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武士彟,字信,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家族世代經(jīng)商,喜歡結(jié)交朋友。唐高祖李淵在隋朝時領兵屯守汾、晉,曾在武士彟家休息,就此成為朋友。后來李淵留守太原,就任武士彟為行軍司鎧參軍。招募的兵集中后,交給劉弘基、長孫順德統(tǒng)領。王威、高君雅私下對武士彟說:“劉弘基等人都違背詔令不隨皇上征遼,該當死罪,怎把兵權交給他們?我們應揭發(fā)并送他有司治罪。”武士彟說:“兩人都是唐公的門下客,若把他們治罪,豈不叫唐公對我們生嫌?”王威等人才心有疑不敢告發(fā)。那時,司兵參軍田德平想勸王威檢舉募兵的事,武士彟威脅說:“討捕兵全都隸屬唐公。王威、高君雅沒有兵權,只不過寄身于留守之位罷了,能有什么為?”田德平也就不再提此事。
李淵兵起,武士彟沒有參與商議。后來以大將軍府鎧曹參軍隨從平定京師,受官光祿大夫、義原郡公。自稱曾夢見唐高祖騎著龍上天,唐高祖笑著對他說:“你原是王威一黨的人,因為能阻止治劉弘基等人的罪,心意可嘉,而且曾禮待我,所以封你官作為答謝,現(xiàn)在為什么來討好巴結(jié)我呀?”后來升官至工部尚書,進封應國公,曾任利州、荊州都督。
死后追贈禮部尚書,謚號定。唐高宗永徽年間(650年—655年),以武士彟次女武則天為皇后,所以又追贈武士彟為并州都督、司徒、周國公。咸亨年間(670年—674年),再次加贈為太尉兼太子太師、太原郡王,附祭于唐高祖的廟廷,位列功臣之上。武則天監(jiān)朝,又被尊為忠孝太皇,建崇先府,置官屬,追贈五世為王。武則天稱帝后,在東都立武氏七廟,追封為皇帝,他們的妻子們也隨皇帝而稱為皇后。先天年間(712年―713年),有玄宗下詔削去武士彟的帝號,恢復太原王爵位,其廟廷也隨之而廢。
家族狀況
父祖
七世祖:武念,官拜北魏洛陽刺史、歸義候;
六世祖:武洽,官至北魏平北將軍、五兵尚書、晉陽公,別封大陵縣;
五世祖:武神龜,為祭酒;
高祖父:武克已,為大中正、司徒,越王長史;
曾祖父:武居常,為北齊鎮(zhèn)遠將軍;
祖父:武儉,為北周永昌王洛議參將;
父親:武華,為隋朝東都丞。
兄弟
大哥:武士倰,唐朝時官至司農(nóng)少卿、封宣城縣公
二哥:武士逸,武德初齊王府戶曹、封安陸縣公,后授益州行臺左丞
三哥:武士讓,武則天稱帝時,被追封為楚王;
妻子
相里氏
楊氏
子女
兒子
武元慶
武元爽
女兒
長女:武順,字明則,嫁賀蘭安石,封韓國夫人,死后追封鄭國夫人;
次女:武曌,即女皇武則天
三女:武氏,名失考,嫁郭孝慎
軼事典故
死后追贈禮部尚書,謚號定。唐高宗永徽年間(650年—655年),以武士彟次女武則天為皇后,所以又追贈武士彟為并州都督、司徒、周國公。咸亨年間(670年—674年),再次加贈為太尉兼太子太師、太原郡王,附祭于唐高祖的廟廷,位列功臣之上。武則天監(jiān)朝,又被尊為忠孝太皇,建崇先府,置官屬,追贈五世為王。武則天稱帝后,在東都立武氏七廟,追封為皇帝,他們的妻子們也隨皇帝而稱為皇后。先天年間(712年―713年),有玄宗下詔削去武士彟的帝號,恢復太原王爵位,其廟廷也隨之而廢。
主要功績
李淵兵起,武士彟沒有參與商議。后來以大將軍府鎧曹參軍隨從平定京師,受官光祿大夫、義原郡公。自稱曾夢見唐高祖騎著龍上天,唐高祖笑著對他說:“你原是王威一黨的人,因為能阻止治劉弘基等人的罪,心意可嘉,而且曾禮待我,所以封你官作為答謝,現(xiàn)在為什么來討好巴結(jié)我呀?”后來升官至工部尚書,進封應國公,曾任利州、荊州都督。
史籍記載
《新唐書·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后世紀念
死后追贈禮部尚書,謚號定。唐高宗永徽年間(650年—655年),以武士彟次女武則天為皇后,所以又追贈武士彟為并州都督、司徒、周國公。咸亨年間(670年—674年),再次加贈為太尉兼太子太師、太原郡王,附祭于唐高祖的廟廷,位列功臣之上。武則天監(jiān)朝,又被尊為忠孝太皇,建崇先府,置官屬,追贈五世為王。武則天稱帝后,在東都立武氏七廟,追封為皇帝,他們的妻子們也隨皇帝而稱為皇后。先天年間(712年―713年),有玄宗下詔削去武士彟的帝號,恢復太原王爵位,其廟廷也隨之而廢。
藝術形象
任希鴻飾 武士彟《武則天秘史》2011年
房勉飾武士彟《一代女皇武則天》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