而華麗。
以“愛”為主,常在作品中抒發(fā)出對妻子貝拉的愛意。
想像力豐富,充滿著幻想。
自我評價
夏卡爾的作品內容表現多為超現實的繪畫。夏卡爾曾說﹕“很多人都說我的畫是詩的、幻想的、錯誤的。其實相反地,我的繪畫是寫實的……”
“我不喜歡u2018幻想u2019和u2018象征主義u2019這類話,在我內心的世界,一切都是現實的、恐怕比我們目睹的世界更加現實!毕目柛嬖V我們,他的藝術雖看起來奇怪,卻是發(fā)自內心的情緒和感觸,不是憑空亂畫的,是藝術上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