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明崇儼年少時,父明恪任安喜縣令,縣吏有個會召鬼神法術(shù)的,明崇儼學(xué)會了他的法術(shù)。
乾封(666年—668年)初年,明崇儼應(yīng)封泰山之舉,授黃安縣丞。會刺史有女病重,明崇儼用偏方殊物治療,治愈了她。唐高宗聽聞其名,召見面談。高宗大悅,擢授冀王府文學(xué)。試驗他為窟室,使宮人在里面奏樂,召明崇儼問:“何祥邪?為我止之!泵鞒鐑爱嬏夷緸槎,掛在屋上,音樂即止,說:“向見怪龍,怖而止!笔⑾模实巯胂卵,明崇儼一會拿來進獻,說是到陰山取來的。四月,唐高宗想吃瓜,明崇儼要了一百錢,須臾獻瓜,曰:“得之在緱氏縣老人果園中!碧聘咦谡倮先藛柡喂,老人回答:“埋一瓜失之,土中得百錢。”
儀鳳二年(677年),明崇儼累遷正諫大夫,特令他入閣供奉。明崇儼每次通過謁見,都假以神道,來評論時政得失,唐高宗非常贊同。潤州棲霞寺,是他的其五代祖處士明山賓故宅,唐高宗特為制碑文,親書于石,論者以其為榮。
儀鳳四年(679年)五月初三,明崇儼被盜賊殺死,搜捕盜賊,竟沒捕到。唐高宗追贈他為侍中。謚號莊,拜其子明珪為秘書郎。次年,太子李賢被廢。
據(jù)說明崇儼與武則天的關(guān)系十分曖昧,具體到了哪一步不好妄斷,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除了晚年在精神上依賴于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外,武則天一生中最心儀的人極有可能是明崇儼。至于后來的男寵薛懷義、沈南蓼之流,只不過是武則天的肉體玩偶和養(yǎng)生顧問而已。明崇儼作為正諫大夫,論政事得失時喜歡假借鬼神之言,皇帝和皇后更是對其言聽計從。
明崇儼是春秋時期虞國公族的后代。秦國丞相百里奚的兒子名叫視,字孟明。是一個將軍。取得過很多戰(zhàn)爭的勝利,打敗了晉國的軍隊,為秦國的西部稱霸打下了基礎(chǔ)。孟明死后,他的后代就用他的名字“孟明”作為姓氏,后來改姓明。成為明氏的一支。
平原鬲縣明氏為百里孟明之后,史書上均有記載,而聞?wù)咴趦蓵x南北朝時代。在將近一千年的時間里,明氏從秦國( 陜西 ) 到齊國( 山東 ) ,中間的來龍去脈、生存、分布也不能確考。據(jù)史書,孟明之后以字為姓,終成平原望族。所以,明氏分布情況當(dāng)以平原郡為先,金陵( 南京市 ) 為次,吳興郡再次。其中也要顧及河南郡。還有河南的南陽郡(南陽縣) 。
兩漢魏晉以來,明氏在平原郡發(fā)展成望族。隨兵部侍郎明雅墓志記載明氏在于漢朝帥部治兵,文武光于秦代,明雅,平原人也。西晉未,“五胡亂華”,平原明氏多災(zāi)多難,經(jīng)歷了后趙、前秦、前燕、南燕等朝代,明氏不屈不撓,始終以發(fā)展為硬道理。然后鮮卑拓跋部又侵,史稱北魏。晉帝南渡,世家大族隨之紛紛南遷到南京地區(qū),明氏一直堅守家園,抵抗北魏的侵入,始終是平原人的領(lǐng)導(dǎo)者之一。南朝劉宋政權(quán)也很依賴明氏在邊境豪族的地位,明僧胤為冀州刺史,駐扎濟南,明僧皓為青州刺史,帶領(lǐng)的是子弟兵。最后南撤到淮北地區(qū),明慶符在郁洲( 連云港市 ) 任青州刺史。
“明氏南渡雖晚,并有名位,自宋至梁刺史共有六位!钡b于東晉由王、庾、桓、謝四大家族輪流執(zhí)政,南朝統(tǒng)治者十分畏懼明氏,所以明氏南渡后沒有一品大員。自此,明氏分為兩支,一部分留在平原郡,被俘虜后北上,以洛陽為中心;一部分南遷,以金陵為中心。
史文記載
《舊唐書 明崇儼傳》
明崇儼,洛州偃師人。其先平原 士族,世仕江左。父恪,豫州 刺史。崇儼年少時,隨父任安喜令,父之小吏有善役召鬼神者,崇儼盡能傳其術(shù)。乾封初,應(yīng)封岳舉,授黃安丞。會刺史有女病篤,崇儼致他方殊物以療之,其疾乃愈。高宗聞其名,召與語。悅之,擢授冀王府文學(xué)。儀鳳二年,累遷正諫大夫,特令入閣供奉。崇儼每因謁見,輒假以神道,頗陳時政得失,帝深加允納。潤州棲霞寺,是其五代祖梁處士山賓故宅,帝特為制碑文,親書于石,論者榮之。
四年,為盜所殺。時語以為崇儼密與天后為厭勝之法,又私奏章懷太子不堪承繼大位,太子密知之,潛使人害之。優(yōu)制贈侍中,謚曰莊,仍拜其子珪為秘書郎。
珪,開元中仕至懷州刺史。
《新唐書 明崇儼傳》
明崇儼,洛州偃師人,南朝梁 國子祭酒 明山賓五世孫。少隨父恪令安喜,吏有能召鬼神者,盡傳其術(shù)。乾封初,應(yīng)岳牧舉,調(diào)黃安丞,以奇技自名。唐高宗召見,甚悅,擢冀王府文學(xué)。試為窟室,使宮人奏樂其中,召崇儼問:“何祥邪?為我止之!背鐑皶夷緸槎瑒伿疑,樂即止,曰:“向見怪龍,怖而止!笔⑾模鬯佳,崇儼坐頃取以進,自云往陰山取之。四月,帝憶瓜,崇儼索百錢,須臾以瓜獻,曰:“得之緱氏老人圃中!钡壅倮先藛柟剩唬骸奥褚还鲜е,土中得百錢。”
累遷正諫大夫。帝令入閣供奉,每謁見,陳時政,多托鬼神為言。至為武后作厭勝事,又言章懷太子不德。儀鳳四年,為盜所刺於東都,好事者為言:“崇儼役鬼勞苦,為鬼所殺!倍笠商邮箍蜌⒅,故贈侍中,謚曰莊,擢子珪為秘書郎。命御史中丞崔謐等雜治,誣服者甚眾。及太子廢,死狀乃明。
《紀聞》
正諫大夫明崇儼,少時父為縣令,縣之門卒有道術(shù),儼求教。教以見鬼方,兼役使之法,遺書兩卷,儼閱之,書人名也。儼于野外獨處,按而呼之,皆應(yīng)曰:“唯!币姅(shù)百人。于是每須役使,則呼其名,無不立至者。儼嘗行,見名流合祔二親者,輀已出郊,儼隨而行,召其家人謂曰:“汝主君合葬二親乎?”曰:“然!痹唬骸叭耆§`柩,得無誤發(fā)他人冢乎?”曰:“無!眱霸唬骸拔崆耙娮宪嚕笥蟹蛉,年五十余,長大名家婦也。而后有一鬼,年甚壯,寡發(fā)弊衣,距躍大喜,而隨夫人,夫人泣而怒曰: 合葬何謂也? 汝試以吾言白汝主君,云明正諫有言如此。”祔親者聞之,大驚,泣而謂儼曰:“吾幼失父,昨遷葬,決老豎取之,不知乃誤如此!背鐑澳伺c至發(fā)墓所,命開近西境,按銘記,果得之,乃棄他人之骨,而祔其先人。儼在內(nèi)言事,及人間厭勝至多,備述人口,故不繁述。
《朝野僉載》
明崇儼有術(shù)法。大帝試之,為地窖,遣妓奏樂。引儼至,謂曰:“此地常聞管弦,是何祥也卿能止之乎“儼曰:“諾!彼鞎曳,于其上釘之,其聲寂然。上笑喚妓人問,云見二龍頭張口向上,遂怖懼,不敢奏樂也。上大悅。蜀縣令劉靜妻患疾,正諫大夫明崇儼診之,曰:“須得生龍肝,食之必愈。”靜以為不可得,儼乃畫符,乘風(fēng)放之上天。須臾有龍下,入甕水中,剔取食之而差。大帝盛夏須雪及枇杷、龍眼,儼坐頃間,往陰山取雪,嶺南取果子并到,食之無別。時四月,瓜未熟,上思之,儼索百錢將去,須臾得一大瓜,云緱氏老人園內(nèi)得之。上追老人至問之,云土埋一瓜擬進,適賣,唯得百錢耳。儼獨坐堂中,夜被刺死,刀子仍在心上。敕求賊甚急,竟無蹤緒。或以為儼役鬼勞苦,被鬼殺之?鬃釉唬骸肮ズ醍惗,斯害也已。”信哉!
《太平廣記》
唐明崇儼有術(shù)法。大帝試之,為地窖,遣妓奏樂。引儼至,謂曰:“此地常聞弦管,是何祥也?卿能止之?”儼曰:“諾!彼鞎曳,于其上釘之,其聲寂然。上笑,喚妓人問,云:“見二龍頭,張口向下,遂怖俱不敢奏樂也。”上大悅。
《資治通鑒》
偃師人明崇儼,以符咒幻術(shù)為上及天后所重,官至正諫大夫。五月,壬午,崇儼為盜所殺,求賊,竟不得。贈崇儼待中。
《清異錄》
明崇儼《厭勝書》:「鬼車九首,妖怪之魁,凡所遭觸,滅身破家!构室幻妇帕_」,其掌之者曰「天血使者」。然物可以類勝,羽毛中凡十種,鬼車切畏之,宜用烹制,召巫為祭,盡禳禬之法焉。
死亡之謎
唐高宗儀鳳四年,即公元679年夏,正諫大夫兼御醫(yī)、皇家方術(shù)顧問明崇儼從皇宮出來,在隨從的護衛(wèi)下回了寓所。
黃昏時分,東都洛陽 滿城牡丹花香,令人沉醉。明崇儼獨坐庭院,夕陽落于邙山,游人歸自伊水。其時,月色滿庭,江山清寂。庭院里夏花繁盛,映沒石階。院后即連邙山之野;鋮仓,明崇儼做了一個夢。他夢到一個雍容的女人長久地凝視著他。女人的面容如霧中花,她說:“君聽我一曲。卜得上峽日,秋天風(fēng)浪多。江陵一夜雨,腸斷木蘭歌!
不知過去了多長時間,明崇儼睜開眼,回味著剛才的夢。這位被認為通靈的先生,也不知道這個夢意味著什么。正在這時,明崇儼在恍惚中感覺有些異樣,似乎有個人從院墻上跳下。在他遲疑時,那人已上前,大喊了一聲:“明崇儼先生!”
明崇儼一愣,下意識地應(yīng)了一聲:“我在這里!
隨后迎接他的是一把利劍。
明崇儼被刺后,唐高宗和武則天都很震驚,立即成立專案組調(diào)查此事。但大臣們希望刺殺案不了了之。因為,在他們的眼里明崇儼只不過是個江湖術(shù)士,死不足惜。關(guān)于明崇儼的死因,當(dāng)時有如下幾種傳說:
一、為鬼神所殺。有大臣半開玩笑地說,明崇儼呀,不是說他精通異術(shù),最善驅(qū)使鬼神為他辦事嗎?也許把鬼神逼急了,為鬼神所殺吧!呵呵。
二、為流竄的強盜意外所殺。
三、被太子遣人所殺。
正史上記載的是第二種說法,當(dāng)時流行的是第一種說法,但武則天堅信第三種說法。當(dāng)時,唐高宗已是暮年,武則天成為帝國的權(quán)力中心,常撇下皇帝丈夫,獨自一人登上洛陽城樓接受群臣和百姓的朝賀。太子賢無法接受這樣的事情一再發(fā)生下去,而武則天繼續(xù)強化著自己不可冒犯的尊嚴,多次書面訓(xùn)誡 這個不聽話的兒子。當(dāng)時還有傳言說:武則天曾多次秘密召見明崇儼,讓他給自己的幾個兒子看相。明崇儼很不客氣地批評了太子賢,認為三子顯或四子旦更有天子之姿。后來,消息傳到了賢那里。此外,據(jù)說擅長巫術(shù)的明崇儼還總被武則天請去,秘密對賢進行詛咒,F(xiàn)在明崇儼被刺殺了,誰干的?
武則天說一定要查清此事,她希望從幕后挑出太子賢這根線。事與愿違,幾個月下來并沒有直接的證據(jù)證明賢被牽扯到案件中。武則天有些坐不住了,也許這時她還不知道狄仁杰、蘇無名(唐朝另一位神探)有著過人的偵探才能,武則天與太子賢僵持了一年。直到轉(zhuǎn)年,事情才發(fā)生變化:
在武則天的陰影中,郁郁寡歡的太子賢因親近一個叫趙道生的近侍,而受到一名大臣的指責(zé),認為這種同性戀行為有失太子風(fēng)范。太子賢大發(fā)脾氣,說我喜歡男人還是女人你們管得著嗎?武則天認為管得著,她一直想辦自己這個兒子。她派人秘密審訊趙道生,竟意外得知:
他受太子委派,一手籌劃了對明崇儼的刺殺行動。武則天隨即派士兵闖入東宮,進行搜查,在馬廄起獲了上百副盔甲。沒有兵器,只有盔甲,但這已是大事件了。武則天以刺殺大臣和私藏軍械為罪名,將賢的太子位廢了。此前她曾毒死過一個兒子:自己的長子弘,另一說:李弘死于肺結(jié)核。ü糯Q癆瘵),至于賢,后來被流放四川,最后被武則天逼迫自盡。武則天最喜歡的明崇儼死了,未來的女皇要她的兒子也必須死去。
準情人的死令未來的女皇傷感異常,而親兒子的死又令她感到安慰:因為她借明崇儼一案,如愿地拔掉了通往女皇之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棵荊棘。在賢活著的時候,曾寫過一首著名的《黃臺瓜辭》:“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尚可,四摘抱蔓歸!痹谶@首詩中,道出他對母親的悲憤和期待。母親啊,你確實是個曠古未有的女強人,但若把自己的兒子都殺了,你最后收獲的只是空空的瓜蔓啊。他希望母親繃緊的神經(jīng)稍微放松一下,但問題是如果心慈手軟了還是武則天嗎?所以李賢的失望是必然的。
所到之地
南渡金陵
明玩(州中從事)
明玩之子:明略(給事中)
明僧紹(南朝宋、齊隱士、經(jīng)學(xué)家)
明僧紹之子:明山賓(國子祭酒,兗州刺史,都督軍事)
明山賓之子:明克讓(漢東、南陳二郡太守)
北上長安
南朝梁亡,明克讓北入長安。周明帝授為著作上士歷漢東、南陳二郡太守,賜爵歷城伯。
明克讓之子:明馀慶(國子祭酒,歷城侯)
遷往洛陽
明克讓歸于長安,兒子明馀慶在洛陽為官。自北周,隨、唐以來,明氏顯達人物歸于洛陽,史料有幾十位之多。
明馀慶之子:明。ㄔブ荽淌罚
明恪之子:明崇儼(正諫大夫)
明崇儼之子:明珪(大理少卿)
自唐明皇之后,鮮有聞人。查閱江西南康譜序,其始祖明章,五代后梁時人,葬于金陵龍山,后代分布在江西、江蘇、湖北、四川等地。
相關(guān)古跡
唐代明征君碑
在南京棲霞寺山門右側(cè)有一碑亭,亭內(nèi)有一塊唐碑叫“明征君碑”。此碑建于唐 上元三年(676年),為紀念明征君而立。唐朝明僧紹曾幾次被皇帝征為記室參軍、國子博士等,他都“稱疾不就”,隱居深山,故稱“征君”,又稱“隱君”。據(jù)說這塊碑得以豎立,是明僧紹的第五世孫明崇儼在唐高宗面前爭取到的。碑文為高宗上元三年所撰,唐代書法家高正臣書寫,王知敬篆額,碑陰“棲霞”二字為高宗李治親筆,碑文是一篇關(guān)于明僧紹的傳記,供后人觀覽。
棲霞寺
棲霞寺得名于南朝劉宋時期著名隱士明僧紹之號“棲霞”。明僧紹看透了官場的勾心斗角、爾虞我詐,決心不為俗事累,“刊木結(jié)茅”,隱居攝山。自永光年間(464年)始,至明僧紹去世,歷二十余年,先后有六個皇帝六次徵明僧紹出仕為官,明僧紹始終推辭,時人贊揚他這種自甘淡泊的真隱士精神,尊其為“徵君”。南齊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紹捐其住宅為寺,其寺稱“棲霞精舍”,后又改為“棲霞寺”。
南朝五公貴族大都崇信佛教,對棲霞寺多次擴建。隋統(tǒng)一江南后,又在寺內(nèi)建舍利木塔。唐高祖李淵改寺名為“功德寺”,并增建四十九所琳宮梵宇,樓閣恢宏,殿宇壯麗。至此,樓霞山與山東靈巖、天臺國清、荊州玉泉并稱為“天下四絕”、“天下四大叢林”。
文學(xué)作品
影視
1963年 《武則天》朱少泉飾
1984年 《武則天》劉永飾
1984年 《武則天》曾偉權(quán)飾
1985年 《一代女皇》 明學(xué)文(以明崇儼為原型)崔浩然飾
1999年 《大明宮詞》 明清遠(以明崇儼為原型) 演員待查
2006年 《日月凌空》 演員待查
2011年 《唐宮美人天下》明道飾
2011年 《武則天秘史》董杰飾
小說
《貞觀幽明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