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太平天國時期,有五位地位次于前期王的人物。他們?yōu)樘教靽慕⒁约鞍l(fā)展貢獻了很大的力量。因為作戰(zhàn)勇敢,當時人稱太平天國五虎上將。分別為李開芳,林鳳祥,胡以晃,黃文金,羅大綱。
人物經(jīng)歷
江南大捷
癸好三年正月,大軍下江南,開芳先到南京,攻聚寶門。既克南京,命開芳與林鳳祥、羅大綱取鎮(zhèn)江、揚州。三月,下詔北伐中原,以開芳為大將。四月,破臨淮關(guān),下鳳陽府。五月入河南,從鞏縣渡河攻懷慶府,七月底西趨山西,復(fù)折而東,由河南入直隸境。九月,前鋒直指保定,清京大震。敘功封定胡侯。旋經(jīng)滄州北上,屯軍獨流鎮(zhèn),與鳳祥靜海軍營聲息相聞,清軍不敢犯。
高唐州之戰(zhàn)
明年二月退到阜城,平胡侯吉文元戰(zhàn)死。三月,再退到東光連鎮(zhèn)。四月,開芳率馬隊六百三十多名突圍去臨清迎接援軍,在途中知援軍潰敗消息,就入據(jù)高唐州,與跟追的清朝欽差大臣勝保軍相拒。開芳在朝西等城墻用布挽做軟梯,南城墻下穿有地道一條。其馀三門俱用土木為壘,僅留缺口一處,以便出入。五月初十日(夏歷五月二十日)以后,常乘黑夜出城襲擊,每攻一處,清軍馬隊輒被沖散,多所殺傷,而六月十九夜(夏歷七月初一夜)尤甚,先把吉林馬隊沖散,又從南面掃蕩到西南面,一直打到勝保大營后,勝保愈惶恐,惴惴自保。
開芳入守高唐州時,即派人回連鎮(zhèn)向鳳祥報告援軍已潰散的消息,請即撤退到來,他在高唐州等候,一同南歸。到乙榮五年正月,鳳祥軍覆,清帝奕詝拿問勝保,命僧格林沁移軍赴高唐州,合勝保所部來圍攻。開芳見僧格林沁兵到,知鳳祥軍已覆沒,始決定突圍。時戰(zhàn)士尚存五百多人。二月初十夜(夏歷正月二十九夜),開芳率領(lǐng)出東門,縱馬向東南急馳,打算經(jīng)濟寧入江蘇豐縣,渡黃河南歸。
馮官屯突圍
第二開晨,馳到茌平縣馮官屯。僧格林沁帶馬隊追到,步兵也跟著到來,把馮官屯圍困,四面筑炮臺,向村內(nèi)轟擊,房屋盡被擊塌。太平軍在村內(nèi)掘挖土濠,盤旋三匝,可從地下通行,即在溝內(nèi)掘窖潛藏,以避炮火。圍濠之外,復(fù)挖小孔,戰(zhàn)士伏在地下,向外瞭望,俟清軍逼近,鳥槍打得到的地方,即向上開槍。清軍傷亡累累。僧格林沁不敢進逼,他展轉(zhuǎn)籌謀,因馮官屯旁舊有漢河,可通途運河,乃用水攻,引放運河以灌馮官屯。
太平軍從屯內(nèi)向西南面的清軍礮臺邊開地道,打算轟開缺口突圍。三月初八夜(夏歷二月二十八夜),先向這一面佯作突圍,與清軍略一接觸,即詐敗退回。清軍自以為防守嚴密,太平軍不會再從這方面來突圍了,不加警備。第二夜,太平軍就在這裹放地雷把炮臺前的濠墻炸塌,立刻沖出,斬殺清軍。清軍倉卒失措,四散逃命。時炮臺外還有圍濠一道,太平軍正在趕急填濠,僧格林沁已聞警,飛調(diào)大軍到,扼濠堵截。太平軍苦戰(zhàn)不能過濠,乃把炮臺上的大炮和其他軍器一起俘獲,從容退回溝內(nèi)。清帝奕詝得敗報,命軍機大臣傅諭僧格林沁等嘆息說:「甚至傷亡兵勇,遺失炮位,似此情形,……以萬馀兵勇,圍數(shù)百之賊,百計經(jīng)營,迄無把握,朕心寶深焦灼」。
三月十三日(夏歷三月初四日),清軍引河工竣,第二天,放水淹浸,圍堤以內(nèi),高處有水三、四尺,低處水深至五、六尺,太平軍潛伏處,都有水三、四尺,火藥、谷麥半被水浸。在水淹的第二天,太平軍在西北面清軍炮臺附近埋的地雷,其火藥袋、火藥簍都被水漂出。從此地已遭水淹,不可能再用地雷轟塌圍墻。三月二十九日(夏歷三月二十日)以后,水勢已經(jīng)成圍,難以飛渡重濠,但英勇的太平軍決不在困難前低頭,連夜向清軍南北炮臺進攻,企圖突圍,終因兵力太相懸殊,敵人又靠大水作圍,都被阻截退回。
巧妙避險
僧格林沁要活捉開芳,假說愛他才干,望他來投。開芳正在無計可施,以為何不如將計就計,竟出下策,於四月二十一日(夏歷四月十三日),先派心腹先鋒黃近文帶領(lǐng)將士一百四十多人,混入難民內(nèi),齊出詐降,在外接應(yīng)。他看見僧格林沁把詐降的將士用小船渡出重濠,以為敵人中計,到二十四日(夏歷十六日)晨,大風(fēng)驟起,飛沙揚塵,瞬息不辨南北。他就寫一封詐降信給僧格林沁。僧格林沁要他先繳械。開芳帶領(lǐng)將士,全副武裝,乘坐小船,偽作前來繳械。他以為僧格林沁受降不會作防備,又有黃近文等在外接應(yīng),天又大風(fēng)蔽日,正是突圍的好時機,一到濠邊,就可以乘此脫逃。不料僧格林沁早已看出他的詐降,先把黃近文等都殺死,絕了接應(yīng),到要渡他出濠時,又暗派馬步隊萬多人張左右翼包圍著。開芳既入敵人彀中,和將士都在濠邊被擒。
僧格林沁將李開芳及他的部下黃恣端、謝金生、李天佑,譚有桂、韋名傅、曹得相,檻送北京,其馀將士一百多人,都在馮官屯被殺犧牲。開芳在路絕食,檻送官員屢次婉勸,均拒不食。
英勇就義
太平天國乙榮五年初五日(夏歷四月二十七日),李開芳等七人在北京就義。敵人正綁黃懿端上身時,懿端飛腳把敵人踢死兩個,踢傷兩個,把敵人嚇倒。到刑場時,觀眾萬頭攢擁,懿端高聲對觀眾說:「自出天京,所向無敵,清妖不堪一擊,滅亡就在眼前」。當敵人把開芳和懿端用寸磔酷刑凌遲處死時,他們都昂首揚眉,怒目四顧,表示蔑視敵人,英雄不屈的氣概。
癸開十三年,太平天國敘開芳功,追封靖王,子李永保襲爵。
注:①黃現(xiàn)璠撰《太平天國革命中的壯族子弟》(載《光明日報》1956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