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米果又稱黃年糕,是浙江松陽傳統(tǒng)的地方小吃。浙江西南部分農(nóng)村過年時家家戶戶必備的食品。是用山中一特種灌木燒成灰,瀝取其汁,浸上等梗米至米色橙黃,沖凈蒸熟,置石臼中搗成團,然后分切小塊,趁熱將其揉壓成扁圓或長條形即成。黃中透綠,色澤晶瑩,清香宜人,柔嫩可口。
簡介
松陽特產(chǎn)黃米果,黃年糕,是用山中一特種灌木燒成灰,瀝取其汁,浸上等梗米至米色橙黃,沖凈蒸熟,
置石臼中搗成團,然后分切小塊,趁熱將其揉壓成扁圓或長條形即成。黃中透綠,色澤晶瑩,清香宜人,柔嫩可口。用肉絲、青菜、冬筍等爆炒,色味更佳,為松陽、遂昌、龍泉、慶元、景寧等縣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慶或待貴賓之食
物。.
產(chǎn)區(qū)習俗
黃米果粿是一種浙江西南部分農(nóng)村過年時家家戶戶必備的食品。家里要有城里的親威朋友,過年時也少不了送些黃米粿作為新年禮。整個正月里它就是當家菜了,可炒可湯可涮、可咸的吃也可甜的吃、不但可作下酒菜也可作主食。有客人來還是一道地道的招牌菜。
主要原料黃米
黃米又稱黍、糜子、夏小米,有糯質(zhì)和非糯質(zhì)之別,糯質(zhì)黍多作以醇酒,非糯質(zhì)黍,稱為穄,以食用為主。原產(chǎn)中國北方,是古代黃河流域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照字典的解釋,是去了殼的黍子的果實,比小米稍大,顏色淡黃,煮熟后很黏,是20世紀50年代以前的重要糧食作物之一。黃米可用于煮粥、做糕、做米飯和釀酒。黃米、小米同出北方,但在北方人眼里,黃米是要高于小米的。人們拿它當江米使,有些地方還拿它做糕待客。
營養(yǎng)分析
黃米富含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B族維生素、維生素E、鋅、銅、錳等營養(yǎng)元素,具有益陰、利肺、利大腸之功效。 黃米味甘、性微寒。
適合人群
1、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具有益陰、利肺、利大腸之功效
2、適宜于體弱多病者食用
3、面生疔瘡者食用;
4、適宜陽盛陰虛,夜不得眠,久泄胃弱,療凍瘡、疥瘡、毒熱、毒腫者食用;.
松陽黃米果吃法
酸菜筍絲炒黃米粿
原料:黃米粿半條(約300克);瘦豬肉;青椒;酸菜(是浙江用青菜腌制的);筍絲;蔥、姜、蒜、植物油或大油
1、熱鍋后加入植物油(或大油炒出來米粿更軟滑),下入蔥頭、姜、蒜煸香
2、加入筍絲稍微煸下軟,依次加入切好的酸菜、瘦豬肉、青椒、煸炒片刻,烹點黃酒
3、將切好的黃米粿片倒入鍋內(nèi),翻炒,加入鹽、味精調(diào)味
4、黃米粿片翻炒至柔軟即可出鍋裝盤,撒點香蔥上桌。
配料可根據(jù)自己喜好隨意搭配,可用青菜、香菇絲,總之隨意搭配。
特點:米粿軟韌滑、筍絲脆。最佳搭配:配食稀飯或泡飯、下酒即是菜也是主食。此做法是當?shù)氐膫鹘y(tǒng)做法,正月里的當家菜。
湯黃米粿
原料:黃米粿(根據(jù)人數(shù)取適量)、瘦豬肉切絲、時令蔬菜(自己喜好搭配)、蔥、姜、蒜、植物油或大油
1、熱鍋注入植物油或用肥肉煸出油,加入蔥頭、姜、蒜煸香
2、入蔬菜梗煸炒下,注入適量開水,燒開下入切好的黃米粿片
3、加入鹽、味精、辣椒面等佐料調(diào)味,黃米粿片燒至軟,撒入點蔥花即好
特點:米粿滑爽,適合早點或點心
涮火鍋
切成一厘米左右厚的片直接作火鍋涮料,下鍋后燙軟即食用,忌長煮。
四、切成薄片片后油炸,鼓起后,起鍋,撒上調(diào)料(依個人口味)
特點:脆,適合當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