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07年,溥杰生于北京清皇室醇親王府,溥杰的祖父為道光帝七子、咸豐帝之弟醇賢親王愛新覺羅奕譞,二伯父為光緒帝,其父醇親王載灃是光緒帝載湉之五弟,為清末監(jiān)國攝政王,母親蘇完瓜爾佳·幼蘭是滿洲正白旗瓜爾佳·榮祿(即戊戌變法中的朝廷重臣榮祿)之女,末代皇帝溥儀為其胞兄,皇親國戚身份高貴。
清滅之后,是少數(shù)幾個享受民國政府高額補貼的滿清貴族之一,與幾位親戚的奢侈浪費并至潦倒不同,溥杰善于理財,并在民國初期保持較高的社會地位。
溥杰幼年在醇親王府作溥儀伴讀。1928年,北伐軍進入北京前夕,載灃全家由張學良安排,赴天津租界避難,溥杰夫婦住在張學良小妾谷瑞玉公館中。溥杰秘密前往奉天入講武堂求學,為溥儀阻止,通過日本警察扣留于大連,十余天后回到天津。
1929年到日本東京學習院、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溥儀曾勒令其留下并與一滿人女子結婚,但被日軍阻撓)。1935年回東北,在偽滿洲國任軍職(宮內府侍從武官)。1937年與日本皇族姻親(“親善婚姻”)、嵯峨家的女兒浩(婚后名愛新覺羅·浩)作權宜婚姻。但二人婚姻圓滿,并誕下兩名女兒愛新覺羅·慧生和愛新覺羅·嫮生。
1945年8月二戰(zhàn)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偽滿洲國滅亡。溥杰與哥哥溥儀逃至沈陽打算改乘飛機前往日本,在沈陽機場被蘇聯(lián)軍隊俘獲。
1950年8月被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羈押,關押在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接受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改造。
1959年國慶十周年,我國政府大赦第一批戰(zhàn)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獲得特赦,溥杰未獲特赦。1960年11月28日,溥杰第二批獲特赦;鼐┖,北京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把他安排到景山公園工作一年,邊勞動邊改造。改造完成后安排溥杰到政協(xié)做了文史專員。先后任全國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專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1961年1月30日,周恩來總理接見了溥儀、溥杰及其親屬,鼓勵他們?yōu)樽鎳龀鲐暙I。溥杰十分感激,在詩中寫道:“今朝燦燦紅旗下,新舊河山迥不同”,真誠表示“矢當珍此桑榆景,盡我余齡覓寸陰”。他不僅熱心社會公益活動,而且將多年的積蓄捐獻給第十一屆亞運會組委會,受到社會稱贊。
1961年2月12日,周總理邀請愛新覺羅家族到西花廳吃飯。在周總理的關懷和斡旋下,溥杰與妻子嵯峨浩重逢。此后一直住在護國寺大街52號,一起并度過文化大革命。
1980年代后,作為滿族的代表之一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86年6月,浩夫人的腎病開始惡化,住進了北京友誼醫(yī)院。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族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的溥杰一直陪護病榻上的妻子。1987年6月,浩夫人去世,沒能再回52號院。
1991年11月28日獲日本立命館大學頒發(fā)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1994年2月28日7時55分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7歲。死后骨灰一半葬于日本山口縣下關市中山神社(嵯峨家的神社)的愛新覺羅分社內。另一半葬于北京.。
晚年回憶
溥杰先生與愛妻嵯峨浩(日本華族嵯峨實勝侯爵的長女,與日本皇室是近親)一生歷經坎坷波折,由于所處年代與身份的特殊,經歷了無數(shù)奔波與離合,最終在周總理的關懷與斡旋下,晚年才能與愛妻度過完滿的一生。
家族成員
愛新覺羅·溥杰有兄弟三人,姐妹七人。
依次為溥儀(1906年生)、韞媖(1909年生,嫁郭布羅·潤良)、韞和(1911年生,嫁鄭廣元)、韞穎(1913年生,嫁郭布羅·潤麒)、韞嫻(1914年生,嫁趙琪璠)、溥倛(1915年生,早夭)、韞馨(1917年生,嫁萬嘉熙)、溥任(1918年生)、韞娛(1919年生,嫁王愛蘭)、韞歡(1921年生,嫁喬宏治)
妻子:嵯峨浩。
大女兒: 愛新覺羅·慧生( 1938年2月26日——1957年12月4日),字佩英。是愛新覺羅·溥杰與嵯峨浩的長女。1945年2月,溥杰和浩帶著嫮生乘軍用飛機返回新京,慧生因為要上小學,留在日吉嵯峨的家里,被迫與父母分別。1947年,嵯峨浩與次女嫮生脫離逃難的日子回到日本,母女三人團聚,但是溥杰卻仍然身陷蘇聯(lián),后來又被送到撫順,與她們母女斷絕音訊;凵妥x中學以后,努力學習中文。1954年,已長大成人的慧生再也按捺不住多年以來思念父親的愁緒,偷偷寫信給周總理,請求讓溥杰與她們母女聯(lián)絡。這封信言辭誠懇,語言流利,深深打動了周總理。爽快地答應了讓他們父女通信聯(lián)絡。1957年12月4日,慧生19歲,在伊豆半島為愛自殺了。 當時廣泛報導慧生屬為情自殺,然而實際為被殺。
二女兒:嫮生,丈夫為日本人福永建治,結婚后叫福永嫮生(1941年—),原名愛新覺羅·嫮生,F(xiàn)居于日本,并育有5名子女。
外界評價
愛新覺羅·溥杰,他是一位承載了二十世紀初歷史轉折的人物。他與嵯峨浩的幸福美滿、始終如一、相敬相愛的愛情為世人所崇敬。
溥杰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擔任的工作中,本著認真負責的精神,參加各屆全國人大會議,積極發(fā)言,細心做筆錄,令人佩服。透過自身,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除做好全國人大工作之外,他還忙碌撰寫自傳,積極參加公益活動,但謝絕一切無關緊要的社會應酬和活動。
溥杰故居
位于護國寺街52號是一座小四合院。從外觀上看,臨街的門樓很一般。它原是清醇親王載灃的產業(yè),后作為遺產分到了溥杰名下。作為戰(zhàn)犯,溥杰1960年得到特赦,從撫順回到北京
不久,其妻嵯峨浩從日本回到中國,相隔16年后家人團聚,并住進了護國寺街52號(這之前小院被一家工廠占用)。
1987年嵯峨浩在京病逝。晚年的溥杰先生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等職,他在護國寺家居小院的南房(會客室)里接待來訪的中外客人;在小院的北房(臥室及書房)中著書寫字。溥老的字體獨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