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龍偉彥
性別:男
民族:漢
出生:1966.9.17
年齡:41歲
學歷:大專
政治面貌:群 眾
單位:中國大酒店
個人事跡
歷年來,龍偉彥在各種省市、國家級、世界級賽事及評比活動中屢屢折桂,名聲響遍南粵大地,得到社會和餐飲業(yè)同行的一致推崇,并被推選為廣州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他還代表中國大酒店參加了"30"國際餐飲經營評選大賽、廣州國際美食節(jié)、中國國際美食節(jié)等各類省市、國家級、世界級烹飪賽事及評比活動,屢獲金獎,載譽無數(shù),飲譽華南餐飲業(yè)界,成為南粵西餐行業(yè)的領軍人物。2007年,第十一屆法國博古斯烹飪金獎大賽在里昂舉行,大賽共有24支代表隊,為保證評判的公證性,評審團由24個國家各出一名資深裁判組成,龍偉彥受邀到里昂擔任此次比賽的裁判。
榮譽
1996年參加全球國際酒店協(xié)會與CATERPLAN機構聯(lián)合舉辦的“CATERPLAN30UNDER30”國際餐飲業(yè)精英評選,獲得“亞洲餐飲業(yè)杰出青年才俊獎”。
1999年6月被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全國西式烹調師命題專家"資格,享受國家級專家待遇。
2000年4月被廣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廣州市勞動模范”稱號;2000年8月被廣東省委、省政府授予“廣東省勞動模范”稱號。
2002年8月和2003年先后榮獲“國家職業(yè)技能鑒定考評員”及“國家職業(yè)技能競賽裁判員”資格;2002年12月在全省130位頂級中西餐烹飪名師菜式比賽中名列前茅榮獲“金獎”。
2004年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05獲“羊城十大名廚”稱號。
特色
總廚龍偉彥做的是以傳統(tǒng)、正宗的西餐為主導、并融入中餐精華及特色的新西餐,體現(xiàn)了中西餐飲食文化的交融互補。他還嘗試采用原汁原味的香料、水果來創(chuàng)作一些具有亞洲特色的西餐菜式。
歷史
1978年龍偉彥只是一個普通的中餐烹飪班畢業(yè)生,1984年入職中國大酒店西廚后,他從最初級的西餐廚房幫工做起,向酒店外籍廚師請教西餐制作技藝,并大量購買西餐書籍,利用一切時間和機會加以實踐。
1997年,中國大酒店外籍廚師全部撤離酒店后,由于龍偉彥已經在西廚積累了多年經驗并且技藝出色,被酒店任命為西廚總廚,全權接管西廚的工作。從此中國大酒店再沒有雇傭過外籍廚師,僅此一項,酒店每年就節(jié)約了70多萬元人民幣的人力費用支出。龍偉彥在從事西餐烹飪工作23年中,憑著"勤奮好學,善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的拼搏精神和不怕困難、銳意進取的堅韌意志,從一名普通的酒店幫廚鍛煉成長為目前全國少有的西餐烹調"能工巧匠"和"中國烹飪大師"。
1998年8月,由于龍偉彥在西餐領域的精湛造詣和出色表現(xiàn),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推薦龍偉彥為原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編寫全國西式烹調師考核試題庫。龍偉彥被推選為專家編寫組組長,負責高、中、初級的西餐烹調考核試題庫的全部試題及復習指導叢書。1999年6月完成所有編寫工作,試題一次性就通過了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驗收,同時他也被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全國西式烹調師命題專家"資格,享受國家級專家待遇。2002年及2003年,先后榮獲"國家職業(yè)技能競賽裁判員"及"國家職業(yè)技能鑒定考評員"資格,為西餐在中國的發(fā)展作出貢獻。
1997年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兩次光臨中國大酒店西餐廳就餐,由龍偉彥親自主理的菜肴,他都一口氣吃個精光,并贊嘆不絕。1998年丹麥領事館在中國大酒店舉行盛大的開館宴會,宴請來自歐洲各國的大使等貴賓,宴會規(guī)格是西餐中最高的規(guī)格,龍偉彥受命掛帥掌勺。領事館的總領事嚴森先生要求他一定要制作出正宗的丹麥菜式招待客人。為了讓總領事對中國大酒店的西餐烹飪有信心,他先做出一桌"地道丹麥菜"讓總領事品嘗、驗收?傤I事品嘗后贊嘆不已,宴會當天,丹麥領事館在中國大酒店四季廳筵開十數(shù)席,清一色的丹麥菜,來自歐洲各國的大使等貴賓吃后眾口一詞:頂好頂好。
從那以后,丹麥總領事經常讓龍偉彥到他家里做上幾道佳肴給家人品嘗,同時還先后邀請了各國駐廣州總領事到他家一起欣賞龍偉彥的手藝。打那以后,美國國慶、加拿大國慶、丹麥國慶以及眾多西方特色為主題的宴會,必定由他主理,德國、澳大利亞駐廣州的總領事也要龍偉彥到他們家里,給他們做家鄉(xiāng)菜,以解他們思鄉(xiāng)情結。美國、加拿大、丹麥等各國駐廣州領館各國領事也競相邀請他前往官邸烹飪佳肴,無不以能品嘗到中國大酒店西廚總廚龍偉彥烹調的西餐為榮。
目標
目標:如何吸引和做好各公司主辦的"主題"宴會。他知道成功的大廚師同時又是一名藝術家,將菜式制作成色、香、味這還不夠,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宴會的美觀、切題和有創(chuàng)意。為了這個目標他不斷從書本、雜志、網(wǎng)上或外籍客人等多個方面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歷史背景及特色,用于制作不同國家特色的主題晚宴的設計及裝飾,成功舉辦了酒店的GALA DINNER,每年的美國國慶宴會、加拿大國慶宴會、丹麥國慶宴會及各中外商會舉辦的以不同地方特色為主題的多個大型宴會,宴會得到客人的高度評價,為酒店贏得很好的口碑。
現(xiàn)狀
龍偉彥一直在挑戰(zhàn)超越原有的烹飪規(guī)范,進入一個藝術創(chuàng)造的境界。正是這種深層的創(chuàng)造意識,使龍偉彥在烹飪所限定的天地里爭得最大的自由。他不但研究正宗西餐,更根據(jù)全球飲食口味亞洲化的趨勢,上網(wǎng)尋找世界各地最新的西餐烹飪資料,不斷鉆研菜式和汁醬配料,開創(chuàng)了一條融合傳統(tǒng)正宗西餐和中餐精華特色的新型西餐發(fā)展之路,創(chuàng)作出多款中西合璧風味獨特的新穎菜式。他將不同國家的飲食特點與自己豐富的烹飪經驗結合,創(chuàng)作一系列的新菜式:用西餐的咖啡制作"咖啡雞",傳統(tǒng)的配菜大膽改用日式的壽司作配菜,用泰式香料混合日式的做法制作的"炸釀軟殼蟹"等等的菜式,滿足了不同口味的客人。他的創(chuàng)新菜式之一用中式香料五香粉、西式制作方法的"五香鱈魚柳"更在廣東烹飪名師比賽中榮獲金獎。同時,龍偉彥在原材料的采購方面進行大膽嘗試,充分利用本地原材料代替進口原料。在他的帶領下,西餐的營業(yè)額節(jié)節(jié)上升,贏得客人的高度評價,大幅度提升了中國大酒店西餐廳的海內外知名度,為酒店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
在獲得了眾多獎牌桂冠以及省市、全國勞模等殊榮后,龍偉彥依然不驕不躁,把已取得的驕人成績當作新起點,不斷提高技藝,精益求精。發(fā)展自身的同時,龍偉彥也深深體會到要將西餐的神髓在中華大地上發(fā)揚推廣,需要更多的后繼者。為此,他一直不遺余力地栽培新人,對徒弟傾囊相授。龍偉彥多次帶領酒店青年廚師參加各省市、國家級的團隊烹飪比賽,為酒店捧回無數(shù)獎杯和榮譽。在2004年穗、港、澳青年廚師(24歲以下)職業(yè)技能競賽中,龍偉彥帶領中國大酒店廚師隊代表廣州地區(qū)參賽,一舉囊括大賽金、銀、銅牌,傳為業(yè)界美談。2007年,他帶領酒店廚師代表西餐協(xié)會參加"2007香港國際美食大獎賽",分別獲得西式烹飪個人賽銅獎及面包烘培團體賽銅獎的驕人成績。
為了讓更多員工掌握豐富的西餐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及工作積極性,龍偉彥將多年來自己用錢購買的飲食書籍,擺放在辦公室,各類飲食書籍俱備齊全,無論廚房的管理人員或者普通員工,甚至于國際或旅游學校的實習生,龍偉彥都毫不吝嗇地把書借給他們,他希望自己從書本學到知識的同時,也能夠給別人提供一個學習的機會。同時,他將多年積累的專業(yè)知識編寫成一些西餐知識課程,在酒店舉辦西餐知識講座和舉辦西餐知識競賽,讓員工們既能學到知識,同時在競賽中進步。很多來酒店實習的中外培訓生都知道在中國大酒店西廚有一位鼎鼎大名的大廚師,不但為人和藹可親,而且樂意授教。在中國大酒店西廚可以學到豐富的烹飪知識,為將來從事西餐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語錄
“千萬不要把廚師這個職業(yè)看低了,我們不是u2018廚房佬u2019,而是藝術家。”
“人生苦短,所以更要努力工作!
評價
龍偉彥的成功,是廣東二十多年改革開放的縮影。在他身上,充分體現(xiàn)了國內企業(yè)"積極吸納國外先進技術手段,全面培養(yǎng)本土人才"這一基本的發(fā)展理念。他造就了中國西餐業(yè)界的一個又一個的"神話",成為華南地區(qū)五星級酒店的首位中國西餐總廚,用事實證明,中國人做的西餐完全可以比外國人做得更好。憑借高超的技藝,龍偉彥的"神話"還將繼續(xù)譜寫下去。
廚師名菜
清新之選:香草焗牛仔膝
牛仔膝肉爽而瘦嫩,配上新鮮調制的香草汁來焗,去除了牛肉的膻味香味清新,口感嫩滑。
龍偉彥:做菜就像創(chuàng)作藝術品
20年前,他高中剛畢業(yè)、學的是中廚,對英文和西餐均一竅不通;而今天,他做的西菜讓老外不相信自己身在廣州。
中國大酒店凌霄閣掌勺人龍偉彥雖年僅39歲,但已經擁有了一大串榮譽:2005全國勞動模范和廣州市第九屆十大杰出青年,國家級西式烹調師命題專家,廣州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亞洲餐飲杰出青年才俊獎獲得者……
日前由廣州市旅游局舉辦的首屆廣州“百佳”餐飲企業(yè)評選活動圓滿評出結果,中國大酒店的以中西菜結合出名的凌霄閣扒房榮登“百佳”高名名列前茅,凌霄閣的掌勺人———龍偉彥不僅打破了五星級酒店洋人壟斷西餐行政總廚的神話,并且還是土生土長的廣州本土人。
20年前從廚工起步
很多人認為,龍是很幸運的。1984年到中國大酒店西廚當廚工的龍偉彥才17歲,當大家都只能切菜推餐車時,他就在德國籍行政總廚和副總廚手把手的指導下,學做第一道匈牙利牛肉湯,一年之后,他的職位幾乎是每年一提升,到了1997年,中酒所有的外籍廚師撤走,龍偉彥已全面負責了中酒的西餐業(yè)務。
龍點點頭承認自己是幸運的,但他同時說,幸運屬于那些勤奮、持之以恒而且創(chuàng)新的人。
記了數(shù)米高的筆記
還是廚工時,龍偉彥就已養(yǎng)成每天都加班的習慣,上世紀80年代初當工友都去附近的舞廳跳2塊錢一次的迪斯科時,他就每天在廚房里多呆三四個小時。二十年來,無論到哪,龍偉彥都隨身攜帶著一個小筆記本,上面密密寫著各種原料的中英文名稱,菜的式樣改造的得失,餐具的選擇……小筆記本換了一本又一本,如今這些筆記本已疊了數(shù)米高。
“我們不是u2018廚房佬u2019,是藝術家”
龍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千萬不要把廚師這個職業(yè)看低了,我們不是u2018廚房佬u2019,而是藝術家。”龍偉彥說要創(chuàng)新就得不斷吸取新的營養(yǎng),因此每次公司外派國外學習,他都會購買大量當?shù)氐呐腼儠,弄得乘坐飛機時超重,不得不把衣服扔掉。記者在他的辦公室看到近十個抽屜里裝了滿滿的英文書,桌上放著剛剛從美國郵寄過來的一本,書價人民幣300元左右。龍平均每個月都要花1/10的工資買書,他還訂了規(guī)矩:只要員工覺得學有所用,都可以借這些書看。
龍說每次到國外交流或每次看完外國人的書,腦袋里都產生新知識與舊經驗的碰撞。這些碰撞常常觸發(fā)他中西合璧的創(chuàng)作靈感。他說,美食不如美器,美器不如美感,所以他每周都要變換推薦菜牌!巴且坏啦,用不同的形狀修飾,放在不同的器皿里,感覺就不一樣。所以有些同事常常驚異,為什么一道菜經過我調整就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饼垈┟孔鲆坏啦司拖駝(chuàng)作一個藝術品,格外講究,為了研究一個意大利餛飩,他會包成20多種不同形狀放在不同器皿里慢慢比較。
每月堅持推出新菜式
至今龍堅持把自己做的每一款菜式辦法全部公開登在國家的專業(yè)雜志上。不怕別人偷了自己的才藝?“在中酒,客人會吃到用中國荔枝做的西餐,但下個月你再來可能就吃不上了。中酒的西餐每月都會更新10%,從不重復,這里的西餐講究的不僅僅是純正地道,更追求與亞洲文化的結合出新。我堅信u2018學我者生,像我者死u2019這句老話!
雖為總廚,但龍仍堅持每天為普通客人下廚做菜,這在總廚圈子里可謂是新鮮事,每個星期他還親自到各個菜市場和器皿商場選購原料、器皿!袄蹎?”“不會,因為我樂于如此。”
理想是開西餐藝術交流吧
學中廚的龍當初極不愿意放棄自己的專業(yè),讓他留在中酒的原因是中酒的工資一個月有128.5元,而當時工作了30年的老工人工資才58元,那時一輛五羊牌自行車才70多元。但現(xiàn)在許多公司開出比中酒工資高10倍的價錢想要挖走他時,他卻依然選擇了繼續(xù)留在中國大酒店,為什么?“中國大酒店在海外的名氣很大,加上國際酒店管理集團萬豪在管理,這些都是繼續(xù)得以不斷學習和提高的平臺,何況我現(xiàn)在還不能說是成功,很多東西還沒學到手,錢已不再像原來所想的那么重要!
龍的理想不是賺錢,而是開一個西餐藝術交流吧,培養(yǎng)西餐業(yè)人才遍地開花,樹立西廚在中國的地位。
龍偉彥:西廚掌門是中國人
龍偉彥,中國大酒店西廚行政總廚———
妙語
我只是證明了中國人做西餐可以比老外還要好!
絕活
百味相融化入西餐
中國大酒店,18層凌霄閣扒房。
幾天前,來參加廣交會的德國客商湯姆先生美美地用完餐后,問服務員:“西餐很地道,請問廚師是哪國的?”“是中國人!”湯姆先生吃驚得瞪大了眼睛。“真的?我可以見見他嗎?”當英俊的行政總廚龍偉彥出現(xiàn)在他面前,他連贊“Verygood!”其實這幾年,這樣的場景不知重復了多少次!拔抑皇亲C明了中國人做西餐可以比老外還要好!”龍偉彥自信地說。
“鼎中之變,精妙微纖”。西餐服務的特色和質量把關要最懂行的人來掌控,高端的西餐餐廳一般都設立一個“大總管”———行政總廚,而這個位置往往都由老外“把持”著。
而龍偉彥出色的表現(xiàn)讓這一“規(guī)矩”打破了。早在1993年,他已成為西廚行政副總廚。在廣州當時的五星級酒店中,是唯一的一位能接管此項工作的本地員工。1997年,外籍廚師全部撤離,他接管了西廚的所有工作,管理屬下80多名員工,成為全國為數(shù)不多的西餐烹調高級技師和廣東烹調名師。
可是,21年前,他還是個對西餐一無所知的小伙子。“在學校我學的是中廚,1984年3月,接到報到通知書,上面寫著西廚二字,我還以為是進u2018酒店西面的廚房u2019呢!饼垈┗貞浀馈A至挚偪偟奈鞑凸ぞ、器皿、原料、調味品,他別說沒看過,聽都沒聽過,德國總廚說的指令他也聽不懂幾句!跋纫^英文關,每天我都提早回來學,虛心向師傅請教,勤學苦練!
這么多年,龍偉彥先后跟過德國、奧地利、瑞士、英國、法國、新加坡等國廚師學藝,他學的不僅是烹飪技藝,更以自己的智慧和悟性實現(xiàn)對西餐的獨特理解。在龍偉彥的辦公室有幾個鐵柜子,存放了600多冊書,都是外文原版的烹飪書籍,每次出國歸來的行囊里,滿滿的全是專業(yè)的西餐烹飪書籍。
龍偉彥一直在挑戰(zhàn),怎樣超越原有的烹飪規(guī)范,進入一個藝術創(chuàng)造的境界。
正是這種深層的創(chuàng)造意識,使龍偉彥在烹飪所限定的天地里掙得最大的自由———用咖啡結合中式白切雞做法制作“咖啡雞”;用泰式香料混合日式做法制作“炸釀軟殼蟹”;又用日式做法和自制的脆漿料制作“海鮮串”;用可樂烹煮的“可樂骨”;用中國的五香粉加日本的青酒來炮制鱈魚,“五香銀鱈魚伴芒果醬”這個菜式使他獲得2004年度廣東烹飪名師比賽金獎……
有人評價,龍偉彥不僅有“慧眼”、“妙手”,更能“巧思”、“出新”,在技法上儼然進入一種“化境”。但他說,廚藝是永無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