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新覺羅·奕繪(1799~1838),字子章,初號妙蓮居士、幻園居士,晚號太素道人,清高宗乾隆帝第五子榮純親
-
愛新覺羅·保泰,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孫,裕憲親王愛新覺羅·福全第三子。
-
愛新覺羅·恒香是末代皇后郭布羅·婉容的生母,軍機大臣毓朗貝勒的次女,人稱二格格。家中其它成員還有郭布
-
愛新覺羅·萬黼,康熙第九子,母為貴人那拉氏。生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月初八,卒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
-
固山貝子愛新覺羅·綿德,清朝宗室。乾隆帝孫子,清高宗第一子定安親王愛新覺羅·永璜長子。
-
愛新覺羅·敦誠(1734——1791),字敬亭,號松堂,努爾哈赤第十二子阿濟格之五世孫,愛新覺羅·敦敏之弟。
-
綿懿(1771-1809),后人又稱綿怡。乾隆三十六年辛卯九月二十四日寅時生,成親王永瑆子,母為嫡福晉富察氏,
-
愛新覺羅·東莪,出生于崇德三年(1638年),睿忠親王多爾袞的獨生女兒,生母為朝鮮王族之女。 順治七年,
-
穎毅親王愛新覺羅·薩哈璘,愛新覺羅·代善第三子。
-
愛新覺羅·凡察(1370年-1440年),又被翻譯成樊察,愛新覺羅氏,明朝建州女真人,斡朵里部(吾都里部)首
-
金鴻均,男,教授,1937年生,滿族,愛新覺羅氏后裔,又名愛新覺羅·鴻均。中國當代知名畫家,從師于田世光
-
愛新覺羅·塔拜,是中國清朝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皇六子,輔國愨厚公。愛新覺羅,拉丁文轉(zhuǎn)寫為 Aisi
-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啟蒙者和推動者,著名管理學(xué)家、投融資專家,多家資本管理公司創(chuàng)始人,多家企業(yè)顧問。由于家
-
愛新覺羅·穆爾哈齊,為清顯祖宣皇帝塔克世之子,清太祖努爾哈赤同父異母之弟,出生于明嘉靖四十年 (1561年
-
愛新覺羅·胤袐(1716—1773),康熙皇帝第二十四子。康熙五十五年(1716)丙申五月十六日已時生,庶妃陳氏
-
奕繪(1799年-1838年,清嘉慶四年己未正月十六日─道光十八年戊戌七月七日),字子章,又號妙蓮居士、幻園
-
愛新覺羅·永瑢,清乾隆帝六子,生于1743年,卒于1790年。工詩、擅畫,主要作品有《歲朝圖》、《楓溪垂釣圖
-
貝子愛新覺羅·穆爾祜,愛新覺羅·杜度第二子,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曾孫。天聰九年,師伐明,穆爾
-
愛新覺羅·弘時,清朝雍正帝第三子,乾隆帝的哥哥,母親是齊妃李氏,知府李文輝的女兒。弘時年少放縱,行事
-
清康熙帝之子緘親王愛新覺羅·允秘之后,曾祖父是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嫡堂兄。,可見關(guān)系已經(jīng)很遠了,
-
愛新覺羅·賴慕布(1611─1646年),清朝宗室,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三子。天聰八年,授牛錄章京。崇德四年,
-
愛新覺羅·溥儁(1885年-1942年),愛新覺羅氏,端郡王愛新覺羅·載漪次子,母親為慈禧的弟弟葉赫那拉·桂
-
愛新覺羅·永珹,清高宗乾隆帝第四子,乾隆四年正月十四日卯時生。母為嘉妃(淑嘉皇貴妃)金佳氏。永珹第一子
-
永忠,清朝人,祖父為恂勤郡王允禵(康熙十四子),父親為多羅恭勤貝勒弘明(允禵五子)。永忠是一位被時人
-
愛新覺羅·巴布海(1596年-1643年),清太祖第十一子。初授牛錄章京。天聰八年,授一等甲喇章京。嘗命
-
愛新覺羅·;荩待X序,稱八阿哥,幼殤。(朱諭又書作;,惠、慧音同而字不同。)生母為敦肅皇貴妃年氏
-
愛新覺羅·善耆(1866年-1922年),字艾堂,愛新覺羅氏,滿洲鑲白旗人,末代肅親王,晚清貴族重臣。愛新覺
-
愛新覺羅·永璐,乾隆帝第十四子,生母為孝儀純皇后魏佳氏,時為令貴妃魏氏。
-
愛新覺羅·啟年,男,滿族,1952年9月生于北京,系清世太祖 努爾哈赤第十四代 嫡孫,福臨支系 正黃旗, 曾祖
-
愛新覺羅·永璋(1735-1760),清高宗乾隆帝第三子,雍正十三年(1735年)五月廿五日生,其母當時為寶親王格格(
-
愛新覺羅·多尼(1636-1661年)清朝宗室大臣,滿洲鑲白旗人。清太祖努爾哈赤之孫、豫通親王多鐸第二子,初
-
愛新覺羅·奕誴(cóng)(1831年-1889年),道光帝五子,過繼給惇恪親王綿愷,為惇勤親王,母祥妃鈕
-
鎮(zhèn)國恪僖公愛新覺羅·巴布泰(1592-1655),清太祖第九子。天命十年,偕阿拜、塔拜伐東海北路呼爾哈部,
-
愛新覺羅·綿忻,清朝嘉慶帝第四子,生于嘉慶十年(1805年)二月初九,生母乃孝和睿皇后,妻妾有嫡福晉費莫
-
愛新覺羅·奕譞(1840年10月16日—1891年1月1日),字樸庵,號九思堂主人,又號退潛主人。道光帝第七子,咸
-
巽簡親王愛新覺羅·滿達海,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孫,禮烈親王愛新覺羅·代善第七子。崇德五年(公元16
-
傅儒,1896出生于愛新覺羅家族,為清宣宗曾孫。1950年赴臺灣,任國立臺灣師范大學(xué)教授,著有《寒玉堂論畫。
-
和碩安和
親王(多羅安
郡王)愛新覺羅·岳樂,天命十年乙丑九月十九日午時生,母
嫡福晉納喇氏,男三坦之女
-
鎮(zhèn)國克潔將軍愛新覺羅·湯古代(1585年-1640年),清太祖第四子。事太宗,授固山額真。取永平四城,湯
-
愛新覺羅·毓朗(1864年8月27日-1922年12月14日),即多羅敏達貝勒,愛新覺羅溥煦第二子,同治三年(1864年)七
-
愛新覺羅·載漪(1856年8月26日-1922年11月24日),清末宗室,大臣,隸滿洲鑲白旗。惇親王奕誴(1831-1889)次
-
1940年生于北京(啟功先生族弟),滿族,愛新覺羅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親王弘晝的第八代孫中國當
-
滿族女畫家
愛新覺羅毓宜,1922年生,清慶親王
奕劻之曾孫女,
載振之孫女。幼年入
家塾,從津門
耆宿樊筱舫
-
阿巴泰,即愛新覺羅·阿巴泰(1589年-164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七子。1589年六月十六出生,母側(cè)妃伊爾根
-
乾隆帝是指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guān)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
-
愛新覺羅·綿愉(1814年-1864年),清朝皇族、大臣。清朝嘉慶帝第五子。嘉慶帝第五子,母為恭順皇貴妃鈕祜
-
溥俊(1885年-1908年),端郡王載漪兒子,母親為慈禧的弟弟桂祥之女。光緒帝主持“戊戌變法”失敗,慈禧與
-
載灃,中國清末監(jiān)國攝政王。滿族。愛新覺羅氏,字伯涵,號靜云。光緒帝胞弟,宣統(tǒng)帝溥儀之父。8歲承襲其父奕
-
贈誠隱郡王允祉(1677年-1732年7月10日),其初行次為第十,康熙十六年丁巳二月二十日午時生,庶妃馬佳氏即
-
愛新覺羅·永琪,為清朝第六世皇帝清高宗乾隆帝的第五子。永琪(1741-1766),字筠亭,生于乾隆六年(1741
-
果毅親王允禮,其初行次為第二十七,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時生,庶妃陳氏即純裕勤妃出。雍正元年四
-
原封廉親王允禩,其初行次為第十六,康熙二十年辛酉二月初十日未時生,庶妃衛(wèi)氏即良妃出。三十七年三月,封
-
贈誠隱郡王允祉(1677年-1732年7月10日),其初行次為第十,康熙十六年丁巳二月二十日午時生,庶妃馬佳氏即
-
允禵(1688年1月16日-1756年1月13日),滿洲愛新覺羅氏,原名胤禎,康熙皇帝第十四子,母親烏雅氏,雍正皇
-
恒溫親王愛新覺羅·允祺(1679—1732),原名愛新覺羅·胤祺,其初行次為第十三。康熙評價此子心性甚善,為
-
固倫端順長公主,1936年3月25日生,清太宗皇太極的第十一女。其母為皇太極懿靖大貴妃博爾濟吉特氏娜木鐘,與
-
(1634—1692):固倫長公主;侍珮O之女。其母為皇太極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哲哲,與皇太極的二女、三女同
-
愛新覺羅慧生事件,不但震驚日本社會,美國紐約時報亦大幅報導(dǎo),指稱慧生是出身崇隆高貴的女性,「原屬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