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李建成

    李建成(唐朝開國太子)

    李建成(589年-626年),小字毗沙門,隴西成紀人,唐高祖李淵長子。

    公元617年,李建成助李淵太原起兵,率軍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關(guān),攻克長安。在唐朝建立后,李建成被立為太子,曾率軍打退突厥入侵,平定山東。公元626年,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事變,將李建成殺死,死年三十八歲,五子一并遇害。貞觀二年(628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追謚曰“隱”,貞觀十六年(642年),又追贈為皇太子,史稱隱太子。                             

    歷史記載中,李建成曾屢立戰(zhàn)功,但他在《隋唐演義》、《說唐》等文學(xué)作品中的形象并不光彩。


    詞條概要

    李建成,初唐皇太子。助李淵起兵,率軍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關(guān),攻克長安。唐朝建立后多次打退突厥入侵,擒斬劉黑闥,平定山東。武德九年,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事變,將其殺死。

    人物生平

    太原起兵

    大業(yè)十三年(617年), 李淵被任命為太原留守,時李建成攜領(lǐng)家屬在河?xùn)|居住,李淵令李建成在河?xùn)|秘密結(jié)交有才能的人。

    同年二月,馬邑校尉 劉武周據(jù)城造反自稱天子,三月破樓煩郡進據(jù)汾源宮。李淵一方面以討賊為名募兵,一方面派密使到河?xùn)|催促李建成來太原。

    為了解除爭奪天下的后顧之憂,李淵先暗中結(jié)好突厥。突厥要求李淵自立,否則不予支持,李淵堅決不肯。李世民、劉文靜、裴寂等多次勸諫,但李淵仍舊堅持。六月,李建成到達太原,李淵非常高興。裴寂等人跟著李建成來見李淵,勸李淵仿效仿效 伊尹、 霍光廢掉隋煬帝 楊廣擁立代王楊侑,發(fā)兵傳檄各郡縣,更改旗幟向突厥表態(tài)。師出有名,令中外歸心。李淵認為這么做有點掩耳盜鈴,目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李淵于是決定起兵,派遣使者告知突厥,送馬千匹且許諾派兵。

    李淵在太原遠近招撫,西河守將則多次向隋朝廷表忠心,擋住了李淵西取長安的道路,于是李淵派遣李建成率軍前往攻取,除了路上吃的只帶了三日的軍糧。

    李建成

    李建成見招募來的義軍沒有經(jīng)過訓(xùn)練,擔(dān)心他們不能打仗,于是立下軍法,整肅三軍。在兵進西河的行軍路上,李建成與將士們同甘共苦,百姓種在道旁的瓜果蔬菜,一定要付了錢才能吃,得來的食物酒水,也與將士們一同分享。大軍行至西河城下,李建成親自前往告知自己的來意,城內(nèi)人紛紛來投,只有郡丞高德儒不肯歸降,李建成于是率軍攻打高德儒,郡司法書佐朱知瑾從城上將李建成兵馬引進,將高德儒生擒后斬首,其他西河人全部赦免。李建成平定西河,往返只用了九天時間。班師后,李淵非常高興說:“用這樣的方法用兵,可以橫行天下!狈饫罱ǔ蔀殡]西公,為左領(lǐng)軍大都督。

    七月,李建成隨李淵進圖關(guān)中。駐軍賈胡堡,時天降大雨。

    八月,雨停后,李淵在李建成的建議下開始進兵霍邑,李淵擔(dān)心霍邑守將 宋老生堅守不戰(zhàn)。李建成認為宋老生雖然之前可以平定盜賊,其人出身寒微,有勇無謀,可以引誘他出戰(zhàn)。李淵于是派幾百個騎兵往霍邑城東,在距城五六里的地方安營,等待步兵。李建成與李世民各只率領(lǐng)幾十個騎兵直到霍邑城下巡視。李淵又將部下分為十幾隊從城東南巡至西南,做出好像要安營又要攻城的樣子,讓 殷開山率領(lǐng)后軍開始進軍。宋老生見城下打算安營的兵馬數(shù)量不多,李淵后軍尚未前來,于是將三萬人一分為二,自己帶人從東門殺出,另一隊從南門殺出。李淵擔(dān)心宋老生不會離城太遠,讓李建成率領(lǐng)左軍,李世民率領(lǐng)右軍,斷掉宋老生的回城之路,李淵自己率軍假裝撤退,宋老生見李淵撤軍,以為是李淵怕了,引軍向前,在距城一里處列陣。殷開山率領(lǐng)步兵前軍列陣,后軍相繼而至。還沒交戰(zhàn),李建成與李世民率軍作出大攻霍邑東門南門的樣子,李淵放出謠言說宋老生已被斬首,宋老生兵馬聽到后,舍棄兵仗四散奔走。城門又被李建成、李世民所堵,宋老生無法回城,城上人放下繩子想要將宋老生拉上去,軍頭盧君諤趁機將宋老生斬殺。(舊唐書載此戰(zhàn)李淵被宋老生擊敗,李建成墜馬,功勞全歸于李世民。)

    九月,李淵派李建成率劉文靜、王長諧等人拒守潼關(guān),兼守永豐倉,以防止腹背受敵。不久之后, 李神通、 柴紹等也舉兵與李淵會合,李淵派李世民屯兵阿城,李建成駐兵 霸上。十月,李淵率軍至霸上,與李建成、李世民會師,兵力達到二十余萬。李淵進入長安后,讓李建成與李世民率軍駐扎在長安城四面。李淵與眾文武擁立代王 楊侑為天子,尊楊廣為太上皇,改元 義寧。楊侑封李淵為唐王,李建成為王世子,并讓李建成開府治事。

    義寧二年(618年),李建成被封為撫軍大將軍、東討元帥,率領(lǐng)李世民等十萬(一說七萬)兵馬向東略地,伺機奪取洛陽四月,李建成回到長安, 隋恭帝楊侑封李建成為尚書令。

    平定山東

    武德元年(618年), 宇文化及處死隋煬帝 楊廣,不久之后,隋恭帝楊侑讓位李淵,李淵接受禪讓后,立李建成為太子。

    武德二年(619年),司竹盜賊祝山海作亂,自稱護鄉(xiāng)公,李建成率領(lǐng)桑顯和前往將其平定。四月,涼州人 安興貴殺掉李軌率領(lǐng)剩余部眾前來投降,李建成前往原州接應(yīng)。

    武德三年(620年),劉武周被擊敗后逃往突厥,七月,李淵令李世民征討王世充,令李建成鎮(zhèn)守蒲州,防備突厥。

    武德四年(621年),稽胡酋帥劉仚成擁眾數(shù)萬作亂邊疆,李建成率軍前往征討。李建成率軍于鄜州與劉仚成軍相遇,李建成合兵與劉仚成交戰(zhàn),大破劉仚成,斬首百余級,俘虜一千多人。李建成放走各稽胡首領(lǐng)幾十人,讓他們回到部落招降其他首領(lǐng),劉仚成得知后與其他首領(lǐng)前來請降,李建成見這些部落民族兵馬太多,害怕他們將來再次作亂,于是準備將他們?nèi)繗⑺溃⑿孤,劉仚成逃?梁師都那里。李建成處死稽胡降兵六千余人。

    武德五年(622年), 劉黑闥被李世民擊敗后,逃往突厥。六月,劉黑闥引突厥軍作亂山東。 魏征見李建成雖然是嫡長子,但是功績不如李世民,于是建議李建成去請戰(zhàn)立功。李建成聽從魏征的建議,請求去征討劉黑闥。于是李淵派李建成和李元吉率軍前往,十二月,李建成于魏州大獲全勝,擒斬劉黑闥,平定山東。

    武德六年(623年),七月突厥 頡利侵犯朔州,李淵派遣李建成和李世民駐兵并州防備。九月,突厥退兵,李建成班師回朝。

    武德八年(625年),四月突厥侵略定州,李淵令李建成駐兵幽州,李世民駐兵并州防備。

    玄武政變

    秦王李世民由于長期在外征戰(zhàn)建立戰(zhàn)功掌握權(quán)柄,對于立李建成為太子很不服氣,于是想盡辦法取而代之。武德七年六月,秦王府制造出楊文干事件,使人誣告太子勾結(jié)邊將謀反。最后,唐高祖以兄弟不睦流放了東宮的 王珪、韋挺和秦王府幕僚杜淹。

    此后,秦王府和東宮摩擦不斷。武德九年(626年),李建成建議李淵,將房玄齡、杜如晦逐出秦王府,嚴令不得相見。秦王府文武多被免官外放,府中只剩長孫無忌、高士廉、尉遲恭和張公謹?shù)葞兹。眾人感到惶惶不可終日,于是勸李世民盡快采取行動殺掉李建成,逼李淵退位。

    六月四日清晨,李世民率領(lǐng) 秦瓊、 尉遲恭、 程知節(jié)、 侯君集等人在玄武門設(shè)下埋伏,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奉召入宮,行至臨湖殿,感覺事情有點不對勁,于是掉頭準備回東宮。李世民一邊大呼一邊在后面追趕,并一箭射殺了李建成。

    東宮和齊王府的 馮立、薛萬徹、謝叔方等將領(lǐng)得知李建成遇害,帶領(lǐng)二千兵馬猛攻玄武門,將玄武門守將 敬君弘、呂世衡等斬殺。薛萬徹鼓動士兵去攻打秦王府,秦王府諸人大驚失色,于是割下李建成與李元吉的人頭示眾,使東宮兵馬失去斗志。在這場政變中,李建成的五個兒子全部被殺,全家被逐出皇室宗籍。

    貞觀二年(628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追謚“隱”。以王禮改葬李建成。貞觀十六年(642年),李世民又追贈李建成為皇太子。

    人物成就

    招募賢才

    隋大業(yè)九年(613年),各地反隋義軍已有很多,李淵這時候也已經(jīng)有了起兵的念頭,他讓李建成攜帶家屬在河?xùn)|居住,并秘密招募有才能的人,為起兵做準備。李淵正式起兵以后,得到了河?xùn)|地區(qū)的響應(yīng)。

    唐朝建立以后,李建成太子府任用的很多人才都為大唐作出了重要貢獻。

    武將 薛萬徹,在李建成死后為唐征討突厥、吐谷渾、 高句麗等; 馮立在突厥逼近長安時以少戰(zhàn)多,大戰(zhàn)突厥; 馬三寶于唐創(chuàng)業(yè)時立下不少功勞,李世民曾因馬三寶的死而廢朝;文官有 王珪為唐初名相, 魏征更是進入凌煙閣。

    堅定起兵

    大業(yè)十三年(617年)二月,李淵起兵之前,李世民、劉文靜等多次勸諫李淵早點起兵,但李淵以李建成未到太原不肯起兵,直到同年六月李建成到了太原之后,李淵才決定正式起兵。

    李淵正式起兵往關(guān)中進軍,第一戰(zhàn)是攻打西河,由李建成和李世民帶兵。李建成給新聚集的義兵制定軍法號令,和將士們同甘共苦,對百姓也是秋毫無犯,使得李淵起兵之初既得將士之心,也得百姓之心。李建成前后只用了九天時間就平定了整個西河。

    李淵進攻霍邑的時候,逢天降大雨,派去突厥的使者 劉文靜沒有回來,于是有傳言說 劉武周聯(lián)合突厥打算偷襲太原。李淵招集眾人商議,參與議論的人多認為家屬都在太原,必須回救,但李建成與李世民認為,突厥貪利,如果要進犯,會打馬邑,劉武周想打太原,必定會與突厥意見不合,所以不用擔(dān)心,反倒是如果進軍一半回救太原,就需要同時面對屈突通、宋老生、劉武周、突厥等。李建成又分析霍邑守將 宋老生有勇無謀,雨停之后進軍,可一戰(zhàn)將其斬殺。李建成與李世民的話使李淵堅定攻打長安,進而建立李唐政權(quán)。

    軼事典故

    阻父滅佛

    武德四年(621年), 傅奕上奏《請廢佛法表》,請求廢除佛教,至武德九年(626年),傅奕總共上疏七次。李淵有意廢除佛教,問李建成,李建成以佛教 三乘、八 正力諫不可,大意是說:“佛教講究眾生平等縱是儒道也難以倫比,從古至今的明君賢士無不對佛教遵崇敬仰。現(xiàn)在出家者未必都是好人,有行為不端的,有為了避稅偷懶假裝學(xué)佛的;但也有威儀具足,嚴守戒律,心性志向像珠玉一樣澄明高潔的。如今要不分賢愚地遏令他們一并還俗,恐怕將會玉石俱焚。這件事恐怕要損傷了德政和教化。今天如果責(zé)令佛門自行降罰除奸,可不僅佛性慈悲為懷、平等無差,而且那種物我兩忘、絕愛忘恨、無嗔無怒的舍己境界就像大海一樣的包容一切。商均和丹朱這兩位儲子生長于帝舍皇宮,雖不堪大任,但還不至于虧損堯舜的圣德。今天忽然要因愚僧的過錯而毀滅尊宗,我經(jīng)過反復(fù)商量認為于理不可以這樣做。”

    小字軼事

    李建成小字毗沙門,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所共同推崇的財神護法就叫 毗沙門天王,李建成曾勸阻父親不要滅佛,至于為何要取小字毗沙門,因為史料沒有記載,就不得而知了。2012年11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出版了首都師范大學(xué)王濤著作的《唐宋時期城市保護神研究:毗沙門天王和城隍廟神為中心》中有提到李建成與毗沙門天王附會的可能性。

    相關(guān)爭議

    李世民由于 玄武門之變緣故多次向 史官要求閱讀記錄皇帝的言行的《 起居注》,一開始 褚遂良不許,后來在他一再要求下, 房玄齡與 許敬宗將《 起居注》刪定為《高祖實錄》、《今上實錄》給李世民。李世民這一行為不僅給史學(xué)考究帶來極大困難,其本身也遭到許多學(xué)者的指責(zé)。 章太炎甚至在《書唐隱太子傳后》中說:“太宗既立,懼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監(jiān)修國史,故《兩朝實錄》無信辭!

    新舊唐書里將李淵起兵建唐的功勞幾乎歸功于李世民,而李建成的功勞只字未提。時有跟隨李淵起兵的 書佐溫大雅作有《 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三卷,詳細記錄了李淵自起兵到正式稱唐帝為止共357天的事跡。書中內(nèi)容與兩唐書有些出入,溫大雅作為當時人,在皇儲爭斗中又是幫助李世民的,故對比兩唐書,他所作的《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可信度較高。

    而對于兩唐書中所記載的李建成加害李世民等事情,由于 政治斗爭之殘酷,其有待詳查。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由于 嫡長子繼承制而有預(yù)謀的奪權(quán)行為,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網(wǎng)羅人才;其次加強地方經(jīng)營,樹立以洛陽為中心的地方勢力;然后積極爭取王宮大臣的支持;接受文武臣僚建議,加緊政變準備;精心謀劃,發(fā)動突然襲擊。

    歷史評價

    溫大雅:太子及王俱稟圣略,傾財賑施,卑身下士。逮乎鬻繒博徒,監(jiān)門廝養(yǎng),一技可稱,一藝可取,與之抗禮,未嘗云倦。故得士庶之心,無不至者。

    劉昫:建成殘忍,豈主鬯之才。

    劉昫:有功曰祖,有德曰宗。建成、元吉,實為二兇。中外交構(gòu),人神不容。

    司馬光:向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隱太子有 泰伯之賢,太宗有子臧之節(jié)。

    王夫之:太原之起,雖由秦王,而建成分將以響長安,功雖不逮,固協(xié)謀而戮力與偕矣。

    陳寅恪:然高祖起兵太原,李建成即與太宗各領(lǐng)一軍。及為太子,其所用官僚如王珪、魏徵之流即后來佐成貞觀之治的名臣,可知李建成亦為才智之人。

    黃永年:其實從第一手文獻《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來看,從太原起兵到高祖進入長安稱帝建唐,建成的功業(yè)并不亞于李世民;至于政事上,《舊唐書.建成傳》說建成當了皇太子后,“高祖憂其不嫻政書,每令習(xí)時事,自非軍國大務(wù),悉委決之”,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讓建成主持日常工作,學(xué)習(xí)做皇帝。而史書即使按太宗李世民定的調(diào)子多作改竄,也找不到建成此時在政事上弄得如何糟的話。相反,倒可以知道建成在這方面的經(jīng)驗至少要比李世民豐富得多!

    家族成員

    家世

    李弇→ 李昶→ 李暠(也作 李皓)→ 李歆→ 李重耳→ 李熙→ 李天錫(也作 李天賜)→ 李虎→ 李暋?唐高祖李淵→李建成

    父族

    曾祖父: 李虎, 西魏隴西郡公(襄公),追尊 唐太祖

    曾祖母:梁氏,追尊景烈皇后

    祖父: 李,北?唐國公( 仁公),追尊 唐世祖

    祖母: 獨孤氏(北周大司馬 獨孤信第四女),追尊 元貞皇后

    父親: 李淵, 唐高祖

    母族

    外曾祖父:竇岳

    外祖父: 竇毅,北周神武郡公(肅公)。

    外祖母:宇文氏,北周襄陽長公主(其父: 宇文泰,西魏安定郡公(文公),追尊北周文帝)

    母親:竇氏,追尊 太穆皇后,即 李淵的 竇皇后

    兄弟姐妹

    兄弟: 李世民、 李玄霸、 李元吉、 李智云、 李元景、 李元昌、 李元亨、 李元方、 李元禮、 李元嘉、 李元則、 李元懿、 李元軌、李鳳、 李元慶、 李元裕、 李元名、 李靈夔、 李元祥、 李元曉、 李元嬰。

    姐妹: 長沙公主、 襄陽公主、 平陽公主、 高密公主、 長廣公主、長沙公主、 房陵公主、 九江公主、 廬陵公主、 南昌公主、 安平公主、 淮南公主李澄霞、 真定公主、 衡陽公主、 丹陽公主、 臨海公主、 館陶公主、 安定公主、 常樂公主。

    妻室

    鄭觀音,上元三年卒,年七十八。

    子女

    長子太原王 李承宗,早卒。

    次子安陸王 李承道,626年被誅。

    三子河?xùn)|王 李承德,626年被誅。

    四子武安王 李承訓(xùn),626年被誅。

    五子汝南王 李承明,626年被誅。

    六子鉅鹿王 李承義,626年被誅。

    長女李氏

    次女聞喜縣主 李婉順字尪娘嫁 劉應(yīng)道為妻。

    第五女歸德縣主

    注:據(jù)太子妃鄭觀音墓志信息透露,太子李建成共有五個女兒,目前除次女李婉順外,其他女兒信息不足。

    相關(guān)遺址

    墓志

    李建成貞觀二年改葬于隱陵,后來墓志被盜,2012年警方破獲文物盜竊案將其追回,2013年李建成墓志被藏入西安博物院。李建成墓志蓋為盝頂形,陽文篆書“大唐故息王墓志之銘”。志為方形,邊長52厘米,高11厘米,四側(cè)無紋飾。其志文僅55字:“大唐故息隱王墓志 王諱建成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於京師粵以貞觀二年歲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於雍州長安縣之高陽原”。內(nèi)容僅記載死者名字、謚號、死亡時間、下葬時間和地點,沒有一般墓志應(yīng)記載的生平、功績、評價等。

    玄武門遺址

    唐朝歷史上發(fā)生過四次宮廷政變,而這四次政變卻都牽涉到當時的皇宮城墻的北面正門——玄武門。真正的玄武門遺址位于西安市自強西路鐵路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西校區(qū)操場內(nèi)。目前在該操場的最里側(cè),僅存一個看似年代久遠并已破損的石蹲,這個石墩就是玄武門之變保護牌的基座。2006年文物局為了保護 玄武門之變的遺址,曾用鐵柵欄把遺址圍了起來,只留紀念碑在欄桿外面,但后來文物保護碑碑身不見了蹤影,僅殘存基座。

    藝術(shù)形象

    文學(xué)形象

    小說《隋唐演義》、《說唐》等文學(xué)作品中的李建成形象并不光彩。李建成與李元吉關(guān)系親近,政治遠見、軍事才能等處處不如李世民。李淵建立唐朝,李建成幾乎沒有立下什么功勞。抵御劉黑闥時,李建成征用李世民府上舊將,但還是被劉黑闥擊敗,甚至讓羅成戰(zhàn)死,引起了瓦崗將領(lǐng)的不滿;爻罄罱ǔ捎峙c李元吉處處刁難李世民,并在玄武門設(shè)下埋伏,企圖殺死李世民,但卻被李世民反殺。

    影視形象

    1993年《 唐太宗李世民》王伯昭飾演李建成。

    1996年《 隋唐演義》 李永飾演李建成。

    2001年《 大唐情史》 張世會飾演李建成。

    2003年《 隋唐英雄傳》張衛(wèi)星飾演李建成。

    2005年《 開創(chuàng)盛世》 張子健飾演李建成。

    2005年《 秦王李世民》 嚴寬飾演李建成。

    2006年《 貞觀之治》 陸劍民飾演李建成。

    2012年《 隋唐英雄》 喬振宇飾演李建成。

    2012年《 隋唐演義》張粟飾演李建成。

    2018年《天下長安》韓棟飾演李建成。

    TAGS: 貴族 政治人物 中國歷史
    名人推薦
    • 沫女千
      沫女千,原名:尤月林,安徽人,安徽省巢湖市無為縣人。從小一直學(xué)習(xí)書法、繪畫,2004年在甘肅工作了3年。善于學(xué)習(xí),知識層面廣泛,喜歡攝影、文學(xué)...
    • 獨孤伽羅
      文獻皇后獨孤伽羅(544年—602年9月15日),河南洛陽人,漢化鮮卑人,北周衛(wèi)國公、關(guān)隴集團重要成員獨孤信嫡女,母清河崔氏。十四歲嫁給大將軍楊忠...
    • 張嫣
      張嫣(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63年),碭郡外黃縣人,野史載其字孟媖,小字淑君。張嫣是魯元公主與宣平侯張敖之女,漢惠帝劉盈的皇后。公元前192年,...
    • 劉向一
      劉向一,生于1914年,山東省萊蕪市人。劉向一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戰(zhàn)爭時期,先后擔(dān)任萊蕪獨立營政治主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嶧縣支隊第一大隊政...
    • 張溥
      張溥(1602~1641),明代文學(xué)家。初字乾度,后字天如,號西銘。直隸太倉(今屬江蘇)人。崇禎進士,選庶吉士,自幼發(fā)奮讀書,明史上記有他“七錄七...
    • 王重陽
        王重陽是中國道教分支全真道的始創(chuàng)人,后被尊為道教的北五祖之一。他有七位出名的弟子,在道教歷史上稱為北七真。王重陽揉合儒家和道、釋的思想...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