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浣紗是記錄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國一個叫西施的浣紗美女在河邊浣紗時,魚兒看見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
浣:洗滌。紗:一種布料,也代指衣服。
浣紗也代指西施。《全唐詩》“嶺上千峰秀,江邊細(xì)草春。今逢浣紗石,不見浣紗人。”
名詞解釋
浣:洗滌。紗:一種布料,也代指衣服。
浣紗也代指西施!度圃姟贰皫X上千峰秀,江邊細(xì)草春。今逢浣紗石,不見浣紗人!
浣就是“洗”的意思,在古代還與日期有關(guān)系。唐朝時,國家規(guī)定政府官員每月必須洗三次澡,每次洗澡稱為一浣,一月有上浣、中浣、下浣,后來這一說被借作上旬、中旬、下旬別稱。“紗就是苧麻,本地人稱為“苧蘿”,為蕁(qian)麻科麻植物,多年生草本,其莖部柔韌而有光澤,取其莖皮(纖維)用來織布、結(jié)網(wǎng)。
沉魚由來
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就流傳開來。
美人故事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諸暨苧蘿村。天生麗質(zhì)。時越國稱臣于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謀復(fù)國。在國難當(dāng)頭之際,西施忍辱負(fù)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xiàn)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于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hù)作用,表現(xiàn)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吳國終被勾踐所滅。吳滅后西施就失去了音信,關(guān)于她的結(jié)局有很多種,最有可能的兩個結(jié)局之一是:西施與范蠡泛舟五湖,之二是被越王裝進(jìn)袋子里拋入水中溺死。
施夷光世居諸暨苧蘿山(亦名羅山)下苧蘿村(今諸暨市城南浣紗村)。苧蘿有東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其父賣柴,母浣紗,西施亦常浣紗于溪,故又稱浣紗女。西施天生麗質(zhì),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tài),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南),受吳軍圍攻,被迫向吳國求和,勾踐入?yún)菫橘|(zhì)。釋歸后,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與范蠡設(shè)計策,“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鄭旦”,準(zhǔn)備送于吳王,越王寵愛的一宮女認(rèn)為:“真正的美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體態(tài)!蔽魇┲痪邆淞说谝粋條件,還缺乏其他兩個條件。于是,花了三年時間,教以歌舞和步履、禮儀等。
西施發(fā)憤苦練,在悠揚(yáng)的樂曲中,翩躚起舞,婀娜迷人,進(jìn)而訓(xùn)練禮節(jié),一位浣紗女成為修養(yǎng)有素的宮女,一舉手,一投足,均顯出體態(tài)美,待人接物,十分得體。然后,又給她制作華麗適體的宮裝,方進(jìn)獻(xiàn)吳王。吳王夫差大喜,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筑大池,池中設(shè)青龍舟,日與西施為水戲,又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等,西施擅長跳“響屐舞”,夫差又專門為她筑“響屐廊”,用數(shù)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鈴,放置起來,鈴聲和大缸的回響聲,“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癡,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于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在西施由越入?yún)堑穆肪上,南自諸暨,北迄蘇州,所在均有西施遺跡。諸暨苧蘿山麓、浣紗江畔尚存浣紗石、浣紗亭、西施灘、西施坊,西施殿等古跡。西施有“沉魚”之貌,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被她的美麗吸引,看得發(fā)呆,都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所以后世用“沉魚”來形容女子的美貌。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沉魚為先。國色天香四大美女,西施居首。西施幼承浣紗之業(yè),故世稱“浣紗女”。
后人為紀(jì)念這位忍辱負(fù)重,以身許國的絕代佳人,就在苧蘿山下修建了西施殿。唐開成年間(公元836-840年)著名詩人李商隱寫下“西子尋遺殿,昭君覓故村”的詩句;稍后,女詩人魚玄機(jī)又有《西施廟》詩。這些是目前能見到的關(guān)于西施殿的最早文字。明代,西子祠曾具相當(dāng)規(guī)模。此后屢興屢廢。現(xiàn)在的西施殿位于浙江諸暨,1990年落成,景區(qū)占地5000平方米,由門樓、西施殿、古越臺、鄭旦亭、碑廊、紅粉池、沉魚池、先賢閣等景點構(gòu)成。西施殿景區(qū)在重修過程中還從民間征集了12000余件從老式民居上拆下來的古建筑構(gòu)件,其中包括梁、柱、門、窗、牛腿、擎枋、斗拱、雀替等等,這些木、石構(gòu)件雕刻精美,工藝水平高超,大大增強(qiáng)了西施殿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和觀賞價值,使它更具有了濃厚的地方特色。
結(jié)局介紹
一說越王勾踐喪盡天良,竟在西施歸國當(dāng)晚就要她“伴寢”,也就是要把西施占為己有。這里要插敘一句,歷史上的越王勾踐是一個很差勁的人,是那種只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的小人。如果讓西施委身夫差還有為國復(fù)仇的精神激勵,現(xiàn)在讓西施伴寢就完全是為了滿足勾踐的淫欲了。西施自然不愿意陪勾踐睡覺,最后以“不能伴寢”的“抗君之罪”被勾踐處死。
一說西施在夫差自殺后返回諸暨故里,重過平民百姓生活。可好事的傳說者又根據(jù)初唐詩人宋之問的《浣紗》詩“一朝還舊都,靚妝尋若耶;鳥驚人松夢,魚沉畏荷花”的內(nèi)容,說回到故鄉(xiāng)的西施在一次浣紗時,不慎落水而死。
相關(guān)詩句
西施詠——王維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tài),君憐無是非。 當(dāng)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韻譯】: 艷麗的姿色向來為天下器重, 美麗的西施怎么能久處低微? 原先她是越溪的一個浣紗女, 后來卻成了吳王宮里的愛妃。 平賤時難道有什么與眾不同? 顯貴了才驚悟她麗質(zhì)天下稀。 曾有多少宮女為她搽脂敷粉, 她從來也不用自己穿著羅衣。 君王寵幸她的姿態(tài)更加嬌媚, 君王憐愛從不計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紗的女伴, 再不能與她同車去來同車歸。 奉告那盲目效顰的鄰人東施, 光學(xué)皺眉而想取寵并非容易! 【簡析】 這是一首借詠西施,以喻為人的詩!俺癁樵较,暮作吳宮妃”寫出了人生浮沉,全憑際遇的炎涼世態(tài)。詩開首四句,寫西施有艷麗的姿色,終不能久微。次六句寫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寵愛,就身價百倍。末了四句寫姿色太差者,想效顰西施是不自量力。語雖淺顯,寓意深刻。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說:“寫盡炎涼人眼界,不為題縛,乃臻斯詣。”此言頗是。 --------------------------------------------------------------------------------------------------------------- 西 施 ——羅隱家國興亡自有時, 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 越國亡來又是誰? 歷來詠西施的詩篇多把亡吳的根由歸之于女色,客觀上為封建統(tǒng)治者開脫或減輕了罪責(zé)。羅隱這首小詩的特異之處,就是反對這種傳統(tǒng)觀念,破除了“女人是禍水”的論調(diào),閃射出新的思想光輝。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币簧蟻,詩人便鮮明地擺出自己的觀點,反對將亡國的責(zé)任強(qiáng)加在西施之類婦女身上。這里的“時”,即時會,指促成家國興亡成敗的各種復(fù)雜因素!白杂袝r”表示吳國滅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應(yīng)歸咎于西施個人,這無疑是正確的看法。有人認(rèn)為這里含有宿命論成分,其實是出于誤解。“何苦”,勸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諷意味:你們自己誤了國家大事,卻想要歸罪一個弱女子,真是何必呢!當(dāng)然,挖苦的對象并非一般吳人,而是吳國統(tǒng)治者及其幫閑們。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后面這兩句巧妙地運(yùn)用了一個事理上的推論:如果說,西施是顛覆吳國的罪魁禍?zhǔn),那么,越王并不寵幸女色,后來越國的滅亡又能怪罪于誰呢?尖銳的批駁通過委婉的發(fā)問語氣表述出來,絲毫不顯得劍拔弩張,而由于事實本身具有堅強(qiáng)的邏輯力量,讀來仍覺鋒芒逼人。 羅隱反對嫁罪婦女的態(tài)度是一貫的。僖宗廣明年間(880—881),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皇帝倉皇出逃四川,至光啟元年(885)才返回京城。詩人有《帝幸蜀》一首絕句記述這件事:“馬嵬山色翠依依,又見鑾輿幸蜀歸。泉下阿蠻應(yīng)有語,這回休更怨楊妃(即楊貴妃)! “阿蠻”即“阿瞞”的通假,是唐玄宗的小名。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亂入蜀,于馬嵬坡縊殺楊妃以杜塞天下人口。這一回僖宗再次釀成禍亂奔亡,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詩人故意讓九泉之下的玄宗出來現(xiàn)身說法,告誡后來的帝王不要諉過于人,諷刺是夠辛辣的。聯(lián)系《西施》作比照,一詠史,一感時,題材不同,而精神實質(zhì)并無二致。這樣看來,《西施》的意義又何止為歷史作翻案而已!
相關(guān)影視
一、1965年香港粵語電影白茵-《西施》
二 、1965年臺灣黑白電影江青-《西施》(李翰祥導(dǎo)演)
三、1967年香港國泰電影樂蒂-《扇中人》
四、1983年浙江電視臺董智芝-《西施》
五、1986年亞視黎燕珊-《西施》
六、1987年臺灣電視劇馮寶寶-《西施》
七、1995版蔣勤勤-《西施》
八、1997年內(nèi)地電視劇曹穎-《古吳春秋》
九、1998年臺灣電視劇張敏-《戰(zhàn)國紅顏》
十、2005年大陸劇周揚(yáng)-《越王勾踐》
十一、2005年大陸劇安以軒-《臥薪嘗膽》
十二、2006香港無線郭羨妮-《爭霸傳奇》改名為爭霸
十三、2012年內(nèi)地電視劇鄔靖靖-《西施秘史》
廈門美食
〖菜肴特點〗造形美觀,軟滑鮮爽,味道醇美,1993年獲得第三屆全國烹飪大賽金牌獎。
〖烹制過程及原料〗
主料:水發(fā)魚翅250克
輔料:蝦膠200克,凈菜膽10棵。
調(diào)料:黑芝麻20粒,紅辣椒、精鹽、味精、雞精、濕淀粉各少許,高湯2000克。
制法:1、將魚翅用高湯煨爛入味,撈出裝盤中。
2、菜膽氽入,用蝦膠分別在菜膽上捏制美人頭,鑲上黑芝麻為眼睛、紅辣椒剪成的小月芽塊為嘴唇,制成上籠屜蒸熟取出,擺在魚翅四周。
3、適量高湯下鍋燒沸,調(diào)以精鹽、味精、雞精,用濕淀粉勾芡,淋在魚翅和美人菜膽上即成。